钝,这么多年下来,也是该有所警醒了。
一开始西班牙人对陈辉带来的货物还很感兴趣,同时也只是把他们当成从遥远的大明过来的海商。但是时日一长,西班牙人发现这些黄种人竟然能在更北边的地方安顿下来,且能生产各种各样的货物往他们这边发卖了。这个发现着实让西班牙在墨西哥的总督吃惊不小。若是这些中国人不断地往南边侵蚀过来,那样的话,情况可是不好啊。虽然他也知道帝国在吕宋那边也是招募汉人进行耕种的,但是那是建立在帝国的殖民官对那些中国人管理的基础上的。而现在,在这大陆的北边,竟然有那么多中国人不受帝国管束,这可就不好了。
帝国勇士皮萨罗用几百人就征服了美洲大陆,现下这块大陆在法理上说应该完全属于帝国。这些中国人毫无声息的就占了北边,现在自己又知道了,若是不有所动作,那真真是对不起帝国赋予自己的职责。
于是西班牙在墨西哥的总督决定对这些中国人用兵,只有用大炮和火枪,才能让这些中国人知道,在这片土地上,到底应该听谁的。
对于这个时代的西班牙人来说,虽然他们的舰队再六十多年前被英国人给打废了,失去了海上的优势。但是在陆地上,此时帝国军队的实力,仍旧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即便经历过了宗教战争,但是在陆地上,帝国的士兵们仍旧是最精锐的。当然,这还要把瑞典的那个天才皇帝抛去。而且那个叫古斯塔夫的倒霉蛋也确实是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不然,帝国还不知道要遭到什么样的打击。
在欧洲数一数二,在美洲,那就不用说什么了。勇士皮萨罗用几百人便征服了这片大陆,那些中国人,应该不能成为帝国士兵们的绊脚石。
在墨西哥驻扎的西班牙陆军,比在吕宋驻扎的人数能稍微多一些。毕竟,这里的印第安人还是时不时的就会反抗一下子的。一万人,这个数目此时即便放在欧洲,也应该算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
西班牙总督并没有派什么侦察兵的,而是直接用船队把士兵运到了华州附近登陆。在他们看来,根本就不用侦查了,到了那里,直接把中国人的城堡打下来就完事了。
不过他的这个做法直接葬送了那坐船过来的一万士兵。黄平好歹也是在北岛经过训练,且从那陆军学校毕业的。中国人打仗打了几千年,现成的兵书总还是有许多的,再加上学校里教官们的讲解,最主要的是黄平还是一个连长的时候就领着人马跟鞑子打过。这些都让黄平打仗很是有想法了。
那西班牙教士下完战书,自然是一走了之。但是黄平却是开始了战前准备。相关的斥候也是放了出去,便是海上,也是有陈家的水手出面在海上做这侦查。
等到西班牙人来到这华州附近的海面上后,黄平早就做好了准备。而这时陈政也正好带着人往南边来到了这华州。
陈政没有干扰黄平,而是一切任由他发挥。陈政知道,不懂的就不能装懂,还是让内行来做。
七月十五这天,正好是鬼节。黄平在这一天领着训练了一年多的保安军出了华州城,准备和西班牙人接战。
陈政一开始还寻思这黄平能整出一个战术什么的,比如打打埋伏什么的。却哪里想到这黄平什么技巧也不用,只是用这堂堂之阵和西班牙人碰撞。用黄平自己的话说,要让这些白鬼子知道,这片大陆,以后就不是他们自己独占了的,他们要是识相的,就应该早点撤离。这次作战,就是要让他们生出无论怎么样努力都打不过保安军的念头,一战而屈人之兵。陈政这才明白,闹了半天这黄平还要玩上一把心里战。
保安军也并没有全出华州城,只出去三个团。就这,黄平都觉着有些多了。要知道三个团的保安军可是配备了六十门行营炮的。到时候都不用怎么打,只要用火炮轰一下西班牙人引以为豪的步兵方队,估计西班牙人就会崩溃了。绝对会崩溃。黄平可是见识过大范围的火炮准备的。不说惊天动地也差不多了。
结果正如黄平预料的那样。还真是没有什么悬念。西班牙人认为他们的步兵方阵在这美洲大陆上应该是横行无敌的,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冒出这么一支队伍。
当炮弹劈头盖脸的砸到西班牙步兵方阵上面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一万人的步兵,看上去像是很多,但是在黄平眼里,还真是不当回事。要知道当时他可是经历了数百门大炮轰击的场景的,当时无论是满清鞑子还是李自成的兵马,可都是有十万多人的。在那样大规模的炮击下,都没有挺过来,何况眼前这点人,才一万人,都不够他这三个团塞牙缝的。
没有俘虏,陈政告诉下边的人,不需要俘虏,这场战争目的就是让西班牙人呢恐惧,而且还是个借口,是自家兵马向墨西哥城进军的借口。既然西班牙人已经公开翻脸,那么对不起,这片大陆的统治权就应该转让了。至于印第安人,此时已经完全沦为了西班牙殖民者的奴隶。陈政让黄平记住,等保安军开始向南边进军的时候,一定要打上解放印第安人的旗号。当然,把西班牙人打跑之后,这片土地的所有权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后世的历史学家把这次战役命名为华州战役。当然,除了陈政,谁也不知道,在另一个时空中,华州这个地方,原来是叫做洛杉矶的。
紧接着,陈辉便领着舰队,把保安军的三个团载着往南边开过去。在这之前,陈辉已经领着他的北太平洋舰队把西班牙人的舰队给扫了个干净。
他们的目的地自然是墨西哥城了。不过这中间需要一些时日,而且那墨西哥城也不在海边,黄平领着人总是要登陆然后向内陆挺进的。好在那墨西哥城附近还是有一条河通向太平洋这边的,舰队中五百吨的船还是有一两条的,正好可以把步兵送到内陆。
对于黄平的远征,陈政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他知道自己着急也没有用。打仗这种事情,事先都是要做好计划的。黄平能直接南下,说明这家伙心里有底,也做好了准备。这样的话,自己再去干涉,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他反倒是把心思放在了建设和管理上。把账房们找来四处查查帐,或是到新建好的工厂里做做技术上的指导。他知道这是他应该干的,也是他能干好的。
八月份的时候,陈政又坐着火车返回了金山市。他算算时间,自己也该回大明了,那南洋的黄世仁可是还等着他回去就任那南洋联邦的第二任总理呢,另外,那罗金现下应该把江南的那些不听话的大族摆弄的差不多了。打经济战,那些大族即便有些家底,但是和目前以陈家为首的的大资本家集团对抗,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陈政在崇祯末年的那几场仗打的,的确是不亏本的,七千万两的白银,足够他来做很多事了。
何况,现下他还是那大明新成立的中央银行的行长。江南那些大族,又有几个会明白这银行对于国家经济的控制程度的。货币已经统一了,度量衡也是统一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是颁布了。这些足够陈政在后台控制整个大明的经济命脉了。至于他的那些手下,这次回去看来是要给他们封封官了。人都是如此,有了钱还想有权,有地位。陈政非常理解。用他老爹的话来说,钱,那就是一个工具,用的好的,那就是摆弄人的玩意,用不好的,自己就会被钱给卷进去,下边那就是深渊,到时候怕是会粉身碎骨。
永历二年的十月中旬,陈政跟着船队回到了大连。这一离开就是半年多,这大连的变化倒是大了许多。不过刚回来还没来得及歇息,陈峰就过来跟他报告说,北边保安军已经和罗刹人打上了。不过那些罗刹人实在是不怎么禁打。而且他们人也少,也就是个二三百人的样子,竟然还敢往东边来。这半年的时间,保安军在张定远的指挥下,已经直接打到了北边的那个大湖边上。要不是冬天已经来临,估计保安军还会向西推进。
陈政看了一下地图,才知道那大湖就是另一个时空中的贝加尔湖。再往西,就是西西伯利亚平原,那里的地下,别人不知道埋着什么,陈政可是知道,那里是后世俄罗斯的大油田。陈政听完陈峰的汇报,在乌拉尔山那个山口的地方化了一个叉,然后写上了定远两个字。
这样的行为,其实只是陈政此时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可是他却是没有想到,后来张定远还真是领着人打到了那里,而且在那山口真的就建立了一个城堡,取名便是定远堡。许多年后,那里改成了定远城。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俄国人再也没有机会越过乌拉尔山了。
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的世界(终章)
天下动荡了这么多年,到了这永历朝,四下里竟然出奇的安静下来。既然安静下来了,大家伙就只有想着怎么发财了。各处没有民变,没有流贼,开了埠的松江、天津和青岛等地,秩序也是竟然,全然没有以往大明内部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官府的人要想用手里的权利压榨商户,那首先各处的商会这一关就过不去。因为商会直接能和朝中的内阁联系,那些想以权谋私的官员们这个时候倒是要想一想自己的乌纱帽能不能戴稳了。要知道此时各处官员的俸禄可是比崇祯朝的时候正正涨了两三倍还不止呢。便是不贪墨,稳稳当当的干下去,也是能够有一份不错的家业的。
地方上如此的安稳,经商的条件又是如此的好,大家再不想着如何发财,那就是彻彻底底的无能了。有头脑有家底的人这个时候都是把自家的余财拿了出来,投到沿海各处开了埠的大城市中。这些城市中,最主要的产业已经不是什么商业了,而是制造业。从南到北,跟棉纺织品有关的工厂便是多了许多。纺纱的、织布的、印染的、成衣加工的,大小工厂如雨后春笋,争相冒出。至于商品销路,自然是不用愁了,大明内陆便是一个大市场,内陆销售不了,还可以把这些货卖给那些专门从事外洋贸易的商人。靠海的大城市,每日里都是有许多大船靠岸,这城市里生产出的货物,一半以上倒是要运出去卖的。
除了纺织业,其他行业也是逐渐发展起来。比如说在做衣服用的缝纫机、带在手上的手表、用于照明用的手电筒、外出代步用的自行车,这四件东西的生产渐渐的成为了各个城市除了那纺织业之后的支柱产业。大明不缺精明的商户,不缺巧手的工匠,过去缺的便是这种良好的氛围,良好的风气。现下却全是有了,这些行业不发展起来,那就真是怪事了。
除此之外,在上海和更北边的大连,则是成为了此时大明仅有的两座重工业城市。大型的炼钢厂、发电厂、造船厂、机械厂等都是集中在这两处。到了永历三年的时候,在大连造船厂已经同时下水了四条铁甲战舰了,而且都是一千吨左右的。而在上海那边,更是有了两条五百吨的铁甲舰下水。当然这些都是交付给南北太平洋舰队使用的,民用船只,除了自家的,陈家的船厂暂时的还是不接受订单的。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有陈家在背后做推手的。诸如各处开埠城市的法令、城市的管理等等,都是经由首辅李岩签发,然后发到各处城市的。便是各处城市的管理者,也是有内阁这边直接任命的。至于大明的其他地方,则是暂时按照老规矩来办。但是各处的商户得知在那些开埠城市可以不用再受官府盘剥,不用在把自己的产业挂在有功名的举人名下,便把自己的家纷纷安到这些靠海开埠的大城市中。那些原本靠着这些商户孝敬的举人和缙绅们,此时却是没了办法。有能力的,便也自己开始经商,没有能力的,听说南洋那边有很多闲置的土地,便寻思着出海到南洋那边置办一些土地,也算留给子孙后代了。当然这其中也有想反抗这些新规矩的。但是这些人的代表,松江徐家,在召集了一干门生故吏想着办法和陈家对抗后,便再也没有更多的想法了。原因很简单,人家根本就没有用暴力的手段,而是直接在南直隶这边跟他们玩了一场商业战。在米和布这两项的价格竞争上直接把徐家以及他们的帮手们给拖垮了。这件事从另一个侧面也能看出,大明传统的这些大族,在银钱上,已经赶不上在南洋讨生活的那些大族了。因为跟徐家在这南直隶地面上争斗的可不止陈家,还有南洋的那些受了陈家好处的大族,甚至还有两淮左近刚刚投了陈家的那些私盐贩子们。
当然,旧有的势力是不甘心退出这大明权利争斗的舞台的。他们一处争斗不过,便想着在另一处下手。位于北京城里,那现下还算有些不更事的永历皇帝,便成了他们下手的对象。
在永历五年的时候,一些士大夫们以皇帝成年了,要把大政归还皇上为由,在京城发起了一场名为还政的运动。而且还鼓动了不少各大勋贵的家丁参加这次运动。可惜,这样一场闹剧,在保安军进城之后,就马上没了结尾。李岩自然是不会手软,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打压的打压。其实,那些士大夫们在事情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他们密谋的这些事情就早已被陈峰的情报局给获悉了。他们要是能成功,那情报局的人不如回家抱孩子了。
不过这次事情还是让陈政在背后看到了传统势力的积留问题。那些传统的士大夫们还是要想法把他们进行转化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育,教育从某种角度讲,实际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陈政来的那个时空,许多事情表面上看着有所谓民主和自由的样子,其实清楚内情的人,谁又不知道那些事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以后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李岩遵照陈政的暗示,在那不久之后,便召开了内阁会议,商议修改国家的法律,制定最基本的宪法。新的宪法从根本上明确了私有制的合理性,凡是大明的子民,都在人身上是自由的,不属于任何人。每个人所拥有的财产,也是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侵吞的,即便是皇帝,也是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吞个人财产。国库和皇室的财产完全的分开。皇室的任何开销都将由皇室自己维持。皇室在京师附近的财产将会被保留下来,包括整个紫禁城。至于各地的藩王,则是继续享有他们固有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