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皇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隋皇朝-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允厩熳!4哟耍率灞愠闪艘桓銎仗焱斓慕谌铡澳衷薄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这句诗就是对元宵节最好的写照。
  今年的上元节格外不同,因为外国使臣来朝觐的缘故,炀帝下令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据说要通宵达旦,尽情欢乐。
  一大清早,南阳公主就跑到府上要杨暕晚上陪她一起去看灯。杨暕一阵大汉,你说你都已经嫁做人妇了,还让我陪你去看灯,那不是让我当灯泡吗,杨暕坚决不干,最后熬不过南阳公主,只好把清蕙找过来陪她,哪知道两个一般大年纪的一个少妇,一个少女一见如故,只一会就熟的跟什么似的,果然同龄人有共同语言。最后清蕙被南阳公主拉去和她一起疯去了。
  没有了人来烦,杨暕就可以好好准备今晚的约会了,说来也惭愧,都这么大个人了还是第一次约会,标准的大姑娘上轿花。
  第一次英雄救美,很美妙的邂逅;第二次无意间的山中相遇,知道彼此的心意;而这一次将会是真正意义上的约会,杨暕不得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幸福生活也许就取决于今天晚上了。
  酉时未过,戌时未到,大街上就已经开始有马车经过的声音,而且越来越密集。对于夜晚无任何娱乐活动的古人来说,上元节的晚上就是他们最好的娱乐时间。当然除了宋代也是全开,到处灯红酒绿不同。
  “主子,我们也去赏灯吧。”小顺子一脸的期待,以前杨暕颓废在府中不敢外出的时候,小顺子和一些下人们会偷偷的溜出去玩。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自己的主子变得英明神武起来,谁也不敢乱动,只是一个个的心里甚是期待。
  “哦~,我给忘了,以前你总是偷偷地溜出去玩的,今天当然心里也痒了。”
  “好了,今天谁想出去都可以出去玩,但是必须记得一定要在亥时的时候回来,不然不给留门。”就在小顺子以为要挨骂的时候,杨暕突然说出了这么一句温暖人心的话来。一群人激动得难以言表,果然是和蔼可亲、英明的主子。
  “今天我一个人自己出去玩,你就不用跟着了,想去哪玩就哪玩,就这样了,别废话,我知道你吧不得自己一个人。”杨暕对小顺子说道
  “那好吧,主子你自己玩的开心点。”小顺子不好意思地说道,居然都被被猜穿心思了。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刚走到西市的路口,杨暕便看见了一幅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不由得吟出了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一诗。不是杨暕不想进去,只不过等的人还未到,只能在约定的地方等候,男人和女人约会,男人应该先一步到,这是最基本的礼节。
  为了今晚的约会,杨暕特意打扮了一番,银白色和淡黄色的亲王袍服不适合,所以换了一身白色文人士子的衣服,为了配合阴明月那一身的雪白。不要问杨暕怎么知道阴明月会穿白色服装,想想就知道,这个时代黑色不是主流颜色,而向阴明月这样这位犹如圣洁的百合花一样的女子,一身白色服装就是最好的装束。杨暕还拿着那一把特制的扇子,看起来更像是一位翩翩公子哥,好不潇洒俊逸。
  咕噜~咕噜~,哒~哒~
  一辆马车停在杨暕的身边,是杨暕在终南山下见过的,而马车夫也是熟人,哪位被杨暕就过得阴家的护卫。
  “杨大哥到了吗?”马车里传来一声轻柔的声音
  “回小姐的话,王爷已经在等候了。”护卫的话刚一落,阴明月便从马车里出来。
  人还是那个人,脸上依然戴着纱巾。但是在夜色中,在月色、灯火的映衬下却显得美轮美奂,真正犹如仙女下凡一般。杨暕不由看得呆了。
  “杨大哥~”看见杨暕眼睛直勾勾的看着自己,阴明月不好意思的叫了杨暕一声。
  “额,不好意思,明月太美了,看得你杨大哥都有些走神了。”杨暕无耻的说道
  经这么一说,阴明月的脸更红了,还好晚上有戴着面纱,没有被看出来。“杨大哥也真是的,说的那么直白,旁边还有人呢,不过我心里好喜欢。”
  “既然明月来了,那么我们一起去欣赏这一年一度的大兴城夜景吧。”
  “对了,你先回去吧,你们小姐今晚的安全就交给我了,晚点我会送她回去的没你不用来接了。”杨暕对阴明月说完就又转身想那位护卫说
  “这~,好吧,那我就回去了,小姐的安全就交给王爷您了。”那护卫也知道杨暕的厉害,如果发生了连杨暕都解决不了的事情,那么多一他也没多大用处,更何况当灯泡的滋味很是不爽的。
  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上元节赏花灯由来已久,而且规模宏大。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杨暕和阴明月穿梭在各处花灯之间,因为人潮拥挤,杨暕不得不牵着阴明月的手,护卫着她的安全。两人走在一起,真像是一对金童玉女,般配异常。
  “杨大哥,我们也去放灯吧?”阴明月看到很多人在放灯,便也想去放一盏,最主要的是据说男女同放一盏灯,同时祈祷,那么他们将恩爱到永远,而这才是阴明月最想要的。
  “好啊,正好我也没放过灯呢,那我们去买一盏来放吧。”说完,拉着阴明月向着卖花灯的地方走去。
  卖灯的是一位老婆婆,前面围了不少的人。等轮到杨暕他们的时候,后面已经基本没什么人了。
  “两位是想要买一盏还是梁盏?我看两位应该是未婚夫妻吧,那么我建议两位买一盏莲花灯吧。莲,意味着连在一起的意思,两位看起来如此般配,祝你们恩爱到白头。”那位老婆婆看来更适合做一位月老,说的阴明月脸烫烫的。
  “那就买一盏吧,杨大哥?”
  “嗯,好的。”杨暕付钱拿了一盏莲花灯,在老人家的目送中离去。
  “杨大哥,你许了什么愿?”在共同放出了手中的后,阴明月向杨暕问道,语气中带着希冀的口吻。
  “那么明月又许了什么愿呢?”杨暕不答反问道。
  “杨大哥应该先回答女孩子的话才算是有礼貌的哦。”
  “额,好吧,我许了要是每天都能像现在一样该多好啊。”说着,一脸期待的看着阴明月。
  看得出来,阴明月有些不好意思,但又非常开心。杨暕正在等待着她的回答
  “杨大哥,我们去那边看看灯联和灯谜吧。”说着竟向那边走去。
  杨暕尴尬的摸摸鼻子,女人心的心思难真是以捉摸。
  灯谜在春秋时代就有,那时叫“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 赏花灯、猜灯谜、吟灯联让元宵节的气氛热闹而温馨。这些都是人们晚上出来游玩最主要的目的。

第二十三章 诗会
  “杨大哥,我们去清月湖参加诗会吧,想来他们也应该到那里了。”阴明月看时间不早了,而且在街上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拥挤,便提议去参加诗会。
  大兴城内还开凿了龙首、永安、清明三渠,把浐河、滈河、潏河水引进城内,解决宫苑及其他用水,并且萦回曲折,汇成多处池塘,成为风景区,增添了大兴城的秀丽景色。而清月湖恰好就是几条河人工渠的交汇处形成的一个较大的人工湖,可以算的上大兴城最美的地方所在。湖边建了一些观赏用的亭子,闲暇时多有人去游玩,这次的诗会便是在湖边凉亭中举行。大冷天到凉亭举行诗会?亏这帮子人能想得出来。
  杨暕两人因为逛的比较尽兴的缘故,所以去的有些晚了,等到了那边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在那里了,亭中灯火通明,有男有女,杨暕用眼睛稍微看了一下,发现没有认识的人,也没有能在朝堂上站立的人出现,可见这次的诗会也不过是一些二世祖或者一些自诩为才子的人自发组织的。
  “杨大哥,我们过去吧。”阴明月说着拉起了杨暕的手,像是故意要给凉亭中的人看见一样。要是平时,按照阴明月的性格是完全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的。
  “嗯好。”杨暕也紧紧握住她的手,就像再告诉阴明月,我理解你的用意。
  “明月你来了?”
  “明月姐姐,我在这里。”
  “明月姑娘来了?这位是?”
  看来阴明月还是很受欢迎的,刚一出现在凉亭中便有人不断地跟她打招呼。前面的是几位和她年纪相仿的女子,估计是闺蜜之类的。嗯,还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一口一个姐姐的叫着。当然了,所有男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阴明月的身上,当看到阴明月拉着一个陌生男人的手的时候,有人忍不住问了出来。
  “各位好,很抱歉,我们逛的太尽兴了,来的晚了。”
  “这位是杨大哥,我们一起过来的。”阴明月首先表示歉意,接着又向众人介绍杨暕,她在介绍杨暕的时候称呼为杨大哥,而且拉着手进来,其义不言而喻,就是要告诉大家,我已经有心上人了,若谁有意见,那么就去找他吧。
  “哦~,原来是杨兄啊,幸会幸会。在下韦仁,家父韦冲。”一男子出来向杨暕打招呼。
  “原来是已故韦尚书乃兄台之父,幸会幸会。”杨暕也略微点头示意,看来果然有些背景。
  随后的几个男子都向杨暕打了招呼,杨暕了解到这些人都是标准的官二代,像什么太子太保王弘之子,太子太傅王雄之子之类的。都是一些有些过气的大臣之子,还有一些不得意的才子们。虽然是一些二世祖的人物,但也不蠢,姓杨,那么会不会与皇室有关,就算不是皇室中人,但是在京城姓杨的也没有几家,而且每一家都有很深的背景,所以他们都不敢小觑杨暕。
  “我们正在行酒令,杨兄要不要参加?”酒令有多种形式,但照现在他们这个情形看来,应该是吟诗,做不出诗的就会被罚酒。
  既然明面上不能得罪,但还不能让你在才华上面丢面子吗。要让明月姑娘知道我们才是最有才华的。
  杨暕看了一眼阴明月,意思是让她做主。
  “杨大哥你和他们呢一起交流交流吧,我去和好姐妹们聊一会。”说着,松开孕杨暕的手,向女眷的所在地走去。
  “好,既然各位盛情邀请,那么我也不能少了各位的兴致。”杨暕一脸微笑。
  因为人比较多,轮一圈的时间要比较久,但是杨暕成了重点照顾的对象,前面有几个轮到之后就直接喝酒,并没有作诗,都想着快点轮到杨暕,想让他出丑。
  然而轮到杨暕前面就没法直接喝酒跳过了,因为刚好韦仁排在杨暕的前一位。
  “好了,我来作一首诗吧,今天上元节,月亮如此圆而亮,那么我就已月为景赋诗一首吧。”说完便站起来,装模做样的来回走了两步。
  “有了。鸟还夜已逼, 虫飞晓尚赊。 清月徒留影, 兰灯空结花。”还不错,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还算应景的诗。
  “好好,仁兄果然大才,我等不及也。”一群人不断地在恭维,而韦仁也沾沾自喜。
  “果然不错,一个清月不仅把冬季的寒意表达出来,更把清月湖也提及了。”
  “但是”就在那些人也认为杨暕在赞扬这首诗的时候,却听到他的话一转。
  “你认为大冬天的去哪里找飞虫、飞鸟啊。”杨暕说得不错,大兴城的冬季特别寒冷,根本没有什么鸟虫之类的。
  经杨暕这么一说,一群人尴尬不已。不是他们看不出来,只是他们都想着怎么太高韦仁已达到让杨暕出丑的目的,但是经杨暕这么一说,就成了他们没才识了。
  “额~杨兄说的是,但不知杨兄高才,可否应景赋诗一首,让我等瞻仰一二。”我出丑也不让你好过,韦仁心里愤愤的想到。
  “是啊,是啊,杨兄你就略作一首让我等欣赏欣赏嘛。”一群人也跟着起哄,势要看杨暕出丑。
  “好吧,既然各位厚爱,那么我不做,那么就是不识抬举了。”杨暕起身,抬头仰望后又低头略微沉吟便开口道,“今天是上元节,既然韦兄作了一首诗,那么我就作词一首吧。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杨暕一词完毕,全场皆静,前人不是没有写过上元节的诗句和词,但是没有那首能比得过杨暕所作的这一首,在坐的都不是傻子,一看便知道杨暕的才情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它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
  当然,这群人震惊,而不远处的阴明月却是欣喜不已,‘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不就是写给她的吗。想到此处,不禁妙目如珠,显然动情之极。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明月姐姐,这位杨大哥,不应该是姐夫才对,是不是特意写给姐姐的呀?”小姑娘说话的声音丝毫不加掩饰,以至于凉亭中的所有人都听到了。
  男的都在心里骂,女的心里都在感慨,要是自己的心上人也有这般才情就好了。
  “乱说什么呢,你个小观音婢,看姐姐不好好教训你。”阴明月假装生气。
  这是杨暕也走了过来。“你们在说什么,说的那么开心?”杨暕估计这首词一出,他们那些人也无兴趣再继续吟诗了,索性就不理会他们,自己走了过来。
  “哇,姐夫,你好厉害呀,能不能再做一首呀?”观音婢跳到杨暕面前说道。
  “什么姐夫呀,还要看你明月姐姐答不答应。”说着便深情的看向阴明月,后者却不好意思的低着头。
  “对了,你叫观音婢?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杨暕一脸疑惑,没听过有姓观的啊,听过有姓操的,姓是的,都已经算是难见的了,怎么还有姓观的呢。
  “杨大哥你好笨哦”既然不好叫姐夫,那么就跟着阴明月叫杨大哥准没错。“女孩子总是有小名的嘛,我的小名就是观音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