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位置了,让皇太极干吧。
在众人的一致推举下,1626年九月初一,皇太极登基。
在满清(后金)将领中,论军事天赋,能打的人很多,但要论政治水平,能摆上台面的,只有皇太极。
他继承汗位之后,干了几件事情,事实证明,这几件事情,虽然不起眼,但是正是这几个不起眼的事情,证明他确实很了不起。
汉族人国情是人多,人多就喜欢玩权术。
少数民族的国情是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生存环境恶劣就比较野蛮。野蛮了,脾气就比较大,就经常打架,架打多了,四肢就比较发达。四肢发达的人,头脑确实要简单一点,所以相比汉族人,少数民族人还是很单纯的。所以搞政治就不太灵光,所以蒙古不到100年就被赶回了老家。
但皇太极是个异类,作为一个少数民族首领,皇太极是把权术玩的比汉族人还好的少数民族第一人,并且以后爱新觉罗的子孙一个比一个玩的好。
根据史书记载,努尔哈赤是把汉人当做牲口和奴隶看待的,皇太极上任后,这时候地盘扩大了,数次入关又掳掠了上百万人畜。
皇太极做了一个决定,强调满汉一体,强调宽待辽东汉人,不再允许随便杀投降的老百姓。
还颁布条例使大量汉族奴隶取得了“民户”地位。
对于归降的汉族官吏和知识分子给予大量的金钱,崇高的地位。甚至经常把自己的姐姐妹妹,女儿之类的送给看中的汉族人当老婆。
皇太极学习汉族文化十分勤奋,经常把一些什么汉族人的书都翻译过来,比如神马三国演义啦,各类兵书啦,满清的将领本来都是实干派,现在又学习了一通理论,理论联系实际产生了很大的正面影响,培养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人才,比如多尔衮多铎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他还模仿汉制,设立组织机构。
最后为了加强军事力量,皇太极在满洲八旗的基础上,又编制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皇太极是汉军八旗的最高统帅,可以随时调遣指挥。
经过一系列的政策之后,清朝国力变得强盛。
于是在1636年,皇太极称帝。甚至为了照顾汉族人的情绪,宣告改“国号曰大清”,改女真为满洲,因为女真和金在历史上曾侵扰过中原,容易触及汉族人民的隐痛。
以上都是事实,根据这些史料,后世的秘史电视剧经常把皇太极塑造成一个对汉族特别宽容的、把汉族人视为自己子民的好皇帝,他特别痛恨某些满清贵族对汉族人民的嚣张跋扈,以此鼓吹皇太极多么多么的英明神武。
我认为,这基本是意淫或者说故意吹捧。
皇太极绝对不是要把汉族人视为自己的子民。否则他就不会干那掠夺人口和财富的事情了。
历史告诉我们,皇太极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的。
皇太极的民族政策在极力淡化汉族人民民族意识的同时,又极力强化满人的民族意识。比如强迫汉人学满语,穿衣服一定要按照满洲的服饰。还一再告诫满族子弟要保持骑射的习俗。
皇太极对于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汉族人民,还是推行其残酷的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如果当顺民,那么给你个活路,如果想反抗,对不起,那就是血腥屠戮。
皇太极为了打击大明王朝,深入明王朝统治的腹地,骚扰杀掠。数次入关侵扰,共劫掠了上百万人畜、数百万两金银,杀戮了大批无辜的汉族人民。如1639年清军屠城济南,留下了十三万具尸体,全城被劫掠一空。那些被掳掠的几十万汉族人民被迫背井离乡,远去辽东,以至千家万户妻离子散。
一方面学习汉族先进的封建文化,另一方面又固守满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一方面强调满汉一体,另一方面又竭力强化满族的民族意识;一方面强调“恩养”“宽待”汉人,另一方面又数次入关大肆掳掠、屠杀汉人。
看上去,他的很矛盾。
看似矛盾的背后,我看到了一个可怕的皇太极,一个玩弄权术玩弄到炉火纯青地步的皇太极。
他是不相信汉族人的,拉拢不是目的,打压才是目的。汉族是不需要有民族意识,但是满族是要有民族意识的。
他要控制人心,麻痹人心,对于麻痹不了的,那就杀掉。政策是用来给底下的人遵守的,皇帝是可以不用理睬制度的。
学习汉族,师汉长技以制汉,骨子里,他是自大的,他的子孙也是自大的,所以以后几百年才会闭关锁国。
这就是皇太极的权术,对他来讲,表面的文章是要做的,舆论也是要宣传的,只要是有利于征服和统治的,是可以不讲规矩的。
历史告诉我们,军事牛逼不可怕,有勇无谋的人太多了;玩弄权术也不可怕,玩到最后把自己玩掉的大有人在,把军事斗争和权术玩到一起,才可怕。
之所以可怕,是因为最后相信他那一套的人都被一直愚弄到死了,不相信权术的人都被军事斗争消灭了。
这个可怕的皇太极两次出兵朝鲜,统一蒙古和黑龙江流域,在巩固了内部统治以后,就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大明王朝,他和他的老爹是不一样的,他不是要去抢劫,他的真正志向是取而代之。
于是他对明朝开展了一系列的斗争,主要是消灭敌人壮大自己。
1635年,他命阿济格统兵南侵,掠夺人畜十八万。1638年,又命多尔衮、岳托率军南侵,攻破城池五十多处,虏获人口四十六万,金银百余万两。
为了从正面打开山海关,自1640年三月起,发动了松锦大战。明廷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往援锦州祖大寿。皇太极亲自坐镇指挥。
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明将洪承畴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至此,明朝在关外仅剩宁远一孤城。
看上去,他在经过几次战斗,就可以彻底消灭明朝了。
但历史告诉我们,要打下江山,不是那么容易的,看似没有弱点的皇太极,也是有死穴的。
这个死穴就是不是别人给他挖的坑,而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
这就是死亡。尽管你再牛逼,你不会不死。
虽然皇太极努力锻炼(搞骑射),勤奋学习(汉族的文化),但是由于比较操劳,长期打仗,又要搞权术斗争,心理压力也比较大,经常带病坚持工作。
比如1640年开始的松锦大战,双方打了3年,甚至最后在松山决战的时候,当时皇太极,正在流鼻血。而且皇太极的这个鼻血,据说相当之诡异,流量大,还没个停,连续流了好几天,都没办法。
于是皇太极不顾流鼻血,带病工作,骑着马,一边流鼻血,一边就这么去了战场。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没有找东西塞鼻孔,却拿了个碗,就放在鼻子下面,一边骑马一边接着,连续两天两夜赶到松山,据说到地方时,接了几十碗。
皇太极流了几十碗鼻血,换做你我可能早就已经死翘翘了。
皇太极就是皇太极,可能在东三省,人参鹿茸随便吃。于是平常吃的比较补,直到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才挂了。
看来虽然皇太极平常人参吃得多,但是架不住流了这么多鼻血啊,加上皇太极的后宫不说三千,几十个人还是有的,多少还是要临幸一下。据说他喜欢一个叫海兰珠的妃子,这个妃子是孝庄的姐姐。海兰珠因为生的孩子夭折了,过于伤心,没多久就死了。皇太极因为海兰珠死了,过于伤心,没多久也就死了。###第9章 顺治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可怕的皇太极死了之后,明朝得到了十分短暂的喘息机会。
据推测,皇太极可能死于脑溢血这样的突然性疾病,所以生前对于皇位继承人没有留下任何指示。
权力是诱人的,这是个真理,满清也不例外。
相比皇太极继位的众望所归,皇太极死了之后的形势有点复杂。
满清的皇位原来是谁更能抢,谁更能打仗,谁就比较容易获得皇位。
皇太极当初就是这样被推选登上汗位的。
满清初期的政治制度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八大贝勒(八旗的旗主),和若干名议政大臣,他们一同议政,就重大的问题达成一致的意见。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形势有点不一样,由于皇太极当皇帝的时候,极力效仿汉族的制度,汉族那就是父死子继,所以很多人倾向于立皇太极的儿子。
多尔衮就不干了,努尔哈赤死的时候,虽然多尔衮很讨努尔哈赤的喜欢,但是年龄太小,没赶上,多尔衮大受刺激。皇太极继位之后,他发愤图强,屡立战功。
对他比较有利的是一个方面是1636年的时候清廷仿明朝设六部,多尔衮掌管了吏部,掌握了人事大权。
在朝廷里面搞人事一般都是最吃香的。
所以多尔衮的支持势力也不小。
既然没有统一的意见,就只能开会讨论。
于是皇太极死了之后六天,就是八月十四,满清贵族开始讨论皇位继承。
当时主要有七个人实力比较强大,其中有四大亲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还有三位郡王,就是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和颖郡王阿达礼。
三位郡王,资格不够,首先淘汰。他们自己也没有继位的打算,阿达礼是代善的孙子,多铎和阿济格拥立多尔衮。
代善,皇太极时代他就因为作风问题退出了汗位争夺,现在也没有这个可能。
济尔哈朗是皇太极的堂兄弟,不在考虑之列。
皇位主要是在多尔衮和豪格之间展开。
对于这个豪格,很有必要介绍一下。他是皇太极的长子,据史书描述他相貌不凡,英武豪俊,力大超群。他比多尔衮还要大三岁。
年纪大有个好处,满清那时候是经常打仗的,所以豪格能跟着皇太极屡立战功,其战功不在多尔衮之下。
由豪格继承大统,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实力强大的、原由皇太极直接掌握的两黄旗的将领都主张拥立豪格。
这里头有后世很有名气的鳌拜,还有索尼等人。
论实力,豪格有正黄、镶黄的支持,再加上自己所领的正蓝旗将领的拥护,在军事上有一定的优势。
掌握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倾向于拥立豪格登极,但是这个人是个老油条,由于他比较熟悉政治斗争这一套东西,所以他没有明确的口头拥护。
至于代善,他认为豪格是“帝之长子,当承大统”。这个人从皇太极死了之后,相当于族长,又掌握了正红旗,他的孙子掌握了镶红旗,他的话是比较有分量的。
倾向性很明显。倾向性比较明显之后,人就容易骄傲,骄傲了之后就容易犯错。
豪格忽视了多尔衮这次对皇位志在必得的意志,在讨论的时候,在代善提出由豪格继位的时候,豪格这时候自己觉得有两黄旗,两红旗支持他,觉得很有把握,他就又故意谦辞了一下。他说福少德薄,非堪当任。
他的意思是我客气一下,大家再一推我不就行了嘛。
多尔衮的支持集团可不跟你客气,他们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多铎立马就说,既然你推辞,那就请睿亲王多尔衮做皇帝。
多尔衮就聪明多了,他说这个事情要讨论讨论,但他并没有推辞。毕竟现在支持多尔衮的只有两白旗。支持豪格的有两黄旗、正蓝旗。两红旗和镶蓝旗又倾向于支持豪格。虽然自己掌握吏部,大臣支持自己的也不少,但多尔衮认为,论军事实力,自己不占上风。
多铎有表示多尔衮要不当皇帝自己可以继承皇统,大家没人附和,没办法多铎这时候又说:“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代善。”代善说我年纪老了,身体也不好,我不堪大任,代善也推辞,这样继位的事情变成一个僵局了。
双方一直互不相让,宫廷内火药味很浓,稍不小心,就可能擦枪走火。朝廷内所有的王爷和重臣,毫无例外都卷入了多尔衮与豪格为夺皇位进行的斗争旋涡里。
群臣们都在苦苦地寻求出路,惟恐出现动乱。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拿出令宫廷内上下都能接受的第三个方案,特别是让豪格和多尔衮都能接受的方案。
这时候两黄旗大臣的实权派人物,比如鳌拜等,佩剑上殿说:“我们这些人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皇子,我们宁愿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
到了这一步,作为皇太极亲掌的武装力量,实力强大的两黄旗已经公开反对自己,多尔衮认为形势对他不太妙,勉强继位必定面临分裂的危险,多尔衮虽然很想当皇帝,但是面对这个情况,两黄旗大臣已经部署两黄旗的兵马准备好武器,守卫着崇政殿。遏必隆等人又命令他的护军,备好甲胄弓矢,护卫大清门。即使火拼,多尔衮也占不了便宜。
他必须选择妥协。
两黄旗的主张还是做了一点妥协的,皇太极有11个儿子,不一定要立豪格,但是一定要立皇太极的儿子。
这个时候,作为老油条,济尔哈朗充分发挥他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的优势,在得到多尔衮的认可之后,立刻心领神会把新方案具体化为:由6岁的皇子福临继承皇位,挑选两位亲王摄政。
经过十多天的较量,最高会议做出最后的决议:6岁的福临继帝位,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济尔哈朗在这个此次继位风波中立下大功,他又是倾向豪格的人,于是由济尔哈朗出任第一摄政,多尔衮任第二摄政,稳住了多尔衮兄弟集团及其支持者。
看似复杂的局面最后以6岁的小皇帝福临继位而告终,很简单的结果。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简单的事情。
为什么是福临呢,论功劳,他一小屁孩肯定不如豪格。
论地位,庄妃的地位不如懿靖大贵妃娜木钟,自然福临的地位也比娜木钟的儿子博果尔要低。
历史还告诉我们,看似不合理的事情发生了,那么一定存在一些不可高人的秘密。
对于这个方案,豪格肯定是最大的输家,当胜利的天平向他倾斜的时候,他没有做好君临天下的准备,他没有抓住历史给他提供的伟大瞬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