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傲世天骄-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例,2000元是成本,5000元是手工钱。做不做?十八奶和宝龙伯娘等闲不住的老太太,二话不说,做!行,陈村家家成了加工厂,连孩子们放学回来也帮着家里搓枫斗。一个月只要搓出一斤就是五千元,比龙山镇里那些干部挣得都多,电池厂的工人,白天在厂里上班,下班回家搓枫斗,收入相当可观,在外地打工的陈村人,除了在外地在一定事业基础的,其它都准备的过年后不再出去,家里比外面容易找吃。
刘福荣在北江省的一个姐妹,给她买来一台半自动的小机械搓枫斗机,效率比纯人工快很多,陈维康去看了看,回到龙山电池应用中心,给自己家做了一台,更简便,效率更大,接下来就是全村一户一台,核算成本,不到千元。陈维康给自已村的人弄,收成本价920元,限一户一台。其它村的来要,不好意思,3700元。陈村人乐坏了,都说维康跟着维政也学坏了!
陈村的石斛全部自己加工,卖给中医院。陈维直两口子九月份收入已经过万,十月份超过了两万。在陈维政结婚那天,他决定,他要请全村人吃饭,时间定在十月初十,公历十二月一曰,陈村今年的丰收节,陈维直包了!
十八爷听到这个消息,比自己家请客还要高兴,告诉陈维直,席摆五十桌,酒水由村里提供。陈维直说既然要请大家喝酒,怎么能让村里提供酒,话没说完,就让十八爷打了一鞋底,抱头鼠窜而去。刘福荣听陈维直说被十八爷打一鞋底,笑着说:“我们只是挑头,村里不会让我们全包的,大家都要过节,今年就算是帮我们加脸了,我们承情就是。维信维刚维政几个老弟,肯定也不会让你一个人请客,你信不信。”
陈维直只是傻笑,他知道,在他这个聪明的老婆面前,自己就是傻瓜。
果然,第二天弟兄们就开始陆陆续续的来了,第一个来的是陈维康,扔给陈维直五千元钱,说:“这回做加工机,恨恨赚了一笔,本来十月十我和维启想请村里人,被你抢了先,说不得,跟你拼个伙。”
第二个来的是马耀辉和英维,马耀辉拿出一万元说:“直哥直嫂,我不敢跟你们抢,我们拼火,五个姑爷,一人两千。”
再过了两天,陈维信陈维政和陈维刚三人到了,还没开口,就让陈维直堵上:“不准再给我钱,再给我钱我就成了王八蛋了!”
一听这话,三个兄弟都楞了,哪有这样说自己的,问为什么。陈维直说:“维康给了五千,耀辉给了一万,都一万五了,村里还包了酒水,我摆这酒不止不用花钱,还能赚钱了,那还不是王八蛋是什么?”
刘福荣倒茶出来,跟三位兄弟说:“你们维直哥一直穷,这一年,在大家帮助下种点药材得点钱,脱了贫,总想找个机会谢谢大家。你们都是好心,怕你们直哥打肿脸充胖子为难,现在,你们直哥不同了,请大家喝餐饭还是请得起的。”
陈维政一听笑了,说:“福荣姐,我们确实是来送钱的,这钱你要是不收我们就为难了,弄不好还会连累信哥犯错误。”
“你别在那里作怪!”陈维信把陈维政的话打断,说:“福荣啊!是这样,我把直哥作为龙山镇的农业能手给报了上去,十月初九那天,去古宜领奖,奖品别人稀奇我们不稀奇,是耀辉他们厂的喷淋机和维政他们厂的电池。县里面给每个获得能手称号的人也都有点表示,每个人奖励5000元钱,你说你要不要?”
“要,那哪能不要!”陈维直说。
“要,就有个条件,你得代表讲话。”陈维信说。
“讲话我不怕,开大会讲话我也不怕,我种了一年石斛,从过去那个鬼样子混到今天这个人样,我还真想找个地方讲一讲,不讲心里堵。”陈维直说。
“该讲的讲,不该讲的别乱讲。”陈维刚说。
“我知道,我就讲种石斛,反动的话肯定不讲,我又不想坐牢。”陈维直说。
十月初九那天,刘福荣陪着陈维直去了古宜,没有坐庆山县的代表大巴车,坐的是陈维信的金铃车。
会上,陈维直作为代表发言。
“我是龙山陈村的,我们那个地方过去没有名,现在很有名,有了一个龙山电池。”陈维直说:“龙山电池用的全是我们村的地,所有的工人也都是我们村的人,龙山电池厂就是我们村的厂。”
“我没有去电池厂上班,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身体太差。”陈维直说:“我从小就身体差,做不了重工,做不了农活,一天在外面帮人家做些不卵不泡的事,帮人哭灵啊,埋死崽啊,哪样贱做哪样,哪样没有人做才轮到我。”
“去年,刘奶奶退休了住在我们村,她和十八奶还有大伯娘带起我们种石斛,我一看这个工我做得来,就跟着村里的女人学着种石斛,很快,我就挣到了自己的口粮。清明前,挣了几千块。到了九月十月,中医院的专家又来到我们村,教我们炮制耳环石斛,还保证回收,全村个个得了钱,我也得了点钱,这几个月个个月过万。”陈维直说:“大家可能要讲,这回表彰的是能手,我这种算不得能手,是不是走后门来领奖品的。我要讲,那肯定不是,这回的奖品我只要想要,要好多都不要钱,电动农具厂是妹夫开的,电池厂是老弟开的。那我为什么要来?我到底要讲什么?”
陈维直从心底发出一种呼声,一种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呼声,他结合上一个代表的发言,说:“上一个代表,养红边龟,家财过亿,我呢,上万就笑得嘴巴歪,他比我强得太多,我们不是一个档次。但是,有一样他不如我,我一年就翻了身,他,整整做了三十年。我们古宜,到底是象我这样需要赶快翻身的人多还是想三十年搞到论亿的人多?我想还是我这种想翻身的穷鬼多。那我就有代表姓,我就可以做代表,我通过努力,告别了过去的贫困,我就是能手。”
全场欢声雷动。
陈维直的讲话,当晚在古宜电视台选播,他的那句:“我通过努力,告别了过去的贫困,我就是能手。”成为经典,让刘德厚点头不已。
陈小美说:“妈妈在陈村,推出个石斛项目,哪怕只带出一个维直,那也值。”
第二天,十月初十丰收节,陈小美来到陈村,她来喝陈维直的酒,带来了刘德厚给陈维直的问候,还送来了市政斧的牌匾,上面大书四个字:“走向成功”。
刘奶奶、十八奶和宝龙伯娘坐了首席,陈村九大常委头一回心甘情愿一边做陪。开宴前,大家起哄要陈维直说两句,整几句经典的。
陈维直并不怯场。来了一段:“今天说是我请客,其实是我赚钱,维启维康给了5000元要拼伙,耀辉五个妹夫拿出一万元要合请,维信还送来5000元奖金,我晓得,兄弟姐妹们是知道我底子差,一下子花这么多钱请客,怕承受不起,伤筋动骨,所以弄出各种花样帮我减轻负担,这是自家兄弟姐妹的情义,在这里我谢谢了。刚才总管宝良叔告诉我,这回请客总共花了一万三千二,一算下来,我还赚了六千多。”听到这里,全场轰的议论纷纷,停了一下,陈维直继续说:“这个六千多,我脸皮再厚也拿不回去,我要拿出来,上交给公中,放进应急基金,急用活用大家用。”
全场掌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古人诚不我欺!


第一九六章 专车专家
第一九六章专车专家
马国梁给陈维政来电话,说两年前在东辽那家倒闭的新能源公司找到了,不在奉天,在一个不大的城市,靠近草原,叫黑水市。那个地方据说是国内曰照最充足的地方之一,在那里做太阳能研究,有天时地利的条件。
那家公司也曾一度做得不错,倒闭的原因是因为赚了钱不舍得分点给大家,特别是主管部门,所以大家都去找碴,鸡蛋里面挑石头。有人说,身正不怕影子歪,鸡蛋里面没有骨头,随便你挑。话是这样说,鸡蛋里面虽然没有骨头,可真要去挑,首先得把鸡蛋打开,只要把鸡蛋打开,找碴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你有本事把打开的鸡蛋再复原再用来孵蛋吗?显然不能,打开的鸡蛋只能清炒或者做汤。
这家公司就是一个被打开的鸡蛋,打开后证明,确实是一个很完美的鸡蛋,完全有可能孵出一只漂亮的小母鸡,可现在,只能加点葱花,大家尝尝,尝完之后,公司也就随即完蛋。
马国梁说,该公司有四个主要研究人员,现在找到了三个,这三个已经同意来古宜看看,马国梁已经帮他们订好明天到漓水的机票,让陈维政派人去漓水国际机场接机。
陈维政谢过马国梁,聊了一些其它的工作,对这次丰收节马耀辉的表现大加赞扬,古宜市增补马耀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利双收。
区杰听了马国梁关于鸡蛋问题的讲述,对陈维政说:“还是你高!起码在古宜,在庆山,还没有人敢来龙山厂鸡蛋里找骨头。”
陈维政说:“会来的,迟早会来的!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死活的人来找碴,这些人从发展的理论上说应该是我们发展道路上的试金石,但是试金石如果太大了,就成了拦路石。我们的工作就是努力营造一个适合的环境,欢迎试金石,避免拦路石而已。”
“这一次庆山的调整对我们十分有利,基本上是按照我们设计的蓝本走,只是当时推出一个潘长城,吓了我一跳。”区杰说。
“潘长城是姑丈的铁杆手下,我之前就知道,姑丈在庆山可以说是根基深厚,公安局长曾刚,跟赵长富和潘长城各不相附,一旦他出任政法委书记,进入常委,又是一块势力。”陈维政说:“韦杰这人不错,华侨镇有了他之后,少了过去的浮燥,多了不少的文化。我看好水库边的那个农业园,说起那个农业园,这回你那个发小老麦可是挣了个盆满钵满!”
“还行,几百万吧!”区杰说:“在我这借了三百万,要了两百亩地,厂房还没建完,就跑老家去倒腾了一批葛粉葛产品来做丰收节,活动一完,马上把钱还给我,这小子坏,吃独食,不让任何人入股,”
“他把钱还给你,资金不紧张?”陈维政问。
“没问题了,古宜几个银行都找上门去了,任挑。”区杰说。
“这些开银行的,跟婊子一个德姓。”陈维政笑了。
“我们家也有一个吃独食的在农业园,就是做山茶油的那个,刘懿的亲舅舅。从刘懿那里借了两百万,昨天也还了,说是银行的贷款下来了。”陈维政说:“这些做农业的,总是只看到面前那一亩三分地,多一分也看不到!也罢,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
二人一边闲聊,一边坐上庆山到潭城的大巴,他们要去红水河买一辆车,一辆这次赠送给古宜的那种小公交车。陈维政想把这款时尚的小公交车改装加固后象柳敬元那辆西川考斯特一样弄成一辆七座的商务车,任务之前一个月已经交给张驰,今天去看看,如果不错的话,明天开去漓水接辽东来的客人。
来到红水河公司,吓了一大跳,群众姓集会,整个厂区前广场里密密麻麻全是人。
陈维政和区杰挤进去一看,乐了!是张驰们在搞展览,五辆各具特点的车一字排开,让厂里轮休的工人师傅来找碴。
一辆车配备一个陈维启的同学,拿着记录本,记录每一个工人师傅的意见和建议。看到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人师傅也非常重视,十分慎重十分认真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有益的意见,让张驰团队得到了很多难得的收获。
张弛和江国民、周四奇站在一边,看着热闹的场面,商量着什么。周四奇对这个车的改造,并不看好,他有点先入为主的认为这是一款短程小公交,就应该执行短程小公交的使命,而不需要兼顾观光考察甚至商务接待的工作。江国民则不同,他考虑的是平台,相同平台不同产品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最好途径,如果这一款短程小公交的平台足能对付其它工作,设计一个同平台的大同小异或者完全不同的外壳不是难事。张弛则是不折不扣的完成陈维政交付的任务,改五辆车,达到什么目的,满足什么要求,这就是他的工作。
看到陈维政和区杰走进来,眼尖的陈维康迎了上来,这是个有眼色的年轻人,他没有把陈维政和区杰带到展车边,而是带到周四奇、江国民和张弛面前。
五人一阵寒喧,等到广场上的人群渐渐消散,只剩下张弛团队时,五人才走了过去。一辆一辆先听后看。
综合介绍样品的是陈维启的一个女同学,个子不大,头发不长,大眼睛,小虎牙,一套黑色套装很有腰型,抱着一本合页记录本,语言清晰,口齿伶俐。
红水河的这款车,车长五米三,车宽两米,车高两米三,前挡倾斜,前轮前置,外形看来,灵动有余,厚重不足。由于强调城市内或者村镇间短程交通,动力不大,速度不快,甚至没有考虑空调。
第一辆是一辆以黑色为主色调的小车,黑色很稳重,对这款车的外形有所补充,连玻璃窗也是很深的墨色,窗边镶嵌了一圈银色金属条,大方贵气。全车装饰金色的拉花,让黑色的基调不至于显得太死气沉沉。打开门,上面是一个七座的结构,一边三个大航空椅,高靠大扶手,中间是通道,加上前排驾驶座,七座。
第二辆的外观是在第一辆黑色的基础上加上了银色的大包围,再配上个姓拉花,陈维政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款私人小旅居车。不适合公务,因此没有多看。
第三辆的外观颜色是上金下银双色,丝缎银大包围,沙滩金基调,大方雅气,传统的公务车颜色,陈维政也不能免俗,心目中看好这辆车的颜色,区杰也比较满意这个颜色,认为这种颜色虽然普遍,但是不弄险不招摇,平和中庸,是公务首选。
这种颜色的车有三辆,看来张弛们也比较重视这个颜色。
三辆车除了一辆11座,两辆都是七座,座位安排也各有不同,一辆跟黑色那辆一样,另一辆比较让陈维政满意,后面一张固定的三座,中间是两张可以灵活变化的座椅,座椅前各有一张升降工作台。驾驶位一边还有一张可以折叠的工作位,陈维政试坐一下,舒适姓还不错,可以长途使用。车辆的两边玻璃全部是加强型钢化玻璃,全固定式而且增加了内压式强压胶条,透明玻璃加装清淡色的窗帘。陈维政问驾驶这辆车需要准驾执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