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火帝国-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伊尔库茨克马上成为了北方军控制机车的临时换乘中心,所有被营救回来的犹太裔俄罗斯人都在这里进行登记注册,并且专门有人询问是否愿意参加北方工业公司的招聘。一张大大的宣传画报就贴在登记处的墙上,那是一大串不同职位工种的最低薪酬标准,落款是北方工业公司。
远远高于俄罗斯国内薪酬标准的招聘启事,让不少囊中羞涩的犹太人怦然心动,毕竟无论是谁即使逃到远东,甚至更有钱点远渡到美国,都是要找工作。
起初犹太人只是看看而已,但是很快有几个年轻人上来询问了。
脸上似乎还有着油墨,一名年轻人有些犹豫地走到咨询处问,“我报名参加的话,家人能否一起到中国去?”
咨询处也是临时聘请的犹太人在负责,马上回答,“按照他们的条件,这是完全允许的。”
“行,那我报一个名。”年轻人很干脆,立即答复了。
登记的人员一边注册,一边奇怪地问,“伙计,你怎么回答这么利索?”
“远东好像没有这么多工厂,我怕即使到了海参崴,也找不到工作。”年轻人在一张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头也不抬的回答。
登记的人员一琢磨,确实是这个道理,是不是通知一下自己的几个朋友,还是参加北方工业公司的招聘好了。负责登记的这些犹太人,也都是尼森伯姆基金会临时在犹太裔俄罗斯人中临时聘用的。
有人开了头,后面就好办了,陆陆续续有不少人带着家人上来登记,准备前往中国的兰州。毕竟很多犹太裔人资产并不多,经过肃反以后已经一贫如洗,根本无力承担去美国的昂贵船票,留在远东又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工作,还不如去南方的中国混口饭吃。
在另一处登记点,登记的人随口问了一个貌似工程师的中年人差不多类似的问题。中年人非常实在的回答,“帮我们从俄罗斯运出来,总是需要很多费用的。既然他们需要工程师,我就接受招聘干几年,略微偿还一下他们的恩情好了。”
“所有的费用都是尼森伯姆基金出的。”登记的人员马上解释。
中年人一愣,“那就做几年所赚的钱,尽量捐助给尼森伯姆基金好了。”
登记的人员一时哽住了。
李虎臣也跑到了火车站,现场察看犹太裔俄罗斯人的转移登记情况。
在登记点,一名负责的犹太人会说汉语,很快迎了上来,给这位北方军在伊尔库茨克的最高指挥官做介绍。
在伊尔库茨克,不仅犹太人在这里稍微停顿休整一下,还有很多乘坐白俄临时政府控制机车撤退的俄罗斯人也会略微休息片刻。
“他们的公司能够提供一个实验室吗?”一名中年俄罗斯人再一次问登记人员。
登记人员皱了皱眉头,“好像没有说到这个问题,不过按照你的要求,这个实验室水平是比较高的,中国应该无法提供吧。”
李虎臣注意到了这个正在进行的对话。中年人有些秃头,但是很精神,不温不火,很有一股教书先生的味道。
中年俄罗斯有些失望地离开了登记点。
李虎臣饶有兴趣地走到登记点处,问登记员,“他刚才问了些什么问题?”
登记员赶紧回答,“他并不是犹太裔,我告诉他,我不知道北方工业公司招不招聘俄罗斯技工。”
李虎臣哦了一声,就没再追问,随后,继续走向其他地方询问。登记人员张了张嘴,见他们没有问,也就没有说刚才对话的第二个问题。
一个大人物从此和北方集团擦肩而过。
西科斯基,有些秃头的中年人,俄罗斯著名的飞机设计师,世界上第一架重型轰炸机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的设计者。也就是当年,陈安费尽心思从德国人手中拿到的那一架沙俄轰炸机残骸类型的飞机。
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最大载弹量522千克,最大续航时间5。5小时,最快飞行速度121千米每小时,乘员四人。沙俄帝国在倒台前,总共生产了73架这种轰炸机,用于同德国作战。
民国七年秋,西科斯基趁着混乱,逃离苏俄控制,转道西伯利亚,进入临时政府控制区域。一年后,西科斯基经海参崴移居美国,日后创立了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再二十年后,西科斯基研制出了全世界第一架真正的直升机。
天才无论在哪里都是永远会绽放光芒的。
几天功夫,北方军从喀山附近转移了近三万名犹太裔俄罗斯人。直到前线又开始吃紧,这才停止大规模的转移活动。
东方面军败退出喀山后,立即遭到了彻底整肃,甚至将领导层面全部换了一遍,然后又马上补充新鲜血液,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扑。
高尔察克的白俄军打打顺风仗还可以,但是遭到东方面军势如潮水的凶悍攻势后,马上就到处吃紧求援,眼看就要撑不住了。喀山的丢失,苏俄高层也震怒了,毕竟那里还有这沙俄秘密金库这个传说。
占领喀山一个月不到,高尔察克的部队就再次丢掉了喀山。
这个时候,一大批技术纯熟的犹太技师连同家人已经进入了甘肃。这批人员的到来,对于北方集团的发展起了至光重要的作用,虽然依然没有能够攻破柴油机的技术壁垒,但是确确实实将兰州机器局以及北方工业公司的产能都翻了一倍,甚至还有余力帮助陈安开始新建阶州的火力发电厂了。
        
第十二章 帝国荣光
火力发电远比水力发电更早进入实用阶段,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阶州,最早应用的都是火力发电,而且发电功效并不低。
只是火力发电从长期上来说,效益比是要低于水力发电的。水利发电没有污染不说,只是一次性投资过于巨大,但是建成以后,除了少量的维护费用,基本上就坐等利润滚滚而来了。而火力发电整天冒着黑烟,但是建设周期短,只要煤炭充足其发电功率能保持相对稳定。费用而言,火力发电一次性投资看起来不多,其今后每年运输和原料的成本开支更是巨大无比。
这也是陈安一开始就不喜欢火力发电的原因。那个时候,铁路线没有连成网络,陕西煤炭全部用马车拉来,光是运费就可以让北方集团破产了。
现在则是没办法了,军火车间扩充产能必须增加电能补充,而白龙江的水力发电水平暂时已经无法进一步改良,只能考虑火力发电了。
所幸无论是泾原道还是宁夏道,铁路都已通达,再加上大批道奇卡车的列装,借助花马池的北线通道,陕北神木遍地都是的煤炭得以源源不断地送抵宁夏,然后利用火车送达兰州、阶州,这就具备了大规模开发火电的基础。
在犹太裔技师的帮助下,兰州机器局第一次尝试自己冶炼合金缸体,准备自行研发火力发电设备。但是陈安等不及自主研发的速度,决定同时向美国购买整套的大功率火力发电设备。
尼森公司从美国订购的三百万元北方币火力发电机组,很快就将随着货船运抵上海。阶州以南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地点,正在加紧平整土地,建设厂房设施。更关键的是陕西神木的煤炭已经陆续开始运抵阶州,将几个堆煤场地堆得像座小山似的。煤炭必须事先多储备一点,至少也要满足三个月需要,否则万一煤炭停运了就麻烦大了。
军械署直接下了三百万元北方币的运输订单,从陕西大规模运输煤炭。没办法呀,以后每年都要这么多钱扔进这个无底洞了。
阶州的发电厂和白龙江水电相比,三五年内看上去成本效益是差不多的,但是之后,白龙江依然没有什么大的投入只有产出,但是阶州发电厂却每年始终三四百万扔进去,再也无法中断,从成本上说是亏得一塌糊涂。
军政府布政司倒是报来一个好消息。民国七年布政司衙门岁入情况非常不错,已经可以确认有余钱返还军费补贴了,虽然暂时只有一百三十多万元北方币,但这是一个历史性突破不是。
这几年凭借着每年至少五百里的大铁路建设,以及有些疯狂的实边移民政策,甘疆蒙藏各地经济终于开始艰难起步,不仅布政司岁入每年都是以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比例增长,而且人口亦是大幅度攀升。预计到民国七年末,北方军政府辖区人口将接近二千五百万人。
持续不断的退伍士兵、兰州各种学堂毕业生、北方集团的员工等构成了军政府基层组织的核心骨干,加上国粹学派的不遗余力推动,陇西的政治文化经济已经开始和关内缓慢地有所区别。
已经形成声势的复兴组织,向大本营递交过一份政策研究报告。其中毫不讳言的表示,如果继续采取目前这种割裂陇西和关内的政策,也许当北方军政府辖区人口超过一万万的时候,在过于巨大的经济隔阂面前,双方民众就会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政治形态群体了。
有些看不懂过于玄奥政治语言的陈安,一目十行的瞄到这份疑似最快也是在民国二十年以后发生的耸耳听闻事件时,直接将这份报告无视了。他反正就是不想理会关内,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你还能怎么着。
陈安毕竟只上过林老爷子的私塾,有没有读完都很难说,说句老实话不过是初级中学肄业罢了,怎么看得懂那些大学毕业的政治精英们的精辟言论呢。
要看这些东西,还不如读胡景翼的战报来的爽快,陈安顺手就捞起来北部军团在巴尔喀什湖南部的进攻情况汇报。
胡景翼的北部军团得到大本营进一步加强后,重新对突击部队进行了编组,建立了一个临时性的旅级作战群,事实上的一个机械化旅。
这是一次崭新的尝试,甚至参谋本部的孙岳亲自赶赴北部军团,临时担任这个作战群的指挥官。
作战群下辖两个轻型坦克营、四个摩托化步兵营,以及三个摩托化炮兵营组成,真正实现了机动作战的目标。
轻型坦克营中按三连九排编组,每坦克排列装六辆雷诺FT…17轻型坦克,其中四辆37毫米火炮款,两辆8毫米机枪款,共五十四辆轻型坦克。同时,每个坦克连还另外编组二辆小汽车和十辆卡车组成的后勤保障分队。
坦克营还直属三个列装英国劳斯莱斯装甲车的侦察排,每个侦察排拥有六辆可以快速机动的装甲车。再加上工兵排、营部排、后勤辎重保障排,整个坦克营定员六百四十九人,等同于炮兵营人数。
摩托化步兵营也实行三连九排的统一编组,除了同样大规模列装道奇卡车外,只是将各营连原本直属的重机枪小组,改成了列装二辆装甲车的侦察小组,或是列装六辆装甲车的侦察排。
摩托化炮兵营到没有什么变化,反正早已实现道奇卡车拉载了。
劳斯莱斯装甲车,是英国远征军列装的一种快速机动侦察车辆,实际上是在劳斯莱斯小汽车的底盘上加装装甲,并在驾驶室顶部附装了一个7。7毫米维克斯重机枪的小炮塔。这种改装车既可以在没有坦克的车队前面当做轻型装甲使用,又可以在坦克营中充当前线侦察搜索分队。
反正在这个时候,即使是坦克,前后的装甲也不过六毫米以上,最多不过二十多毫米罢了,都是非常薄弱的,只能挡挡中口径子弹的射击,或是小口径火炮诸如短管37毫米速射炮等武器的轰击。劳斯莱斯装甲车的装甲,差不多类似这个厚度了。
胡景翼手下原本有五个坦克营,但是在战斗时已经损坏了至少二个营的坦克,战损相当惊人。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压制突击步兵火力,或是缺乏步兵跟进掩护,导致大量被敌军步兵借助地形掩护隐蔽接近后用炸药摧毁。
北部军团补充了新的一批8毫米机枪款雷诺FT…17后,又重新组建了五个坦克营。但是这回胡景翼学了乖,直接拿出两个坦克营来,加上大批劳斯莱斯装甲车,准备试验一种新的突击编成方式,也就是机械化部队。
可惜雷诺FT…17太轻型化了,只有两个人的坦克,动力又不是很好,1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除了比比步行,实在看不出有什么优势。更麻烦的是37毫米火炮,虽然可以携带240发37毫米炮弹,但是火炮的威力太小了,打打野战和不坚固的工事还行,一碰上坚城壁垒就抓了瞎。
迫不得已,胡景翼和孙岳没有在这个旅级机械化作战群中,配属第三个坦克营和第五、第六个摩托化步兵营,而是列装了三个炮兵营,以加强作战群的攻坚火力配置。
虽然只是个试验性质的作战群,但是巴尔喀什湖以南地区作战中,马上就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从战术而言,这是北方军陆军第四次大规模的战术变更,第一次是机枪的列装,第二次是火炮的超编,第三次是汽车的应用,第四次是坦克的合成。
从阿拉木图南下,在比什凯克接受补给后,孙岳指挥作战群担负了主要的作战歼敌任务,胡景翼另外派了一个混成旅跟在他们屁股后头负责镇守各地。
孙岳的感觉,只有一个,只要坦克能开多快,他的进攻势头就有多快。
前方的所谓浩罕国民族军,在坦克营犀利的攻击势头面前,几乎是土鸡瓦狗,一触即溃。他们可不是那些曾经在欧洲战场经历过残酷攻防战的老兵,一见吱嘎吱嘎的巨型怪物喷着火焰冲过来,几乎马上就崩溃了。
一昼夜十个小时的行军作战,坦克营至少可以行驶一百二十里以上,这已经达到骑兵战斗前进的速度了。几天下来,浩罕国的重镇塔什干首先被攻克,北方军的兵锋完成了截断锡尔河的大迂回包抄后,终于转向东部直扑浩罕城。
在他们身后,还有另外一支部队终于扬帆登场,伊万诺夫中校的沙俄帝国军队在塔什干与北方军分道扬镳,转向西部进攻撒马尔罕,准备从撒马尔罕开始重新向全世界宣告沙俄帝国再次站立起来了。
坐在北方军赠送的劳斯莱斯装甲车上,伊万诺夫中校看着远方被自己手下踩出来的尘土飞扬,以及后方永远遥不可及的阿拉木图,心中不由有些苦涩,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阿拉木图呢?难道沙俄帝国的荣光真的永远逝去了吗?
        
第十三章 短暂和平
中亚撒马尔罕城,城墙上不时翻滚出滚滚浓烟,枪炮声响个不停,雷声般的爆炸不绝于耳。
六辆劳斯莱斯装甲车打头,车顶的维克斯重机枪喷射出炽热的火舌,将数不清的子弹扫向对面的敌军阵地。
“帝国万岁,冲啊。”无数声呼喊响了起来,穿着破旧的军装,拎着莫辛甘纳步枪,世界上最后一支依旧佩戴双头鹰徽章的部队,开始了决死冲击。
撒马尔罕根本为数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