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军被秘密调往盘陀驻扎。七月,在飞虎军将军郭孝恪(在徐世绩北调后,郭孝恪成为飞虎军的最高统帅)带领下,做出了一次匪夷所思的行动………穿越葱岭。
在阿史那薄布看来,葱岭地势,根本不利于大军行动,所以,他只在葱岭以西留下一万军队,便认为是高枕无忧了。
对别的军队,也许是这样,对飞虎军,却不是这样。
虽然道路艰险,但飞虎军本就是为了应对西域复杂的环境而建立的一支“特种部队”。
经过半个多月的跋涉,飞虎军在付出数百人伤亡的代价之后,突然出现在西突厥的属国护密(又称休密、达摩悉铁帝,在今阿富汗东北境之瓦汉),一万西突厥军猝不及防,很快被击溃,隋军随即迫使护密王投降(后被册封为鸟飞州都督)。
乙毗都陆可汗阿史那薄布闻讯,大惊失色,立刻亲领五万主力前往护密迎敌。
但是飞虎军之后,朝廷已经另外派出一员大将。
徐世绩率领一万隋军,尾随飞虎军,穿越了葱岭,虽然比郭孝恪晚了十余天,却还是赶在阿史那薄布大军抵达的同时赶到了。
九月,隋军派出骠骑将军刘黑闼率领三千人,赶在大雪封山之前,赶到了护密,增援徐世绩、郭孝恪。
与此同时,将军单雄信率领的五千隋军和契苾、突骑施等部一万骑兵赶到铁门关,李靖恢复了对铁门关的攻势,迫使阿史那薄布不得不把准备西援的最后两万主力北调。
九月十二日,隋军单雄信部五千、昭武军一万向西绕过铁门关,攻击穆国,迫使穆国归顺,那穆国“都城方三里,胜兵二千人”,哪里能够是隋军对手?穆国王归顺后,册封为乌浒州都督、昭武军节度副使,也归入昭武军。隋军开辟“第三战场”,迫使阿史那薄布不得不强令各部“征召战士”。然而各部首领都明白,手里有人有马,才有自己的地位,“皆虚与委蛇,不肯以精兵付乙毗都陆”。
突厥的传统,是兵民不分,牧民平时生产,战时出征,与中原实行“常备军”制度,成本上当然小。
但是这样的兵制,绝不是先进的,反而是落后的。突厥战士平时缺乏统一训练,战争中往往凭借自己的能力,缺乏战术,更重要的,是胜时更勇,败了,却比中原将士更易畏怯。而突厥的兵制,更不适合长期的战争………当然,这也与其人口较少有关,就拿阿史那薄布来说,其在吐火罗的所有部众………不论嫡系旁系………不过数十万人口,集结十万大军,就已经是几乎把十五岁到五十岁的适龄男子全部抽走,从事放牧的,只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时间短还罢了,时间一长,生产大受影响,按照突厥惯例,自己的产出不足,便要外出抢掠,可是现在的西突厥余部,自保尚且补给,哪里能够出击?已经是人心惶惶的时候,阿史那薄布又要“增兵”,自然不得人心。
随着冬季的到来,西域的战事又暂时平息下来,两军对峙着,迎来了大业三十一年(公元六三五年)。
三月,大雪刚刚融化,中郎将丘行恭率五千军马和大批粮草辎重,抵达盘陀。
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支支援徐世绩的新锐力量。
然而,我在派出这支兵马时,却是别有所图。
这支人马进入葱岭之后,不是向西,而是向南。
几乎与此同时,徐世绩却派出刘黑闼领精兵一千五百人,秘密向东,进入葱岭。
一个多月后,两支军马突然出现在胡恩扎河谷。
这里,当时由一个小国………小勃律(今巴控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
大兵压境之下,小勃律国王赶紧遣使求和。
根据我的指示,隋军的方略,本就是“降者抚,不降者战”,小勃律归降后,仍然自成一国,国王“授侯爵”,成为大隋的“藩属”。
随即,隋军立刻马不停蹄,继续东进三百里,迫使东边的大勃律国(今巴控克什米尔巴勒提特)也成为大隋的“藩属”。
其实大小勃律,原本是一个国家,史书中又称波伦、钵卢勒、钵露勒、钵露罗、钵罗。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论赞曾经大败勃律国,只是当时的吐蕃,正致力于吞并女国诸部,还没有吞并勃律的实力,或者说兴趣。战后,勃律国一分为二,一部分西走,迁移到胡恩扎河谷,建立小勃律,大部分仍然居于故地,称大勃律。勃律虽然只是小国,但是扼印度、中亚和西藏之间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根据史书记载,吐蕃正是通过控制勃律进入西域。虽然大隋与吐蕃已经签订和约,但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此刻,吐蕃虽然在泥婆罗取胜,但是也损失重大,阵亡数万,正要休养生息,一时间无力西进,松赞干布更是好在东都,吐蕃群龙无首。
至于戒日王,兵败之际,已经无暇北顾。
而勃律向西,便是阿史那薄布的吐火罗,此时阿史那薄布被几路牵制,根本顾不上勃律。
相反,隋军一旦攻取勃律,更是可以在阿史那薄布后方,开辟一个“第四战场”。
勃律归顺后,朝廷在葱岭择要害而又有谷地可农耕之处设置钵罗…护密都护中郎将府,以刘黑闼为中郎将,属安西都护将军府。但是隋军在葱岭以西驻军,负担重大,其地贫瘠,又不适宜大规模移民屯垦。不到两年,朝廷准刘黑闼所请,将钵罗…护密都护中郎将府易名葱岭都护中郎将府,东迁盘陀,升盘陀校尉府为葱岭镇,驻军三千,而在钵罗…护密都护中郎将府改置岭西校尉府,屯兵八百,移民百户。
随着勃律归顺,加湿迷罗(又称箇失密,在今印控克什米尔斯里那加)国王很快遣使到了丘行恭、刘黑闼军中,表示愿意“称藩”。
随后,漕矩吒(今阿富汗加兹尼一带)也和隋军达成协议,脱离了阿史那薄布的阵营。
大业三十一年(公元六三五年)十月,在大隋的策动下,加湿迷罗、漕矩吒等国组成了“笈多联盟”。
还是十月,单雄信部渡过乌浒河,乌那曷国王归顺,受封乌那曷都督,也归入昭武军,封节度副使。
阿史那薄布陷入了四面受敌的地步,险峻的铁门关,已经失去了战略意义。
一片新的土地,展现在大隋将士们面前:阿富汗北部是兴都库什山脉山麓的倾斜平原、阿姆河平原以及巴达赫尚和瓦罕平原,总之地形利于大军征战,无论是蒙古还是苏联的铁骑雄师,无不从此浩荡经过,就是美军,也选择此地作为陆上进攻的突破口。
中部的兴都库什山地,有着许多易守难攻的地形,但同时,这里有十多个可以贯通山脉的大山口,经过这些山口往东到帕米尔和中国新疆,往北入中亚草原,往南更是肥沃膏腴之地印度河和恒河平原,自亚历山大大帝到苏联,无不对此要冲之地在所必争,当然,这里的地形也摧残了一支支常胜于平原的大军;南部和西部则分布着大片的荒原和沙漠,东南靠巴基斯坦边境则是平均海拔3000米的苏莱曼山脉,虽不及兴都库什山脉雄峻,但在制造凶险战场方面毫不逊色,当年英国远征大军从位于中部的首都喀布尔往南面边境撤退途中,一路遭到不断的游击,最终竟然全军覆灭。所以从地理来说,要克服中部和南部地区,困难多多。
而阿富汗,更是被称为“帝国坟场”,十九世纪“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二十世纪令整个欧洲为其战栗的苏联帝国,都在这个“落后”、“分裂”的国家折戟沉沙,就是二十一世纪一家独大,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USA,也深陷泥潭,难以自拔。
所以,对于阿富汗中南部的那片土地,我并没有太大的野心。
只要成为大隋可以发挥一定影响,大家可以做生意,也就行了,如果可以“结盟”、“藩属”,自然最好,不能够,便也不必强求。
但是北部不同,那里,还有突厥最后未能臣服的一支余脉。
现在,隋军已经在吐火罗周边,形成了“四大战场”:
北路,李靖一万隋军主力,西域诸部五万为主力,兵临铁门关;
西北,单雄信率隋军五千,昭武军诸部一万余,与李靖遥相呼应,颇有夹击铁门关之势;
东面,徐世绩、郭孝恪隋军主力一万六千余,虽然兵力不多,但五千飞虎军,却是主力中的主力;
东南,丘行恭、刘黑闼的隋军六千余人,以及加湿迷罗、漕矩吒等国,此路隋军虽然是守势,但无异于扎在阿史那薄布背后的一把短刀。
最要命的,是隋军以武力压迫的同时,大搞“政治攻势”,对地方首领分化瓦解,极尽收买拉拢之能事。吐火罗各部,本来就对阿史那薄布的忠诚度有限,阳奉阴违,不肯出兵出粮,如此一来,更是立场可疑了。
阿史那薄布是个聪明人,对于当前的局势,他心里还是清楚的。
他现在心中期盼的,就是严冬到来,隋军的压力减轻,为自己再争取时间。
但是到了十月,隋军的压力却是一点不减。
先是乌那曷国王归顺大隋,被编入昭武军,接着,仅仅十余天后,史国军队攻入那色波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卡尔西西南),那色波又称小史,原本与史国同出一脉,大隋默许了史国对那色波的吞并。
十一月,在隋军的诱劝之下,坦密(今乌兹别克斯坦铁尔梅兹一带)、俱密国(今塔吉克斯坦南部)步乌那曷和穆国的后尘,脱离阿史那薄布,归顺朝廷,分别被封为姑墨州都督、至拔州都督。这两国的倒戈,使得铁门关愈加腹背受敌。
十一月中旬,真珠统设率领三万五千残部,在隋军攻击之前,主动放弃了铁门关,与阿史那薄布会合。
君臣两人一合计,眼下只有采取老办法………走!
往哪个方向走?
向南?南边的高山峻岭,大雪已经封山,很难走,即便走得过,加湿迷罗和漕矩吒已经加入了隋的阵营,他们如果途中阻挡,李靖等人在后面跟进,以阿史那薄布现在的力量,不可能有效抵抗。
向西?当时的波斯萨珊帝国,还是一个“大国”………虽然不久以后就会被兴起的阿拉伯帝国击败,但至少这时,在虚弱的阿史那薄布看来,波斯绝不是一个易于对付的角色。
阿史那薄布做出了一个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决定………沿着乌浒河向西北走。
西北地势平坦,利于突厥人的马匹行动,虽然有单雄信所部和已经依附隋国的乌那曷和穆国灯,但这些小国,还不敢与西突厥主力对阵,而单雄信兵力有限,不可能处处设防,很容易被绕过去。
第二百二十七章 杨侗监国
大业三十一年(公元六三五年)十二月初一,冒着大雪,阿史那薄布、真珠统率领突厥骑兵五万、部众近十万,再次踏上了迁徙的漫漫长途。
许多突厥人,尤其是吐火罗当地的一些突厥别部,选择了留下………他们不愿离开自己的故乡,何况,大多数的首领,已经和隋军暗通款曲。
而阿史那薄布为了保密,除了真珠统等少数亲信,不敢公开迁徙的路线,使得许多由河中等地逃来的突厥人,也不愿意和他再度逃亡了。
十余日后,李靖和徐世绩才得到了突厥人逃走的消息,一面向单雄信派出三万援军追击,一面进一步收服吐火罗各部。
树倒猢狲散,吐火罗各部纷纷派出使者,表示归顺………其实大隋的条件很优惠,首领们可以继续做自己的“草头王”,只不过需要做些表面的归顺………“奉中华为上国,三年一贡”以及保护还算平等的贸易。隋在吐火罗先后又设置了月氏州(今阿富汗昆都士北)、大汗州(今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北)、悦般州(今阿富汗喀布尔以北)、昆墟州(今阿富汗赫拉特)、写凤州(今阿富汗巴米扬)、条支州(今阿富汗加兹尼)、王庭州、天马州、高附州、修鲜州、奇沙州、旅獒州等十二州都督府,连同姑墨州、至拔州共十四个羁縻州,相对于鸟飞州、昭武诸国等,控制又要松散一些。要知道,这些都督、节度使们可是要一岁一贡的,并且隋也没有要求十五个羁縻州(不久后又增设波斯都督府,前文有述)“……诸部军马,‘天可汗’但有征召,当须应命……”,只是“……不许与大隋及诸属国为敌……”,此外,隋也没有对这些羁縻州的“都督”赐赏爵位。
而单雄信一路追击,终于在穆国(今土库曼斯坦境内,阿姆河西岸)王城东北一百余里追上担任后卫的真珠统所部万人。一场激战之后,真珠统所部阵亡两千余人,其余投降,连真珠统本人也做了俘虏。单雄信继续追击百里,“掳突厥部众五千人,牲畜万余头而还”。阿史那薄布此时已成惊弓之鸟,不敢接战,只是一路西走。单雄信到底兵少,捉了上万俘虏,再要追赶,也没了速度,又怕孤军深入,反被阿史那薄布狗急跳墙,反咬一口,乃引军而还,将真珠统交给李靖处置。李靖见到真珠统,反而加以优待,并上报朝廷,建议册封真珠统为可汗,“约束吐火罗诸部”。朝廷依其所请,封真珠统“顺和可汗”、吐火罗都护将军,设汗帐于铁门关南,并将俘获的西突厥部众三万余口交其统领,名义上节制吐火罗的十四个羁縻州,不过十四州实际上岂是他此时能够真正约束得了的?
虽然如此,也足以使得真珠统感激涕零了。
此外尚有西突厥部众………主要是些被俘或者投降的军士,尚有两三万人,本着一贯的做法,被分赏“有功诸部”,作为犒劳,一部分西突厥贵族,连同家属数百口,迁往内地安置。
大业三十二年(公元六三六年)二月初一,朝廷下旨,以皇太孙杨侗“监国”。
我决定退居二线了。近来的身体,越来越感到虚弱,连几个年青漂亮的宠妃那里,也很少有精力再去了。
算起来,我应该已经是一个六十七八岁的老人了,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已经算得上“高寿”了。
该是让帝国的接班人“实习”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