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圈套设好了,但本想捕捉狼,可却来了老虎、熊,那岂不是得不偿失?不仅白白损失大量资产,而香港也将遭受无妄之灾。
杨浩天当然知道刘建国的担忧,这一场金融之战,不仅事关飞扬的名声,更关系着刚刚回归的香港的稳定和发展,关系着香港民众对于大陆政府与香港前景的信心,他却是开怀大笑道:“哈哈,你就别担心了,别说我们是有心算无心,就算是正面对决,我也有十足的把握,让他们有去无回的。”
听似狂妄的语气中,有着无穷无尽的澎湃信心,而那股子怡然从容,感染了愁情盎然的刘建国,看着杨浩天笃定的表情,他那一丝不安和忧虑,也在一丝丝的被剥离开去。
刘建国渐渐的安定下来,心中也是按捺不住,一边搓着手一边问道:“那……小天,我们下一步该做些什么呢?”
“别着急,现在时候还未到,现在还没有横扫东南亚呢,就是扫完了,还有一个缓冲时间。”
杨浩天说着,一丝寒芒自眸子中一闪而逝,嘴角露出一抹得意而自信地冷笑道:“到时,我打算引蛇出洞,你与传明一定要亲自坐镇指挥,我在暗中协助你就可以。”
“好,到时候我们一定要大干一场!”正当刘建国有几分亟不可待之际,手机却突然之间响了起来。
刘建国的私人手机号码可不是一般人所知道的呀,其他的人想要找他的话,哪怕是香港总督,也需要通过刘建国的助理,而后经过层层的审核之后,刘建国允许之后才有可能,而这个手机号码却是随身携带的,随时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联系上他的。
刘建国拿起手机一看,神色就变得比较凝重了。
“霍老你好,我是刘建国!”
电话时霍老打过来的,而这一时刻的刘建国,又从杨浩天面前那个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手下,变成了叱咤风云的金融大鳄,声音沉稳,礼貌中透出一股威严。
“刘董事长,小天在你那边吗?”电话那头的霍老爷子似乎显得有些着急。
没想到霍老爷子他们的消息倒是蛮灵通的,刘建国看了杨浩天一眼微微一笑,应道:“是的,在我这里。”
“不知道刘董事长你们现在放不放便,我想过来拜访一下。”霍老爷子很是客气地说道。
别看霍老爷子年龄大、辈分高,可是在商界来,仍旧是以实力说话,刘建国的飞扬早就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跨国集团公司,任何一家二级子公司或者分公司,都丝毫不逊色于霍老爷子穷其一生努力打拼经营的霍氏集团,因此,早就赢得了霍老爷子的尊敬,许多时候,都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
挂了电话,刘建国刚想对杨浩天说,却不料以杨浩天的过人耳力,早就将他们的通话听得清清楚楚,微微笑着问道:“是霍老爷子要见我吗?”
“是啊,很有些亟不可待!”刘建国笑了笑道:“看来是坐不住了!”
杨浩天也笑着微微颔首道:“山雨欲来风满楼呀……”
霍老爷子的突然造访,绝不是仅仅来见杨浩天叙叙旧那么简单,来意两人早就已经隐约猜测到了,到了霍老爷子他们这种层面的人物,就没有一个简单的,如何嗅不到那一丝丝即将到来的风暴的气息呢?
……
下午五点三十分,雄伟大气的钓鱼台国宾馆十八号楼宴会厅是座无虚席。
受邀来访的香港各界名流在这里共进晚餐,同时,总书记、国务院总理还有包括统战部部长王志轩在内的其他重要领导同志,均到会参加这个接风宴会。
由此可见,国内政府对于此次香港回归之前,社会名流应邀访问事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
虽说随着改革开放,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与钓鱼台国宾馆均已陆续解开了神秘的面纱,部分地方也是有限制地对民间开放,而且也开始承办民间的婚礼酒会之类,可是这十八号楼,却永远是普通人眼中神秘的禁区。
那宽敞的宴会厅大理石铺地,四周的明柱和壁柱用桃红色的大理石镶砌,庄严肃穆,宴会厅中政要云集,除了在职的中央领导之外,还有不少已经退居二线,不过仍然在中顾委里发挥余热的老老爷子们,虽说人数不是很多,但每一个走出去莫不是声威赫赫,跺跺脚四方乱颤的人物?
这些中顾委的老爷子们之所以会来,也全因为香港一事,不过还有着两人没来,那就是杨老与叶老两人,二老退下来之时,根本就不再担任何职务了,而现在所关系的事情重大,同时也是许多开国元勋心中的痛,当年舍生忘死在枪林弹雨中打下了江山,建立了新中国,可是台湾、香港、澳门的主权却迟迟拿不回来,更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这一拖就是几十年,让好多希望能亲眼见到祖国真正统一的革命先驱是到了弥留之际还深感遗憾。
而现在看到香港即将回归祖国大陆的怀抱,又怎么能不让这些老爷子们牵肠挂肚?
这样的政治意味浓厚的会见,自然一切都是按照既定程序进行,不会也不允许任何纰漏的出现,总书记、国务院总理还有统战部的领导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香港各界名流也一一致辞回应,整个宴会期间气氛热烈。
宴会之后,宾主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自始自终,杨浩天都是全程参与的,而且也是非常低调的敬陪末席。
第820章 未雨绸缪◎暗授机密⑽
第820章、未雨绸缪◎暗授机密10
其实,按照杨浩天的心性,这样的场合,他向来是敬谢不敏的,呆板又无趣,还处处受到拘谨,连坐姿与脸上的笑容,都全然像是在演戏一般,让人极不不自在,而且这种接风宴,其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不论酒菜是否丰盛美味,也不会真有人在这样的宴会上大快朵颐,更多的也都只是意思而已,要杨浩天看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也不甩开膀子吃,还不如杀了他还来得痛快些。
更何况,以杨浩天的年龄与身份,也委实不合适出现在其中。
不过,就在杨浩天与刘建国,还有霍老爷子相谈甚欢之时,谷平明又不期而至,他这次过来,不仅仅是代表郑老,引领刘建国还有霍老爷子去十八号楼的宴会厅参加接风晚宴,更是带来了郑老的吩咐,要杨浩天务必也要出席,杨浩天讶异之余,也只得苦着脸,无奈地被郑老爷子抓了壮丁。
当然,杨浩天并不知道,因为郑老的这个指令,可是让钓鱼台国宾馆还有统战部大伤脑筋,原本这种形式和级别的宴会,会有哪些领导人参加,宾客有哪些人,座位如此安排,早就已经有了定数,要知道,华夏一直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秩序、排位的国度,每一个安排,都是极有考究的,一旦搞错了,不仅是犯了极为严重的错误,更会造成极其严重的错误导向。
因此,这种安排一般在确定好之后,还需要上报中央办公厅审核无误之后,才能具体实施,可就在这一切就绪的时候,杨浩天的出现,可是彻底打乱了原有的安排,更是让无数人傻眼了。
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杨浩天是什么来路,应该按照怎样的级别进行安排才合适,在心里没底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敢擅自做决定,因为这个决定要是出了差错,那所产生的后果,可是极其严重的,甚至说不定连公职都要丢掉的。
最后,没有办法之下,这些人也都是层层上报,也都希望将问题推到上头,让上头来拿主意,就这么层层上报,一个杨浩天座次的问题,居然最后呈到了统战部长王志轩手上。
可是王志轩苦笑之余,同样是大伤脑筋。
作为高高在上的副国级的中央领导干部,王志轩自然是和杨浩天这个毛头小子没什么正面接触,但却也有意无意中,道听途说地听过一些有关杨浩天的传闻,当然绝大多数都是与“跋扈”与“风流”有关的的传闻。
作为一个实打实的公子哥、衙内,有些“跋扈”和“风流”,也没什么大不了,别说四九城里了,估计一个县里的小衙内,也少不了“跋扈”和“风流”吧?可是这个杨浩天那可不是一般的人物,更是把国内的一些顶级大佬逼到了墙角,有的甚至气得直跳脚,却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当然这些会议不足为凭,虽然这些事情好些人说得是有鼻子有眼儿,就仿佛是亲眼所见一般,但王志轩其实并不大相信,甚至很有些嗤之以鼻:就这么一个说不定连毛都没长齐的愣头青,就能让那些权倾朝野的老家伙吃瘪?岂不是天方夜谭的故事吗?
在他看来,杨叶两家不过是借着杨浩天一事为契机,进行了一次不为人知的交锋,而这次短兵相接,必定是刀光剑影、险象环生,最终不过是杨叶两家技高一筹罢了,可是无论如何,单单是冲着这杨浩天这种胆气,更是给王志轩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不是每个人都有胆识站在这样的风口浪尖,只要一个风浪过来,说不定就是灭顶之灾。
然而,今天王志轩更是亲眼所看到,郑老对杨浩天那亲切和煦的态度,心里又有些打鼓了,以郑老的英明睿智,即便是杨浩天再怎么讨他老人家喜欢,郑老又怎么可能公私不分,居然把杨浩天如此深层次介入到这件事上来?
想了许久,王志轩也理不出一个头绪来,但他隐隐觉得,其中必有深意。
不过,可是该如何安排这个位子呢?
主位肯定是不用想的,那坐的是总书记,国务院总理以及几位中顾委的老爷子,香港名流这边则是霍老爷子、包船王、飞扬的刘董事长,连自己也没份,而其他位子呢?似乎也不合适,坐的无一不是中央领导人就是香港的名流代表,要是安排上杨浩天这个小年轻,那算是怎么一回事儿?
头疼之际,王志轩突然灵机一动,郑老只说了要让杨浩天参加接风晚宴,又没有说非要坐在什么位子,要不就让他去附桌就坐可以了?
他所说旁边的附桌,其实不是款待主要宾客,而是为双方的随从人员准备的,不要看只是随行人员,但真要到了一定的级别,这些随从人员也绝非泛泛之辈,下到地方,地级市的市委书记也敢丝毫怠慢的,那可是通天人士呀,一句话往往就能决定一个官员的前途。
而真正能被安排坐上附桌的,也无一不是备受上面器重的干部,要知道,能在如此重大的场合上坐上这个位子,原本就是对他工作的一种肯定,而这种干部,也往往是会受到重点培养和提拔的对象。
因此,为了能在这有限的名额中脱颖而出,不少人暗中可是使了不少劲儿,费了不少周章,但就因为半路杀出杨浩天这么一个程咬金,注定有一个人是要被排挤下去的,骂娘那是一定的。
王志轩想到这里,也就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很好,既解决了问题,又不出乱子,于是大笔一挥,就这么定了。
不过说回来,杨浩天还要感谢王志轩,真要让他和那些大领导们坐在一起,那种别扭和压抑,还不让他难受死呀?
当然,要按刘建国的想法,哪有自己坐主桌,而杨浩天敬陪末位的道理?不过为了保护杨浩天的身份,他却也不得拿捏起自己的身份,大大方方地在主桌上落座。
可是见到了杨浩天,不少认识他的香港名流都主动上前来握手打招呼,一下子就抢尽了现场的风头,成为了宴会厅里的焦点,倒是惹得不少国内的官员领导们是诧异莫名,都不知道这个小家伙是何方神圣,竟然认识那么多的香港各界名流,而且还颇得他们的如此看重?
就连上任已经有几年的总书记也轻声向身旁的秘书询问杨浩天的身份,知道得知这个就是杨浩天之后,有些豁然地“哦”了一声,再没有说什么,不过看向杨浩天的眼神,却隐隐有了一些变化;不对于总理叶明扬来说,他可是知道杨浩天的真实身份,不过像这样的地点、时间,也是不能与他招呼的,也只是暗暗赞叹不已……
当天晚上,国家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里就隆重播出了这一大盛事,并肯定了此次香港社会各界名流受邀来访的重要意义。
新闻时间也就不到两分钟的时间,绝大多数画面都集中在总书记、国务院总理还有其他重要国家领导人及香港社会各界名流身上,但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居然其中一个画面,也将一旁腰杆挺得笔直,神情温和的杨浩天也扫了进去,甚至还在他身上停顿了大约一两秒钟。
按道理说,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要知道,摄像拍下的画面,回到电视台都要进行剪辑,尤其是像这种如此重要的新闻,每一个画面,每一个新闻词,都是很有讲究的,要经过极为严格的几重审查才能最终在新闻联播里出现,没有人敢拿自己的前途和饭碗来开玩笑。
今天这种国家重要领导干部云集的新闻,不是一定级别的领导,是绝不会有露脸的机会的,像而杨浩天这种小白,那就更想都别想了。
可就是这么不可能的事情,却偏偏就发生了。
新闻联播,向来是国家的口舌、政策风向的导向牌,虽然新闻解说词中没有提及半个和杨浩天有关的词语,可是杨浩天那种原本就英俊不凡的脸,还是被许多人深深铭刻在了脑海当中了……
第821章 未雨绸缪◎驻军事宜⑴
第821章、未雨绸缪◎驻军事宜1
红墙大院内的那个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幽静古朴,又大气磅礴,无形之中透出一股沉稳的威严气势,再加上门口那全副武装的警卫人员,显得更是无比威严,无论是谁见了也不由得会心生几分的向往和由衷的敬意。
虽说杨浩天也是时常回来看望爷爷和奶奶的,也可以说是常客,可是每当杨浩天看到那铭刻了历史痕迹及凝聚岁月记忆的青砖红墙、飞檐斗拱,那古意盎然的四合院,那些郁郁葱葱的大树,心中总会浮起万千的感慨。
杨浩天当然是来看望自家老爷子的,既然回了一趟京城,如果不来看一下老爷子,就实在太失礼了,毕竟是自己的亲爷爷呀。因此,参加完前一天的会见及接风晚宴之后,第二天杨浩天哪儿都没去,就直奔杨老爷子的居所而来了。
杨老爷子退上来都二十几年了,早就不担任中央的任何的职务,就是连中顾委主任也担任,可是全身而退下来的,可以说是退得很是彻底,以杨老爷子自己的话来说,为党和国家辛苦了一辈子,这黄土都要埋到颈脖了,也该好好颐养天年,享享福了,整天在家里不是看看书,就是打打拳,要不就是种花下棋,与儿孙一起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