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经典美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苑·经典美文-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有了汉字,我们的文化才得以传承和记录。中国人知道5000年的中国历史,日本人只知道唐朝以后的历史。日本人不知道他们从何处来,也不知道此前如何生活,因为没有文字。
  因为有了汉字,中国成为创办平民教育最早的国家。孔夫子早在2500年前就开始办学校了,而且是有教无类,无论富有还是贫穷,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你可知道,欧洲几千年来一直不让老百姓读书识字,只有传教士有权利在修道院学习拉丁语。直到近代,欧洲才允许平民接受教育。
  因为有了汉字,才有了书本,有了教育。不仅日本、韩国在用汉字,更早时候的汉朝,越南、缅甸也都学习汉字,学四书五经。因为汉字,他们接受中国文化,并成为中国的属国。汉字成为一种文化的力量——软实力,在中国周围形成了中国文化圈。
  不仅如此,还因为中国的文字没有变化,能让今天的高中毕业生就可以读懂2500年前的《诗经》。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有此优势。中国人应当为自己伟大的文明而自豪。
  因为有了文字,有了文化的积累,让中国人始终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统一的文化体系、统一的国家观念。国家统一成为中国人的基本观念,在外族入侵面前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使这个国家不致分裂。
  中国人曾经历过几次近乎灭族的灾难,就像2000前的古巴比伦、古埃及一样,差一点被消灭。比如五胡乱华时,汉人被杀得只有400多万。但最终的结局是,中国人没有被消灭,而入侵者却被同化进中华民族之中。蒙古人、满人,还有其他少数民族曾征服过汉人,但最终他们都被中国文化所征服同化,成了中国人。
  忽必烈倡导蒙古人学汉族文化,康熙皇帝更是文化大师。这就是汉字的作用,中国文化的力量,它让中国人凝聚在一起,并因它的强大力量,将各个民族融汇在其中。
  人类历史上,曾有过无数东征西讨的英雄,建立过很多强大的帝国。但都一个一个成为历史的过客,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唯有中华帝国,至今长存。
  原因就在于汉字所传承的中国文化,看似柔弱,实则强大无比。汉字统一了中国,也征服了世界。武力只可以征服一时,汉字却可以征服一世。汉字的力量胜过千军万马,胜过刀与剑。
  摘自作者博联社博客

从一个汉字开始

作者:邰筐 字数:566

  从一个汉字开始,
  不从组成汉字的一个笔画开始,
  打开一册江山,倾听遥远的风声
  在笔墨中立身,立命,立心
  字斟,句酌,捻断须数茎
  在词的渡口解轻舟,溯流上
  在汉语源头,有结绳记事的后稷
  和忙于造字的仓颉
  甲骨、钟鼎和简牍之上
  最初的字,若游龙之抓痕
  留下华夏古老的胎记
  沿句子的河流,段落的瀑布,文章的海洋
  奔流直下,浩浩汤汤
  三千尺的落差是诗仙用诗句丈量的用汉字垒成广厦不过是老杜的梦想
  书中哪有颜如玉,书中哪有黄金屋
  唯灵感之鸟投来惊鸿一瞥
  唯思想的闪电点燃词语的惊雷
  蘸着月光和泪光
  把每一个汉字擦净,作为
  一个有洁癖的人,一个汉字的
  保洁工,我愿用一生的时光做赌注
  在词语里画地为牢
  做汉字忠实的奴仆
  并以灵魂作抵押,割让无数白天黑夜
  白纸和黑字,泾渭多分明
  名词是灯塔,动词弄扁舟
  只有内心装得下三千亩月光
  或许才有资格,做那个被汉语加冕的人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

不会写字的中国人

作者:闫肖锋 字数:1622

  小学作业都须家长签字,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规矩。儿子二年级时就很少让我们签字了,因为他学会了模仿,还是草书呢。那两笔“狗爬”实在不敢恭维,但居然骗过了老师。直到有一天老师打电话询问:“到底看了你儿子作业没有?怎么尽是错啊!”
  明星签名都很个性化,那是专门找人设计的。他本人写的字可没穿得那么酷,除了LOGO化的签名,其他书写大多比小学生的好不到哪儿去。签名酷就能混世界。为了端正笔法,我特意送儿子去了硬笔书法班。上了一学期就退下来了,因为他是左撇子。老师说,汉字是自左往右、自上而下的,其中有气脉,左手写字气脉不顺,改右手吧。我一听算了,左撇子是千万不能硬掰的。
  “七拐弯,八拧劲,歪歪扭扭,好像蚯蚓找它的老妈。”今天大学生写字就是这样,他们派头挺酷可字难看。上网敲字或打火星文,写一手好字就免了。鼠标手们脑袋都安在电脑上。连杂志小编小记这样的“文化人”字写得好的也寥寥无几。他们敲键盘如行云流水,用笔反而生涩。
  “提笔忘字”是另一项电脑病。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37%的人经常提笔忘字;22%的人想写东西时总想找电脑而不是笔;16%的人觉得除了名字写得还行,其他字基本没法看;13%的人去外面听课或者开会,最怕的就是记笔记。
  键盘书写替代手写方式,与时俱进的谷歌或搜狗拼音更让人偷懒,还导致新生了许多通假字,比如用“帐号”替代“账号”。窃以为,智能拼音输入法的发明,纠正了许多中国人的普通话发音,同时导致他们提笔忘字。五笔输入法稍好些,忘了笔画还可求助拼音,搜狗于是开发了五笔与拼音混输法。专家担忧,汉字书写的弱化会导致文化衰落。你都“提笔忘字”了,还配复兴国学吗?
  2009年两会期间要求恢复繁体字和新近的汉字整形方案招来一片愤怒,被指责用专家的文化资本强奸民意。这是个快餐化时代,万事求简,你怎么求繁呢?一边要弘扬民族文化,一边要求便捷,到底哪个优先呢?
  无独有偶,美国《时代》周刊提出了英文书写同样的问题。说这不能全怪电脑,教育失职是主要原因。《时代》周刊的这个观点也适合中国,现在连老师都用PPT授课不写黑板了,何况学生乎?学生们如今很少能见到老师的手迹了。中小学教学中,在升学的压力下课外学习还安排不过来,也没时间学习书法,更何况合格的书法老师也没几个。
  书写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给女朋友写情书,电子版珍贵还是亲手书写更有味道?情人自知。杂志社偶尔收到外约作者的传真稿,真算稀罕。老派作家的手稿,都是值得珍藏的。新派作者的“手稿”用完就扔,去处只有废纸篓。校对工作量空前加大,因为错别字太多。老派总编签版加意见,大笔一挥,那不只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更代表严肃与郑重。可新派总编就没有那么气派了,他们更喜欢电子签版。
  专家谓,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肌理骨干,是整个汉文化构成的因子。中华文化的核心是汉字,是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季羡林更是强调:讲中国文化史,不能忘记了中国的茶;学中国文化,就离不开中国书法。
  国外一些专家学者比喻说:每个汉字都是一个“集成电路”。楷书端正,行书飘逸,隶书古雅。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正因为如此,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中小学课程中,都将“书法”列入必修课。日韩政要或文化名人,均以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书法为荣耀。这令不会写字的中国人汗颜。
  新技术的发明令旧技术升格为一种艺术形式。汽车发明令马车升格为皇家礼仪,键盘书写令书法升格为一种表演。并不一定非得是领导到处题词才用得着书法。可以说,传统书写也是一种文化资本,是跟随一个人一世的。
  新世代超级偶像周杰伦用“青花瓷”唱摇滚,同样,一笔一画的书写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致敬。我们理当在快餐化文字消费中找到某种平衡,全球化后别忘了你是谁。
  摘自《青年记者》2009年第20期

汉字

作者:郭贵勤 字数:828

  抚摸着汉字,仿佛抚摸着祖先丝质的肌肤、坚硬的骨骼。于是,我的心头便会萦绕起丝丝缕缕的温馨,基因的血脉里,便会涌泛起历史波澜壮阔的涛声。
  我是汉字的子孙,我与每一个汉字血肉相连,情感相亲。是汉字一横一竖地塑造了我的骨头,是汉字一撇一捺拉扯着我长大,是汉字教我堂堂正正地做人。汉字组成了我的形体,赋予我智慧和胆略,我是汉字开出的一朵花、结出的一枚果;我就是一个能呼吸、会说话、能思维的汉字。
  我居住在汉字里,在汉字里劳作、栖息。忧伤时,用汉字擦泪;欢乐时,用汉字鼓掌;休闲时,邀汉字跳舞;夜深人静时,与汉字悄悄谈心,用汉字为灵魂洗澡。即使病了,也是熬一砂锅带有汉字的中药,为心灵和肌体疗伤。
  汉字深藏在我的体内,它是骨中的钙,以五千年的坚韧与毅力支撑着我;它是血中的盐,以饱满丰盈的底色滋润着我;它是胆汁里的苦,以浓缩的苦难沧桑警醒着我。
  我觉得,生活中的一切无一不是汉字。碧绿的禾苗,是一排排青青的汉字;绽放的鲜花,是一朵朵馨香的汉字;翩跹的蝴蝶,是一只只飞舞的汉字;摇曳的麦穗,是一株株丰满的汉字;明亮的灯火,是一盏盏发光的汉字;熊熊烈焰,是一个个燃烧的汉字。在情人的肩头,我听到汉字温柔的呢喃;在充满硝烟烽火的战场上,我听到汉字铁血的呐喊。珠落玉盘,是汉字叮咚的质地;丝弦悠扬,是汉字抒情的吟哦。是谁,不小心把自己弄伤,红色的血液从伤口里流出来,我听到汉字在轻轻地喊着:疼。
  我又觉得,世上的一切无一不是汉字。群山巍峨,是耸立的汉字;江河滔滔,是奔腾的汉字;苍原莽莽,是广阔的汉字;繁星闪烁,是镶满天庭的汉字;长风浩浩,是汉字悠长的韵律;迅雷滚滚,是汉字激荡的胸怀;长虹垂宇,是汉字熠熠生辉;大雨滂沱,是汉字倾洒潇潇的豪情。
  明月当空,是一颗纯银的汉字。
  红日灿烂,是一轮光芒万丈的汉字!
  摘自《岁月》
  2010年第1期

敬畏汉字

作者:苇岸弦歌 字数:2298

  是怎样的一项工程?由堆石记事到结绳记事,再到刻记符号记事,得耗费多少时光和智慧?作为上古时代最初文字的符号承载着多重的生命重量?“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的记载便是明证。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汉字更是文字中的奇迹,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一一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唯独脱胎于甲骨文的方块字与华人朝夕相伴,延续着中华的文化和历史。
  小时候最早见到的汉字是船桨上父亲手写的“海不扬波”四个隶书字,再有扁担上楷体的父亲的姓名。后来见了教室的废纸篓上贴有班主任手书的“敬惜字纸”的字样,当时不大懂得“敬惜”二字的内涵,但记忆的龟甲上却深深镌刻着汉字被人们敬惜的文契,特别是那些胼手胝足的人们将汉字奉若神明般地敬畏。
  识了汉字,便拥有了无数个天地。杏花雨,江南,春,三个字也好,两个字也罢,即便一个字也能自成一词。这就是汉语,谁说杏花雨只是季节雨,杏花开放时节下的雨?江南多杏花,信不信?杏花雨可以不姓季,姓江南春雨的江,你若高兴,她还可以是随风飘下的落红,这下又改姓落了,汉字使“意则期多,字则唯少”的理想在三言两语间实现了。现代汉语中复合构词里名堂多得是,仅有关于的词汇就不胜枚举:烟雨、清明雨、梅雨、雷雨、暴雨、秋雨、苦雨、冷雨……岂是Rain和Storm说得清道得明的。还有淅沥、淅淅沥沥、淅沥淅沥,滂沱、滂滂沱沱,滴答滴答、滴滴答答、滴滴答答滴答滴,听听雨的韵,仄韵?平韵?
  文字是人类用来交际的符号系统,是记录语言的书写形式,担负着记录、保存和传播文化知识的重任。有了文字,人们可以给万物命名,进而阐述对万物的认识,并将承载的思想流传下去,流淌出人类的历史。表意性质音节文字的中国方块字表达东方思维方式,具象、隐喻、会意。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既维系着民族凝聚力,让人们见识了泱泱华夏分久必合的道理,又让人们了解人与自然的学问。水乡长大的我初见“鹡鸰”一词,不用查字典仅凭偏旁便可想象得出它描摹的是做派灵巧歌喉婉转的小鸟,而“鳑鲏”的形旁声旁泄露了喜欢傍岸游弋的扁体小鱼的形象。汉字是诗情画意的砖瓦,桃花花出粉霞,柳叶叶出翠烟,木格窗窗出江南情烟雨意,灵砌活盖,不怕竖不起重重叠叠的粉墙黛瓦来。
  汉字下笔生百花,汉字上纸逐年华。篆书古雅凝重,落纸便是天地间万物的拓印,难怪人们爱在自己的书画上随手压上一枚篆书的闲章。楷书规整严谨,落纸如布列森严的排兵列阵,那气势准叫对方胆寒。行书灵动飘逸,笔画里顾盼揖让、牵丝引带,看没看出——于纸上演绎了一出昆曲的《牡丹亭》。草书简省连绵,恰似蛟龙腾空,又如夏云出岫,放纵么?还有再放纵些的余地,恣肆么?岂是恣肆二字能穷尽了的。汉字连缀成文,让人们感受语言的凝练含蓄、豪放典雅、骈俪多姿和巧譬善喻,唐诗宋词几时骗过你?汉字保存语言的书面形式,让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价值观念和生命所系的精神源远流长。
  识汉字自然是先读得字音后懂得字义,汉字注音的直音法、反切法和后来的注音字母都不及汉语拼音来得科学。尽管汉语拼音使初识汉字的我尝到不少甜头,然而遇到不识的汉字,还得利用偏旁部首和笔画去查字典。那时读字,除了汉语拼音,利用声旁往往小有收获,以致先蒙后查成了我识字的惯用手段。抑或是仓颉的灵感显现,有一日艰难地做问答题,看着“答”字,竟看到一张开口说话的笑脸,再瞅瞅笑哭二字,分明是笑逐颜开和泪流满面的模样,始觉出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汉字的生命来。上小学四年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