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行对舰的攻击任务时,以特区级航母“香港”号为母舰的中国海军航空兵第37中队的机群开创了一种中国海军航空兵新的战法,即将所携带的“鹰击…8K”型反舰导弹和“鹰击…91”型反辐射导弹混合使用,以达到“双保险”的效果。如果小型舰艇在面对来袭的反舰导弹,唯一摆脱厄运的办法就是进行电子干扰和防御,而那样作的话目标舰艇必须保持着对空雷达的开机状态,而那样作的话正好为“鹰击…91”型反辐射导弹提供了最为良好的指引。
“鹰击…91”型反辐射导弹可以说是中国版的“Kh…31”,这种导弹对付范围广泛的不同频段的雷达目标,可以采用能互换使用的、对应不同频段的被动雷达导引头,除了对舰攻击之外,还可以攻击地面雷达目标和空中预警机。
虽然印度海军的导弹艇群在被击沉之前,打出了所有的远程反舰导弹。但是这些缺乏数据链支持的“海上重拳”,却注定要无攻而返。盲目发射的这些导弹,无论是俄印联合研制的PJ—10型“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还是俄制的SS…N…25反舰导弹在飞行了100多公里之后,都难以躲过新加坡海军“可畏”级隐形护卫舰的电子对抗和防空火力的拦截。印度海军水面舰艇的巨大损失仅仅换来了,击沉马来西亚海军1艘“首相”级导弹快艇和1艘“杰龙”级炮艇的可怜战绩。
在中国海军航空兵和空军不断的袭扰之下,印度海军准将拉维。
萨蒂亚亲自指挥的印度海军要塞守备舰队也终于抵达了战场。满载排水量6700吨的“德里”号驱逐舰以32节的高航速抢占着有利的发射阵位。作为印度自行研制的现代化多用途驱逐舰“德里”级的首舰,它曾是印度海军骄傲的,但是在过去的1个多月的苦战中,它和它的姐妹舰们始终奋战在战争的第一线,可是除了一次次救起被击沉战舰上的同僚,它却始终无所作为。今天是一雪前耻的时候了。
“德里”号高昂的舰首穿越着重重的浪淘,在它的身后2艘“科拉”级轻型导弹护卫舰上的AK176单管76毫米主炮正奋勇的对空射击着。中国人的空袭又来了,这种纯粹为了近海防御而设计建造的导弹护卫舰,几乎只是放大了的导弹艇,排水量仅有1350吨的船体上竟载有16枚对舰导弹,虽然拥有令人惊叹的对舰火力,但却没有足以称道的防空火力。在掌握了制空权的中国海空军面前,它们只能是活动的靶标。
4枚“鹰击…8K”型反舰导弹亚音速袭来,“德里”号上的2座俄制SA-N-7“无风”单臂中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迅速转向,升腾而起的导弹转瞬化为一团火焰飞向目标进行拦截。而舰首的AK-100型100毫米高平两用炮也加入了合唱,海面上一片烟雾弥漫。
“目标锁定,新加坡海军‘可畏’级4艘。反舰导弹发射准备。” “德里”舰首甲板上装有的4座四联装SS-N-25
“天王星”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依次点火,在烟雾中离弦远去,飞向那100公里以外的目标。“‘鱼叉’型反舰导弹接近中,数量不详。”几乎在印度海军编队发射反舰导弹的同时,新加坡海军的打击也出现在了“德里”号RALW-LW08对空警戒雷达的屏幕上,连续发射的反舰导弹在屏幕上形成了一片血红色的闪烁光点。
不等拉维。
萨蒂亚作出反应,一枚中国空军发射的“鹰击…8K”型反舰导弹便击中了“科拉”级轻型导弹护卫舰“库里什”号的舰体。这艘曾经参加过中印首次海上搜救联合演习的战舰在熊熊烈焰中缓缓下沉。看着下沉的僚舰,拉维。
萨蒂亚对着浓烟笼罩下的战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无力的说道:“准备撤退吧!”
“德里”号上4座俄制PK-2干扰箔条发射装置在阴云密布的安达曼上挥洒出一道道动人的迷雾。
中印两国海军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外围的首次接触,以印军的惨败而告终。印度海军在战斗中共计损失了4艘印度海军P28型导弹艇、5艘卡辛德拉级导弹艇以及2艘“科拉”级轻型导弹护卫舰。侥幸脱离战场的“德里”号驱逐舰和“塔尔瓦”号护卫舰在新加坡海军齐射的“鱼叉”型反舰导弹的攻击下,也不同程度的受创。而东盟海军仅有一艘“可畏”级隐形护卫舰被击中,被拖回新加坡修理。
夜幕下的布莱尔港,疲惫不堪的印度水兵沮丧的走下自己的战舰。伤痕累累的“德里”号上只剩下拉维。
萨蒂亚孤单的身影。中国海军对地支援舰队炮击巴伦岛的声音在这里都清晰可闻,或者那只是天边的雷声。“东盟的登陆舰队已经接近巴伦岛了,是不是派空军支援一下。”印度空军少校阿德瓦尼此刻走上战舰向着自己的长官报告道。
“不用再增加更多的伤亡了,我要作的已经作到了。中国人会认为我们已经疲倦无力了,他们会大踏步的走进我们的台风圈的。”布莱尔港的夜空开始回荡起拉维。
萨蒂亚那得意的笑声。在他前方的黑暗中,他似乎已经看到了,看到了在下一场登陆战中,中国舰队燃烧的火光映红了整个海面。
印度陆军在巴伦岛的防御工事修筑的并非不坚固,但是对于这样一个远离主岛的前沿荒岛而言,印度人没有部署更多的反舰火力。当中国海军的对地支援舰队放出数架无人侦察机,开始精确炮击之后的1个半小时内,岛上的守军只能用高射机枪驱逐自己头领的死神之眼。
在密集炮火刚开始了不久,700名印度陆军就全面的打起了白旗。他们聚集在海滩上等待着被俘虏的命运。作好了垂直登陆准备的新加坡陆军乘坐着由4艘“忍耐”级坦克登陆舰的飞行甲板上起飞的AS582“美洲豹”型直升机掠过人满为患的沙滩。第一场登陆战在兵不血刃中走向了尾声。
按照预定的计划,中国—东盟联军将在这座荒岛上进行为期5天的突击施工。在主力舰队抵达之前,东盟工兵需要在岛上建立2个野战直升机场和1个中型野战医院,为下一个阶段对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总攻作准备。甚至有消息说将要有1个大型浮动船坞被运来。看着夜幕之下,大群的运输直升飞机吊运着各种物资呼啸着在这个小岛的上空盘旋。停泊在岛屿东侧的中国海军对地支援舰队指挥官孙力军上校心中总有一丝莫名的不安。或许一切都进行的太过去顺利了,反而让人觉得难以把握起来。
在远离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马来半岛北部,猛烈的炮火正席卷着印度在这个地区最后的要塞—槟榔屿。随着吉打平原合围歼灭战的结束,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的履带再次开动起来。兵锋直指仍在印度控制之下的槟榔屿。双溪大年以南的印度陆军仍有3…4个步兵团的兵力,但显然这些早已丧失了斗志的部队,无法抵抗中国陆军的前进。第13集团军开展了一场“向海滩前进”的竞赛。
而面对汹涌而来的崩溃后的友军和中国人,印度槟榔屿要塞守备区司令帕塔尼亚中校唯一的选择只有炸毁长达13。5公里的槟城跨海大桥。这并非一个容易下达的命令,毕竟这样宏伟的工程毁灭在自己的手里,很少有人不感觉到愧疚的,当帕塔尼亚中校下定决心的刹那。却没有想象中的巨大爆破声传来。
他很难想象在如此孤立的小岛上,就在他戒备森严的要塞区内,数百名中国陆军特种部队早已渗透了进来。接下来的情节就不难猜想了,中国陆军的特种部队突然发难,当印度陆军的守备部队在全岛各地遭遇袭击之际,调动和指挥出现全面混乱之际。一支精锐的别动队突然出现在了占领了槟城跨海大桥的桥头堡附近。促不及防的印度守桥部队在短时间之内被解除了武装,中国特种兵拆除了帕塔尼亚中校在桥上所安置了数百吨炸药之后,迅速控制了大桥的东侧。
帕塔尼亚中校也算是印度军队中少有的干材,他迅速判断出中国军队在岛内其他地区的攻击不过是佯动,真正的威胁仍在大桥。印度守备部队全力从大桥的两侧发动攻击,希望能将中国陆军特种部队消灭在桥头堡内。
面对着生死悠关的桥头堡阵地,印度军队也算拼尽了全力,2个营的步兵在步兵战车和坦克的掩护下轮番进攻着只有69名中国特种兵驻守着的桥头堡。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昼夜。
帕塔尼亚中校始终难以相信这些特种兵怎么可能会有如此之强的战斗力和武器配备。就算十颗子弹消灭一个目标,那么他付出的伤亡也足以拼光中国人的子弹了。当桥对岸的攻击逐渐减弱之际,帕塔尼亚中校终于绝望了,他知道那是中国陆军的主力已经抵达了对岸。
第三十九章:“台风”降临(四)
作为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向海滩前进”赛跑的优胜者,第13集团军的军属装甲旅先遣部队的96式主战坦克是第一支抵达槟城跨海大桥的中国陆军部队。在吉打平原合围歼灭战中扫荡印度陆军残余抵抗中一度将主攻位置让给步兵的中国陆军装甲部队再度在战场上卷起了一场铁甲的旋风。徐虎威中校亲自指挥的突击集群,再次将伴随进行的机械化步兵甩在了身后,全速向大桥的方向前进。
这种单纯依靠坦克部队的“装甲劈入”战法,在意志坚定的防线面前无疑将遭到敌方步兵反坦克武器的重大杀伤,但此刻仍槟城跨海大桥以东印度陆军早已成了惊弓之鸟,他们战斗的意义仅限于打通跨海大桥撤到相对安全的槟榔屿岛上去而已,面对中国军队隆隆碾来的坦克,他们第一反应除了扔下枪转身就跑之外,就是高举起双手投降。
全长13公里的槟城跨海大桥,号称是世纪第三大桥。驱动的战车驶上这座宏伟的大桥,徐虎威中校钻出自己的炮塔注视两旁都是广阔辽远的海洋,紧张心也随着视野扩展开朗起来。阴云密布下的海峡灰蓝一片,依稀可见海上几个树影婆娑的小岛丰。正当徐虎威中校为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之际,一排密集的炮弹突然呼啸着向大桥的方向袭来。155毫米的榴弹擦着桥体的边缘落入海中,溅起纷飞的水花,而大桥东侧的岸边几个移动着的火力点奋力喷射着火焰
显然以传统爆破的方式摧毁大桥已经难以实现了,此刻帕塔尼亚中校只能寄希望于岛上陆军的火力了。但在中国陆军炮火的威胁下,印度炮兵的精确度显然差强人意。而如此宏伟的大桥即便是偶尔命中1~2发也难以伤筋动骨。而威力巨大的精确打击武器—岛上所部署着的陆基PJ—10型“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虽然已经进入了发射阵地,但重新输入目标还需要时间。而渗透入岛上的中国特种兵显然也在寻找着这些致命的武器。
中国陆军96式主战坦克一头撞开那些横七竖八横梗在桥上的印度陆军装甲车辆,这些被中国特种兵的反坦克火力击毁的车辆旁倒满了印度陆军步兵的尸体。不断闪烁着机枪火力的桥头堡已经在硝烟中逐渐清晰起来。印度陆军的迫击炮不断的落在徐虎威座车的前方,但仅仅依靠他们是无法阻挡大军前进的脚步的。这座岛屿最后的天堑即将易手。
硝烟中一个满脸漆黑的中国特种兵出现在徐虎威的车前,他手里那样式复古的轻机枪,差点让徐虎威将他误认为了敌人。这种仍以上方30发弹匣供弹的轻机枪很自然的让徐虎威联想起国内抗日题材电影中常出现的捷克ZB26轻机枪。如果不是对方身上的其他装备,徐虎威几乎有从迷雾中穿越历史的感觉。
其实这支样式复古的轻机枪就是历史悠久的英国“布伦”L4A4式7。62毫米轻机枪。早在30年代中期,英国恩菲尔德皇家轻武器厂便与捷克期洛伐克布尔诺国营兵工厂协作,把著名的捷克ZB26式7。92毫米轻机枪引进改良成为布伦0。33
in口径的轻机枪,并广泛装备于英联邦国家军队。虽然随着科技的演进,这种曾经辉煌一时的名枪已经逐渐退出许多国家的现役。但在印度陆军中,仍有相当数量的伞兵和海军突击部队在使用着它。
突入桥头堡的中国特种部队携带了足够的反坦克火力—轻便的PF89单兵反坦克火箭几乎人手一支,但是在面对敌军步兵集群的冲锋时,自动步枪子弹的消耗却迅速令弹药告窘。正当大家都束手无策,准备白刃战之际却意外的在印度陆军的桥头工事内发现了大量的L4A4式轻机枪。
虽然L4A4式轻机枪的尺寸、质量都较大,火力持续性不好(仅有30发弹匣供弹)等原因而受到质疑。但是对于缺乏通用机枪的印度陆军而言,只能以增L4A4式轻机枪的布置密度来提供持续的压制火力,而这些以外的收获却给了中国特种兵以莫大的帮助。
虽然只是应急之用,但是中国特种兵们却意外的发现L4A4式轻机枪虽然设计思想和款式落后,但是结构简单,维护使用方便,近距离射击时火力较强。在中国士兵的手中正是这些轻机枪阻挡住了印度陆军试图夺回桥头堡的一次又一次冲锋。
在中国陆军完全控制了槟城跨海大桥之后,帕塔尼亚中校仍然顽固的率领着由印度海军突击队的少数精锐组成的守备部队退守槟城国际机场等岛内要塞负隅顽抗,槟榔屿岛上的枪声又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随着帕塔尼亚中校在指挥部内饮弹自尽,最后一批印度陆军才在中国陆军的炮火中放下了武器。
虽然与即将展开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决战相比,槟榔屿只是一个次要的战场。屿,随着班达亚齐的丢失,即便印度军队仍能控制这座岛屿,其马六甲海峡的侧翼牵制作用也已经无足重轻。
但槟榔屿岛的收复标志着印度军队在东盟境内军事行动的全面破产。在整个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和苏门答腊岛的地面作战中,印度军队总计损失了4个伞兵突击群、3个的机械化步兵师、1个装甲旅和1个山地步兵师的精锐部队。在遍布战场的战俘营内挤满了超过8万名蓬头垢面的印度人,但相比于他们的同僚而言,他们仍是幸运的。因为在各个战场有近3万名印度士兵永远留在了这片泥泞的异国土地之上。
新德里在国内严格的封锁着在东盟地面战败北的消息,事实上印度政府从未向民众报告过他们在东南亚投入了如此之大的兵力。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对战争的进程知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