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偶然命中而已!。”躲在一栋海边废弃的渔民小屋内,内川永孝一边透过窗户看着屋外自己一片混乱的部下,一边自我安慰道。但是对方的舰炮火力却一阵又一阵的猛烈袭来,而且每每都能准确的击中“虾夷人”雇佣兵团的藏身之处。甚至连“虾夷人”雇佣兵团改装有各种武器的民用车辆在高速机动中也会被突然落下炮弹正面击中,打回到零件状态。
“敌人就在附近的海面上吗?是直瞄火力?怎么会这么准?”一阵猛烈的炮击间歇,海滩上充斥着被炸断手脚的雇佣兵们的哀号之时。内川永孝紧张的从小屋内探出头去,用高倍望远镜自己的搜索着附近的海面,但是茫茫大海之上,却没有看见任何舰艇的影子。
因为此刻对“虾夷人”雇佣兵团进行着炮击的中国海军舰艇群此刻远在50公里之外的海面之上。此刻中国海军孙力军上校正在自己所指挥的对地支援舰队旗舰—“旅大”级改进型驱逐舰“开封”号的舰桥上,得意的注视着“开封”号驱逐舰身后的6艘“旅大”级改进型驱逐舰及4艘“江湖”级改进型护卫舰所装载着的20门76A型双130毫米舰炮一次又一次的猛烈齐射,映红了蔚蓝的马六甲海峡的海面。
“旅大”级驱逐舰在设计之初其主炮口径和布置方案都不得不模仿前苏联的“科特林”级驱逐舰,不过当时中国海军并没有相应的双联装130毫米舰炮可以选用,真正的海军舰炮只有07型“鞍山”级驱逐舰那样的人工装填的单管130毫米舰炮,显然不能满足70年代以后的需求和发展,甚至后期装舰的100毫米舰炮也是单管人工装填。惟一在结构上与“科特林”级舰炮相近的是50年代引进仿制的66型130毫米海岸炮。
这种海岸炮是前苏联“科特林”级驱逐舰舰炮的简化型,去除了火炮稳定装置,以及自动装弹扬弹装置和炮塔炮瞄雷达,因为岸防炮在混凝土某座上,没有海上波浪的影响,而且主要遂行对海面目标射击,整个炮兵连采用1台322型校射雷达测量弹着点水柱反射信号进行修正。
苏联海军“科特林”级的
130毫米舰炮负有打击空中目标的使命,因此除在驱逐舰上配备射击指挥仪和对水面目标的校射雷达外,2座130毫米炮塔上还安装了可以跟踪空中目标的圆锥扫描炮瞄雷达。
在设计“旅大”级驱逐舰时,在66型海岸炮基础上加以改进同样也是较为稳妥和别出心裁的主意。但是中国没有能够安装在炮塔上的小型炮瞄雷达,最终对海和对空解决办法是由炮塔右侧的光学矢量瞄准装置进行瞄准,而对海面目标射击则由舰桥上的343型校射雷达和光学指挥仪控制炮塔随动射击,与此同时补充研制了火炮稳定系统和扬弹系统数年这种由海岸炮改装发展而来的舰炮才最终定型为76式。
从今天的标准看来这种舰炮不仅笨重,而且没有全天候的对空射击能力。实际上当时这种火炮对空射击是一种指标而已,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证明,1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高炮用来射击方位角和俯仰角变化极快的低空目标几乎很难命中,这个结论来自于对螺旋桨战斗机的防空作战,而1950年以后的喷气式战斗机速度要快得多,因此76型130毫米舰炮是否具备打击空中目标的能力已经无足轻重。
不过在采用了自动化技术之后,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因为其射速较高,这种火炮在压制陆地有生力量时,比以往的100毫米炮肯定更为有效,特别在攻击坚固防护目标时效果更好。在对海上目标攻击时也是一样,据估计,对大型舰艇来说,1枚100毫米炮的穿甲弹造成的破损,可以由一名损管人员勉强控制,但如果是130毫米炮的穿甲弹,其造成的破损通常要比前者大一倍,对于被弹舰艇来说,打击是非常致命的,6枚130毫米炮的炮弹,基本上可以使一艘3000吨级别的舰艇失去战斗力,而100毫米炮则就要看运气了。
在现代战争中,舰炮的主要任务是对岸攻击、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其次是打击水面舰艇。至于对空作战,早已不是舰炮承担的任务了。现代舰炮除了注重杀伤威力和射速外,对舰炮的精确打击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旅大”级驱逐舰所装备的舰炮不论是在射程还是精确度都胜任现代化海战的需要,由于现代岸防工事越来越坚固,再加上岸舰导弹的部署,使“旅大”级驱逐舰在战线上同样易遭敌火力袭击,无法还在对岸攻击中也难有作为,至多在执行巡逻任务时应付一些低烈度的战斗。
但是拜现代科技所赐,在得到了中国海军装备部所研制的新型炮弹的支持之下,使老旧的舰炮得到了新的发展,在发射最新的复合增程制导炮弹时,76A型双130毫米舰炮的最大射程可以提高到了100公里以外,命中精度达10米,与一般导弹指标相当。
而此刻在炮击的间歇之中,“开封”号不时会发射数枚炮射侦察弹,以提供的空中侦察传感器,以指明下一轮炮击中令人感兴趣的目标。还可为火箭助推…滑翔复合增程制导炮弹降低目标定位误差。
在密集的炮击中,内川永孝不得不选择将雇佣兵团撤离海岸线,他们一路承受着炮弹的洗礼,一路向东退回他们曾一直努力摆脱的那片潮湿阴冷的橡胶林。在马六甲州的沿海地域,雇佣兵在炮击中伤亡了近600人。这几乎是他们在此前战斗中伤亡的总和。
第三十三章:以战之名(五)
虽然内川永孝和他的“虾夷人”雇佣兵团在马六甲州被来自印度的“战友”抛弃,没有赶上逃往苏门答腊岛的“敦克尔克式”的大撤退,却在水际滩边没来由的被中国海军的对地支援舰队饱以重炮猛击。不过塞翁失马、焉之非福,“虾夷人”雇佣兵团虽然在炮击中损失惨重,却逃过了全军被俘于海上的厄运。
对于在马六甲州登陆的印度陆军第57山地师普雷吉少尉和第7营大多数官兵来说,这场战争仅仅是一次无意义的武装大游行而已。
当由普雷吉少尉和他的同僚们被紧急动员起来,抵达印度陆军第3军军部所在地的印度中南部贾巴尔普尔地区,分别登上俄制伊尔…76大型运输机飞往遥远的战区时,他们大多不知道命运将安排什么来招待着自己,经过十余个小时的空中旅行,他们抵达苏门答腊岛北部的班加亚齐展开部署。
他们曾一度跃跃欲试,希望能在战场上谱写各自的辉煌。但是从战争开始后,他们的对手便一直的辽阔的土地和漫长的道路。印度陆军第57山地师第7营和其他部队一样,通过长途跋涉占领了苏门答腊岛东南部总镇—巴东,也在印度陆军第77空中骑兵团的掩护下迅速机降在苏门答腊岛中部甘巴河沿岸,切断了东盟联军地面部队的东撤之路。
但是接下来战争之神却与这支部队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印度陆军第57山地师第7营在印度远东战区司令普拉什中将的命令之下,从左翼的突击集群之中抽调出来,配合“虾夷人”雇佣兵团对马来西亚南部地区的渗透登陆行动。疲惫的第7营不得不放弃固有阵地,向罗干河畔的杜迈急行军。
在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石油输出港—杜迈,普雷吉少尉所指挥的突击分队正好撞上了山玉成少校的柬王国陆军第41工兵营。在短暂的交火之中,突然出现在战场之上的泰国陆军的“魟”式轻型坦克打乱了普雷吉少尉的进攻部署,虽然山玉成很快就放弃了杜迈港,使得印度陆军第57山地师第7营很快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西北的海滨城市丹戎吉灵登陆。
但山玉成少校围绕着杜迈所进行游击战却令印度陆军无力将更多的部队运过海峡。普雷吉少尉和第7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过河卒”。在马六甲州的长达2周的日子里,第7营一度被命令南下阻击新加坡对马来西亚的支援,随即又被命令北上支援印度陆军对吉隆坡的攻坚。但最终他们被命令留下来坚守登陆场。
但不利的战场形势却让这些士兵很快了解到自己已经被无情孤立在了敌后,求生的本能使他们忘记了军人的责任,他们征集了所有的小型渡轮和渔船,冒险穿越海峡,在夜幕下驶向苏门答腊。
不过他们显然不够幸运,因为正当他们进行着自己的冒险的同时。中国—东盟联合舰队恰巧进入马六甲海峡。
随着印度海军“尼赫鲁”号航母退出战列和“辛格”号航母战斗群的覆灭,马六甲海峡的制海权已毫无疑问的落入了中国—东盟海军的手中。为了更好的支援地面战争,中国人民国防军印度洋战区司令部要求东盟各国动员其剩余的海上力量,正式组建中国—东盟联合舰队。
这支亚洲地区规模空前的联合舰队,被划分为四个分舰队。第一分舰队以中国海军的“上海—江苏”双航母战斗群为基础,吸收泰国海军第一舰队的余部组成,战斗力无疑是四支分舰队之中最强的。不过狭窄的马六甲海峡显然不适合航母战斗群的驰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第一分舰队将离开泰国湾上的攻击阵位,向南航行,穿越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巽他海峡,进入广袤的印度洋。
第二分舰队则以中国海军孙力军上校指挥的对地支援舰队,和刘易大校所指挥南海混成舰队第2海空攻击集群为主,配合新加坡海军和马来西亚海军的残余舰艇组成,中国—东盟第二分舰队虽然只拥有“香港号”这一艘轻型航母,但却拥有着为数众多的驱逐舰和护卫舰队。
此刻以中国海军孙力军上校指挥的对地支援舰队的纵列为中心,右翼翼是新加坡海军的4艘“可畏”级隐形护卫舰,左翼是马来西亚海军的2艘“首相”级导弹快艇和4艘“杰龙”级炮艇,这数十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正从正面突入马六甲海峡。
首先对印度陆军第57山地师第7营船团进行拦截的是新加坡海军的“可畏”级隐形护卫舰。驾驶着新型“可畏”级隐形护卫舰的新加坡海军曾一度对中国海军对地支援舰队所装备的老旧“旅大”级驱逐舰嗤之以鼻。但是在当中国人展现了他们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时,新加坡海军不得不收起了他们嗤笑的嘴脸。
显然民用的小型渡轮和渔船难以匹敌装备有多种对舰武器的隐形护卫舰。在被“可畏”级护卫舰76毫米/62型速射炮的示威性炮击之后,印度陆军第57山地师的官兵们选择了停船,在新加坡海军起飞的NH…90型舰载直升机监视下,将手中的武器抛入茫茫大海。
印度陆军第57山地师第7营是中国—东盟联军第一支成建制俘虏的印度军队。他们的船团在马来西亚海军舰艇的押送下直接驶往位于苏门答腊岛南部重镇
巨港的战俘营。自开战以来,已经有超过八千名印度士兵被中国—东盟军队俘获。而面对这支正日益壮大的俘虏大军,印度军界昔日的宠儿—印度伞兵指挥官马哈拉贾中校跃跃欲试,他不时向中国人民国防军印度洋战区司令部请命,希望能参与战俘的管理工作。
不过在以印度伞兵为主的泰国南部攀武里战俘营内,名声扫地的马哈拉贾并没有太大的市场。他被迫将注意力转向到巨港的战俘营,显然已经在苏门答腊岛中部的泥泞中挣扎了太久的印度陆军已经对战争充满了厌倦,在马哈拉贾的鼓动之下,他们很顺从的加入到苏门答腊岛的战后重建工作中去。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些滞留于战俘营中的印度军人,数个月之后竟成为了一支改变印度命运的力量。
而重返橡胶林的内川永孝和他的“虾夷人”雇佣兵团日子也不好过,日本政府已经无心也无力再支持这军队,随着原先无所不在的物资和武器埋藏点一个个的消失,“虾夷人”雇佣兵团陷入了穷途末路的无助境地。除了面对越来越匮乏的物资补给,源源不断越过长堤的新加坡军队更将加速他们的毁灭。
在新加坡军队被遏止在柔佛海峡狭小的登陆场内时,其庞大的兵力和重型武器难以施展,凭借兵员素质的优势和地形的限制“虾夷人”雇佣兵团可以轻易的遏止他们的攻势。但是当新加坡人突破了柔佛海峡的限制之后,在马来西亚南部的橡胶林中“虾夷人”雇佣兵团只能老鼠一般被新加坡军队赶的四处躲藏,苟延残喘。
除了坦克和武装直升机等重型武器的优势之外,新加坡特种部队的参战也令“虾夷人”雇佣兵团的游击战术难以施展。新加坡特种部队由一个营总部管理日常运作,下辖4个连的兵力,任务范围涉及海、陆、空各种特种作战,并以擅长反恐及丛林作战著称。而在战争初期,这支新加坡最为精锐的军事力量一支被作为新加坡政要的私人卫队而无缘于战场。
“日本政府已经无法再为你们提供任何帮助了,请自谋出路吧!”在得到了日本政府最后的指令之后,内川永孝摧毁了电台。“虾夷人”雇佣兵团已经在橡胶林中与新加坡军队苦战了三个昼夜了,伤亡和逃兵消耗了内川永孝决大部分的兵力。不过好在内川永孝还是逃出包围圈。
漫天的雨点之中,内川永孝抱着怀里的枪冻的瑟瑟发抖。在追随达布拉基流亡在苏门答腊岛的日子里,内川永孝也曾面对过这样的窘迫。不过当时他还有一个支撑,那就是祖国。
“你是大和民族的子孙,你不能有任何的弱点,不能软弱,不能有怜悯。你要永远记住你是大和民族的子孙。”混混沉沉之中,内川永孝仿佛有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岁月,自己的爷爷在午夜杀死了他最心爱的小狗,对着抱着死狗痛哭的自己挥舞起了藤条。
虽然感觉不到疼痛,但是那藤条挥舞的声音却是那么的真实。不,那不是藤条的声音。内川永孝猛的警觉过来,睁开双眼举起手中的AKM突击步枪,对准着那漆黑一片的在橡胶林。瓢泼的大雨之中,一头黑色的巨兽慢慢的显现出起狰狞的轮廓—新加坡陆军的德制“豹”2A4主战坦克。
新加坡陆军曾于2006年从德国陆军购买96辆德国豹2A4坦克(66辆投入使用,30辆备用)和训练支撑设备装备新加坡陆军,但是这些先进的坦克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只能是昂贵的靶标。所以新加坡陆军一度将他们隐蔽在地下停车场内。
内川永孝注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