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肖彦梁满脸取笑的神情,张旭没来由地脸红了一下。他把手伸出来,给了肖彦梁和文川一人一个小荷包。
“这是?”肖彦梁和文川面面相觑,不知道张旭怎么会拿出这东西来。
“这是翠儿做的,说是以后装些小玩意方便。这可是她用了一个上午做的。彦梁,你还不快去谢谢你嫂子?”张旭笑着说道。
“翠儿真是一个好姑娘啊。”文川珍重地收起荷包,推了肖彦梁一把:
“还愣着干吗?走吧。顺便替我谢谢她。”
被文川推了一把的肖彦梁晃动了一下,却没有迈腿。
“大哥,我们拿回来的鬼子军服呢?”肖彦梁忽然问起军服的事来。
“呃?”张旭一时没反映过来,一会才说道:“我交给翠儿了。她正在补呢。”
“妈的,狗日的大介洋三,差点进了他的圈套。”肖彦梁狠狠地骂了一句。
“怎么回事?”张旭一下紧张起来。什么大介洋三的圈套?她一点没明白过来。
“快走。”肖彦梁叫了一声,匆匆往外走去。文川刚走了一步,想了想,还是停下脚步,呆在屋里,侧耳听外面的动静。
肖彦梁几乎是跑着出了屋子来到院子里的。
看见肖彦梁一脸严肃地跑出来,高翠儿吃了一惊,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嫂子,”肖彦梁来到高翠儿面前,举着荷包问道:
“嫂子,我想问一下,你当初缝布袋子的时候,针线也是这么走的吗?”
肖彦梁的问话一出口,紧跟在他后面的张旭一下就明白了肖彦梁说的,什么是‘大介洋三的圈套’了。
此时的宪兵队,大介洋三正坐在办公室里,仔细看着桌上装手榴弹的布袋子。
缝布袋子的布,是非常普通的麻布,这种麻布,到处都可以找到,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把麻布缝成袋子的针线走得特别密,特别细,那些缝的线,排成一根直线,像是用缝纫机踩出来的一般,显示出针线的主人是个缝衣的高手。
“这个凶手的缝纫水平真是不一般呀。希望肖彦梁不要叫我失望。”
大介洋三望着手里的布袋子,喃喃自言自语道。
昨天晚上他就注意到了这个袋子的走线。虽说江南的支那女子的缝衣水平都很高,但是象这么高的水平的支那女人,还是很少见的。
刚才肖彦梁在办公室里的分析,他非常赞同,对于肖彦梁敏锐的观察力,他也非常佩服。当肖彦梁的分析只进行了一半时,他已经得出了“这件事只有共产党能作”的结论。只是肖彦梁竟然漏掉了这么重要――至少他大介洋三是这么认为的――东西,让他略有些失望。
“借着长谷的破军衣试一下肖彦梁。他一定没有防备吧。”
大介洋三想到这,不由得干笑起来。
正文 第三十三章 攻心为上
院子里,肖彦梁一声“嫂子”把高翠儿羞得满脸通红,正要把头低下,听见肖彦梁下面急促的问话,又看见肖彦梁举着荷包,满脸的焦急,心里一愣,迅速恢复了平静。
“是呀,要不是你们说怕袋子不牢,我也不会缝那么细。”
肖彦梁叹了口气,放下荷包,转身对张旭说道:
“大哥,待会你把这三个荷包烧了吧。”
又转身对满脸惊讶的高翠儿说道:
“嫂子,鬼子拿着你缝的布袋子,可能从袋子上的线怀疑到了什么,所以拿了这件衣服给你缝。我虽然不是对针线活很懂,但是我想每一个人的针线都应该不一样吧?鬼子可能在怀疑我们什么,但又抓不到我们的把柄。你缝了这件衣服,鬼子完全就可以比较了。嫂子,你记着,缝得粗一些,尽量和你正常的不一样。比如你正常走线是从右到左,先上后下,就改成从左到右,先下后上;另外,线也不要走那么密,那么直。总之,你想想一个普通的人的普通技术就行了。再说这是件鬼子军衣,也不要补那么好。”
肖彦梁一口气说完,高翠儿不停地点头。
“最后,不管谁要你动针线,你都要想象自己的技术很普通,明白吗?”
肖彦梁最后的话,高翠儿有些不高兴。
“这不是要自己从此忘了自己的针线活?”
“对!就是这样,最好也是这样。嫂子,你的针线这么出色,全城也不容易找出来,你说鬼子现在拿着袋子,你怎么办?所以你要忘,一定要忘得干干净净!以后就是给大哥做衣裳,也要这样。说得严重点,我们的命,可是在你手里呀。”
肖彦梁郑重的表情,极其严肃的语调,让高翠儿有些不知所措。求助般地抬头向肖彦梁身后的张旭望去。
肖彦梁的话,张旭没听漏一个字;肖彦梁的主意,张旭心里完全赞同。迎着高翠儿的目光,张旭心里充满了矛盾。
手指轻轻摸着荷包,荷包并不大,两面各绣着一朵牡丹。细细的针线,衬托出几乎以假乱真的图案,无一不是显示出高翠儿高超的手艺。
张旭知道这样的三个荷包,不是短时间能够绣出来的,文川的那个肯定是高翠儿原先准备自己留着的。
现在三个浸泡着高翠儿许多时间和精力的荷包,就要被毁了,张旭心里一阵难受。
他走到高翠儿面前,伸手接过肖彦梁手里的荷包,拿在手里细细抚摸了很久,才非常舍不得地交给高翠儿:
“翠儿,听肖大哥的话,把这烧了吧。”
望着张旭难过的表情,高翠儿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不过她接过荷包,坚强地说:
“我明白的。不要说要烧了这荷包,忘了我的针线活,就是砍了这双手,只要能打日本人,能保护你们,值得。”
望着张旭、肖彦梁还是板着的脸,高翠儿“噗哧”一声笑了:
“我说你们干吗还唬着个脸?我会时刻牢记肖大哥的话的。唉,可惜了我的针线活,不是吹牛,我的技术可是我们那里数一数二的。你们以后的衣服可是享受不到了。对了,别人要是问起我的水平怎么这么差,你们可要多费点心了。”
高翠儿的话一说完,两个男人就笑了。紧张的空气一下子缓和了下来。
“没福气就没福气吧,都是日本鬼子搞的,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肖彦梁笑着用肩膀靠了一下张旭。说完往里屋走去。
“兄弟你的心思还真是很快,就这么把鬼子的把戏看穿了。”文川见肖彦梁走进来,笑着夸道,却没有把手里的荷包递过去。
“日本人的那点花花肠子有什么难的?”肖彦梁也笑了,他也没有急着把文川手里的荷包拿过来。
“这个荷包,我留着吧,算是在这里和你们相会的纪念吧。另外两个也由我保管吧,待到把日本人赶出了中国,我再还给你们。多好的手艺啊,毁了真是可惜。”文川把玩着荷包,说道。
“太好了。我也觉得这么好的东西,毁了真是很可惜的。”
肖彦梁很高兴文川能这么想。
兴冲冲地出去给张旭和高翠儿一讲,两个人也是非常高兴。
一件补好的黄色军装放在大介洋三面前,粗糙的针线夹着张旭非常非常不好意思的尴尬的说话,让大介洋三在很是失望的同时,放下心来。
从大介洋三心不在焉地吧军服放在一边的动作上,肖彦梁、张旭证实了这件所谓的缝补军服,就是大介洋三的一个圈套。
晚上吃饭的时候,肖彦梁告诉文川,待会要和张旭到黄长羽那里去,问文川应该对黄长羽说些什么。
“从黄长羽的表现看,他还没有完全丧失一个中国人的良心,但是你们也绝对不能告诉他你们的所作所为。毕竟我们还不能确定黄长羽到底怎么想的。如果国军进入反攻,他肯定会站在我们这一边,可是要是战争僵持下来,他的态度就说不准了。在这个国难当头的乱世,人都是是可以变的。”
文川的话,多少让张旭有些不高兴。作为自己的恩人,当黄长羽给许子乡的老百姓下跪,装病不出,偷听国民政府的消息等等这些动作,让张旭觉得黄长羽还是和当初遇到自己一样,是个汉子,怎么这个从政府过来的文川却怀疑他呢?
显然看出了张旭的不满,文川耐心解释道:
“张队长,你说当初黄长羽出来给日本人做事,是怎么想的?许子乡屠杀后,他也许的确是病了,但是在他知国军在徐州的大捷后,会不会两边看?乱世之中,有这个想法很正常。所以我们要继续观察他,试探他,再用手段让他坚定一个中国人的立场。看看历史上的外族入侵,有多少民族英雄抛头颅撒热血,但是到后来不是还有很多人甘心当亡国奴吗?我们的任务,除了打击日本人和那些死心塌地的汉奸外,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尤其是那些两边动摇的人。黄长羽是一个国民党党员,以前是政府的官员,先总理的遗志想必他还记得,所以只要他还没有坚定抗日的决心,我们就要帮他下这个决心,同时我们也要做好防范的准备。张队长,‘人心隔肚皮’这句话作为从事我们这样的工作的人,是一定要牢记的。要知道,任何一点失误,带来的不仅仅是自己性命的丢失,还有成百上千人的性命的丢失。日本鬼子如此的凶残,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他们甚至可以随便把怀疑的人随意杀掉。所以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自我保护意识。你和肖兄弟两个人的关系都是在日本人的血里面建立的,但是其他人呢?”
“文哥,你说得我都明白,只是黄局长是我的救命恩人,一时有些转不过来罢了。”见文川说了这么多,每一句话偏偏有很有道理,张旭终于感到在凶残的敌人面前,自己的经验实在太少了。
可是肖彦梁以前不也是警察吗?怎么他的经验这么丰富?张旭心里又有了新的疑问。
“呵呵,大哥,文川大哥的话其实就是要我们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肖彦梁笑嘻嘻地说道。
张旭点点头,对文川说道:“文哥,我们对黄局长怎么说,你说说吧,我们听你的。”
“我想这样,除了告诉他医院的详情以外,再请他出来主持工作。一来让赵广文休息休息,放松他的警惕,二来可以暂时压压你们的风头。我就怕日本人既看不起无能之辈,又嫉妒你们这种能力突出的人。就说如果黄长羽再不出来,便衣队就要被赵广文挖墙脚了,大介洋三也不高兴了什么的。黄长羽出来了,我就有机会和他面对面谈一谈,摸摸他的底。”
“不错,”肖彦梁接着文川的话说:
“从白天大介洋三给我们下的补军服的套子看,他一个是还没有完全放弃对我们的怀疑,一个也许有妒忌的因素在里面,有意不问我们对针线的看法,想自己侦察破案。”
肖彦梁的话让几个人都笑了。
张旭已经对肖彦梁彻底地服气了,所有可能的线索在进行之时都已经卡断了。大介洋三想自己破案?恐怕只有在梦里破案了。张旭甚至在心里怀疑自己的这个结拜兄弟以前是不是一个警察,怎么看也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贼嘛!
黄长羽在卧室里仔细听完张旭、肖彦梁对医院的描述,心里的悬念终于放下来了。几天前巨大的爆炸声,让他坐立不安,不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事,张旭两人又一直没有过来。现在他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难道真的是共产党做的?”黄长羽皱紧了眉头,问道。
“说真话,我也拿不准,说不定是谁呢。日本人那么狠,谁不恨他们?也许是以前的那些江洋大盗。”肖彦梁说得模棱两可。
“江洋大盗?他们也打日本人?”黄长羽的眼睛眯了眯,反问道。
“局座,江洋大盗不可能投靠共产党,地道又只有他们用过,难道不是他们?”肖彦梁解释说。
“有些道理。对了,今天大介洋三又打电话来问我的病情,你们说我该怎么办?”黄长羽对肖彦梁关于江洋大盗的说法没太在意,另起了一个话题问道。
“局座,”张旭见机会到了,连忙说道:
“我们兄弟还是盼着您出来呢。妈的,赵广文处处打压我们,心里难受死了。再说这国军在徐州打了胜仗,怎么也没看见反攻的动静?”
“反攻总要有准备时间吧?再说了,我还是怀疑医院的爆炸是国军特工干的。或许是他们有意留下线索,误导我们。”黄长羽不满地说了一句。
“局座,我也同意您出来。毕竟国军的反攻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如果国军特工进了城,您也正好可以向他们表明心迹。”肖彦梁缓缓地说出想了很久的话。
果然,黄长羽吓了一跳。
“什么?表明心迹?”
“不错,反正咱们有没有作出什么对不起良心的事。你出来主持大局,既压制了赵广文,又可以约束下面的兄弟。说实话,我就怕赵广文教唆大介洋三要我们跟着他杀中国人。”肖彦梁没有给黄长羽思考的时间,继续说道。
“赵广文教唆……”黄长羽的脸色已经变了。许子乡赵广文的所作所为,便衣队的表现,黄长羽是记得一清二楚的。当真要是出现这种情况,他黄长羽怎么脱得了关系?
“我出来就可以避免吗?”黄长羽问了一句。
“我想可以。”肖彦梁望了张旭一眼,对黄长羽说道:
“局座,日本人不是看不起咱们吗?这要是出现这种情况,您只要说我们帮助维持治安还可以,杀手无寸铁的人,没那个胆子,我和兄弟们也会配合的。”
黄长羽无奈地点点头,还能又什么办法呢?
就这样,经过阵子的“休息”,警察局长黄长羽,终于“病愈”出来重新掌管了便衣队和巡警队。
风风火火的全城搜捕,也因为在执行过程中日军的残暴,最后不了了之。大介洋三在看到城里的中国人都十分惊恐地对着搜查的日军一个劲地摇头时,心里的怒火是可想而知的。
就这么又过了几天。赵广文的调查也是一无所获,城里买棉线的杂货铺,都告诉赵广文,从来没有一个人买很多棉线,也从来没有在一天之内卖出很多棉线的情况。
现在,无论是谁,心里都明白,医院的爆炸案已经接近于死案了,所有的线索都断了。除非有什么奇迹出现,但这是不可能的。
文川的伤势已经好了大半,毕竟大介洋三对他上的刑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程度,他的体质又好,加上高翠儿现在可以公开地外出卖鸡鸭什么的,更进一步加快了文川的恢复。
同样的,肖彦梁他们对赵广文的跟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