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以前过年时候的情景张秋惜有些精神恍惚,以前一大家子逢年过节就热闹非凡,现在却是即使想给压岁钱也找不到对象,而这种时候也就容易让她想起平时夜深人静才会回忆起来的任何事儿。
“这孩子,客气什么。”韩雪嗔怪了一下,笑道:“伯母给你压岁钱可是收买你,有事情需要你帮忙的。”
张秋惜就说道:“伯母,你需要我帮忙直接威胁就可以了啊,哪里还需要收买嘛。”
“你伯母是怕这样做的话,你以后都不敢登我们家的门了。”李昌华爽朗的笑了几声,说道:“阿秋,我也该谢谢你。东邪西毒和东成西就这两个电影就跟你之前说得一样,前者获奖给我们公司带来了名,后者票房大卖则给我们公司带来了利。”
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曙光传媒名和利同时都赚到李昌华自然是很开心,接着说道:“这一切你功不可没,我们公司会给所有的主创发红利,你这个编剧当然少不了,只是电影才下档没多久,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处理这个事情。”
这种事情给是人情不给也合理,剧本钱之前就已经付过了,赚再多那也是人家的事情,不过电影大卖之后额外给主创人员发点红利好像也是普遍的做法。
有李昌华在,给张秋惜的红利估计也不会太少,具体会是多少也不方便开口,她就笑道:“那我就先谢谢伯父了。”
这时候李玥就说道:“爸,你都把话题给岔开了,我妈还没说要让阿秋帮什么忙呢。”
“你妈妈的事情,不用说也知道肯定是跟电视台有关吧?”李昌华又笑道:“阿秋帮你们广播站搞了个广播剧,这倒是跟电视节目沾点边。”
韩雪就说道:“这次你还真没有说错,我也是想让阿秋帮忙写个剧本。”
“伯母,你们电视台也要投拍电影?”原本时空里电影频道就喜欢制作所谓的数字电影,到底什么是数字电影张秋惜不太清楚,不过电视电影她倒也看过一些。
电视电影就是只在电视上播放,而不会去院线上映的电影,最受欢迎的应该是迪斯尼的《歌舞青春》。很多重生去混娱乐圈的穿越同袍们都会对这个系列的电影下手,如果韩雪她们电视台真要制作电视电影,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是电影,是电视剧。”韩雪就说道:“现在很多电视台都会参与出品电视剧,势力雄厚的还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我们ytv的初步打算则是跟影视公司合作,联合出品。”
ytv是韩雪所在电视台的简称,正式名称是云翔卫视。虽然张秋惜脑袋里面装着很多电视剧,但韩雪没有说具体要求之前也不敢打包票,如果不符合要求那就悲剧了。
“伯母,你们想要拍什么类型的电视剧?”张秋惜就问,既然云翔卫视已经有了这样的决定,肯定也有了大致的方向目标。
如果什么要求都没有那就轻松了,《下北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个很不错的电视剧嘛,只是真写这个剧本的话韩雪搞不好能抽她就是了。
“类型和题材倒是没有什么要求,不过得要老少咸宜才行。”韩雪就说道:“这次出品电视剧主要是为了少儿频道做的,所以适合少年儿童观看才最重要,最好也不要太幼稚,让大人也能看得下去。”
这个要求听起来简单,不过可也不低了,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分割线----
再次感谢书友金巫kingwu的打赏,感谢书友查無此人、亡秦必、洠Хㄧ书_妳的打赏,还有堇色雨幕的更新票,多谢你们的支持!
第六十五章 少儿频道
“没有要求的要求才是最让人为难的要求。”李玥也朝着韩雪翻翻白眼,然后问道:“妈,我记得你们电视台每个频道都是独立的,以前你也不管少儿频道的事情,怎么突然让你负责电视剧的事情了?”
韩雪就无奈的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少儿频道收视率太低,从成立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一直都是入不敷出。长久以来都是靠其他频道的受益来支撑,已经成了累赘,再不想办法挽救就要办不下去了。”
李昌华点点头,也说道:“据我了解,国内卫视的少儿频道收视率都不高,连央视也好不到哪里去。可是不做也不行,这一块几乎是每个电视台的心病。”
“主要也还是没有好的节目支撑,所以我们电视台才不得不将这个事情摆出来,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想办法解决。”韩雪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是最后一搏了,如果还不能成功,那么以后就只能缩减开支,应付一样让少儿频道以烂为烂的继续下去。”
办不好又不能不办,那么最终的结果当然只会是摆烂,电视台的资源也不可能朝没有收视率的频道倾斜,最后只会越来越惨。
说实在话,收视率这种东西本身很虚,它不是根据全国每家每户的收视情况来做统计,仅仅只是在每个地区挑选少数几家做为样板户,以这几家做为依据进行统计。
要提高收视率其实不难,拎着东西去样板户家里,让他们准点播放该频道的节目就可以,这种事情也不是没人干过。
虽然收视率这种事情不怎么靠谱,却的确是衡量一个频道或者节目的标准,如果收视率高了广告收益就能随之水涨船高,在如此不严谨的情况下还混不到收视率,可以想象少儿频道究竟是凄惨到了什么程度。
李玥皱皱眉,说道:“这样的话就等于完全放弃了吧?妈,你们不是跟影视公司进行合作么,难道他们只负责拍摄,完全不参与创造?”
“这倒也不是,影视公司那边也会征集剧本,不过那些人怎么可能比得上我们家阿秋。”韩雪一副理所当然的说道:“所以当然是需要阿秋帮忙了。”
韩雪为张秋惜自豪,但此时张秋惜也明白了,这个事情说是请她帮忙,其实是韩雪给她找机会更合适一些。
国内编剧不受待见,要成为一个编剧可以不容易,有没有水平这个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人脉,要不然故事写得再好也不会有人投拍。无数编剧拿着自己幸苦创作的剧本死出推销,很多情况是连影视公司的管理人员都不可能见到。
与之相反的是,只要有人脉有关系,再烂的剧本也能堂而皇之的走上电视屏幕或者影院,张秋惜之前的两个剧本能够被采用,最大的根源就是李昌华。
李昌华也说道:“现在的编剧几乎是为了创作而创造的,根本就不投入感情想法,我也不认为那些影视公司的编剧能够写出少年儿童喜欢的故事来。倒是阿秋你年龄还小,应该不会有什么代沟,而且也不像其他人那么浮躁。”
“伯父伯母,说起少儿频道的事情来,我倒是还真有些感触。”张秋惜也是颇为无奈的说道:“为什么少儿频道一定要存在的原因我也清楚,这个事情我们不说,不得不拖着一个以烂为烂的频道阿姨你们电视台会深感头疼,但其实最苦的还是小孩子。”
李玥一家静静的听,张秋惜就继续说道:“适合少年儿童看的剧集节目本来就很少,有个专门面向他们的频道却还是这个样子,他们的生活要怎么才能丰富?”
“阿秋说得还真是,我以前也是从来不看少儿频道。”李玥感同身受的点点头。
“这倒也的确是普遍现象,这个问题不止电视剧存在,适合少年儿童的图书、歌曲同样稀缺。”韩雪又叹了一口气。
“阿秋,你觉得现在少儿频道最大的问题在哪里?”李昌华想了想又忍不住问,张秋惜这么一说之后,他也开始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了。
“节目太幼稚,小孩子最喜欢的动画片又都是国产垃圾,说教味太浓重,大概只有幼儿才会看。”张秋惜就毫不客气的说道:“所谓的少儿频道改成幼儿频道还差不多,现在仅有的那么一点收视率估计就是幼儿带来的吧?”
在这些方面两个时空倒也同出一辙,前世张秋惜就觉得以后有孩子了,一定不让他们看哪种节目,搞不好会影响智商变成脑残的。
现在嘛,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孩子了,倒是不用再担心这个问题,不过想到这些张秋惜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这些问题也只能慢慢改变,我们电视台也是商议了很久才决定投资电视剧试试的。”韩雪说道:“如果收视率提高了,台里才可能投入资金进行整改,当然能不能成功这也是后话。”
“要说老少皆宜的电视剧,最好的选择应该就是喜剧了吧?悲剧不用说,正剧太严肃小孩子不喜欢看,也看不懂。”有了一个要求,张秋惜也就按照这个要求来做排除法。
现在什么电视剧最受欢迎?当然是家庭伦理和宫斗剧,婆媳纠纷倒是还好说,这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宫斗剧为什么会受欢迎张秋惜就搞不清楚了,只知道这是事实。
君不见打开电视总能看到辫子戏,所以才说大清王朝对天朝历史唯一的贡献就是,给那些影视剧制作人提供了无数的题材。
这些类型显然可以直接否决,韩雪点点头道:“喜剧的确也是我们的定位,最好还是合家欢那种类型,这样才适合一家子坐在电视机跟前收看。”
家庭生活需要的是温馨和欢笑,没有哪个家庭会愿意老的老小的小坐在电视机跟前哭哭啼啼或者思考人生,张秋惜开始琢磨以前看的那些电视剧到底哪部才合适。
前世的她虽然对少儿频道不感兴趣,不过换台的时候也难免会接触到一些,出了脑残的动画片之外,还有一些为了卖玩具制作出来的神剧。
比如说《火力少年王》这种天雷般的存在,剧情是什么看了不到三分钟的张秋惜不清楚,但僵硬如同尸体一样的表演已经足够将她雷得里焦外嫩了。
这样的电视剧或许真有少年儿童喜欢,不过距离老少咸宜那就差太远了,张秋惜就说道:“这样的话,最好就是描写家庭生活的故事了呢。”
“我觉得也该是家庭喜剧。阿秋,你想到要写什么故事了?”李玥已经表现得有些迫不及待。
张秋惜就琢磨着说道:“家庭喜剧的种类也不少,既然是要在少儿频道播放,最好还是以小孩子做为故事的主导。我们首先假设有这样一个家庭,父母是中产阶级,他们有三个可爱的子女。”
“为什么是三个?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啊。”李玥紧跟着提出了疑问。
因为张秋惜想到的电视剧就是这样设定的,当然这得她自己来解释,于是就说道:“因为人多才热闹嘛,写起故事来也才会更有发挥的空间。如果是冷冷清清的一家三口,哪有那么多故事来写。”
“倒是没错,可这不符合现实,估计观众会有疑虑。”韩雪也跟着发表看法。
其实哪里是估计会有,而是绝对会有。真这样拍出来就算能过审,观众看了也得骂娘,为什么别人会被结扎,超生会被强制引产、扒房牵牛,而这家子却还能过得那么惬意?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到了,所以只能让这对父母带着孩子再婚。”
“可就算每人带一个孩子,也还多一个?”
“那么只能让其中一个在国外出生了。”在李玥一家眼里,张秋惜是很不负责任的为了写故事将这个“孩子”一竿子给支到了国外,可如果不这样处理,那这个故事就该叫超生游击队了。
而事实上这是原作《家有儿女》的解决办法,而这个电视剧其实是模仿一部美剧,在美剧里人物认定同样也是一对父母和三个孩子,不同的是万恶的美帝不搞计划生育,人设不用搞得那么麻烦。
“现在有钱人去国外生孩子的很多,这样处理倒也贴近生活。”李昌华点点头,表示认可这种处理方式。
张秋惜看了李昌华和韩雪一下,说道:“再进一步假设,这个家庭的父亲是个从事儿童剧的工作,母亲则是医生或者护士的职业。”
“这是用我爸妈做原型么,我还以为母亲也会在电视台工作呢。”李玥笑了起来。
张秋惜就抓抓头说道:“不同的职业设定其实跟非要安排三个子女也差不多了,同样职业的话太单一,也不利于营造戏剧冲突。”
“没必要非得拿我做原型不可。阿秋,你接着说。”韩雪对张秋惜要描述的故事更感兴趣。
张秋惜就说道:“故事大概就是描写这个家庭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具体到每个故事的话就要花时间构思了。”
----分割线----
感谢书友fyxxl的打赏。
马上就被猜到有点没有成就感呢,不过各位也觉得这个电视剧不错那真是太好了。
再赶一章还得坐车回市里上班,有疏漏敬请了解!
第六十六章 成长的烦恼
张秋惜所说的构思当然是假的,整理才是真的,虽然已经决定抄……写《家有女儿》,不过只按照原作来那就太浪费了。
国产情景喜剧或多或少都有美剧的影子,被网友指出抄袭的可也不少,为什么会这样?还不就是因为人家的故事更精彩呗。
原本时空里那些制作者要抄也得小心翼翼的,需要考虑怎么抄才能让观众看不出来,还得想法设法的强调只是借鉴,而张秋惜就算抄得再明目张胆也不会有这样问题。
呃,说起来不是早就已经在明目张胆的抄袭了么……
美剧虽然精彩,不过现在要变成“原创”的话,应该还是以《家有儿女》为主更适合一些,所以在人设方面张秋惜就遵从了后者。
夏东海曾经跟着前妻在美国居住,离婚之后带着小儿子夏雨回到了国内,跟在国内长大的女儿下雪团聚之后与刘梅再婚。刘梅也有一个儿子,随母姓,叫做刘星。
因为是再婚家庭,怎样跟继父继母相处就是孩子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该怎么做好继父继母也让大人费尽心思。所以开篇的故事就叫下马威,讲的是年龄最大的夏雨害怕在新的家庭里会受后妈的气,所以故意跟父母叫板。
“伯母,故事我写出来了,你看看行不行?”张秋惜先写出了五十集,等她写完拿给韩雪看的时候年已经过完了。
“原来是情景喜剧,我们台里的领导看到肯定会很高兴,因为可以节省不少投资嘛。”韩雪接过剧本笑了笑。
张秋惜就说道:“伯母,你不就是领导么?能节省投资固然是好事儿,不过故事好才是最重要的,你看看行不行。”
“成长的烦恼,这个名字倒是点睛之笔。”韩雪看了一下说道:“故事温馨欢乐,三个孩子遇到的问题现实中的小孩子肯定也能够感同身受,最重要的是还涉及到该怎么教育子女的问题,大人也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