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长安城六十里处的一处山谷里,从长安城出来的那数十骑战马踏着月色来到谷口,立即就有一些人鬼魅似的从谷中出来,将那些骑士迎进去。
走进山谷,只见里面五步一哨,十步一岗,十几支巡逻的军兵在谷中巡视,皇宫大内也不过如此,初入此谷的人,都被这股无形的气势所夺,噤声不语。
一行人走到一个院子里,其中二人迳自进入一个房间,余下的人则自觉的在院子内外布下警戒,一个面皮白净的人在检查了岗哨之后,站在那个房间的门外,如老僧入定似的不动了。
“皇上,您怎么能到这里,而且只带了这么几名侍卫?”
房间里,一名中年人正哭笑不得地向桌后坐着的那位行礼,语气中颇有几分埋怨,而坐在桌后的那位正是当今大唐的至尊李世民,只是他身上的龙袍已经换上了一袭读书人穿的青衫……皇上就是皇上,即便是穿着普通衣衫,看上去也是帝王之姿。
“李靖,难道到了这里,你保护不了朕的安全吗?”李世民不以为意地说道。
李靖低着头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但这位皇上是从千军万马中厮杀过来的,一般的话是劝不了的,没办法,他只好说道:“皇上是千金之体,这里生产的都是火药武器,万一……”
“好了,李爱卿,怎么半月未见,你也变得跟魏征一般唠叨了,我上本说是有新进展了,到底有什么新进展?”李世民饶有兴致地问道。
这个山谷,是工部用来制造火药及火箭、火绳枪的地方,就算是工部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所有参与研制的工作人员都被勒令在这山谷里不得随意出入,军方的重臣当中也只有程知节、李靖二人知道这个地方。
火药研制成功之后,他们成功地研制出了火箭。不过,在研究火绳枪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钢铁加工工艺还不成熟。但是,工部将全国有名的铁匠集中到一起,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研究之后,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当成品制造成功之后,在此督造的李靖立即上本奏明皇上,李世民是个急性子,哪里等得及李靖回京,办完公司之后,带着一批侍卫就直奔这座山谷。
“回禀皇上,火绳枪已经试制成功。”李靖现在已经没脾气了,李世民已经来了,还能将这位大唐至尊赶回去不成?
“真的制成功了?速速取来,朕要看看这火绳枪到底是什么样的。”李世民也兴奋起来。虽然小婉绘制的图纸上有火绳枪的图样,但纸上的图样和实物终究不同,他也难免好奇。
李靖来到屋角,打开屋角桌案上放置的一个盒子,取出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李世民看了一下,倒是想起这东西正跟图纸上的火绳枪一样。
李靖拿起一柄火绳枪讲解道:“皇上,这便是火绳枪,在这里有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而且可以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燃烧的火绳,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黑火药,进而将枪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
“火绳是怎么回事?是跟鞭炮的药捻一样吗?”李世民倒是触类旁通。
“差不多。”
李靖点点头:“比药捻要粗一些,是用麻绳或者捻紧的布条,经过特殊溶液浸泡后晾干,燃烧速度比药捻慢得多。”
“射程大约有多远?”李世民问道。
“大约200~300米。”李靖答道。
“威力如何?”李世民还是最关心结果。
“就弹丸的射击威力而言,要比弓箭厉害,但发射速度要比弓箭慢。”李靖如实说道。
他指着枪口道:“火绳枪发射需要提前装弹,必须从枪口倒入火药和弹丸,然后用通条捣实,然后再点燃火药,将弹丸推出,这个过程急不得,所以速度比较慢。”
“没有更快的办法吗?”李世民皱眉道。
“没有,如果太着急,恐怕会引发危险……譬如炸膛。”李靖有些后怕,其实在火绳枪进行试验时,已经炸伤了好几个人,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好啦,还是让我看看这火绳枪的威力吧。”虽然听了李靖的话,感觉这火绳枪的威力不如想象中之甚,可李世民还是兴致勃勃。
“皇上,请稍等,待微臣去安排一下。”李靖无奈,只好请李世民在屋里等一会儿,他去命人准备……现在可是夜里,这种环境下射击也是一大挑战。
砰砰砰砰
在摇曳的火光中,十几杆火绳枪此起彼伏地喷吐出火光、烟雾和弹丸。不过,大概是射击精确度的问题,中靶的并不多,在枪手们清理枪膛的时候,李靖命人将靶子拿到李世民面前。
这些靶子都是用木板制成的,弹丸在上面击出了孔洞,威力确实比弓箭更要强大。
“威力不错,就是这速度太慢了。”李世民微微蹙眉,拿着一杆火绳枪比划着。
“皇上,还有一种短铳。”李靖一挥手,有人捧上一个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长约两尺的短铳,枪柄上雕镂着漂亮的龙凤花纹,“这是特地为皇上打造的龙凤双铳。”
“这上面怎么没有火绳?”李世民拿起一支掂了掂,很是喜欢,但看来看去,觉得比那长管的火绳枪似乎少了一样东西。
“皇上,这上面用的是经过精心打磨的燧石。”
李靖拿起另外一枝,枪口向外扣动扳机……‘啪’的一声响,火药舱位置闪过一丝火花。
“这个可比火绳方便多了,为什么不是所有的火绳枪都使用燧石?”李世民问道。
“燧石的选择和打磨都比较麻烦,用火绳则比较方便,而且成本低廉。”李靖答道。
李世民点点头,示意李照将盒子收起来,若有所思地看着那些靶子道:“有一利必有一弊,这火绳枪看似威力强大,却不如火箭方便快捷,如果与突厥人作战,他们的骑兵来去如风,在装填弹药的间隙,完全可能冲乱军阵,你们研究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李靖微一思忖,拱手道:“皇上,这解铃还需系铃人。”
“嗯?夏小婉吗?”
李世民点点头,失笑道:“那夏小婉向来不做亏本的生意,这火药配方和使用方法献了出来,必然是要收取利息的。也罢,只要在承受范围之内,你尽管作主。”
长安城,越王府。
就在李世民一行出城不久,一顶软轿抬到魏王府,不过它没有在正门停下,而是直接从侧门抬进府内。
书房里,一个十来岁少年身穿便服,正在读书,此人正是越王李泰。
一名内侍敲门而入,禀报道:“殿下,苏勖大人求见。”
“嗯?这么晚他来干什么?”
李泰放下书,微一沉吟,吩咐道:“请苏大人来书房叙话。”
内侍应声离开,片刻之后,一名三十来岁的青年官员快步走进来,入门拱手行礼道:“臣苏勖拜见越王千岁。”
“慎行何须多礼,请坐下说话。”李泰示意内侍上茶之后,向内侍递了个眼色,内侍立即退下,随手关上了房门。
“殿下,臣听到了一个消息。”苏勖轻声说道:“黄昏时分,皇下带了数十名侍卫,由总管李照陪同离开长安,去向不明。”
“哦?可知道是什么缘故?”李泰微微一惊。
“不是很清楚,但估计与卫国公李靖相关。”苏勖答道。
“为什么这么说?”李泰眉毛微微一蹙。
“据说,皇上是看过李靖的奏章之后,突然起意出去瓣。”苏勖轻声提示道。
“慎行,立即去调查皇上去了什么地方?还有,想办法弄清楚李靖的奏章内容。”李泰沉声道。
“是,殿下。”苏勖恭声应道。
(纠正前面的错误,现在的李泰应该是越王而不是魏王,他是贞观十年封的魏王)
第一卷 乱世 第三百四十九节礼尚往来
第三百四十九节礼尚往来
“不知道张中那边弄得怎么样了,紫鹃,你告诉张南一声,张中第一次管事,让他帮趁一此,别让那些人蒙混过去。”小婉有些不放心。
那些酿酒的法子她也只是看过或者听说过,自己没有动手试验过,但这些她都不担心,什么东西不是有无到有的?
只是张中他们几个虽然有做事情的忠心和热心,但毕竟是年轻,不如张南有较为丰富的社会经验,小婉担心他们管不好那些酒坊的工人,所以让张南在这方面多注意一些。
“夫人,你就放心吧,张中在长安城也做过几天,管理一个酒坊应该没问题。倒是前两天张南反应过,有拨人经常去鹿鸣春,观察询问的都很仔细,却是不知道做什么。”紫鹃说道。
“有这种事情?为什么不跟我说?”小婉有些不悦。
“夫人,这件事情不是很确定,酒楼掌柜的也只是看到张南时提过一次,张南已经让他注意观察,等有进一步行动的时候再向你禀报。”紫鹃说道。
小婉微微点头,却没有再说什么,这也是她制订的规矩,如果什么草木皆兵的事情都要向上报告,那些管事的岂不都是摆设?她还不如经营一家小工厂省心。而且事到如今,他只要注意着别惹恼李世民这个大*OSS就成了,至于其他人,马马虎虎呗。
一个小丫环轻快地走进来:“夫人,来顺儿禀报门外有人求见。”
她将一张名刺递过来。
“平遥厉如海,呵呵,是他啊。”小婉看了上面的名字,微微一笑。张陵去平遥还是她的建议,没来后也跟她谈过厉如海这个人,没想到这老爷子竟然亲自来了。
“请厉老爷进来,大厅看茶。”张陵不在,小婉只好出面招呼,唐代没有后来那么多的规矩,在男主人不在的时候,女主人也可以视客人的身份决定是否出面招待,而厉如海的年龄和身份在小婉看来还是值得尊重的。
“这似乎不是茶叶?”
厉如海嗅着蒸蒸香气,很有些陶醉的感觉,他感觉到这黑色的饮料与已经习惯了的茶饮料又有所不同,二者最明显的就是香气——眼前这杯饮料的香气是浓烈醇厚,而茶的香气是清幽淡雅。
“厉老先生高明,这种饮料叫做咖啡,是新发现的一种饮料,与茶叶一样有醒脑提神的效用,但喝起来味道要更苦一些,需要加些糖来调味。”
“呵呵,我听说这炒茶之法就是传自夫人之手,想必这咖啡饮料也是出自夫人之手吧?”厉如海轻轻饮了一口,回味着口中味蕾传来的感觉,称赞不已。
“只不过是偶然发现罢了。”
小婉淡烯道。
“不知道这种饮料可曾推广?”
在商言商,厉如海倒是立即想到其中的商机,看这老头子眼珠子发亮,小婉就知道她在琢磨什么。
“现在还不行。”
小婉微微摇头:“这种饮料还做不到大面积的种植,在此之前,无法大面积推广。”
“哦,那真是太遗憾了。”
厉如海脸上露出遗憾的表情:“有什么困难吗?”
“有啊”
小婉点头:“这些植物对于环境的影响很敏感,所以现在还在试种当中。”
后面当然还有许多话,却是不足为外人道。当日将尼摩船上的咖啡豆全部收上来之后,小婉便开始加工。原本她是打算全部用于鹿鸣春沧州分店的,但估计那几百斤咖啡豆都供应上去也不够,索性一天只有两壶的量,在鹿鸣春顶层辟了一间雅室,还特地请了一位琴师,当作一个噱头,倒是颇有效果。
物以稀为贵,且不说这咖啡本身的味道如何,鹿鸣春在沧州……不,乃至整个大唐,都是代表了饮食方面最时尚、最尊贵的潮流,而咖啡这种饮料每天只有两壶,就更具代表意义,用现代的话说,喝的不是咖啡,喝的是身份,喝的是尊贵。来鹿鸣春喝咖啡,每天都要提前几天预订,否则根本排不上号。
厉如海也是个人精,听了小婉的回答,虽然不知道真假,却也晓得再谈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小婉毕竟是女眷,所以在谈了一些沿途的见闻,喝了杯咖啡之后,厉如海也知道应该暂时告辞了。
“张夫人,老朽冒昧登门,既然张大人不在,那老朽自当改日来访,有薄礼一份,在外面马车之上,能否劳烦贵管家着人抬进来?”
什么样的薄礼得找人抬进来?
“夫人,厉老先生带了四、五辆马车过来。”紫鹃俯身在小婉耳边轻声禀报道。
小婉有些愕然……这算什么?公然行贿?
紫鹃的声音虽然低,厉如海却是听得很清楚,而且这老头子的老眼也绝对不昏花,将小婉的神情也都看在了眼里。
他微微一笑道:“张夫人,老朽绝无行贿之意,偏僻之地,不过是些粗笨之物罢了。”
小婉心里苦笑,用几辆马车装载的粗笨之物也是相当恐怖的。不过,她也不是怕事之人,礼尚往来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紫鹃,去告诉张有带些人帮忙卸车。”小婉吩咐道。
“是。”紫鹃应声出去,不会儿便回来禀报,张有已经带人去卸车了。
厉如海说的没错,确实是笨重,但绝对不薄,搬进大厅的十几件礼物是成套的漆器,尤其是那扇百鸟朝凤的落地屏风,上百只不同种类的鸟儿没有一只是重复的,翎羽鲜明,栩栩如生,尤其是居中那只凤鸟,翎羽金碧辉煌,用上了真正的金丝银线,不仅漂亮,而且贵气。
“厉老先生,这份‘薄礼’太贵重了”小婉很有些无奈。
“不过是一些漆器而已,略表心意。”厉如海微微一笑:“张夫人,时候不早,老朽就不打扰了,改日再登门拜访。”
“请稍等一下。”
小婉请他稍待,然后低声吩咐了紫鹃几句,紫鹃点点头,转身进入后堂,厉如海看得纳罕,却是不好动问。
片刻之后,紫鹃拿了两个锦盒和一个瓷罐过来……在小婉的示意下,紫鹃将这三样东西放在厉如海身旁的桌子上。
“张夫人这是何意?”厉如海脸色微变,有些不是滋味了。
小婉微微一笑:“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也不是什么珍贵物品,都是张氏工厂生产的,厉老先生如果推辞,可就是见外了。”
厉如海咂巴咂马嘴,没话可说了,只得拱手告辞,紫鹃叫了个下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