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之狙-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錾�

“汉斯中校说的有道理,现在帝国的作战重点还是在苏联,非洲战场一旦战事升级就会加大帝国负担。与其两头奔忙不如专攻一头。呵呵,汉斯的意见还是不错的,能够为帝国着想,真是难得了。去吧,去忙吧,有事情我再召唤你。”希特勒笑眯眯的注视着查尔的离去。

房间里只有希特勒和约德尔了,希特勒终于放下轻松的表情而换上一副严肃的样子:“约德尔,可以说隆美尔的计划还是无懈可击的,作为汉斯说的那些个理由,如果帝国真想支持隆美尔,这些理由都不是问题。这点,想必汉斯也是清楚的,可是他为何还要提出反对意见呢?你说,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其实他和隆美尔的私交不错的,不可能会和他唱反调的呀。奇怪。”

约德尔知道希特勒开始怀疑查尔了,忙向他解释:“我的元首,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汉斯中校这么做是非常正确的,您想,如果隆美尔将军在非洲战场胜利了倒还好,但如果失败了呢?汉斯作为隆美尔将军的朋友一定会维护他的立场的,汉斯是一个稳重的人,他不愿让隆美尔冒险,因为此时开战,其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正是国内和国际上这种不确定因素太多才让一向稳重的汉斯做出宁愿否定计划也不想让隆美尔将军冒险的决定。如果这样考虑,那么,汉斯中校刚才的否定意见就顺理成章了。”看到元首不禁点了点头,约德尔才微微放下一颗紧悬着的心。

当柏林无限期延长对埃作战期限的命令送到隆美尔将军手中时,这位满心抱负,正欲大展拳脚的将军忍不住勃然大怒,他气得大骂柏林的那帮高参都是一帮猪猡,一帮只知道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卑鄙小人。他深深知道非洲战机稍纵即逝,一旦不在此时发动进攻,要等到下次时机成熟不知要等到哪一天。“简直就是贻误战机,这些该死的白痴真应该被送上军事法庭。”隆美尔将军在房间里咆哮着,把柏林发过来的文件扔的到处都是,也把刚走进来遮着一个眼罩的‘大德意志’重装甲旅长史陶芬堡上校吓了一跳。

“噢,我的元帅,您这是怎么了?什么事情让您发这么大的脾气啊。”史陶芬堡上校边抚慰隆美尔将军边俯身捡起地上散落的文件随意的一看后,他忍不住纳起闷来:“我的上帝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柏林不知道现在正是一个进攻埃及的绝好机会吗。无限期延长进攻日期?这简直就是在给敌人翻本的机会。”史陶芬堡上校抖着文件不禁询问隆美尔将军。

“是的,一定还是那帮固执己见的白痴军事顾问捣的鬼,肯定是他们从中作梗,在元首面前煽风点火才让他下达了无限延迟计划的命令。史陶芬堡,你看,我在作战计划中已经详细阐述了此次战役的时间性,并已经向柏林方面做出了保证,这场战役我是势在必得。可是,谁承想,结局竟是这个样子,唉,令人寒心啊。”隆美尔将军发完脾气,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

两个人无可奈何的在房间里坐了很久,终于,还是史陶芬堡沉不住气了:“我的元帅,现在怎么办?难道就这么放弃了吗?真是太不甘心了。”上校恨恨的把烟蒂捻灭:“我看要不我们不要理睬柏林的命令算了,先把计划执行了再说,等我们占领了埃及后看柏林又能怎么说,总不能立了功还把我们送上军事法庭吧。大不了功过两抵,不奖不罚。”史陶芬堡上校看隆美尔将军还在犹豫不决,便进一步鼓动他:“我的元帅,现在机会不多了,趁着军团士气正盛一鼓作气拿下埃及,这样不仅能控制住北非的局势,还可以遏制住红海的交通运输要道,今后我们就不用再为海上物资输送而发愁了。呵呵,不仅如此,我们控制住红海的交通后还可以同样掐断敌人的物资运输,到时让他们尝尝物资接济不上的窘态。”史陶芬堡上校的话其实也是隆美尔将军计划核心。这段话从上校的口中说出来无疑是太具有诱惑力了。将军的脸上明显出现一阵抽搐,他开始真正犹豫起来。

“能行吗?柏林知道了会善罢甘休吗?还有,以我们现在的兵力,进攻埃及还是有些吃力啊,那里毕竟是盟国军队重点照顾的地区,稍有不测会被对方反噬。”虽然诱惑力很大,但眼前的困难也是不容忽略的,隆美尔将军毕竟是一名出色的指挥官,他不会被巨大的诱惑冲昏头脑而蠢动的。

“当断不断,其行自乱,只要咱们下定决心,这些就都是小问题。兵力少点有什么关系,士气高就不怕敌人数量占优势,想当初,我和查尔。汉斯中校在苏联布列斯特地区打游击时才几个人?还不是照样把敌人打的哭爹喊娘的,凭的啥?还不是一股子高昂的士气。再说,您还可以调动意大利军队进行协助嘛,虽然他们废柴了一点,但有就比没有强,战场上推个炮车、递个弹药他们总还是可以的呀。再说,一旦把他们顶上前线,想不打也不行啊,除非这些意大利人不想活了。还有。”史陶芬堡上校压低声音说:“上次因为没有在非洲军团海上补给线的事情上帮上忙,查尔总是感到有些对不起他的‘大德意志’团(现在是‘大德意志’重装甲旅),作为补偿,前些日子他通过统帅部的上层关系为我们搞到一批V型火箭和新装备,这两天就能运过来。呵呵,V型火箭,这可是个好东西啊,迄今也就在苏联战场上用过,听说威力大得吓人,一个火箭过去,半个阵地上就没人了。”看来,史陶芬堡上校对这场战争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看到自信满满的爱将,隆美尔将军的斗志也被调动起来:“好,既然这样,与其白白错失进攻良机,不如抓住机会给敌人以迎头痛击。只要能够消灭敌人,为帝国在非洲开出一片疆土,再大的过失我也认了。愿上帝了解我的一番赤诚之心。”

剩下的时间里,德国非洲军团和意大利军队被隆美尔将军秘密调动起来,部队在将军指挥下从不同方向开始向埃及地区悄悄开进,一张大网,正在埃及地区悄悄向盟国军队展开。

正文 第五十一章 分歧已经产生

当查尔接到史陶芬堡上校打来的电话后就知道坏事了,这些非洲军团的人胆子真是太大了,天高皇帝远的侥幸心理把他们养成了目无纪律的恶劣习气,上级的命令他们根本不听,现在就连元首的命令也置若罔闻,这要是传扬开,非洲军团的那些将领们恐怕非得倒霉不可。‘唉。’面对这种情况,查尔也无计可施,元首的脾气他清楚,任何人的胆大妄为和一意孤行都是希特勒最反感和不可接受的,上次隆美尔在柏林的口无遮拦已经让希特勒对其产生了不良印象,要不是因为他毕竟是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人和随后将军又打了一场大胜仗以弥补在柏林的过失,恐怕元首早就在几个‘小人’的撮弄和煽动下被整治了。他知道隆美尔将军这次不管战役进行的多么成功多么精彩,都要从元首亲信的圈子中被彻底划拨出去。

事情果然不出查尔所料,就在隆美尔将军在北非向埃及发动全线进攻的当天,帝国特工便把情报呈递到元首手中,希特勒看过情报后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大发雷霆,而是一言不发的静坐在那里。几个元首身边的老人都知道,如果元首真的发脾气倒还好了,这说明事情还有缓和的余地,但像元首这样平平静静的就说明他已经对这个人或这件事失去了兴趣。

事后,查尔在一次呈送文件时曾经侧面询问过关于隆美尔将军的刚愎自用和自作主张,当时元首只是微笑着反问查尔如果他是元首会怎么对待这件事情,当查尔经过考虑后回答要严正批评将军不得再犯时,元首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告诉查尔自己不会过于训斥将军,毕竟北非是隆美尔一手开创出来的,在那里,他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行动权,一切还是尊重他的意向为好。这些‘知人善用’的开明话讲完后,元首便决口不再提这件事。

正所谓造化弄人,也怪隆美尔将军背时,本来预计很短时间就可以进行完毕的对埃战争却迟迟没有见到结果。非洲军团战斗力不可谓不强,战术不可谓不正确,但面对以静制动的盟军,一向战风彪悍的德军也无可奈何。现在的英军仿佛已经摸透了德军的脾气,就是不管你出什么故事,我就是屯兵不出埃及,你进来,我就和你作战;你撤退,不管你是表演的还是真撤退,反正我就是不出兵追赶;你选择多点进攻,我就集中兵力攻其一点;你反之集中进攻一点,我则分散开进行多点多线还击。不得不说,以前的盟军尽数遭德军蹂躏而无从反抗,现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摧残锻炼,盟军的战术和战斗经验确实是进步了,他们已经能够看出对方的军事意图并在很快时间内就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对策。这次隆美尔将军进攻埃及,刚开始他故布疑云既派出小部队不断骚扰对方,将军是想等到敌人被骚扰的麻木后再趁其不备倾己重兵一举突破敌人防线。可以说,计划是完美的,这要是用在任何一支没有和非洲军团交过手的部队身上都会令对方上当。但眼前这支部队毕竟对非洲军团的打法太了解了,一次次的吃亏上当已经让他们不会轻易也不敢上当。盟军面对隆美尔将军的这种打法,不再表现得像以前那样要么畏首畏尾要么急切盲动,他们这次则细心的把兵力布置在埃及边境线上,并经常把部队互调,这样就可以让每支部队都有仗可打,而且每支部队都能保持高警戒性。德军第一步计划没有成功,接下来的就不太好做了,毕竟德军的兵力不足,而且此时的柏林不可能再给非洲军团增兵,现在的非洲军团是拼掉一个少一个,所以现在隆美尔将军最希望对方能够应战,而自己就好用短平快的方法击败敌人。但是,唉。

经过一段时间的拉锯战,隆美尔将军看到自己的这个计划已经没有实现的可能便不得不放弃初衷而从埃及的边境线上悄悄撤了下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进攻就这样偃旗息鼓了。

‘不是自己的队伍不强悍,实在是敌人太狡猾’。隆美尔将军现在沮丧之极,他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本来他希望经过这场战斗的胜利来彻底改变元首和柏林对自己的看法,他希望自己这颗赤诚之心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认可。现在倒好,元首和柏林肯定是改变看法了,‘无组织、无纪律’成了非洲军团的代名词,自己和自己的这支队伍算是臭出名了。隆美尔将军知道这次玩过火了,他感到自己一生的抱负都将因为这一场战斗而彻底失去了展示的机会。此后不久,隆美尔将军接到查尔从柏林发过来的一封长信,查尔在信中详细讲述了元首和柏林各界对他这次发动战役的各种态度和表现,并向将军阐述了自己对这些看法的个人理解。看过信后,隆美尔将军的心彻底凉了,查尔的话代表了柏林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也标志着自己的政治前途彻底完了,经过此战,元首看样子已经对自己心灰意冷并选择了放弃自己。经过一番考虑,隆美尔将军终于拿起笔来给查尔回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向查尔讲述了自己的无奈和郁闷,表达了对柏林的愤怒和对元首的失望,而且他还在信中强烈流露出希望改变帝国现在这种政治格局的愿望。这是这种不满情绪导致隆美尔将军最后的悲惨结局,当然,现在还刚刚只是一个开始。

不仅隆美尔将军如此,就连史陶芬堡上校现在也是牢骚满腹,他在与查尔的电话中牢骚满腹,不停的向查尔嘟囔着如果柏林能够采取支持的态度多给些物资和兵力,进攻埃及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无功而返,而且隆美尔将军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意志消沉。一切都是元首和最高统帅部的将军们混账,正是他们的这种不明事理看不清事态发展偏又不懂装懂的瞎指挥才造成现在这种窘境。电话中,史陶芬堡上校就差没破口大骂了。查尔在电话那头久久没有出声,谁也不知道他此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最后,查尔突然询问史陶芬堡上校是不是可以从非洲回到柏林来,他告诉上校这个时候回到柏林并不是临阵脱逃,而是真正帮助非洲军团,因为柏林能够为非洲军团讲话的人实在太少,他的归来多多少少能够为非洲军团出一些力。对于查尔的提议,一向对他惟命是从的史陶芬堡上校不假思议的同意了。

‘狼穴’中,希特勒和查尔面对面坐着,品尝着施蒙特将军沏好的蓝山咖啡,元首的心情明显很好,查尔开始小心翼翼的向他提出一个要求:“我的元首,前两天史陶芬堡上校来电告诉我,他想回到柏林来,毕竟非洲现在的形势还是可以掌握的,而且,上校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太适合在前线作战了,您看?”

“噢,那就让他回来吧,他身体残疾的情况我也是知道的,非洲军团多他一个反而是个累赘。呵呵,现在你的身边也要有几个人帮衬一下了,上校不错,毕竟和你出生入死过,对你,他还是比较忠诚的。”希特勒说完转头问正在忙碌的陆军上将帝国人事局长施蒙特:“你是主管帝国人事的领导,告诉我,这个上校回到柏林后有哪些职务可以让他选择?”

施蒙特走到元首身边尊敬地说:“我的元首,最高统帅部作战处处长、空军后勤部部长、后备役司令部参谋长、装甲兵参谋长的职务都在空缺中。元首,您看他适合哪个呢?”

“你看呢?我的中校,毕竟是你的人,你看把他安置在哪里好?说吧,我听你的。”元首声色和悦又问查尔。

“噢,要不还是让他到后备役司令部吧,那里毕竟轻松一些,上校在前线已经够紧张的了,现在轻松轻松也好。您看呢?我的元首。”查尔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把史陶芬堡上校安排在后备役里比较合适一些,因为装甲兵是古德里安将军的地盘,他在那里盘踞多年,从上到下几乎都是他的人,而上校作为查尔的搭档,肯定也和古德里安将军是死对头,如果这样冒冒失失到了那里一定会受到或明或暗的排挤。空军那里更不能去,首先上校是一名陆军,他到了那里一定会因为军事专业不对口而吃瘪,还有,空军司令戈林现在已经是个过期明星,连带着空军风光的日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