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解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时空-解放-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局面很复杂么,平津地下工作的同志也随后发来消息,说是有确切的证据是重庆方面所为。我倒是认为,在目前平津自治政府成立的关键时刻,在联合政府谈判即将展开的时刻,发生这样的事情,本身就说明了性质的不同寻常。有人见不得国内的安定局势,千方百计要把水搅浑。”

  “这件事情看来是要讨论一下,我们的蒋委员长又开始给我们出难题了。等会等老总(朱德)、少奇来了,我们一起研究研究。”毛泽东用力地吸了一口烟,“弼时同志过世后,他的工作还没有安排妥当,顺便也一起研究。”

  “好的,那给北平方面怎么回电?”

  “告诉刘云,安心养病,等身体复原了再来延安汇报工作。”毛泽东想了想,“另外让地方上妥善安排,派出人员照顾他的生活,同样的事情可不能发生第二次……”

  “我看是不是再附加几句,平津方面乃至于全国各地负责地下工作的同志,都要注意身分,决不可轻易暴露,哪怕成立了联合政府,我们也要保持对国民党充分的警惕性。”

  毛泽东点点头,表示赞同这些:“我们的同志一定要继续保持统一战线的精神,既要联合又要斗争。”

  北平的讨论完了,延安的讨论却刚刚开始……

第四节 党内决策
现在更新第四节,好不容易才写完,累死了……

  今日更新的字数已经突破5000,请大家继续支持!!也欢迎到我的书评区踊跃讨论!!

  窑洞里烟雾腾腾,书记处的书记们正在开会,只不过原本一贯是五大书记集聚的场面,现在只剩下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和周恩来四个,第五个书记,也就是任弼时,在哈尔滨一战中原本是去谈判的,结果对方压根没给什么机会反而被苏军的炮火击中,虽然进行了全力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而去世。

  从大体的形势上看,延安似乎很不错,艰苦卓绝进行了8年之久的抗战胜利了,联合政府的方案也提了出来并且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持,并且已经在平津这样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城市里开始了试点,八路军、新四军、各地方部队都是一片欣欣向荣之势,队伍在壮大,装备在改善,控制的地盘在扩大,别的不说,光是东北四省的获得就已经足以让党内高层乐得合不拢嘴了。是的,蒋介石挑动了局部内战,但无论是阎老西这样的###摩擦高手,还是东南伪军这样的“曲线救国”分子,甚至国民党苦心经营的美械部队,都在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共武装前碰得头破血流……一句话,人民的力量、革命者的力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大过,但是,还有隐患,甚至是很大的隐患。

  任弼时的死就是这些隐患的外部表现。哈尔滨之战,由于对手是苏联老大哥的“红军”,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中共中央进行了严密的消息封锁,不要说延安方面所控制的地盘基本听不到这些消息,就连一般的党内干部也是不得而知,甚至可以将消息灵通与否作为一个人党内地位的判断依据:一点都不知道,大部分基层党员和干部属于此类,知道一点消息,但不知道全局和规模,属于中层干部,知道中苏两党的部队交战,而且还知道规模很大的,属于高级干部(比如像刘云这种职位),知道任弼时是被派遣出去谈判的,起码要有中央委员(包括候补委员)的身分,而知道任弼时其实不是病死而是让苏联炮火击中要害身亡的,那只限于政治局一级了。

  但是,消息再重要,内容再敏感,人死了却不可能封锁消息,封锁时间越长所造成的被动就越大,书记处经过反复讨论,认为还是要尽快给党内一个交待,否则不足以安定民心、军心。也因为如此,借着战胜蒋介石所发起的各地###战役的胜利,中共中央公布了任弼时去世的消息,延安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悼词出自毛泽东之手,高度评价了弼时同志的革命贡献,深刻缅怀弼时同志的点点滴滴,号召全党继承弼时同志的遗志,为建设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主席,弼时同志下葬已经10天了,从各方面的反应情况来看,声势已经渐渐地小了下去,对于中央的压力也小了,因此,我认为时机已经差不多已经成熟了。”说话的是刘少奇,他所谓的声势,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内“共产国际”派对于中央的压力,对于哈尔滨战事的不满,对于中苏两个“共产主义”者之间的冲突不满,按照他们的理解,既然苏联老大哥要这个地方,那就交给人家,反正过两天红军撤回去后地方还是会还给中共的,中国革命正进行到关键时刻,不能因此破坏中苏两党间的关系,更不能因此给广大党员造成思想混乱,以王明等人的表现最为突出;二是党内“本土”派对于中央的压力,他们同样对于哈尔滨战事不满,特别像彭德怀这样执掌军权的人看来,苏联的行为再一次地表现了他们的蛮横,表现了他们的沙文主义,中国革命历史上吃“瞎指挥”、“乱指挥”的苦,吃共产国际的亏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中共中央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没有一种旗帜鲜明的民族立场,是注定要付出代价的,其结果只能是带来广大人民对于共产主义的疑惑,造成普通党员对于中央的误解,既然要实事求是,那就不要藏着盖着……

  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内领袖,其心情是复杂的,他们在理性上倾向于前者,认为:若是没有苏联的帮助,没有苏共的支持,中国革命要走很多弯路,中国革命胜利的时刻也会推迟很久,即使革命成功了,如果没有苏联的帮助,要想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建立起稳固的国家政权也是困难重重;在同时,他们在感情上又是倾向于后者的,苏联这一手闹得太不像话了嘛,你要哈尔滨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赤裸裸的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却不是毛泽东这类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感情的人接受的了的,如果事情换个方式,中苏两党直接谈判,苏联在其他方面做出一些让步或者明确表态支持中共,中央是准备在哈尔滨问题上让步的,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嘛!但是斯大林倒好,不仅拒绝谈判而且还要出动大批红军攻打,毛泽东在愤怒之余,写下了“亲痛仇快”几个大字以作为告诫。

  正是在这种复杂思想的指导下,中央才对哈尔滨问题含含糊糊、左右摇摆,等到最后下定决心命令撤出的时候,毛泽东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哈尔滨重要,但是坚守哈尔滨的部队更重要,共产主义的“团结”似乎也更重要。而刘云的“抗旨不遵”,正是摸到了党内大佬的底牌,把握住了复杂性,以毛泽东的精明,他怎么会看不出刘云是故意在这么干?但是他也不生气,在某种意义上默许甚至还纵容这么干,说到底还是朴素的民族感情在主导,这才是雄才大略的中国领袖――真实历史上因为拒绝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一直为外人津津乐道,其实殊不知他在延安时期已经就这样了,这一点从王明问题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王明在七大上作了自我批评,会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师哲一起走回枣园,路上毛泽东问道:“你认为王明的检讨怎么样?”

  “不深刻。”师哲回答得很干脆。

  “你说得对。不过他的核心问题是对自己的事(中国问题)想得太少,替别人想得太多了。”师哲听了,哪有不心领神会的道理?这话与其是说给他师哲听的,倒不如说给党内“某些”人士听的。

  抗战时期,斯大林要求中共战时一切服从国民党,战后继续与国民党合作,共同建国,忽视中国革命中许多复杂问题和流血的教训,只求拖住日本,减轻对苏联的威胁。对此,王明全盘接受,而毛泽东的评价就意在言外了。

  但是,话反过来说,正是因为刘云摸到了党内高层的脾气,毛泽东才要把他千里迢迢地召见到延安来,刘云这种出乎意料的举动已经不少了,毛泽东觉得有敲打敲打的必要,在私底下,他不止一次和周恩来谈及:“……刘云同志的能力是强的,各方面表现也是突出的,战略眼光和把握全局的能力也是可圈可点的,但是在政治上还不成熟,或者说,还欠缺那么一点火候……但即使这样,革命立场是很坚定的,比某些同志要强。”

  周恩来同意毛泽东的评价,并且补充道:“这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很鲜明的同志,在党内高级干部中具有典型性,既然政治上还不成熟,那就需要帮助他尽快成熟起来,要在合适的岗位下继续锻炼……一句话,他还年轻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也正是因为这个表态,刘云获得了东北局委员等职务,这也是中央在给他压担子。

  中共中央当时是没有政治局常委的,书记处的五大书记其实就是隐隐约约的党内核心,因此,任弼时过世后,中央需要一个新的书记,这样才能构成单数么。按照党内惯例,这等事务首先需要上层统一意见,刘少奇刚才所说的时机成熟,也包括这个方面。

  毛泽东大口大口地抽着烟:“我看可以让陈云同志来担纲。陈云同志多年在中央工作,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干部中的威信也很高,能力上完全不是问题,在另一方面,他现在已经是政治局委员(七大时排行第六)同时刚刚被选举为书记处候补书记(8月份的事情),资历和地位上也是合适的……”

  “我赞同主席的意见,陈云同志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况且现在抗战告一段落,我们党面临着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任务,这一块也是陈云同志最得心应手的。”周恩来表态支持。

  刘少奇和朱德交换了一下意见,开口道:“我们也赞成主席的意见。”

  四人既然一致,就这么迅速决定了下来,毛泽东开口道:“目前局势复杂,我们需要召开一次临时的中央全会,讨论今后的革命方略,陈云的补选也可以安排在临时全会上进行。全会的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联合政府,另一个是和苏共的关系,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人们的思想误区就不能克服,无论短期长期,对于革命事业都是非常有害的……”

  “主席说得很对,蒋介石最近发动了几次###高潮,都让我们打退了,现在又变换新花样,要求我们去重庆谈判,这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他的如意算盘大概是这样的:不去,可以把发动内战的罪名安在我们头上,去了,可以使出各种手段和压力,反正就是要软硬兼施逼迫我们交出军队和地盘……”

  毛泽东风趣地笑道:“我们的蒋委员长,算盘可是打得很精明哦,看来这么多年也学了不少东西,还知道放和平谈判的烟幕弹了,他以为我们不敢去,我们偏偏要去,而且还要谈出成果来……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去!要去!我去!”

  “主席!”刘少奇和朱德同时表示了对蒋介石卑劣手段的担心,“张学良将军还被他扣在手中呢。”

  “不要怕,要相信我们党的力量,相信人民的力量,再说了,我去了,不是还有你们嘛。”毛泽东挥了挥手,“还是请恩来谈谈访美的感受。”

  “我到美国转了一圈,和杜鲁门等美国政要举行了会晤,他们对于联合政府的构想是支持的,对于实现中国和平、民主也是期望的,不过他们提出的方案,还基本上是赫尔利的五点草案:一、中央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共同合作;二、各方均承认蒋介石为中华民国的主席及所有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三、中央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拥护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在中国建立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四、中国政府承认中国共产党并使之成为合法之政党,所有国内政党,将予以平等、自由及合法之地位;五、中国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及一个军队,共产党之官兵,经中央政府编定后,将依其阶级,享受与国军相同之待遇。”在中共领导人看来,这个方案绝口不提联合政府,代之以含含糊糊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又要放弃军队来换取“合法地位”,并非一个好方案,刘少奇和朱德的眉头开始皱了起来,毛泽东倒是很沉得住气。

  周恩来随后补充道:“杜鲁门总统与我会谈的时候非正式地说,美国方面理解中共要求建立联合政府的苦心,但是鉴于美国的政治舆论和具体实践,还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的提法比较合适,美国人的理解是,既然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那肯定是各方面联合的政府……我的意见是,咱们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联合而不是在政府名号中出现联合字眼,只要能包容各方面代表,体现民主成分,就是叫国民政府也可以嘛!至于军队改编,杜鲁门说如果我们不放心,可以在美国人主持下进行改编,他一再向我保证,没有干涉中国内政的意思,一旦改编完毕,美国人就要撤走,将来如果再有美国顾问,也是中国新政府邀请后才会派来,他许诺,为了帮助中国军队实现现代化,美国方面可以提供援助,部分是有偿的,部分是无偿的,就以美国剩余的军火拨付,在分配的时候会体现一视同仁……另外,他还特意指出,如果苏联侵略中国,美国一定向中国提供援助,帮助中国抵抗,至于哈尔滨战役中损失的新军装备,美国人会尽快帮忙补上,甚至可以在联合政府组建前就完成……我去了美国最大的感受是,美国方面对于苏联的戒心已经很重了,各种不友好的言辞随处可见,但是,在美国主流媒体舆论中,还是能把我们党和苏联区分开来的,认为不是一回事……”

  毛泽东点了点头:“美国的态度有所松动,但是屁股还是在国民党这一边的,对于我们不是完全放心。恩来啊,你再说说美国政府对于哈尔滨的战事是什么态度?”

  周恩来愣了一下,毛泽东笑道:“没关系,就我们几个,你照实说,我有心理准备……”

  “美国方面对于苏联的批评声音是很大的,认为这是苏联侵略中国意图的流露,部分右翼势力给白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