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之死大揭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光绪之死大揭秘-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杨锐接领密诏后,惊恐不安。他意识到,事情已经
  到了紧急关头。慌张中,杨锐向光绪奏称:
  这是皇帝的家事,应当与皇室的大臣们商量,小臣不敢操刀自割。
  确实,杨锐害怕了。这道密诏在两天之后,才交到其他三人手中传看,贻误了宝贵的时间。
  八月初二日,光绪发布了催促康有为快速离京的谕旨:
  工部主事康有为,前曾命其督办官报局,此时听说尚未出京,实为诧异。报馆为开发民智之本,职任不为不重。著
  康有为迅速前往上海,不得观望迁延。
  八月初三日早晨,康有为接到光绪谕旨后,召集谭嗣同、康广仁、梁启超、徐仁禄等,在南海会馆商量对策。
  众人为时局至此,以及光绪皇帝的危难处境,悲痛不已。
  会议开了很长的时间,意见纷纷。最后还是在谭嗣同的坚持下,制定了一个杀荣禄,清除慈禧集团的计划。
  即策动掌握着驻天津北洋新军的袁世凯举兵。先在天津杀掉荣禄,然后星夜调北洋新军进入北京,围颐和园,劫持慈禧太后,并将她的亲近心腹刚毅、裕禄、怀塔布、许应弋等人,一网打尽,全部逮入刑部监狱。
  众人一致推举谭嗣同去说服袁世凯。
  至此,袁世凯已经成为了决定光绪皇帝以及维新派命运的关键人物。
  袁世凯后来曾经在一段时间里,主宰过中国近代社会,但是这时他还只是清朝政治中的一个不大不小的人物。
  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早年曾经投靠过淮军将领吴长庆。后来经过几年的钻营,在光绪二十年的时候,以道员衔到天津的小站地方训练新军,很快掌握了一支拥有新式装备的近万人的武装,得到荣禄的信任。同一年,他看到皇帝倾向于变法维新,遂又加入了文廷式的强学会,与维新派建立了联系,并因此不断受到光绪的召见。
  袁世凯是一个非常狡猾的政治投机家。在维新与守旧两大集团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脚踩两只船。在一边,紧紧地依靠着荣禄,同慈禧集团关系密切;另一边,则与维新人士保持接触,并时常进入紫禁城。哪边政治上能够最终得势,袁世凯就将最终倒向哪一边。
  

病逝耶,害亡耶?
权力是慈禧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在所有的政治角逐中,她要永远扮演胜利者的角色。
  果然,在颁布令溥仪进宫谕旨的第二天,光绪去世。溥仪受命继承大统,为宣统皇帝。其父摄政王载沣,为监国。
  次日,已经奄奄一息的慈禧太后,做出了她一生中的最后一个决定:
  嗣后,一切军国政事,均由监国摄政王裁定。
  交出在手中已掌握了半个世纪的权力。
  数小时后,这位令人生畏的老人撒手而去。
  光绪皇帝是清朝最不幸的皇帝。因为在他死后,任何人都不知道应该把他的遗体埋葬在哪里。按照清朝祖上的做法,皇帝都是生前亲自选择万年吉地,精心进行修建。一个月之后,清廷始将光绪的陵地选在金龙峪,即今天所说的清西陵地方。陵寝定名为“崇陵”。
  “崇陵”的修建正值清末,到辛亥革命时,尚未建成。它的建筑范围和规模,也较其他清皇陵为小。没有大碑亭,以及象征着封建帝王生前威严的石象生等建筑。
  光绪的遗体,直到他死后的第六年,才从停灵的梁各庄行宫,移往刚刚建成的“崇陵”下葬。
  光绪帝葬礼图之一
  这时已是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了。
  ※※※※※
  2008年11月2日,“清光绪皇帝死因”研究报告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央电视台、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向外界正式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光绪皇帝死因真相大白。
  从2003年到2008年,该研究小组用了5年多的时间,通过“中子活化法”、“原子荧光光度法”、“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联用分析法”等科学技术手段,对现存光绪帝的头发、遗骨及衣物,进行了科学严谨的检测和分析,得出的结果令人震惊。
  这项研究还需从光绪皇帝的墓葬遗物说起。
  1938年,一群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野蛮地盗挖了埋葬着光绪帝及其皇后隆裕的“崇陵”,不仅墓葬中的文物大量流失,而且严重破坏了陵寝。
  1980年,经批准,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对“崇陵”地宫进行了清理。据参加者讲,墓葬破坏严重。隆裕皇后棺椁的顶盖被全部掀开,由于宝顶渗水,棺椁内积满泥水。光绪皇帝棺椁破坏程度稍小,只是侧壁上被打开了一个洞,尸骨保存较完整。
  墓葬清理完毕后,再次予以封闭。为了今后研究之用,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的专家将光绪、隆裕的头发及部分尸骨和遗物带出,保存于库房之中。
  正是这个聪慧之举,使得今天人们解开光绪死因的百年之谜成为了可能。
  研究者首先对光绪皇帝的头发进行检测。通过微型核反应堆,采用“中子活化法”,即核分析方法,测定了光绪皇帝的两缕头发。结果发现,其砷的含量非常之高,部分发段竟达2 404微克/克。而当代健康人的正常含量为014微克/克,两者相差17 000余倍。经与隆裕皇后及同时代的清人头发比较,光绪头发中的砷含量仍分别比他们高出260倍和131倍。
  过量的砷可使人中毒以至死亡。很显然,光绪头发中的砷含量早已超过了正常人所能承受的极限。
  那么,光绪头发中的砷是从哪里来的呢?
  为了寻找这个答案,专家们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