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宦官-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71] 王元翰: 《根本重地痛苦剥肤疏》。
  [72] 汪若霖: 《汪给谏文集·歇官不宜妄追,职官无辜受毙疏》。
  [73] 林如楚: 《酌议水衡事宜等事疏》,《神庙留中奏疏汇要·工部卷一》。
  [74] 董其昌: 《神庙留中奏疏汇要·户部卷一》。
  [75] 《明史》卷二二《熹宗本纪》。
  [76] 不著撰人: 《管窥小识》卷三。
  [77] 杨循吉: 《吴中故语》。
  [78] 《皇明诏令》卷九《差内官按行河泊所敕》。
  [79] 况钟: 《况太守集》卷八《请免苛征折布奏》。
  [80] 王世贞:  《弇山堂别集》卷九二《中官考》三。
  [81] 《明史》卷八二《食货志六》。
  [82] 祝允明: 《志怪录》。
  [83] 陈霆: 《两山墨谈》卷九。
  [84] 徐咸: 《西园杂记)卷下。
  [85] 韩邦奇: 《苑洛集》卷一○,一三。
  [86] 王学谟: 《续朝邑县志》卷六。
  [87] 尹守衡: 《明史窃·刘实传》。
  [88] 陈继儒: 《见闻录》卷六;《读书镜》卷七。
  [89] 宋一韩: 《比岁织造太烦等事疏》,《神庙留中奏疏汇要·工部卷一》;《明大政纂要》卷四六。
  [90] 织金,指用金线织成的锦缎。闪色,指由红蓝丝线织成的光面缎。
  [91] 通袖,指衣饰花纹通胸背至衣袖皆满者。膝遥В敢路南掳凇
  [92] 范守己: 《曲洧新闻》卷二。
  [93] 林如楚: 《祖制广圣恩恳乞停遣内臣等事疏》,《神庙留中奏疏汇要·工部卷一》。
  [94] 刘应秋: 《刘文节公集·与大司徒石东泉书》。
  [96] 伍袁萃: 《林居漫录》别集卷六。
  [97] 蒋以化: 《西台漫记》卷四《纪葛贤》。
  [98] 柴升: 《题为陈言救时弊以弭寇盗等事疏》,《明经世文编》卷一○七。
  [99] 毼,即毼,一种毛织品,大概相当于今之驼绒。
  [100] 陈汝锜: 《甘露园短书》卷五。
  [101] 傅维鳞: 《明书·食货志二》。
  [102] [103] 魏坤: 《倚晴阁杂钞》。
  [104] 王世懋: 《窥天外乘》。
  [105] 万历《江西省大志》卷七《陶书》。
  [106] 徐学聚: 《国朝典汇》卷一九八《烧造》。
  [107] 黄景昉: 《国史唯疑》。
  [108] 刘骥: 《柬白御史书》,乾隆《浮梁县志》卷一一《艺文下》。
  [109] 朱: 《陶说·序首》。
  [110] 朱: 《陶说》卷一。
  [111] 萧近高: 《参内监疏》,《江西通志》卷四九《舆地略》。
  [112] 朱赓: 《朱文懿公奏疏·请易江西税使潘相揭》。
  [113] 陈有年: 《为钦奉圣旨事疏》,《明经世文编》卷三七九。
  [114] 《浮梁县志》卷五《陶政》。
  [115] 《明神宗实录》卷四一九。
  [116] 户口食盐银钞即按官民户口定量配售食盐,而令官民以钱钞银米纳盐价。
  [117] 《明武宗实录》卷五五。
  [118] 余盐,指灶丁纳正课后所剩余的盐。
  [119] 王世贞: 《弇山堂别集》卷九四《中官考》五。
  [120] 梁储: 《请罢中官奏讨盐引等事疏》,《御选明臣奏议》卷一四。
  [121] 陈仁锡: 《皇明世法录》卷二八《盐法》。
  [122] 吴廷举: 《处置广东盐法疏》;朱廷立等: 《盐政志》卷七。
  [123] [140] 《明神宗实录》卷四四○。
  [124] 此事详见叶永盛: 《玉城奏疏·浙江盐政疏》。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四、明朝宦官与文化(10)
[125] 杨鹤: 《永宽商灶疏》,《浙江通志·艺文一》。
  [126]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三五。
  [127] 陈登原: 《国史旧闻》三分册《铲魏忠贤墓》。
  [128] 《明史·樊玉衡传》。
  [129] 《明大政纂要》卷五六。
  [130] 李贤: 《古穰集》卷三○《杂录》。
  [131] 王廷相: 《内台集·明故朝议大夫山东布政使司参议陈公墓志铭》。
  [132] 陆深: 《俨山外集》二七《中和堂随笔》上。
  [133] 朱睦: 《皇朝中州人物志》卷一一《杨琎》。
  [134] 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镇滇二内臣》。
  [135] 许重熙: 《宪章外史续编》卷一一《万历注略》。
  [136] 邹维琏: 《达观楼集》卷一八《请革债帅弊端疏》。
  [137] 顾磷: 《顾华玉集》卷三七。
  [138] 《明怀宗实录》卷一;李逊之: 《三朝野记》卷四《崇祯朝纪事》。
  [139] 杨士聪: 《玉堂荟记》卷下。
  [141] (朝鲜)《光海君日记》卷三一。转引自李光涛: 《记明季的贿赂公行》。
  [142] 吴晗: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五二《仁祖大王实录》一。
  [143] 《朝鲜李朝仁祖实录》卷二九。
  [144] 王鏊: 《震泽纪闻》卷下;焦竑: 《国朝献征录》卷一一七《梁芳》。
  [145] 邹维琏: 《达观楼集》卷一八《请革权宜疏》。
  [146] 徐学聚: 《国朝典汇》卷一九《庄田》。
  [147] 何孟春: 《何文简疏议》卷一《应诏万言疏》。
  [148] 《续文献通考》卷六《田赋六》。
  [149] 夏言: 《桂洲夏文愍公奏议》卷二。
  [150] [153] 《明会要》卷六二《兵五》。
  [151] 《英宗正统实录》卷一一九。
  [152] 《明会典》卷一五一《马政二》。
  [154] 陈洪谟: 《继世纪闻》卷三。
  [156] 高岱: 《鸿猷录》卷一二“安化之变”。
  [157] 《明史》卷二五六《毕自严传》。
  [158] 《明清史料》乙编第八三三页。
  [159] 王士性: 《广志绎》卷二。
  [160] 王世贞: 《凤洲杂编》卷五。
  [161] 王世贞: 《弇山堂别集》卷九○《中官考》一。
  [162] 《明宪宗实录》卷四。
  [163] 《明史》卷###《兵志一》。
  [164] 孙承泽: 《春明梦余录》卷三一。
  [165] 《二申野录》卷八。
  [166] 《明史》卷二五八《李曰辅传》。
  [167] 《崇祯长编》卷二。
  [168] 文秉: 《烈皇小识》卷四。
  [169] 《明史》卷三○五《宦官二》。
  [170] 无名氏: 《明亡述略》卷下。
  [171] 《明史》卷一七四《朱谦传》。
  [172] 王世贞: 《弇山堂别集》卷九四《中官考》五。
  [173] 彭孙贻: 《平寇志》卷五。
  [174] 《明史》卷二五二《杨嗣昌传》。
  [175] 王世贞: 《弇山堂别集》卷九三《中官考》四。
  [176] 《明史》卷二○四《翟鹏传》。
  [177] 《明经世文编》卷一二四,《蒋文定公湘皋集》。
  [178] 《明通鉴》卷一四;《御批通鉴辑览》卷一○二。
  [179] 《明通鉴》卷二○。
  [180] 王世贞: 《弇山堂别集》卷九○《中官考》一。
  [181]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五。
  [182] 李逊之: 《三朝野记》卷二。
  [183] 文秉: 《烈皇小识》卷八。
  

四、明朝宦官与文化(11)
[184] 王世贞: 《凤洲杂编》卷一。
  [185] 《明通鉴》卷三四。
  [186] 《明史》卷一七八《秦竑传》。
  [187] 《明史》卷一六《武宗本纪》。
  [188] 《明经世文编》卷一六二,《林次崖文集》。
  [189] 陈洪谟: 《治世余闻》下篇卷四。
  [190] 叶权: 《贤博编》。
  [191] 张岳: 《小山类稿选》卷一六。
  [192] 王文禄: 《庭闻述略》。
  [193] [197] 何孟春: 《何文简疏议》卷八。
  [194] 《明史》卷一九二《张翀传》。
  [195] 《明史》卷一五九《王宇传》。
  [196] 王世贞: 《弇山堂别集》卷九二《中官考》三。
  [198] 《明史》卷一八○《强珍传》。
  [199] [200] 《明史》卷三○四《宦官一》。
  [201] 《万历野获编》卷二二。
  [202] 《明史》卷一九二《安磐传》。
  [203] 丁易: 《明代特务政治》第四章《天下兵马的总监督》。
  [204] 周同谷: 《霜猿集》。
  [205] 毛奇龄: 《武宗外纪》。
  [206] 《明史》卷二三四《卢洪春传》。
  [207] 《明史》卷二二二《张学颜传》。
  [208] 《明史》卷三○五《宦官一》。
  [209] 《平寇志》卷八。
  [210] 《明史》卷二三四《卢洪春传,附董基传》。
  [211] 吴履震: 《五茸志逸》卷八。
  [212] 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卷二九。
  [213] 张志淳: 《南园漫录》卷一○。
  [214] 沈榜: 《宛署杂记》卷一九。
  [215] 蒋一葵: 《长安客话》卷三。
  [216] 刘侗: 《帝京景物略》卷五。
  [217] 于敏中等编纂: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九七。
  [218] 林道远: 《摩诃庵小记》。载《北京风物散记》第一集。
  [219] [269] 刘若愚: 《酌中志》卷二二。
  [220] 何孟春: 《余冬序录摘抄内外篇》卷一。
  [221] 陈洪谟: 《继世纪闻》卷二。
  [222] [223] 文秉: 《先拨志始》卷上。
  [224] 钱谦益: 《列朝诗集》丁集下。
  [225] 《明史》卷二四五《缪昌期传》。
  [226] [237] 文秉: 《先拨志始》卷下。
  [227] 孙承泽: 《天府广记》卷二六。
  [228] 都穆: 《听雨纪谈》。
  [229] [234] 徐咸: 《西园杂记》卷下。
  [230] 皇甫庸: 《近峰闻略》。
  [231] 陈洪谟: 《继世纪闻》卷一。
  [232] 韩邦奇: 《苑洛集》卷七。
  [233] 王世贞: 《觚不觚录》。
  [235] 郑仲夔: 《耳新》卷七。
  [236] 茅元仪: 《掌记》卷六。
  [238] [243] [244] 钱谦益: 《列朝诗集》丙集。
  [239] 《重修常昭合志》卷二○,人物志。
  [240] 蒋一葵: 《尧山堂外纪》卷九四。
  [241] 谭希思: 《明大政纂要》卷四一。
  [242] 郑晓: 《今言》卷二。
  [245] 郑岳: 《山斋文集》卷一。
  [246] 见本书本章三《明朝宦官与军事》。
  [247] 在某些史料及现代史学著作中,把《富阳民谣》说成是百姓作的民歌,误。参见王春瑜作《富春谣作者考》,载《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丛》第一辑。
  [248] 见本书本章二《明朝宦官与经济》。
  [249] 《列朝诗集》丁集,卷一五。
  [250] 张岱: 《陶庵梦忆》卷七。
  

四、明朝宦官与文化(12)
[251] 郑振铎: 《中国文学史》第六十四章。
  [252] 《吴县志》卷七八,杂记一。
  [253] 董含: 《三冈识略》卷七。
  [254] 王重民: 《中国善本书提要》子部,小说类。
  [255] 谢国桢: 《增订晚明史籍考》卷二四。
  [256] 《醉醒石》第一一六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257] 《宛署杂记》卷二○。
  [258] 神穆德: 《潭柘山岫云寺志》卷一。
  [259] 查慎行: 《人海记》第六页。
  [260] 《万历野获编》卷二四。
  [262] 宋起凤: 《稗说》卷四。见《明史资料丛刊》第二辑。
  [263] 王樵: 《方麓集》卷一一。
  [264] 谢肇: 《五杂俎》卷三。
  [265] 《酌中志》卷五。
  [266] 《明史》卷三○五《宦官二》。
  [267] 此条材料系王毓铨先生提示。
  [268] 抱阳生: 《甲申朝事小纪》初编卷一○。
  [270] 《明史》卷三○四《宦官一》。
  [271] 张岱: 《西湖梦寻》卷三。
  [272] 刊于《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二期。
  [273] 朱彝尊: 《明诗综》卷八七。
  

一、郑和(1)
郑和,(1371—1434[?])云南昆阳(今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人,回族。原姓马;曾祖父叫拜颜,祖父、父亲都叫哈只;哈只是阿拉伯语“na ji”的译音,意为“巡礼人”。大概郑和的祖父、父亲都曾到###教圣地麦加去朝过圣[1],也就是巡礼,因此颇受地方百姓尊重,干脆叫他们哈只了。不用说,郑和一家都信奉###教。洪武十五年(1382),郑和的父亲病故,抛下十三岁的他和另外五个兄弟姊妹。郑和本人除信###教外,对佛教及民间崇奉的神,如东南沿海的海神天妃,也并不排斥。
  大约就在其父去世前不久,他因某种机缘入宫当了宦官,叫他三保,侍候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役中,他跟随燕王征战有功,擢升为太监,赐姓郑。其间的详细情形,无确切可靠的史料记载,人们至今并不清楚。
  郑和至今仍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与他的下“西洋”,成为杰出的航海家,是密切相关的。所谓“西洋”,是明朝人的地理概念,他们以婆罗洲为中心,婆罗洲以东的,称东洋,以西的,称西洋,“文莱,即婆罗国,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2]。郑和航海所经之地,大部分在婆罗洲以西,所以一般通称“三保太监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几百年来至今,史学家们聚讼纷纭,并无定论。我们倒不如相信《明史·郑和本传》的说法,以免把问题复杂化:“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而中国历代帝王,向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