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大黄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明大黄袍-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死,死在建奴手上,好歹也算是烈士了不是。



  他往前走了五十步,耸了耸肩,装了壮胆,喝道:“来者何人!?”



  这次以粮换人,皇太极不敢疏忽,特地叫代善亲自过来。



  “贝勒爷,你看这些农民,手上都没个武器,胆子还真是肥。”一旁的正红旗旗主建议道,“不如……”



  “先看看再说!你先上去和他交涉。”代善吩咐道。



  “正红旗旗主,奉命前来交涉。”



  祖润泽双手环抱,故作不屑道:“麻利点,把粮食运过来,我再把俘虏放了。”



  “就这么简单?”旗主惊了个呆,这不按剧本,还要勾心斗角、你退十里,我退十里,咱们一起喊一二三什么的吗?怎么到这小子嘴里,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了。



  神经大条的祖润泽,现在就想着,要么扛着粮食会去,要么被砍死。还和他磨叽什么,怒道:“你还想怎样?老子特么是在和你谈条件吗?你爱给不给,不给拉到!”



  正红旗旗主眉头一挑,想着这小子哪来的胆气,勒马回身。



  “贝勒爷,这小子就是这么说的。您看怎么办?”正红旗旗主在代善耳边将祖润泽说的话都告诉了代善。



  代善皱着眉头,道:“你看带着粮车运过去。看看那边什么反应。”粮车缓缓靠近祖润泽。五百辆粮车推至祖润泽面前,他愣是面不改色心不跳,朝后边挥了挥手,千个农民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两人一辆马车,乐呵呵地往回推去。



  这下可代善都惊了个呆,这……这么随便?



  就这么随便!杨帆知道,越是警惕,小心翼翼地,对面越容易看出自己这边心虚,索性大大方方地来。这叫什么,这叫死猪不怕开水烫!



  代善身后的一千骑兵,马蹄开始不安分地踏动起来。快马回来的正红旗旗主回到代善身边,道:“贝勒爷,这如何是好?”



  “跟上去。”



  前边祖润泽一千农民推着粮车,后边代善的一千骑兵仅仅跟着。祖润泽算是豁出去了,躺在一辆粮车上,翘着二郎腿,看着代善。抱在脖子上的两只手,可是抖得差点掐断自己的脖子。背后更是冷汗狂冒,这时候一千骑兵冲上来。不用想,肯定被剁了。



  粮车绕过那四千俘虏,继续前进。而五十步之外的一千骑兵,也不紧不慢地跟了上来。代善始终眉头紧皱,道:“阿日格,我额头上有红痣吗?”



  “贝勒爷,没。”



  代善点点头,看了眼就在眼前的俘虏,有些迟疑不定,右手按在弯刀上。



  “贝勒爷?”阿日格询问道。



  虽说是快深秋了,午后的日头还是有些热,照得代善的脸有些红润,“跟上去!”皮靴往马肚子上一夹,绕过俘虏,欲往前跟上去。吓得祖润泽脸色都白了,心中诅咒了一万遍杨帆个王八蛋。他只希望代善那步子能慢点,让他多呼吸一会儿新鲜空气。



  呼哈呼哈。



  祖润泽大口喘着气,眼泪不争气了流下来,像个老婆子一样碎碎念着:“杨帆你个王八蛋,老子还没活够呢。就被你卖了,要是清明节不烧纸给老子,老子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代善刚走了几步,一旁的阿日格便颤巍巍道:“贝贝……贝勒爷,红痣……你头上……红痣……”代善手上的缰绳勒住了,他也是踩着钢丝绳在作死,明知道莽古尔泰就这么死的,还不信邪,非要作死一回。



  “停!”



  代善喝令道。



  “敢问是哪路大神?在下爱新觉罗·代善,如有冒犯,还请恕罪!在下立刻带人离开!”为了以防万一,代善特地用满语又说了一遍。



  “贝勒爷,红……红痣消失了。”第一次看见如此神奇东西的阿日格,也是吃惊地话都说不顺溜。



  马上的代善环视了一周,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不由松了一口气,道:“给这些人松绑。”他心跳得,那叫一个扑通扑通,今天算是碰见某路真神了,这红痣估计就是那种定人生死的法术吧。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好在自己果断,不然真的要交代在这里了。



  带着四千俘虏,代善快马越过辽河,再也不想尝试那种被无形的威胁笼罩的感觉。



  祖润泽坐起来,看着代善大军离去的样子,惊得嘴巴都掉下来了。在粮车上跳起来,喊道:“杨子真特么神了!”



  前后两个推车的没想到祖润泽会来这么一出,手一个不稳,粮车翻了!



  “唔,快,快拉老子出来……”祖润泽被几麻袋黍米埋得差点喘不过气来……



  ……



  距离辽河以西一里外的一处小山坡,草垛中钻出一个人头,杨帆叼着根稻草,冷笑道:“敢跟我杨一枪玩心跳。城南城北一条街,打听打听谁是爹!”



  他把狙击枪放进黑匣之中,之所以没放出那一枪,杨帆还是在心里打了个小九九,要是真放出那一枪,这大仙光环也就没了。皇太极一定可以看到那颗子弹。还不如拿这激光吓唬吓唬代善,起码威慑威慑。现在首要关头,就是要保证自己手下的七千弟兄饿不死,至于整个大明朝,没办法,顾不到了。



  人家皇帝不急,他急个毛线。杨帆背起黑匣子,一吹口哨,躲在另一个草垛中的小黑也屁颠屁颠地钻了出来,嚼着干草,打了个蹶子,扭着屁股跑到他面前,拿头拱了拱杨帆,一下就将杨帆从草垛上顶了下来,撒开腿子就跑。
第四十八章 葬尸白玉山
  前几天,靠着几千免费苦力,在最东侧的白玉山上,杨帆命人挖了一个很大的坑,足足有十米深。一具具被捡来的尸骸,都被埋在了这个万人坑之中。杨帆拿着手巾,一个个地为那些死去的兄弟擦拭着脸。一旁的血水,足足换了百十来次。



  “兄弟们,对不住了。安排你们躺在一起。不过也好,有个伴,都是出生入死过的,相互也有个话题不是?实在没话说了,就骂一骂杨帆这个混蛋,戳一戳他的脊梁骨。”一层层的土覆盖上去,然后又是几百人,杨帆就这么碎碎念地边擦脸,边呢喃自语。



  “杨头儿,我来吧……”齐大白眼睛有些湿红,声音都低沉下来。伸出手,欲接过杨帆手中的活。



  杨帆没有接话,继续着手头的活,“换水!兄弟们最后见一面了,也要走得干干净净的。”原本,大可以干柴一架,直接烧了省事的,但是杨帆没有这么做,他知道古代盛行土葬,就算没钱买棺材的,也要草席一裹,挖个坑,埋点土,插个碑。



  手巾从原来的白色,染成了血红色。杨帆使劲在水里搓了搓,稍稍有了点原来的样子。将血水递了上去,杨帆继续蹲在,慢慢擦拭着已经死的弟兄们。齐大白拿过另一块布,沾湿之后,在另一头,擦拭着还未洗净脸的兄弟们。



  擦了一半,杨帆的手顿住了。那是一个熟悉的面孔,那黄板牙染着血,沾着泥巴。杨帆耐心地清理着。



  “老洪,对不住了啊。杨子没用,杨子害了你。是杨子没用。”他的泪流下来,说话都哽咽了。老洪的手捂着胸口,杨帆咽呜着将那早已僵硬的手掰到他身体的两侧。



  一个血浸染的米袋掉出来。到最后,老洪都没舍得吃,那袋他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黍米。杨帆捂着嘴,没有发出声来。泪从指缝间滑落。他就这么看着那一袋黍米。粮食,他们看得比自己的命还贵的粮食。人命当真如草芥。



  “老洪,留着带给洪嫂。给她说说,我杨子对不起她,没有把你的命留下来……还是得她来顾着你点。”



  “杨头儿,别……别说了……”



  一边的人都哽咽着,“杨头儿,不怪你,我们都不怪你。”



  杨帆将那袋血浸泡着的黍米塞回老洪的胸口,用袖子擦了擦眼中的泪水,道:“你在等等,等来年开春,你藏在缸里的那些宝贝疙瘩,就可以种到地里了。到时候,一生十,十生百,整个十三峰都是那玩意儿。”



  黄土一覆,尸骨长眠。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看过各种惨象的杨帆,脸色惨白到不行。十米深的坑,是用石头和水泥固定过的,不至于移位。等土填平了,杨帆便坐在旁边。看着夕阳落山,几个强行被祖润泽扛来的和尚终于开始念超度经。望海寺的那些和尚没有看到埋了多少人,但光是空气中弥漫地血腥味儿,足以让他们脸色一白,颤颤巍巍地念着亡灵超度经。



  “你们先睡吧。这十三峰以后就是我们的家了。自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仇,还没报完。我这个扛大旗的,会做到答应过你们的事情!”



  祖润泽过来,蹲在杨帆旁边,“杨子,那些金兵的尸体怎么办?也埋了?”



  “用柴火烧了。烧成灰。”杨帆冷冷道。



  祖润泽眉头一挑,道:“烧成灰?”



  “对啊,给他们埋了太便宜了。烧成灰,分成一堆堆地,撒在大凌河里。我要让他们挫骨扬灰!随着凌河的水,冲入海里,永世不得踏足大明的土地一步!”



  祖润泽被杨帆的话,吓得头皮发麻,结结巴巴道:“这这……这也太狠了吧?”



  风清扬,杨帆的背影在夕阳的掩映下,变得光灿灿的。



  “没把他们当肥料,已经很对得起他们了。”他缓缓走向山下,粮食已经送来了。杨帆原本以为皇太极还会少给。没想到,两万石粮秣,三万石草料,竟然还多出一万石草料来。眼下没有建好的粮仓,杨帆只能吩咐把粮草都堆在金牛洞中。杨帆当然不会认为这是皇太极好心还是粗心多送来了一万的草料,反正肯定是包藏祸心。



  如今,凌河城算是告一段落了,大明已经派驻军把守。凌河城大捷,龙颜大悦。祖大寿、吴襄都奉旨回京复命。这十三峰上如今也没人来管。想必祖大寿一定会给朱由检说道说道,也用不着杨帆操心。



  自从在十三峰“落草”之后,杨帆反倒是没有以前那么的焦虑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他,只是单纯地想让十三峰剩下的七千弟兄活得好好的,至于别人,管不过来,手也不够长。



  已经深秋时节了,杨帆坐在洒满金黄落叶的银杏树下,看着最后的一丝余辉。快一年了,他来这个世界快一年了。老爹老娘不知道还好不好,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失踪伤心欲绝。想必会吧。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好兄弟,朱子,可以帮上一把,好替自己给那爹娘养老送终。



  黑匣子上边的真皮,已经有些脱漆了。来回奔波刮擦,没有了当初那种高贵,杨帆轻轻拍打着黑匣子,小声哼唱道:



  晚秋风,夜朦胧,风把杏叶轻摇动。



  思乡里,念亲人,一程山水一沉重!



  步凌乱,目空空,不见爹娘总悲痛。



  泪满面,唇颤动,浊酒一杯思念浓。



  磕长头,诉离踪,心潮起伏波涛汹。



  相聚短,去匆匆,魂飞天外不相逢。



  魂残缺,泪泉涌,濡湿青冥之长空。



  事无常,托东风,欲把相思天际送。



  魂归来,夜色浓,老魂欲把新魂送,



  怎奈何,道不通,阴魂阳魂路不同!



  来年里,风雨中,杏花飞尽再聚拢。



  杨帆望着山腰上的万人冢,两行清泪留下。总有那么一天,故乡的爹娘,也会化成两座青坟。然而不知道那三炷香,有生之年,还能不能插在那两座青坟之上……
第四十九章 大捷归京
  (求收藏,求推荐!)



  凌河城大捷,早已经传至朝堂。顺天城迎来了久违的欢声笑语。这也许是入秋之后,最好的收获了。而那个播下种子的人,却还在十三峰,打算着其他事情,仿佛这场大捷,和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皇城上,朱由检负手而立,看着东边,脸色似乎还不错。来宗道不再担任内阁首辅之后,便由周延儒接任。尽管西北、东北、东南沿海,似乎都乱象渐生。这次突如其来的凌河大捷如同定心丸一般,使整个风雨飘摇的大明,多了一分暂时的稳定。



  “恭喜圣上,贺喜圣上。此次凌河城大捷,大快人心。我大明复辽,指日可待!”周延儒也是今日在接到的消息,赶紧进宫报喜。如今为列文臣之首,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孙承宗站在周延儒身后,也是喜色上眉梢。



  皇城尽收眼底,纵横交错,如同一张大棋盘,朱由检站的地方便是这张棋盘的中心。他抖了抖黄袍,问道:“孙尚书,祖总兵和吴总兵也快回来了吧。你说朕该赏他们些什么?”



  孙承宗不知道此话何意,便道:“昨夜,臣连夜看了一便此次大凌河的情况,这李代桃僵、瓮中捉鳖,到最后的调虎离山,环环相扣、巧借天时。这样的战术战法,乃是微臣生平仅见。连微臣都自叹不如。”



  “哦?孙尚书都对此役有如此之高的评价?”朱由检笑道。



  孙承宗还不掩饰道:“这其中哪一步出了差错,都是满盘皆输的下场。但最坏的结果,却还是要比那一万关宁铁骑死守凌河城要好得多。所以微臣在说此役谋划得高明。”他捋须微笑。



  “那依老将军的意思,此役谋划之人是何人?”周延儒问道。



  孙承宗道:“祖大寿、吴襄,皆是将才,但还没有到如此高明的地步。周学士如此一问,在下倒是想起来一个人。”



  朱由检背对着两人,试探地回答道:“杨帆?”



  孙承宗点点头,看了看朱由检的背影,道:“圣上英明,卜算子之徒,终究还是有些本事的。单单这李代桃僵一招,常人怎敢让一万屯卫去守这么一座危城。可见必有未卜先知之术。”



  “孙尚书此言,倒是有些过了。鬼神迷信,怎么可能相信呢?”周延儒摇头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