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值。
常清文自然也不甘示弱,李氏兄弟公司旗下虽然没有自己的媒体喉舌,但手底下也养着不少的枪手,而且交好的报纸、杂志也并不少。
没有哪家报纸、杂志会跟销量过不去,这样的骂战他们欢迎都来不及,只要有稿子递上来,他们才不问偏向于谁,只要有销量,就直接表出去。有时候同一家报纸上,甚至都会同时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论调,让人看着都哭笑不得。
这样的炒作手段虽然有些低级,不过李氏兄弟公司是被迫应战,既然不能让其他媒体闭嘴,就干脆自说自话,自夸自家,乘势为自己谋取一些好处。
媒体吵得沸沸扬扬,让人不胜其扰,但却一点不影响《还珠格格2》的收视率节节攀升,几乎每一天的收视率都会往上跳着刷新,四十五点、五十点、五十五点、六十点、六十五点,一路暴涨,各种数据让人看着都觉得心旌神摇。
中海卫视斥巨资买下《还珠格格2》独家播权,虽然对这部电视剧是抱有着极大的期待,但也未尝没有做好血本无归的准备。
可即便在中海卫视最乐观的预期当中,也依然还是严重低估了《还珠格格2》的威力,随着收视率每一天的刷新,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心脏就要承受一波冲击。
《还珠格格》第一部是由四家卫视联播,收视率最高点依然冲到了六十点,创下了中国电视剧的收视纪录。
此前不少媒体都曾经预言,《还珠格格》所创下的收视纪录,至少在十年之内,都绝无被打破的可能。可是如今才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个纪录便被《还珠2》打落尘埃,而且每天都正在不停刷新着。
《还珠2》是由中海卫视独家播,没有人来分摊收视率,占尽便宜,虽然达到六十五点之后,收视率的上涨势头有所减弱,可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大家也都普遍觉得,整个播放周期结束,收视率最高点冲破七十绝不是问题。
七十点啊,这个数字让人想象一下,都会觉得恐怖,要知道如今收视率能够达到两位数,就已经可以算是大热的好剧。七十点的收视率,更像是个童话。
对于如今因为网络的出现,逐渐开始显露疲态的电视行业来说,《还珠格格》无疑是一剂强心针,给予了所有电视人极大的鼓舞。
本来去年全国电视剧制作数量的增长趋势,已经有些疲软,但是两部《还珠格格》的横空出世,却再次让电视行业焕新春。根据有些消息灵通的媒体,从广电局打听来的消息,近段时间报批的电视剧数量又开始突然猛增,仅仅是《还珠2》刚刚播出的这几天,就有十几部格格戏准备上马。
一部电视剧,竟然能影响到整个行业,《还珠格格》可以说已经是华语电视剧历史上的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
马文东向李小虎打来电话报喜的时候,就有些酸溜溜的道:“看你们李氏兄弟公司的展势头,我都有点想重新回常姐手底下做事了。”
其实马文东跟着李氏兄弟公司,已经捡了不少的便宜,李氏兄弟毕竟是家新开的公司,很多东西一时之间都无法完善,所以借助了文东电影公司不少力,自然也都给足了马文东好处。
正因为参与的多,马文东才更清楚的知道,李氏兄弟公司究竟有多么强大的吸金能力。可是李氏兄弟公司再赚钱,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最多喝一口残汤,不觉得眼红才是怪事。
“哈哈,这还不简单?要不我让老妈考虑一下,把马叔叔你的文东电影公司直接收购掉,你不就可以重新变成我妈手底下一员小将了?”李小虎笑呵呵的说道。
李小虎这句话本来是开玩笑,可是没想到马文东闻言却真的心动了,当然,他肯定不是想卖掉公司,而是想拿文东电影公司,换取李氏兄弟公司的股份。
文东电影公司现在还能沾到李氏兄弟公司的一点光,比如已经得到李小虎的授权,正在拍摄的《爱情公寓3》,就是文东电影公司的一棵摇钱树。
但是随着李氏兄弟公司的快展,各部门职能越来越完善,以后需要借用文东电影公司资源的地方,肯定会越来越少,那时候文东电影公司只怕又要被打回原形了。
其实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马文东最新投拍的两部电影,全部都扑街了,连成本都没收回来。再对比一下跟着李氏兄弟公司后面尝到的甜头,马文东自然很容易做出选择。何况,马文东原本就是常清文的手下,对于从老板重新变成打工仔的身份,心理落差并不大。
“这我可做不了主,马叔叔你还是自己去问问老常同志吧,”李小虎倒没想到他的一句玩笑话,居然说中了马文东的心思,也觉得很是意外。
不过仔细想想,把文东电影公司收入旗下,其实也并不是坏事。
马文东手底下虽然没有特别出色的人才,但他在这一行打拼十几年,打下的基础非常扎实,光是积累下来的人脉,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还有公司方方面面的工作人员、行渠道等等,对于李氏兄弟公司来说,都是当前急需的。
李氏兄弟公司崛起得实在太快,基础都还没有打结实,就已经先竖起了万丈高楼,这无疑是不妥当的,比如李小虎空拿着早已经写好的剧本,公司也有着充足的资金,却愣是迟迟不能投拍新电影。
如果把文东电影公司合并进来,《我的野蛮女友》就有着落了,甚至同时多开拍几部小制作电影都不是问题。
马文东也是个急性子,一旦拿定了主意,就急哄哄的挂断了电话,看样子是去联系常清文了。
李小虎一向是不怎么管公司的事情,任由马文东去折腾,他自己也有很多事情要忙呢。
年前的时候,他曾经跟林月提起过,想做慈善基金,不过注册基金也不是那么简单,有很多手续要跑,到现在都还没有着落。
李小虎本来想用自己或者林月的名字,来给基金命名,但这个想法却没有得到林月的支持。林月的家人虽然不可能阻拦她做慈善事业,却不会放任她太过招摇,所以李小虎想来想去,只好借用了前世李连杰起的‘壹基金’这个名字。
除了壹基金所倡导的“壹基金壹家人”全球公益理念,推广每人每月1块钱,一家人互相关爱彼此关怀的慈善互动模式,即:每1人+每1个月+每1元=1个大家庭,李小虎的壹基金还多了一点意义,他决定以后每一次无论电影、电视剧、小说、音乐等等,属于他个人的那部分收益,都将会拿出百分之一捐入壹基金。
做慈善贵在持之以恒,李小虎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份恒心,但至少他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持之以恒的为慈善事业添砖加瓦。
做慈善事业,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为了让壹基金尽快扩散知名度,吸引广大热衷于慈善事业的人们关注,李小虎决定用一场公益演唱会作为壹基金的开幕仪式。
所以李小虎目前除了每天拍戏,要忙的事情又多了一项。公益类的歌曲倒是不用愁,前世多的是,只是李小虎从来没有策划过演唱会,有些无从着手。
既然是演唱会,自然要邀请很多大牌歌星,可是大牌歌星们的档期一向都非常紧张,李小虎策划的又是一场公益演唱会,连出场费都没得拿,想把人请过来,没有一定的人脉可不行。
李小虎都不知道的这点名气,能够吸引到多少人前来捧场。
如果请来的歌星不够分量,没有观众愿意进场,那可就太丢面子了。还好李氏兄弟公司的艺人虽不多,但人气倒是都蛮高的,这也是李小虎的底气所在。
&;1t;上架第一章,希望大家能够捧场,支持一下小李,支持正版订阅,小李感激不尽!!!>;
………【第一百五十二章 趋之若鹜】………
第一百五十二章趋之若鹜
这个世界对于公益基金方面的立法比较完善,但是规矩也特别多。李小虎已经撂出了五千万,准备做基金的注册资金,可是空有钱,基金一时半会还建不起来,要等待审查流程一步步走完,所以公益演唱会倒是可以悠着点筹备。
只是让李小虎有些意外的是,他似乎太过小看了自己的影响力,给很多歌星出邀请的时候,他已经先做好了热脸贴冷屁股的心理准备,却没有想到,大部分接到邀请的歌星,都是给予了很积极的回应。
李小虎其实是当局者迷,从他出道之后,区区一年时间,已经造就了李小山、林轩、胡菲菲、萧甜甜等一批当红歌星,这种强大的造星能力,谁不羡慕嫉妒恨?
而且最让人感到震撼的是,凡是作者署名为李小虎的歌曲,无一不是流行音乐榜单上的常客,他从出道以来,就没有写过一无人问津的烂歌,无论是否有内涵,至少每一歌都有大量的听众喜欢、追捧。
这样的才华用空前绝后来形容,都稍嫌不够分量,没有哪一个作曲家可以保证自己能达到这种地步,再厉害的音乐创作者,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的每一作品一定能红,只有李小虎是个例外。
很多犀利的音乐创作者,一生之中所创作的歌曲甚至可以高达数千,可是其中真正能广为传唱并让人记住的,能有几十就算非常难得了。而李小虎才出道不过一年时间,就已经完成了这个任务。
最最难得的是,所有的歌曲,李小虎都是词、曲甚至包括不署名的编曲工作,全部由他一手包办,再加上他一年几十歌曲的出产度,越的让人感到震撼。
只有李小虎自己心知肚明,知道自己只是个抄袭者。
也正是因为可供抄袭的好歌太多,李小虎也就下意识的看轻了经他出手的歌曲分量,更是从不会认为他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所以也就无法理解那些好歌难求的歌星们,对于他的推崇,以及想和他拉好关系的迫切心情。
李小虎虽然在娱乐圈已经拥有了不低的地位和名气,但他实际上与娱乐圈的明星们接触很少,以至于让很多歌星想跟他拉关系,都无从下手。这时候忽然接到李小虎递出的橄榄枝,那还有不趋之若鹜的?
何况参与这种公益性质的演唱会虽然没钱拿,但对于自身形象和口碑,却有着巨大的好处,明星可不就需要个光鲜的外表和形象包装?
而且虽然说是没有钱拿,其实也并非完全没有好处的,只要跟李小虎拉上了关系,以后向李小虎邀歌就方便多了。一好歌对于歌星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不光是金钱上的实际收益,在名气上的帮助才是最主要的。
一经典好歌,不仅可以造就一个歌坛新星,最极端的时候,甚至可以挽救一个歌手的职业生涯。名气下滑的歌星,靠着一经典好歌实现绝地大翻身,重新焕事业的第二春,这样的例子在娱乐圈多不胜数。
李小虎没有预计到自己还有点小受欢迎,所以当初出邀请帖的时候,实行的是广撒网的策略,结果一不小心玩儿过了头,他粗略看了一下表示愿意接受邀请的歌星名单,就觉得有点承受不能……这阵容也太豪华了吧?
当今歌坛虽然没有人去搞什么四大天王的噱头,但是公认为天王、天后级的歌手,也有那么两位数之多,结果李小虎这一网撒下去,起码有一半以上的天王、天后级大牌都接受了他的邀请。
其他的一线歌手,神马新生代小天王、小天后的,更是趋之若鹜,就算一些本身拥有着极为出色音乐创作才华的实力派歌手,对于李小虎的邀请也是欣然应允、
毕竟音乐创作很讲究灵感,而灵感这东西又是虚无缥缈的很,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没有创作低潮期。无论如何,作为一名歌手,跟优秀的音乐创作者保持良好的关系,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李小虎脑子里有台级电脑,数数那是一等一的快,只瞄了一眼,就精准的得出了名单上的数字……好家伙,真要是把名单上这四十七名歌手全部搬上台去,开一出演唱会,只怕不是绝后,那也是空前的了。
一台演唱会出场四十七名歌手,当然并不算夸张,有些大型演唱会动辄上百名歌手都有。可是要知道,这四十七名接受邀请的歌手,都不是小鱼小虾,凡是列在李小虎邀请名单上的,最次也都是拥有极高人气的一线歌手,随便拎一个出来单独去开演唱会,人气都是足以令全场爆满的。
四十七名一线歌手,就算每个人只唱一歌,那一场演唱会也得开好几个小时了。而且人数一多,协调起来就难,毕竟娱乐圈排资论辈都是非常讲究的,大牌明星肯定要压轴出场,但问题是,谁比谁大牌呢?
人气相差太远倒是好说,人气相近的歌手,谁先出场,谁后出场,这东西稍微不注意,就会得罪人。
李小虎现在真是一个头两个大,他向来就不怎么喜欢交际应酬,处理人际关系一直都是他的弱项,纠结了好一阵,他终于决定把这件事交给老妈来运作。
“你真要把所有人都请过来?我得提醒你一下,现在别人愿意来参加这场公益演唱会,全都是冲着你的面子,也就是说,你一口气就要欠下四十七份人情,以后人家找上门向你邀歌,你也就不能再跟以前一样不闻不问,这么多的人情,你觉得自己还得过来吗?”常清文也被这份长长的名单,给吓了一大跳,答应接手的时候,忍不住提醒儿子,“要不还是去掉一些人吧?其实只要有几位大牌歌星来撑场子,就已经足矣,何况咱们自家公司也不是没有当红艺人,何必出去请那么多大牌过来?”
“没事,大不了每个人一歌,就可以把他们打掉了,”李小虎这时候也缓过劲儿来,想了想自己的后盾,那可不是一般的扎实,不就是抄歌吗?分分钟搞定,“要是成功举办这样一场阵容豪华的演唱会,一定能彻底把壹基金宣传出去,做公益事业嘛,不怕高调的,而且咱们李氏兄弟公司也能捎带着大大的出一番风头……”
“还能跟那么多的当红歌星拉上关系,一举三得是吧?”常清文在电话那头,有些没好气的道:“我是担心,你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