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黑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的黑夜-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别无其他。   

  床下那只手   

  《酉阳杂俎》中记载了一则这样的故事……   

  永泰初,有王生者,住在扬州孝感寺北,夏月被酒,手垂于床,其妻恐风射,将举之,忽有巨手出于床前,牵王臂坠床,身渐入地。其妻与奴婢共曳之,不禁地如裂状,初余衣带,顷亦不见。其家并力掘之,深二丈许,得枯骸一具,已如数百年者,竟不知何怪。   

  唐代宗永泰年间,扬州孝感寺北有王生,一个夏天的月圆之夜,王生喝高了,倒在床上,手垂于床下。他的妻子担心他受风,刚想将王生的手拉上来,突然在幽暗中于地上钻出一只干枯的巨手,攥住王生的胳膊,猛地往地里拉,王生在迷迷糊糊中掉下床,在那巨手的拉拽下,身体竟陷入地里。其妻与奴婢大恐,合力拽住王生的大腿,不让他沉下去,但却抵不过那巨手之力,最后连王生的衣带也消失在地缝里。后来,王生的妻子召集全家人倾力挖掘,在二丈多深处,挖出枯骸一具,看样子已有数百年了。   

  在唐朝的这个晚上,王生就这样诡异地从人间蒸发了。   

  在古代志怪笔记中,恐怖事端的发生,无非与妖(精、魔、怪等)、鬼(魂、魄、尸等)两大类有关。相对而言,后者更恐怖。妖不过是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修炼而化为人身,虽也令人生畏,但由于其真形也许是一只狐狸,也许是一朵牡丹,所以在想象的空间中,面目不会太过狰狞;而鬼就不好说了。简单地说,鬼是人死之后的形象,是人的亡灵的具象化。虽是具象化,但其形象又是模糊的,更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还是来自我们人类自己。   

  在中国古代,关于鬼的最初定义有可能来自《礼记》中的〃祭义〃篇:〃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而在现代,有极端的科学家这样定义鬼(他们认为确实存在鬼这种东西):人死后,脑电波可继续存在,它漂浮在空间中,即所谓亡灵,也就是鬼了。         

。▲虹桥▲书吧▲  

第12节:画中马(1)         

  画中马   

  一匹骏马脱画而出,从《酉阳杂俎》中来到人间:   

  建中初,有人牵马访马医,称马患脚,以二十镮求治。其马毛色骨相,马医未常见,笑曰:〃君马大似韩干所画者,真马中固无也。〃因请马主绕市门一匝,马医随之。忽值韩干,干亦惊曰:〃真是吾设色者。〃遂摩挲,马若蹶,因损前足,干心异之。至舍,视其所画马本,脚有一点黑缺,方知是画通灵矣。马医所获钱,用历数主,乃成泥钱。   

  唐德宗建中初年,长安有人牵马寻访马医,以二十镮铜钱求为马治脚病。马医观其马的毛色、骨相,甚为惊奇:〃此马实在奇怪,极像韩干所画,而真马中没有这样的!〃于是,他建议马主牵马绕长安东、西两市走一圈,自己则跟在后面。马主按照其所说的做了,忽逢一人,亦大惊:〃此马怎么一如我所绘制的呢?〃此人正是唐朝画马高手韩干。   

  韩干细观那马,见其前蹄损伤,心中甚为怪异,回到家后展卷观看自己所画之马,见其中一匹脚上有一处黑缺,以此确定那正是自己所画之马。   

  传说如此,是在说韩干的马画得太活灵活现了吗?   

  韩干自幼喜欢绘画,天赋很高,但少时家贫,曾在长安的一家酒馆里打工,闲时便在地上作画,后为诗人王维发现,传授了他一些画技。王维是中国文人画的鼻祖,所绘山水,名扬天下。不过,韩干最喜欢画的是马,于是后来拜高手陈闳为师,功力日进,超而越之,冠绝唐朝,作品有《文皇龙马图》、《玄宗试马图》、《宁王调马打球图》、《圉人调马图》、《内厩御马图》、《牧马图》、《照夜白图》等。   

  故事到这好像就结束了。慢着,还有一点没说清楚:牵着韩干所画之马去看病的人又是谁呢?据后来所记,他给马医的那二十镮铜钱,过了几天后,就化作泥钱。由此可见此人非人。另按唐时笔记《独异志》记载:因韩干画马名气太大,以致惊动冥界,有鬼使前来相索:〃知君善画良马,愿求一匹。君画而焚之,我即可得到。〃   

  看来鬼也需要脚力。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鬼都有马骑,大约是因为级别问题,有的只能靠两条腿走路,比如同在《酉阳杂俎》中出现的下面这则故事:唐穆宗长庆初年,洛阳利俗坊有百姓驾车出门,路遇一人背着行囊,那人先是寄行囊于百姓车中,后又称〃脚痛〃,让那百姓驾车拉他一会儿。后来,百姓才知其为鬼使,身上担负着取五百人性命的任务,这一日来到洛阳,而转天还得去陕、虢、晋、绛等州溜达。大约是因为级别低,所以这索命鬼只能徒步工作,倒也不易。   

  暴雪冰尸   

  《酉阳杂俎》中披露了一则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的秘闻:   

  天宝初,安思顺进五色玉带,又于左藏库中得五色玉杯,上怪近日西进无五色玉,令责安西诸蕃,蕃言:〃彼尝进皆为小勃律所劫,不达。〃上怒,欲征之。群臣多谏,独李右座赞成上意,且言武成王天运谋勇可将,乃命王天运将四万人,兼统诸蕃兵伐之。及逼勃律城下,勃律君长恐惧请罪,悉出宝玉,愿岁贡献,天运不许,即屠城,虏三千人及其珠玑而还。勃律中有术者言:〃将军无义,不祥,天将大风雪矣。〃行数百里,忽起风四起,雪花如翼,风激小海水成冰柱,起而复摧,经半日,小海涨涌,四万人一时冻死,唯蕃汉各一人得还。具奏,玄宗大惊异,即令中使随二人验之。至小海侧,冰犹峥嵘如山,隔冰见兵士尸,立者坐者,莹彻可数。中使将返,冰忽稍释,众尸亦不复见。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13节:画中马(2)         

  安思顺是安禄山的远亲,天宝年间任河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当时安禄山有做大之势,谋乱在即,为避免牵扯,安思顺行事谨慎,以求自保。安史之乱开始后,其与哥舒翰不合,后者为帅出征安禄山,遂构陷思顺,道其谋反,玄宗皇帝斩了思顺。其实安思顺和那个年代的多数胡人将领一样,还是比较忠于唐朝的。在他活着的时候,为了表达心意,曾献给玄宗皇帝一条美丽的五色玉带。于是,故事开始了:   

  玄宗皇帝特喜欢安思顺所呈玉带,同时也迷上了这种宝玉,于是就叫人到左藏库也就是国库中搜寻,找了半天,仅发现一只五色玉杯。皇上郁闷,问内侍五色玉产在哪儿,内侍回答产于西域。皇帝大怒,叫使者飞马西域,责问诸蕃国为什么吝啬于献宝进贡。西域诸国回答:不是呀!我们经常进贡,但每次都被一个叫小勃律的国家抢走,因此运不到长安。使者回来禀告玄宗,皇帝说有这事儿?盛怒之下要举兵进攻小勃律国。大臣们急忙劝阻,只有宰相李林甫支持皇帝的想法,并建议叫大将王天运带兵教训小勃律国。   

  王天运兴兵四万出征,行至西域,又会合了当地一些国家的军队,随后这支以唐军为主的多国部队热热闹闹地向小勃律国进发了。从大唐到小勃律国,路途漫长,唐军士兵一边行军,一边观光,来到小勃律国首都时已是冬天。唐军二话不说,就要开打,小勃律国国王说:慢着!他在城堡上望着这支服装奇异的军队,感到纳闷儿:我没招惹过你们唐朝人呀!这时候,身边有智囊一语点破:我们是没招惹过这些唐朝人,但禁不住我们打劫过向唐朝进贡的那些珍宝啊。小勃律国国王这才知道缘由,一害怕,叫人前往唐朝大营,表示愿意向唐朝进贡,把国内所有的五色玉珍宝都献给大唐皇帝。但被王天运拒绝,这位傲慢的将军纵兵攻城,城破后大肆杀掠,最后俘虏了该国国民三千多人,带着他们以及大量珍宝踏上东归之路。   

  唐军东归时,小勃律国中有善于占卜的长者观望天象,作出预言:〃这位唐朝大将军,野蛮入侵,只为珍宝,破城掠民,其行不义,终将毁于风雪中!〃再说王天运,率军并押着俘虏东行了几百里,此时进入深冬,衣着单薄的唐军在瑟瑟中翻山越岭,行至一大湖边,已是下午时分,天色突暗,不一会儿暴雪从天而降;与此同时,大风骤起,激起湖水,冻成冰柱,随后冰柱又被吹断,可见风势之猛。入夜后,天气更寒,唐朝大军一夜之间都被冻死,所俘的小勃律国民生性耐寒,尽逃而去。唐军中,只有蕃、汉各一人得以生还,其中的汉人正是王天运将军。王侥幸跑回长安后,向玄宗皇帝报告了情况,说自己的士兵被冻成冰人,也许要永远地伫立在异国了。皇帝大惊,随即叫人兼程飞驰至那大湖边,见湖边冰柱如山,犹然而矗。隔着透明的冰山,可以看到湖边唐朝士兵的尸体,都已经被冻成冰尸,或立或坐,姿态各异,仿佛冰雕。使者瞠目结舌,急忙返回,行了一段路后,再回头遥望,只见湖水茫茫,众尸体消失不见了,所有的一切仿若梦幻。   

  发生在唐朝西域的这个奇异故事并非完全杜撰。当时西域有大、小勃律国,杜甫诗云:〃勃律天西采玉河,坚昆碧碗最来多!旧随汉使千堆宝,小答胡王万匹罗。〃可见,大、小勃律国及其周围确实盛产玉石。其中的小勃律国,在今天的克什米尔境内,在当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大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对象。因为控制了小勃律国就可以威慑西域诸国。如果按照历史的足迹追寻至今,可以发现当时的小勃律国就是今天巴基斯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的斯卡杜地区,值得一提的是,直到现在这里仍是南亚著名的玉石产地之一。此次战役,王天运的大唐军队虽攻入小勃律国首都,但最后却亦真亦幻地葬身于大湖边:成了晶莹剔透的冰尸。严格地说,在暴风雪的袭击下,大军一夜之间被冻死,在概率上不是一点可能都没有。因为征伐小勃律国,必须翻越帕米尔高原,作为世界屋脊,这里属于高寒气候,冬天气温超过零下40度,直到现在还集中了上千条巨大的冰川,何况在唐朝时全球气候还未变暖,更是寒冷异常,暴风雪骤起,入夜后达到极度深寒的地步,超过零下50度也未尝可知(从贞观到天宝年间,不时在西域作战的唐朝军队,经常出现一夜间冻死冻伤大队人马的事件)。无论如何,这支军队在湖边被残酷地冻死了,而且最后神秘地消失。至于消失的原因,如果破除奇幻因素,解释为〃冰忽稍释〃,湖水暴涨,众尸被卷入湖中,是否可以呢?   

  我们还是接着说唐朝和小勃律国的恩怨吧。天宝六年(747年),唐玄宗派大将高仙芝率军一万人再战小勃律国。当时,名将高仙芝从安西出发,沿王天运的路线急行军,翻越了冰雪覆盖的帕米尔高原,孤军深入到小勃律国,最后一战而定,俘虏了该国国王,横扫西域,七十二国尽降。至于王天运将军,没有参加这次行动,当然他仍在军旅中谋事:四年后,天宝十年(751年),王将军战死于唐朝进攻南诏的战争中。         

▲虹桥▲书吧▲BOOK。  

第14节:虾国奇遇记(1)         

  虾国奇遇记   

  《酉阳杂俎》中的这则故事,可与〃南柯一梦〃媲美:   

  大足初,有士人随新罗使,风吹至一处,人皆长须,语与唐言通,号长须国。人物茂盛,栋宇衣冠,稍异中国,地曰扶桑洲,其署官品,有正长、戢波、目役、岛逻等号。士人历谒数处,其国皆敬之。忽一日,有车马数十,言大王召客。行两日方至三大城,甲士守门焉。使者导士人入伏谒,殿宇高敞,仪卫如王者。见士人拜伏,小起,乃拜士人为司风长,兼驸马。其主甚美,有须数十根。士人威势烜赫,富有珠玉,然每归见其妻则不悦。其王多月满夜则大会,后遇会,士人见姬嫔悉有须,因赋诗曰:〃花无蕊不妍,女无须亦丑。丈人试遣总无,未必不如总有。〃王大笑曰:〃驸马竟未能忘情于小女颐颔间乎?〃经十余年,士人有一儿二女。忽一日,其君臣忧感,士人怪问之,王泣曰:〃吾国有难,祸在旦夕,非驸马不能救。〃士人惊曰:〃苟难可弭,性命不敢辞也。〃王乃令具舟,命两使随士人,谓曰:〃烦驸马一谒海龙王,但言东海第三汊第十岛长须国有难求救。我国绝微,须再三言之。〃因涕泣执手而别。士人登舟,瞬息至岸。岸沙悉七宝,人皆衣冠长大。士人乃前,求谒龙王。龙宫状如佛寺所图天宫,光明迭激,目不能视。龙王降阶迎士人,齐级升殿。访其来意,士人具说,龙王即令速勘。良久,一人自外白曰:〃境内并无此国。〃其人复哀祈,言长须国在东海第三汊第七岛。龙王复叱使者:〃细寻勘速报。〃经食顷,使者返,曰:〃此岛虾合供大王此月食料,前日已追到。〃龙王笑曰:〃客固为虾所魅耳。吾虽为王,所食皆禀天符,不得妄食。今为客减食。〃乃令引客视之,见铁锅数十如屋,满中是虾。有五六头色赤,大如臂,见客跳跃,似求救状。引者曰:〃此虾王也。〃士人不觉悲泣,龙王命放虾王一锅,令二使送客归中国。一夕,至登州。回顾二使,乃巨龙也。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武则天时期,有士人随新罗使臣去朝鲜,在大海中被风吹至一岛,名曰扶桑洲长须国。后来士人被安排在馆驿居住。那里的居民都是长脸,上面长着长须,士人隔窗而看,甚为好奇。有一天,士人被国王召见,见是中华人物,来自上国,遂拜其为司风长一职,又被招为驸马。却说那公主,特别漂亮,美中不足的是腮边有胡子数十根,令士人郁闷。有一夜,国王请群臣吃饭,士人冷眼一看,见国王身边的嫔妃一个个也都长着长须,于是因感而发,写诗一首:〃花无蕊不妍,女无须亦丑。丈人试遣总无,未必不如总有。〃   

  国王听后大笑:〃驸马呀,你竟然一直在为小女的胡子而耿耿于怀吗?〃   

  过了十来年,士人和公主生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