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血-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有那么贵吗?肉才五块六(一斤)呢?”白老汉试探着问这个生意精。    
  “肉算啥,现在人的嘴都贱了。您老不知道,城里的棒子面都卖十块一斤呢。”    
  白老汉对这话将信将疑,正要说什么,马土山把摊子摆好了,给白老汉递上一根烟,说道,“您老抽根烟吧!”    
  白老汉见是好烟,红旗渠的,手在袄上蹭了蹭,才接过了。    
  2    
  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八点钟的时候人就渐渐多了起来。白老汉问了行情,今天的蘑菇要卖四块钱一斤,这个价高得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不过一个地方没有两种价,这也是老规矩了。    
  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人来问价,却没有人来买,都说太贵了。气得白老汉直摔鞋帮子。十点钟的时候,买蘑菇的人就渐渐多了起来。    
  “哎!你这蘑菇多少钱一斤?”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说道。    
  白老汉刚给一个小伙子称过五斤,这时和那人对话时也有些理直气壮了,“四块。”    
  “怎么那么贵?”那人说道,“别的摊上都是三——三块五的。”    
  “你别这么说,咱们这里都是一个价,你看我这蘑菇,早个才摘下的,多新鲜。你要是不买,别人还在等着要呢!”那人后面确实还有别的人围着。    
  那人回头见有不少人争着要买,就说道,“‘缺这缺那,不是年下’,来,给我称三斤。”    
  “三斤才多少?你就不多要些。”和他一起来的背着个化肥塑料袋的人说道。那塑料袋都半个满了,估计里面装的也是肉菜,花纸,年画等等之类的东西。    
  “就吃个新鲜。要那么多干吗?”那人回道。    
  就这样,白老汉就又做成了一笔生意。    
  今儿个真是晴天,太阳离正南还有一大截的时候,白老汉因为感到热就把袄脱了下来。而这集上的人也真个多了。卖东西的多,有卖黄瓜,蒜薹,韭菜等蔬菜的,有卖鸡鸭鱼肉的;有卖锅碗瓢勺的;有卖衣服,布匹,鞋袜的;有卖糖葫芦的,也有卖老鼠药的;当然也少不了卖鞭炮,年画的。买东西的人就更多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白的,黑的;胖的,瘦的;时髦的,土气的;有钱的,没钱的;有开摩托车的,有骑自行车的,更多的是三三两两一块走着路的;有的是来凑热闹的,有的是来专门买东西的;有六十七八的老头老太太,也有刚结婚的新媳妇新女婿;小伙子总爱往有漂亮姑娘的人堆里挤,而漂亮的姑娘也总爱向人多的地方去。到了中午的时候,人挤得可以走起路来不用脚,夹在中间就能被拥挤的人群挤出老远。    
  马土山的蒜薹比白老汉的蘑菇要卖得快。卖完了就来帮白老汉。    
  “土山,你忙你的去吧。我能应付过来的。”白老汉说道。    
  “反正,我在这里也出不去。就帮你卖些吧。等卖完以后,咱们一块去集东头看戏去。”    
  “什么戏呀?”白老汉问。    
  “不清楚,我听军子说,好像是《朝阳沟》吧。”    
  “那戏不错的。老长时间不看了,可得看。”白老汉见走过来人看菜,又说,“你看这菜多新鲜呀!便宜卖给你了。”    
  “多少钱啊?”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问。    
  “四块。”白老汉随口说道。    
  “咋还恁贵。刚开始的时候不就是这个价吗?你看你的蘑菇都剩底子了。”    
  “你要多少?”白老汉看这老妇人不像是有钱人,想低价卖给她。    
  “我家孩子多,要七八斤吧。”老妇人有些犹豫地说。    
  “好,八斤,三块半便宜卖给你。”白老汉说着就要拿称,马土山却先给称了。    
  马土山麻利地把那蘑菇放在自己的称盘上,掂了几下秤砣,还没有稳住,就扶住了秤杆说道,“刚好八斤。三八二十四,五八四十,一共是二十八块,你给二十五块得了。”    
  那老妇人等了好一会儿,算清了账,才从衣服里掏出一个灰色的脏手帕,把裹在里面的钱拿了出来,数清了,才给白老汉。    
  等那人走后,白老汉问,“你怎么便宜卖给了那婆子?”    
  马土山却诡秘地摇着他手中的称,说道,“白二叔,你还得感谢我呢。我给她称的还不到七斤,四块钱一斤你还要多赚上一些呢。”    
  听了这话,白老汉哑口无言了,无商不奸,真是无商不奸啊。白老汉本想说他几句,可人家也是在帮自己。最终也没有说出口。    
  3    
  卖到最后,剩了几斤,白老汉就送给马土山了。他俩把车子存了起来,就准备去集东头看戏去。    
  到了这个时候,集上的人仍旧很多。却是买东西的人少了,闲逛的人多了。在路上,马土山碰到了他的几个哥们,说集西头来了个什么玉女艺术团。要去那里看跳舞。马土山就别了白老汉,和那几个人去了。    
  老远就听到了喇叭里传出来的火爆音乐。在路上,马土山问,“那里的妮子真个脱衣服吗?”    
  “真个脱。我昨天看了,有五六个人在台上跳着脱着。”一个长得像猴子一样的人说。    
  “脱光了吗?”还有人问。    
  “你看看不就知道了?”          
虹桥书吧。   
第7节:赶集(2)          
  说话的工夫就到了地方。那是一个临时搭建成的布棚子,门口悬挂着的字幅上写着这样几个大字:“温州玉女歌舞艺术团。”    
  最让人无法忍受的就是在门旁还挂着几个很大的音响,正发出疯狂的声音,经过音响那块时不捂着耳朵的话非把人震聋了不可。    
  一张票就要五块,马土山他们交过了钱就进去了。    
  里面的人可真不少,因为顶棚遮着光线,看起来黑黢黢的一片。但舞台上有无颜六色的光,能把那些跳舞的人看得分明。    
  除了能震得人的心脏生疼的声音,还有台下的唏嘘声,间间断断的鼓掌声,甚至还有骂娘声。但最多的还是这样的声音,“脱呀!妈的给老子脱呀!”“我花了五块钱不能白花,不是说过要脱的吗?再不脱,哥几个就要砸场子了。”叫得最起劲的是挨着舞台的那几个年轻后生,正是十八九岁年纪,脑子里装的全都是些污七八糟的东西。    
  座是没有的,得站着看。马土山的个子不是很高,立了脚才看到舞台上的情景。一看,可不是有六七个妮子在台上扭来扭去,穿得是真叫露,这么冷的天胳膊都露出来了,肚脐眼都露出来了,大腿都露出来了。    
  马土山和大多数人一样,嘴里叼着烟,看得正起劲。不想一根烟的工夫那些姑娘就退下了。后台的老板在一片唏嘘声中走了上去。那人操着外地的口音说道,“谢谢广大老乡捧场,接下来是我们温州玉女团的台柱子马玲玲小姐为大家表演最新潮的舞蹈。”    
  这么说着,一个女的裹着个“被单”露了一下脸,待她把“被单”从身上扯下时,不看不知道,再看吓一跳,雪白雪白的身子,就穿了一个红色的裤衩。马土山眨巴眨巴眼,再看时那个叫马玲玲的却已退到台后了。    
  舞台下一片叫好的声音,大得能压过音响发出来的轰鸣声。    
  那老板看效果不错,又说,“各位父老乡亲,我们来一趟也不容易。这位马玲玲小姐也是我们花大价钱请来的。现在正好十二点,清场的时间到了,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大伙都看到了,下面可是真格的,还想看的话再交十块钱,不想看的回家和老婆吃饭睡觉去。有做得不当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多多包涵。”    
  说着就叫了几个人到下面收钱。这些观众们愈发起劲地起着哄。还有几个人像是在闹事,喊道,“妈个巴子的,不是说五块钱吗,咋又涨了?”    
  “老子不给钱就要看,看你们这些南蛮子能怎么着。”    
  “不就是看个泶么,咋这么贵!”   
  起哄的人越来越多,本来想给钱再看的人也不想给钱了。老板知道一下子收拾不了局势。不过,这样的场面他似乎见得多了,却不慌乱,也不争辩,只是回到了后台。    
  可有一个人再从后台出来时却几乎没有人敢再说话了。    
  却看那人生得五大三粗,一身的肥肉,满脸的胡茬,一看就不是好惹的。确实是这样,他外号叫“大膘子”,是乡里的一霸。    
  大膘子刚走到前台就嚷道,“咋的啦,咋的啦。人家不在家里过年,大老远地跑来让你们看——表演容易吗?想看泶不要钱,看你老娘的去。”他指着台下的一个人就骂,“你个小杂种刚才是你说的吧,乡里乡亲的,竟丢老子的面子。给我哄出去。”这么说着,下面真有人把那个小青年给撵走了。   
  这一招真起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再收钱时,有想看的就乖乖交了钱,舍不得花钱的就走了出去。    
  这马土山也是一个舍不得花钱的主。俗话说,上门的女婿不好当。在白家他简直是做牛做马,辛苦挣来的钱还不能归自己所有。心想,今天虽然弄了不少钱,大部分还得上交。剩下的一部分是留给自己过年用的,况且那些私房钱还是自己提着心,吊着胆,缺斤短两弄来的,可不能花在这些骚女人身上。打一炮才一百,看一看就要十块钱,真是不值得。自己的老婆虽然土气了些,傻了些,但也不比他们差,又不用花钱……小商贩的脑袋瓜就这么精打细算着,看到有人来收他的钱时,就走了出去。刚走出去不久,就听到了棚子里传出来的喝彩声,估计是那狐媚子一样叫什么马玲玲的走了出来。白土山有些后悔了,真想拐回去。最后还是耐住了性子,继续向前走。    
  4    
  和这乡东头遥遥相对的是乡西头,也是个热闹的地儿。那里正在演一场大戏——《朝阳沟》,讲的是刚建国的时候,一对青年男女为了祖国,为了四化而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条件扎根农村的故事。这样的戏很受乡亲喜欢。    
  但大多数人是来看热闹的。除了从大树杈上那两个扩音喇叭里传出来的演员抑扬顿挫的声音,整个戏场上有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有小孩的哭闹声,有那些个农村妇女的唧唧喳喳声,还有狗叫声,马吼声,还有拖拉机的声音,那热闹的势头,仿佛都能把天给震下来。          
。←虫工←木桥 书←吧←   
第8节:赶集(3)          
  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仿佛春天提前来了。这样的戏老人们看过许多次,但仍瞧得不亦乐乎。而有些年轻人似乎无法领会到这出戏的独特魅力,但又舍不得走,就在人群中来回溜达着。    
  因为来晚了,白老汉没有找到看戏的好位置,看那边的土墩上有几个人站着,还能挤得下,就凑了过去。尽管情知在土墩上的那些人不愿意,但是一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戏瘾就上来了,拉下老脸硬是挤了上去。    
  前面的人太多了,站在土墩上也只能看到舞台的上半面。踮起了脚才算看清了,银环的婆婆正唱到精彩处:    
  亲家母,你坐下    
  咱俩随便拉一拉    
  老嫂子你到俺家    
  尝尝山沟地大西瓜    
  自从银环离开家    
  知道你心里常牵挂    
  出门没有带被子    
  失急慌张离开家    
  你到她家看一看    
  铺的什么盖的什么    
  做了一床新铺盖    
  新里新表新棉花    
  在家没有下过地    
  一次锄把也没有拿    
  ……    
  演员表演得很到位,看得白老汉心里直乐和,但是脚却再也撑不住了。刚好有人在挤他,白老汉冷不妨一下子就被挤了下来。    
  白老汉不服,还想上去,却感觉不对劲了,袄上被人无端地拉开了一道口子。虽然这件袄已有几处破了,但这口子明显是新被拉开的。再往袄里面一摸,不禁大惊失色——他卖蘑菇的钱不见了。那可是他辛苦挣来的八百多块啊!    
  白老汉哆嗦着,拉了土墩上的人拽住就问,“我的钱丢了,你见我的钱了吗?”别人却不理他。    
  有人看不下去了,跟他说,“刚才有个年轻人在你旁边磨蹭了一阵子。”那人只说了这些,别的就不再说什么了。    
  白老汉明白过来了,就在刚才看戏的时候,有一个穿灰色西装的年轻人一直在挤他。白老汉以为他也是在看戏,扫了他一眼也就没有吭声。一边有滋有味地看着戏,一边和他比着挤。却不想那人是小偷,现在恍然大悟,却是一切都晚了。    
  但是白老汉不死心,这时的戏演得再好,他也没有心情看了。发了疯一样四下里找那个人,见了穿灰西装的年轻小伙子就拉,却都不是他要找的人。嘴里嘟囔着,又急又气得就要哭了出来。有不少围观的人,大多数是小孩,像在看傻子一样看着他,还起着哄。    
  白老汉又抓住一个人,那人却先说话了,“白二叔,你这是怎么了?”    
  白老汉一看是白三,他近乎哭诉道,“三儿,我的钱给人偷走了,你帮帮你二叔吧!三儿——”    
  白三看白老汉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就说,“二叔,你跟我来。”    
  他们来到戏台后面的野地里,那是一处僻静的地方,白三问清楚了偷钱人的身高,相貌,衣着,心里也就明白了八九分。白三说道,“二叔,您别着急。先在那棵歪脖子树下歇会儿。两根烟的工夫,我准能把钱放在您这儿。”说完,白三就走了,一副义薄云天的样子。留下白老汉一人呆呆地站在那里。    
  半个小时后,白三就兴冲冲地来了。白老汉远远地就迎了过去,一看,果真是自己的钱,还用他那条汗巾包着。    
  “你看这是你的吗?”白三问。    
  “是是是!”白老汉高兴地接了过去,打开了,数了数却少了整整一百元。一时间又傻了眼,看着白三。    
  白三早有准备,说道,“白二叔,我是干什么的,恐怕强哥早就告诉你了。今天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