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歌-盗墓成吉思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破阵歌-盗墓成吉思汗-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嗤嗤之声在东,枪却已到了西边,闻之在南,视之却在北,流窜变化,竞似比流光还要快上几倍。

  叶离竟然生生于不可能中挽回了颓势。

  教官忍不住长叹道:“难怪院里要我们格外注意叶离,他果然是世所罕见的武学奇才。”

  段叔平道:“但龙三岂不更是可怕。”

  教官道:“哦?”

  段叔平道:“据我所知,他的狂刀重三十七斤,叶离的长枪如此迅捷辉煌,但龙三的刀施展之际,却毫无破空之声。如此举重若轻,岂非更令人不可思议。”

  教官长叹道:“可惜,龙三已入魔道却不自知,此战叶离若败,龙三的刀法必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到时候,恐怕天下间,再无敌手。”

  “不错,能打败叶离,龙三的自信,气势便会强盛到铺天盖地的境界,的确无人能再胜过他,除非是传说中达到大宗师境界的十三品绝顶高手,否则,入魔的龙三,世间便要沦为魔域。”段叔平握枪的手不住颤抖,脸色苍白,他几乎忍不住要一枪狙杀龙三。

  他也害怕。

  他却更害怕这把近乎天价的超大口径超长距离狙击枪杀不了他。

  因为,眼前一切已经超出了当今世界人们的所有认知。

  这是本只存在于想象中的。

  存在于中国的武侠世界中的。

  …

  朴贞衣脸色发白,虽说,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向为天下先。

  但自己的祖国,韩国同样是强者如林。

  但本国之内,却绝对没有高手可以达到如斯之境。

  看来,组织里必须重新拟定计划了。

  …

  叶离白皙的脸色愈加苍白,原本悠长深邃的呼吸变得粗重无比,血管已清晰可见,甚至可以看见里面的血液快速流动。

  他的头却疼得好像要炸开一般。

  他几乎控制不住自己要发狂。

  眼前阵阵眩晕。

  这是他武功的秘密,也是江湖中从所未有的秘密,在武林史官银大先生的《武林大典》记载中,从未有人用这种方式达到了武学的精微奥义。

  正是这个秘密在不到四年内成就了他的盖世武学天才。

  但这个秘密同样是他最致命的弱点。

  他突然发现,因为这一战,这场“暗战”的庞大布局走向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控制。

  这个计划,本来就好像是他养的一条毒蛇,本来毒蛇是在他的控制之内的,但是,现在毒蛇已经变成了毒龙,已经可以翱翔九天。

  而自己已经力竭。

  毒龙便再也不受自己的控制了。

  叶离知道,若败,便只有死。

  而且,死的人会越来越多。

  他不但背负起了自己的命,他还背负着数十条其他人的命。

  所以他只有胜。

  只有胜,这场“暗战”的布局才会重新回到自己的掌控之中。

  这本就是他生存的终极目标。

  追求生命的极限。

  也是他被人看作疯子的原因所在。

  历史上,也只有这种人,才能比任何人都无限接近天之大道。

  …

  叶离忽然开口说话。

  这已经是他最后的机会。

  所以他用出了最后的力量,枪势在明明不可能中再快,他一定要封住龙三的刀气,才能勉强说出这几句话:

  “你看着阿九从小长大,…………你很疼爱她,……你跟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所以,你的潜意识中,已经把她看作自己的,虽然这个念头隐藏的很深,虽然你一直刻意压制,但…………在这个上古魔阵中,你这个念头却被无限制放大了,所以,你不能忍受她喜欢了我,既然阿九是因为喜欢我而遭到你的杀机,那么,你正好借着你们的堂规实现你的私心。”叶离一口气说完,他已经快要支持不住。

  在人没有成为神之前,感情永远是软肋。

  龙三也不例外。

  他自己呢?

  …

  龙三魔刀一阻。

  脚下一窒

  目中血光大弱。

  流动若洪涛的刀势突然变得沉重而呆滞起来。

  这是叶离最后的机会。

  他的枪尖终于抵住了龙三的刀尖。 

  □ □ □ □ □ □ □ □

  龙三突然清醒,他的刀虽然还在手里,但他胸中的魔翼已经受阻,魔刀的变化便已穷尽。

  枪尖对刀尖。

  他的刀已死。

  叶离的枪也死。

  这就是死亡的力量。

  只有漫天暴雨呼啸。

  □ □ □ □ □ □ □ □

  但叶离的枪却突然起了一种神秘的变化,漫天飞落的雨丝,便似乎已经停顿。

  凰筝挥舞的衣袂,似乎已经定格。

  朴贞衣纷飞的黑发,似乎已经停在那一刻。

  □ □ □ □ □ □ □ □

  有过头疼的人一定会清楚那种难以忍受的感觉。

  但叶离这种头疼却比你想象的极限还要疼痛。

  突然间,他的脑袋在极度疼痛后似乎炸开。

  一直被他深深压抑的暴戾之气终于寻找到出路,控制他周身百骸。

  疼到极点,往往就不是疼了。

  □ □ □ □ □ □ □ □

  神志有了刹那的清明。

  这已经足够。

  这已经是他的最后一枪。

  也是死中复生的一枪。

  其时。

  两人相距十三米。

  □ □ □ □ □ □ □ □

  谁也无法形容这一枪的速度,谁也无法描述这一枪的辉煌。

  那一刻,时间凝滞,空气顿止。

  所有人只看到两杆暗枪同时出现。

  一,在叶离身前。

  一,在龙三面前。

  □ □ □ □ □ □ □ □

  难道这一枪的速度,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所以在他出枪的同时已经刺到龙三面前?

  □ □ □ □ □ □ □ □

  还是这一枪刺出的速度太快,快到已经超越了人眼的极限。

  所以错把残影当成了实质?

  那也是因为,那残影太凝重。

  □ □ □ □ □ □ □ □

  这一枪。

  后人称作:离焰枪。

  …

  刀断。

  眉心一枪。

  龙三死。。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后序:《破阵歌》独特的阅读方法:
《破阵歌》独特的阅读方法:

  有些朋友,女性,以前说过不喜欢看我的小说。不过,在我告诉她们方法后,最近却追着我看。

  这本小说的写作手法,大概以前未曾出现过,至少我没见过。

  它有着很特殊的阅读方法。

  自来,文字只能表现故事,表现情节,但无法像电影一般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画面意境。”

  比如王家卫的《东邪西毒》。

  这不能不说是文字本身带来的缺陷。

  我恰好是做这一行的,而且,我很厌烦用已经泛滥的手法写东西,所以开始尝试这种新创的手法,到《第十九辑 决战 杀人》为止,我很满意。可能很多读者不满意。

  10—19辑,就我个人来说,还是满意的,我想也丝毫没有辱没我最喜欢的这两个人物,一本小说,能够留下十辑作者最满意的东西,想来也已足够,其他的满意,我就留给读者。

  挚友怒涛雪给这种手法一个名字:三维结合手法。

  我觉得还是蛮恰当的。

  这里我详细说一下阅读方法:

  第一:

  你一定要习惯一点:大家看电影的时候都会知道一个名字:蒙太奇。

  蒙太奇最开始的意义来自法语中的建筑,原本单独个体的砖瓦泥沙通过工程师的手段组合成一座全新的房子,用来形容电影手法还是很贴切的。

  大意就是:当几个毫无关联的镜头以不同的方式组接起来后,便会产生一种新的意义,这其实是每个人的心理在根据自己特有的人生观进行联想链接,称作“心理补偿。”

  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种感受:比如,当你看到满地落叶时,你会有秋天的感觉;看到地里的农民收获玉米,也会有秋天的感慨,而且,会由此联想到很多由秋天带来的感觉,或者想到过去很多在秋天发生的事:比如,你曾经和哥们在半夜摸进果园偷摘树上的苹果;或者在清晨寒露时骑着自行车上学,路上看到了你暗恋的那个女子,你想尽接口与她搭讪;也曾经在中午休息的时候偷偷溜到红叶树林里看一本武侠小说;或者拾取一枚最美的枫叶做成标本送给你的小女朋友……………………

  同样的,当你后来,再做其中任何一件相同的事时,你也会产生秋天的感觉,那滋味或者哀伤,或者甜蜜,或者萧索等等;

  而在你被一阵冷风吹过的时候,或者是看到某一样吃食的时候,或者是看到某个人的时候,也或者是当有一天你不再年轻,你走在家乡铺满红叶的路上,看见那些肆意张扬的中学生骑着自行车欢笑大闹,不禁感慨你也曾经有过昔日时光的时候,你说不定也会想到同样的事上去。

  如果我把这些画面都拍下,剪辑成一部电影呢?

  那么,这些镜头之间,本身表面上有联系吗?

  没有。

  但你就是会产生那样的感觉,一种你自已独有的对秋天的感觉,你可能想起了母亲做的好吃的,可能想起了你跟情人偷偷约会的甜蜜。

  当然,也可能想起了家乡黄昏袅袅的炊烟,渐渐萧索清冷的村庄和农田,想起了村子里小孩子穿的厚厚的到处跑,手里拿着纸折的飞机,木做的刀枪;想起了升学的压力,想起了那时候少年茫然的哀伤和忧愁。

  这是你的心把它们自己组接起来了。

  这种方法我们叫做:并置镜头,就是由很多表面无联系,但是却会带给人相似感受的情景组成的画面。

  王家卫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出色。

  而我在写这本小说的时候,就是大量运用了这两种手法。

  所以,当你每看到一段文字的时候,一定要在大脑中想象出你自己的画面,你自己的镜头,你自己的曾经往事,这样,一本书读下来,你也产生了自己的电影。

  而很多看似东一笔西一笔毫无瓜葛的文字,其实就是这种并置镜头的运用。

  虽然每个人单单只看到一个画面或者几个画面时产生的感觉是不同的,但当很多联系起来后,便差不多相通了。注意哦,是相通。不是相同。

  毕竟我们都有着似曾相似的时光。

  第二:   

  新文化运动带来了文字的没落,在文字控制上再也不会出现唐诗宋词元曲的盛世年华,也没有了古文的看似晦涩,实则韵味悠远。白话文固然通俗,却失去了古老东方文化的美丽。

  电脑则带来了文学的泛滥,动辄几百万字的小说随处可见。

  书法上有个故事:写一个“一”,你能确定这最终是个什么字吗?

  不能,因为留下的空白太多。

  但当一笔一笔添上去,这个字可供猜测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少。

  我们也就越来越不用动脑子去猜测,不去展开无尽的联想。

  这就是白话文和古文的差别。

  所以老子可以用一部五千字的《道德经》说尽天下宇宙真理,西方即便把英美法各国的图书馆藏书加起来,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不足胜有余。

  但我还是希望可以坚持一点,我不喜欢说废话,写废字,如果一个意义能让大家用一个词就明白,我不会用十个百个词堆砌。

  第三:   

  这句话据说是郭德纲说的,原文摘录:

  自从用手机能发送这七十个汉字儿以后;好像人们;最起码是一部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或是改变了一部分。

  有电话不打;宁可发短信;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是为了省钱。

  无论怎样;汉语的表现力还是够强的;哪怕声光电多媒体有线无线通讯可视不可视交流 再发达;对于群众来说;文字还是有他存在的价值。他们还是愿意用文字表达一些用声音或形象也能表达的东西。

  说实话;这让我们这些自命为知识分子的人很庆幸;从而可以忽略这些文字的品味和格调。

  古龙说";武侠电影可能式微;而武侠小说是不会式微的";;说这句话时;可能也是这种感觉。

  想想过去中国人对文字有多么大的兴趣!诗词有各种格式;对联有各种规定;回文诗可以达到织锦回文的地步;写几个奇怪的字可以念出";长亭短景无人画";;四书五经的语句可以放到酒筹上行酒令;俗曲";有赞某不露某";的故例;就连谜语都有白头格、粉底格、玉带格、遥对格、卷帘格……

  ";左";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是被批判的———无聊文人的文字游戏。

  可是由文字而至游戏;恰恰说明了中国文字的曼妙;以及这些玩游戏人对文字的驾驭。

  连文字游戏都做不好的人;对语言还有什么掌握能力?对本民族的文化还有什么创造性?   

  第四:

  既然你能看到这里,说明你已经接受了第一点。

  电影不能没有配乐,文字也是一样,我在写每一章的时候,都在听着不同的音乐,所以,在情绪上,是相通的,而且,有助于情绪的积累,所以我也列出这些音乐,让大家共同享受文字和音乐融合的双重气魄。

  第五:

  音乐是一种波,而波,就是一种能量,所以好的音乐能让你浑身上下感受到震动,而不会震耳欲聋。

  第六,最重要的一点:

  天地万物都是有节奏的,你的呼吸,血脉运行,自然界的春夏秋冬,树木花鸟的呼吸鸣啼,宇宙沧海的盛衰运停,都有其自身的节奏,。

  比如神奇的共振现象等等。

  节奏舒服了,大家都会感应到舒服。

  音乐有强弱长短等等节奏,文字的组合同样也有。

  当抒情的时候,文字可以缓缓的流淌,优美的哀伤的词汇慢慢的积累铺陈,就好像你平静温柔的心娓娓道来。不会厌其长度,哪怕淌完华厦千倾。

  而当武林高手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