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之东陵遗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家宝藏之东陵遗珍-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青花罐,刀马人,宣德和嘉靖款!”豆子回答

  “画意呢?”吕方问

  “战争场面宏大,人物精致,翠毛蓝加墨分五色,胎土细腻,手感沉重,正品行货!”豆子回答

  “真的又是康熙朝的东西!”吕方惊叹,豆子也点了点头

  “不是说是宣德和嘉靖款吗?怎么是康熙的呢?”王进问

  “翠毛蓝和墨分五色还有体量重,是康熙青花的典型特征。因为康熙当政之时清朝局势并不十分稳定,他经过平三藩,出征雅克萨等一系列战争之后,才稳定了清代版图,为了表达这种江山的得来不易,所以他烧过大量这种刀马人战争题材的青花瓷,这也是很多政权刚建立时统治者对文化和艺术的一种要求,像我们刚解放时电影不就全是《南征北战》《红色娘子军》《铁道游击队》吗?至于它款识,刚开始康熙早期的瓷器一般很少有款,但是后来慢慢就开始写款,但是康熙一朝有个典型特征就是在青花上书写前朝款!像豆子说的宣德款就是写过比较多的一种款,而且宣德时瓷器青料是“苏麻离青”,那是一种特别浓艳的青料,翠毛蓝和墨分五色根本就不是宣德青花的特征,因为“苏麻离青”在宣德之后不久就没有了,这种料是进口料,我们国内是没有的!”吕方解释

  “还有就是马鞍上的那张康熙经畦龙纹布,还有那么多玉器,全是乾隆时期的精品,我们所用的碗又是老佛爷曾经的御用之物,那六件礼玉不单精美,更重要的是它们全是“明器”!康熙,乾隆,和老佛爷的御用之物在这里扎堆儿出现,这会是因为什么?”豆子分析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

  “还有就是马家老太爷是个军人,但是马大哥说他在没有解放时就退役了!我看过那张照片,上面的老太爷手握大刀,腰里别有两个盒子炮!据我所知道,以前中国军队有这种装扮的部队只有一支,就是当年冯玉祥西北军中的手枪旅!这只部队两千多人,装备清一色的都是一把西北军的特色大刀外加两只进口盒子炮!老爷子九十九岁,那他应该参加了中国最混乱年代时的很多战争!”吕方推测

  “还有一点,这些文物都是十分珍贵的东西,而且又有明器!全部都是康熙,乾隆和老佛爷的遗物!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这三个时代的东西在一起集体出现?”豆子又开口

  四人都在苦想,想了一会,吕方和豆子同时一愣,并对看着对方的眼睛,然后慢慢的都站了起来,表情惊恐万分!!!

  “难道是??????”两人同时开口,表情更加震惊!!因为两人都为自己和对方的推测感到不可思议!并且两人能感觉到对方和自己的结论绝对相同!

  “难道是什么?”小米问

  “可能——东~陵~被~盗‘案!!!”吕方慢慢的吐出五个字

  “啊?!!!”周米和王进也吃了一惊,他们一起看了看豆子,豆子也轻轻的,但是却郑重的,点了点头

  四个人重新坐回到毯子上,一起在思考这种推测的可能性和荒唐性。

  清东陵,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家陵园,在这里安葬着中国最负盛名的两位帝王康熙和乾隆,还有掌握中国半个世纪命运的一位慈禧太后,这三人对历史的影响极深极重,重到一时无法言表~~~

  清东陵,与数位帝和百位王后妃同葬的还有中国艺术上的诸多珍品,诸到无法罗列,多到提及心痛~~~

  目前为止,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吕方的确没有其它可以说得通的理由来解释出现在这个牧民家中的所有器物,这些东西全都是精品而且数量可观,全是康熙,乾隆与慈禧太后三人遗物,器物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更重要的是这里包含着只有陵墓中才有的陪葬器物。

  东陵事件已经过去了七十八年,但因为那个年代时的混乱,这件事情已经成了一个厚重的历史谜团,资料的匮乏让很多史学家无索可寻,宝物的流失更让文物专家捶足顿胸。

  历史在一九二八年的某一天打了个盹儿,这个盹儿让刚刚覆灭的大清帝国再受屈辱,这个盹儿也造就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烈的一件文化惨案。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东陵当年发生的事情早就已经大白于天下,可最关键的问题却是东陵被盗的多数文物藏身不知何处!那里埋的可是康熙!可是乾隆!可是慈禧太后!这些器物并不是单单的价值连城,更重要的是它们本身所拥有的超高艺术魅力,这些东西全是中国古人的艺术和智慧结晶,中华文明最灿烂时期造就的这些具像的历史证物不幸遗失,比单纯的财产损失更让国人心痛与悔恨!

  吕方并没有直接证据能断定马家老太爷本人就与东陵事件有关,并且这些遗物出自东陵也仅仅是是自己的一个推测,但是他真的很想知道马老太爷是否对这件事情也有知晓,毕竟自己钟爱中国历史与文物,他不能放弃任何一丝可能得到真相的机会!如果能解开这个历史谜团,那么这件事情比寻找到蒙古人宝藏更加意义非凡!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黑不黑,两码事儿!
在接下来的两天,四人一起清理了马大哥家能找到所有的文物,共计发现玉器十七件,瓷品九件,紫檀木箱一个,还有金银手饰若干件,所有的器皆为清代工艺,全部集中在康熙乾隆和清晚期的咸丰,同治,光绪五朝,但是这些东西是否真的与当年的东陵有事件有关,所有人都很想知道。

  马大哥一家敦厚善良,虽然他们还不知道这些被他们用来陈盐放醋的瓶瓶罐罐到底是些什么东西,但是他们从吕方一行人在帐篷里,对这些东西轻拿轻放小心翼翼的专注神态,就知道这些东西一定很不普通。

  “小老弟,你出来一下!我和你说点事儿。”马大哥叫了一下吕方

  “怎么了马大哥?”吕方走了出去

  “我说小老弟,这些东西真的都是古董吗?”马大哥小心的问吕方

  “对,全是古董,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批东西!”吕方讲

  “那我用来放盐放醋是不是太糟践了?”马大哥又问

  “呵呵,这个倒也没什么,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吃饭的碗和放东西的罐子,你这样用倒还真算不上是糟践了!”吕方想了想,说糟践吧?这东西本来就是些碗罐,就是用来装东西的;可要说没糟践吧,这可是文物,这样来用就有点太那个什么了~~

  “我听说文物都是国家的,那这些东西是不是都要上交呢?”马大嫂也问

  “这个也不尽然,如果你们知道这些东西的准确来历,只要不是偷的盗的,那这些东西就是你们家的。毕竟你说东西是老太爷那会儿就已经有了的,从时间上来说这些东西就已经是你们家的了!”吕方想了想

  “听说文物都是很值钱的,俺家这些东西值钱吗?”马大哥问

  “你是想~~怎么地??”吕方愣了一下

  “这些东西在俺家也放了几十年了,我琢磨着也没什么用,如果他值俩钱儿的话,我就想是不是把他们全给卖了?”马大哥说

  “卖了?”吕方吓了一跳

  “是啊,这些东西对我没什么用处,又占地方,能卖点钱总比老堆在这里好,你说是不?”马大哥说

  “马大哥,这个你先别着急,因为这些东西不一般,还有很多事情没闹明白,等老太爷回来了,你也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如果真的要处理,我也和一起想想办法!”吕方一听东西要卖,有点着急了。

  吕方回到了帐篷里,看到另外三人都在看找到的这些东西

  豆子和小米手上各拿有一个玉扳指,也是在那只大木箱中发现的,豆子的是和田白玉,小米的是翡翠绿玉。白玉扳指湿润洁白如凝脂,翡翠扳指绿莹剔透似宝石,白玉扳指还上有落款~“子冈制”三个篆字款。

  “宝宝,你看我们的扳指哪个漂亮?”小米问吕方

  “两个都漂亮!”吕方回答

  “那哪个最珍贵?”小米又问

  “两个都珍贵!”吕方又说

  “你忽悠我们!”小米嘟嘟嘴

  “我这个更珍贵,因为有落款,是陆子冈款哦!”豆子说

  “美的你吧,那是个假的!”吕方不以为然

  “陆子冈是你在说玉器时,说的那个和狗不理包子一样出名的人吗?”小米问

  “对,陆子冈是明代一个著名的制玉高人,而且他的玉材也多用和田料,他的刀法称为“吾昆刀”,成品特点是:空、飘、细,据说他“雕水如仙簪,玲成奇巧,花托下茎枝细如毫发而不断”,徐渭在它的《咏水仙簪》中说:

  “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

  昆吾峰尽终南似,愁钉苏州陆子冈。”

  这个家伙是苏系制玉的祖师爷,因为他的琢玉艺术极高,所以皇家也请他做玉器,皇室因为有特殊需要均不许工人在贡器中刻款,但是他可以把玉器款刻在茶壶嘴里,这人也有点恃才狂傲,有一次居然把自己名字刻在了给皇上做的玉器龙头上!皇上一生气就把他的头给削了。又因为他做玉时的工艺和工具极其重隐蔽不视人,也没有徒弟和后人,所以他死之后“陆氏琢玉”技术也就失传了,但是因为他太有名,于是历代就有人模仿他的款做玉。

  扳指这种东西是清代才开始大规模流行,前朝也有,但很少,因为清代是满人,他们善骑射,扳指就是射箭时用来保护手指的,乾隆就特别喜欢这种东西,他就做了很多。翡翠是在十八世纪才开始流行,老佛爷就特喜欢这种东西,扳指在清代后期成了一种炫耀的玩物,已经脱离了原来的使用目地,但是它也做为玉器收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被传承了下来,这只翡翠扳指是*的翡翠良玉,这种东西现在一公斤就值好几百万两人民币!呵呵”吕方笑笑

  “这东西要是咱们的就好了!”王进感叹

  “马大哥这些东西要卖,不过我估计咱们也出不起价!”吕方回答

  “他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什么来历吗?”豆子问

  “这个我倒没说,我只是让他先别着急!”吕方回答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给他点钱把东西拿走就完了呗!”王进说

  “先不急,最重要的是我想见一下马老太爷,想知道东陵被盗之后的一些事情,乾隆和慈禧是历史最奢华的统治者,墓中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我想知道更多的文物到底藏在何处,希望能找到线索,那才是最重要的!”吕方说

  “你可真够黑的!”王进说

  “这和黑不黑是两码事儿,东陵被盗非同一般,我一定得把它搞清楚才行!”吕方说

  吕方已经想好了,一定要见到马老太爷,如果这些东西真的是出自东陵,那么一定要把这件历史谜案彻底调查清楚!

  老太爷,你咋还不回家呢! 。 想看书来

他没有说真话!
又是两天的焦急等待,在这一天的傍晚时分一辆挂着“蒙D”车牌的面包车停在了马大哥家的蒙古包门口,车门打开,走出了一位与吕方年纪相差不多少的年轻人,此人应是马大哥的儿子——马小哥,吕方想想又感觉这称呼不太顺口,于是决定改叫他小马哥和他打个招呼,虽然这样会让他和马大哥的辈份有点闹不清楚,但马大哥好像并不是很介意,小马哥更是很乐意。

  小马哥落地之后转身把后门打开,从后面的车厢里搀扶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可能是有点累了,眼睛一直半睬着,马大哥上来搭了一把手,直接把老人接到包里去休息了。吕方还是趁几秒时间,认真打量了一个这个百岁年人,老人身体一米八有余,走路时步伐沉稳,身上肌肉还是相当富态,因为一般在内地,七十以上的老人肌肉就开始明显的萎缩,但这个老人没有,或许是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空气让他更健康更长寿!

  晚饭的时候,四个人正式的与马老太爷面对面,因为马大哥一家并不是真正的蒙古族,他们是东北的满人,所以很多习惯与风俗与汉人是相同的,晚饭是在餐桌上吃马大嫂做的东北菜和蒙古特色小吃,四个人的加入也让饭局更加热闹。

  饭后在包里的小茶桌上,放上几只茶碗,马大嫂装上一大壶马子酒奶和一壶奶茶让几个人在包里慢慢聊天。

  “孩子们,你们都从哪来的?”老太你先发话,声音不算洪亮,但底气很足

  “老爷爷,我是湖北的!”小米先开口

  “我是河南的”吕方回答

  “我们两个就是内蒙的!”豆子指了指自己的王进

  “呵呵,有的还挺远的,你们到这里来做什么呢?”老太爷又问

  “我们是旅游公司的,来这里看一看这里的景色!”吕方回答

  “我是学考古的,我们是好朋友。”豆子回答

  “旅游是个很好的事情,但我不希望太多的人来草原,因为人一多这里很快就会被破坏,我在草原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看着草原一天不如一天,这里的情况还算不错,但也不知道还能保存多久!”老太爷看着吕方说

  “这个观点我赞同,草原虽然很大,但是它的生命很弱,一旦被破坏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所以我个人不太赞成在草原开辟大的旅游景区,个人喜欢的话就可以来这里走走,因为草原的确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吕方回答

  “老太爷,您的身体怎么保养的这么结实,我知道在牧区生活的人因为总是饮食没规律,加上常年的劳累,很少有你这样长寿的呀?”豆子问

  “呵呵,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以前当过兵,身体底子好,因为我不是正宗的蒙古人,所以很多蒙古人不爱吃或是不能吃的东西我都可以吃,我爱吃肉但是不嗜肉如命,我爱喝酒但是也不贪杯,我的三餐以五谷杂粮为主食,并不是像其它牧民一样以奶肉为主,还有一点就是我结婚很晚,娶的是个蒙古媳妇,她的习惯和我的不同所以她去世的很早,不过她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个儿子,我儿子身体底子不是太好,但也活到了快八十!食物搭配选择还有这里的自然环境很好,让我一直活到了今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