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500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广记 500卷- 第6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觉失琵琶。以告,邻人大集,相与悲叹。书生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画之因由,及拭却之由。僧及村人信之,是圣亦绝耳。(出《原化记》)
【译文】
(原书缺开头的两行,每行二十二字)
……停了船,书生上山闲游。进了树林几十步,上面有一个坡。书生看见庙门开着,僧房里有一张已经塌了的床,门外还有几间小偏厦,旁边放着笔砚。书生会画画,就拿起笔来,在房门白墙上画了一只琵琶。大小和真琵琶没什么不同。画完后,风停了,书生就上船走了。和尚回来后看见墙上的琵琶,不知是谁画的,就对村里人玩笑地说,〃别是五台山神的圣琵琶吧。〃这句话被传开后,人们竟信以为真,还说向圣琵琶祈祷求福挺灵。书生就到杨家,后来又到吴地去了几年,在吴地就听说江西有个庙里有只圣琵琶十分灵应,心里挺怀疑。后来他又回江西,让船又停下,上岸到庙里去,和尚又不在,墙上琵琶还在,琵琶前供着旗幡香炉。书生就弄了些水把墙上的琵琶洗掉了,但和尚仍没回来,就回船上睡了。第二天书生又上岸到庙里来。昨天夜里和尚回庙后一看墙上琵琶没了,告诉了村里人,村里人都跑来看,十分悲伤,不断感叹。书生故意问他们,他们说,〃那琵琶十分灵验,一定是有人做了不敬的事,琵琶才离开我们而去。〃书生大笑起来,向大家说了真相和洗掉它的原因。村人和和尚这才恍然大悟,〃琵琶圣〃也从此再不灵验了。


壁山神
合州有壁山神,乡人祭,必以太牢,不尔致祸,州里惧之。每岁烹宰,不知纪极。蜀僧善晓,早为州县官,苦于调选,乃剃削为沙门,坚持戒律,云水参礼。行经此庙,乃曰:〃天地郊社,荐享有仪,斯鬼何得潜于天地。牛者稼穑之资,尔淫其祀,无乃过乎?〃乃命斧击碎土偶数躯,残一偶,而僧亦力困。稍苏其气,方次击之。庙祝祈僧曰:〃此一神从来蔬食,由是存之。〃军州惊谔,申闻本道,而僧端然无恙。斯以正理责之,神亦不敢加祸也。(出《北梦琐言》)
【译文】
合州有个壁山神,人们祭祀时,必须宰杀牛羊上供,否则就会降祸于人。大家都非常怕这神,每年宰杀的牲畜不计其数。有一个四川和尚法名善晓,早年做过州、县的官,苦于官场的升降调动,辞官剃度当了和尚,他坚守佛门戒律,云游各地参拜名寺。当他来到此地,看到人们大量杀牲畜供神,就说,〃不论敬天地还是敬神灵,祭礼都是有限度的,一定是有什么恶鬼藏在这庙里。牛是人们种地的依靠,让人们这样宰杀无度,这庙里的神能没有罪过吗?〃说罢要来一把斧子,一口气砸毁了好几个神像。最后只剩下一个神像了,善晓和尚也没有力气了,就休息一会儿,打算把最后一个神像也砸掉。这时,庙里的管事上前恳求说,〃这个神一直是吃素的。〃和尚才把这个神象留下了。州里听说后大惊,上报到道台那里。然而善晓和尚一直安然无事。这说明用正理责备神,神也是不敢降祸害人的。





卷第三百十六 鬼一
韩重 公孙达 鲜于冀 卢充 谈生 陈蕃 刘照 张汉植 范丹 费季 周式 陈阿登


韩重
吴王夫差,小女曰玉,年十八。童子韩重,年十九。玉悦之,私交信问,许为之妻。重学于齐鲁之间,属其父母使求婚。王怒不与。玉结气死,葬阊门外。三年重归,(归原作诘,据明抄本改。)问其父母,父母曰:〃王大怒,玉结气死,已葬矣。〃重哭泣哀恸,具牲币往吊。玉从墓侧表形见,谓重曰:〃昔尔行之后,令二亲从王相求,谓必克从大愿。不图别后,遭命奈何。〃玉左顾宛颈而歌曰,南山有乌,北山张罗。志欲从君,谗言孔多。悲结生疾,没命黄垆。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长,名为凤凰。一日失雄,三年感伤。虽有众鸟,不为匹双。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尝暂忘。〃歌毕。殻ъて鳎荒茏允ぁR鼗冠#卦唬骸ㄋ郎斓溃逵杏葌f,不敢承命。〃玉曰:〃死生异路,吾亦知之。然一别永无后期,子将畏我为鬼而祸子乎?欲诚所奉。宁不相信?〃重感其言。送之还冢。玉与之饮宴,三日三夜,尽夫妇之礼。临出,取径寸明珠以送重曰。既毁其名,又绝其愿,复何言哉!愿郎(愿郎原作时节。据明抄本改。)自爱,若至吾家,致敬大王。〃重既出,遂诣王自说其事,王大怒曰:〃吾女既死,而重造讹言,以玷秽亡灵。此不过发冢取物,托以鬼神。〃欲收重,重脱走,至玉墓所诉玉。玉曰:〃无忧,今归白王。〃玉妆梳忽见,王惊愕悲喜,问曰:〃尔何缘生。〃玉跪(跪原作诡,据明抄本改。)而言曰:〃昔诸生韩重来求玉,大王不许。今名毁义绝,自致身亡。重从远还,闻玉已死,故赍牲币,诣冢吊唁。感其笃终,辄与相见。因以珠遗之,不为发冢,愿勿推治。〃夫人闻之,出而抱之,正如烟然。(出《录异传》)
【译文】
吴王夫差有个小女儿叫玉,十八岁。韩重是个十九岁的英俊少年,吴玉很喜欢他。两个人瞒着父母先是互通书信后来就私订终身。韩重到齐鲁读书,就请自己的父母到吴王那里去求婚。吴王一听大怒,不同意这婚事,玉心气郁结而死,埋在了皇宫南门外。三年后韩重回来,问父母,父母说,〃去求婚吴王大怒不许,玉中气郁结而死,已经埋葬了。〃韩重一听痛哭失声,带着纸钱祭品到玉墓前祭吊。玉从墓侧现形,对韩重说,〃当初你走之后,让你的父母来议婚,我原来想一定会实现咱们美好的心愿。没想到却遭到如此悲惨的下场啊!〃说罢,悲痛地唱道:〃南山有鸟,北山张罗。志欲从君,谗言孔多。悲结生疾。没命黄垆。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长,名为凤凰。一日失雄,三年感伤。虽有众鸟,不为匹双。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尝暂忘!〃唱完后,涕泪交流哭得控制不住自己,并要求韩重和她一起回到墓中去。韩重说,〃阴阳两界不能相通,怕后果更惨。〃不敢随玉去。玉说,〃死生异路我也知道,可是我们今天分别后,就再也见不到了。你是不是怕我是鬼会伤害你?没想到我对你一片赤诚,却得不到你的信任。〃韩重被她的真情感动,就和玉一起走进墓中。玉和韩重宴饮欢聚了三天三夜,像夫妻一样。韩重临走时,玉拿出一个直径有一寸大的明珠相赠,并说,〃我现在一切都被毁了,也没有和你生聚的可能,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唯愿你多多珍重吧。如果能到我家去,就把这个明珠给我父王看看。〃韩重回来后,去见吴王,说出了他和玉相见的经过。吴王一听大怒说,〃我女儿已经死,你编这套谎话来骗我,玷污了我女儿的亡灵。这明珠只不过是你盗墓得来的,假托什么鬼神?〃说着就要把韩重抓起来,韩重赶快逃掉了,又到玉的墓前诉说这事。玉说,〃你别愁,我这就直接去告诉父王。〃玉梳妆得整整齐齐,忽然在吴王面前现形,吴王十分惊异,悲喜交加地问,〃女儿是怎么死而复活的?〃玉跪下说,〃从前书生韩重来求婚,父王不许,如今我名各俱毁,已经死了。韩重从远方归来,听说女儿已死,带着祭品到我的坟上祭吊。女儿感激他的真情,就和他相见,并把明珠赠给他,这不是他盗墓所得,请父王不要惩治他吧。〃这时吴王夫人听见了跑出来一把抱住女儿,然而玉却像一股青烟般消失了。


公孙达
任城公孙达,甘露中,陈郡卒官,将敛,儿及郡吏数十人临丧。达五岁儿,忽作灵语,音声如父,呵众人哭止。因呼诸子,以次教诫。儿等悲哀不能自胜,及慰勉之曰:〃四时之运,犹有始终。人修短殊,谁不致此?〃语千余言,皆合文章。儿又问曰:〃人亡皆无所知,唯大人聪明殊特,有神灵耶?〃答曰:〃鬼神之事,非尔所知也。〃因索纸笔作书,辞义满纸,投地遂绝。(出《列异传》)
【译文】
任城的公孙达在甘露年间死在陈郡的任上。将要入敛时,他的几个儿子和郡里的官员参加葬礼。公孙达有个五岁的儿子忽然用公孙达的声音说起话来,先是命儿子们不要再哭,然后对儿子们一个个进行教导嘱咐。几个儿子都悲伤得不能控制自己,公孙达就安慰勉励说,〃一年四季的运行还有始有终。人不论是寿长寿短谁能不死?〃说了上千字的话,记下来都是文章。儿子们又问。〃人死后都没有知道,是不是因为父亲你特殊聪明,才有神灵呢?〃回答说,〃鬼神的事,不该你们知道。〃说罢就要了纸笔写起来,写了满满一张纸,然后才扑在地上断了气。


鲜于冀
后汉建武二年,西河鲜于冀为清河太守,作公廨。未就而亡。后守赵高,计功用二百万,王官黄秉、功曹刘适言四百万钱。冀乃鬼见,白日导从入府。与高及秉等,对共计校,定为适秉所割匿。冀乃书表自理,其略言:〃高贵尚小节。亩垄之人,而踞遗类。研密失机。婢妾其性,媚世求显,偷窃狠鄙。有辱天官,易讥负乘,诚高之谓。臣不胜鬼言,谨因千里驿闻,付高上之。〃便西北去三十里。车马皆灭,。不复见。秉等皆伏地物故,高以状闻。诏下,还冀西河田宅妻子焉,兼为差代,以弥冥中之讼。(出《水经》)
【译文】
后汉建武二年,西河的鲜于冀就任清河太守,上任后修造公事房舍,没盖完就死了。继任的太守赵高向上面呈报说鲜于冀办这工程费用是二百万,王官黄秉、功曹刘适则说化了四百万。鲜于冀就突然现形,大白天的带着人进了太守府,和黄秉等人一笔笔地对帐查工程费用,断定是黄秉等虚报贪污了工程费。鲜于冀就自己写了奏章向朝廷申诉。奏章中大致说,〃高贵的人更重视小节,而种田的俗人才见便宜就贪。然而他们毕竟是婢妾一类的小人,再周密的谋划也有漏洞。他们这种卑鄙的贪污偷窍行为辱没了皇上的器重,也让人们笑话他们不配担任这样的公职。如果真如黄秉刘适等人说是我花了那么多钱,那么我现在虽然作了鬼也要申辩。现在我把我的奏章通过千里驿使呈交皇上,请赵高替我上奏。〃写完奏章,就坐上车奔西北方三十多里而去,后来就不见了。黄秉等人竟伏在地上死去。赵高把鲜于冀的奏章呈给皇帝,皇帝下诏发还了被没收的鲜于冀在河西的庄园田宅和充为官婢的妻子,并委官去接任工作,以安抚阴间来的这场官司。


卢充
卢充,范阳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充年二十。冬至一日,出宅西猎,射獐中之,獐倒而起,充逐之。不觉忽见道北一里许,高门瓦屋,四周有如府舍。不复见獐,门中一铃下,唱客前,有一人投一袱新衣,曰:〃府君以遗郎。〃充着讫进见,少府语充曰:〃尊府君不以仆门鄙陋,近得书,为君索小女为婚,故相迎耳。〃便以书示充。父亡时。充虽小,然已识父手迹。即欷殻薷创敲狻1汶纺冢梢牙矗憧墒古毖希淳投取!ㄖ粱苹琛D诎着勺毖媳希抻锍洌骸ň芍炼取!ḿ粗粒严鲁担⑾罚垂舶荩蔽铡8橙毡希尬匠湓唬骸ň晒椤E校币韵嗷梗尴嘁桑绷粞!纺谘铣邓涂汀3浔愦浅觯匏椭林忻牛词痔榱恪3雒偶欢砍担萸嘁隆#鞒疽伦髋#┯旨舅乓录肮试诿磐狻Q扒泊探蝗俗礁ひ掠氤洹O辔试唬骸ㄒ鲈担ㄔ翟魇凇>荨端焉窦恰犯摹#┦级ǘ略性级纸窬菟焉窦恰⒚鞒竟慵巧尽#┍鹕踱旰蕖=窆手乱乱幌蝗熳愿薄!ǔ渖铣担ト绲缡牛媵е良摇D讣势涔剩湎ひ宰炊浴1鸷笏哪耆拢淞偎罚黾卸砍担С琳Ц。榷习叮约6渫涑岛蠡В奘吓肴昴泄苍亍EФ曰钩洌钟虢鹜耄⒃唬骸ɑ突土橹ブ剩饫龊吴⑩ⅰ;薜笔毕裕我毂砩衿妗:⑽醇靶悖邢念舅H僖び拿穑缆酚牢奘2晃蛞跹粼耍苋撕隼匆恰=袷币槐鸷螅蔚弥鼗崾保俊ǔ淙《爰笆鋈徊患3浜蟪顺等胧新敉耄接惺墩摺S幸绘臼洞耍拱状蠹以唬骸ㄊ兄屑蝗顺顺担舸奘吓晒字型搿!ù蠹壹却奘锨滓棠敢病G捕又珂狙浴D松铣敌鹦彰锍湓唬骸ㄎ粑乙碳奚俑闯龆觯仪淄粗唤鹜胫字小?伤档猛氡灸!ǔ湟允露裕硕辔剩寤拱啄浮D讣戳钜璩浼矣埂V钋紫ぜ写奘现矗指此瞥涿病6刖阊椋棠冈唬骸ㄎ彝馍玻醋治滦荨!ㄎ滦菡撸怯幕橐病K斐闪钇鳎な亍W铀锕诟窍喑兄两瘢浜笾沧指桑忻煜隆#ǔ觥端焉窦恰罚�
【译文】
卢充是范阳人。家西边三十里,有座崔少府墓。卢充二十岁那年,冬至的一天去家的西边打猎,射中了一头獐子。獐子倒了又爬起来跑掉,卢充就追。追到道北一里多的地方,獐子不见了,却见一排高门瓦房,象是很阔的人家。大门的门铃下有个人大声说,〃请贵客住前来。〃并给了卢充一套新衣说,〃我家府君让我给的。〃卢充穿好衣服进了院,见了主人少府,少府说,〃令尊不嫌我家门第不高,最近来信,为你聘我的女儿为婚,所以特地把你接来了。〃说罢就拿出卢充父亲的书信给他看。卢充父亲去世时,卢充尽管还小,但已能认得父亲的手迹。看到父亲的亲笔信,卢充十分难过,就不能推辞了。崔少府就向里面说,〃卢郎已到,快让女儿好好梳妆到东廊去。〃黄昏时,里面说已梳妆好了。崔少府就让卢充也到东廊去。卢充到时,崔女已经下车,站在桌子前,两人拜堂成婚。卢充在崔府呆了三天后,少府对卢充说,〃你可以回去了。我女儿如果生男孩,会把孩子送去,如是生女孩,就留在我这里。你不要有怀疑。〃说完就命派车送客。卢充告辞,崔少府送到中门,握住卢充的手哭了。出门看见一个仆人驾着一辆牛车,又见门外放着自己穿的衣服和弓箭。崔女也叫人拿来一套衣服送给卢充,说,〃我俩姻缘刚开始,就分别了,心里很难过。赠你这件衣服和一套被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