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500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广记 500卷- 第6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浴!ㄖ潦辏运抵灯憔醪豢欤媵Ф馈#ǔ觥段逍屑恰罚�
【译文】
隋文帝开皇初年,安定人李文府,住在邺都石桥坊。他曾在晚上把酒瓶放在床下。半夜醒来,忽然听到酒瓶倒了酒洒了的声音。让婢女看看,酒瓶没倒,盖塞依旧。一会,又听到有东西滴嗒水的声音,拿火照看,屋内静悄悄的没看到什么。灭烛躺下没睡着,好象有手指砍他膝部,到第三次,文府起身按住,又没有什么,就拔刀四面挥砍,就听到好象飞蝉的声响冲出门去。文府后来官至兖州须昌县丞。到开皇八年,看见了兖州以前的录事孔瓒。是须昌人,已经死了。忽然白天到文府厅见拜见。文府惊讶地问为什么?孔瓒说:〃太山府君选贤。我因你有才干,就举荐了你。〃文府仓惶叩谢。孔瓒过了半天说:〃现在为你帮忙,千万不要说出。〃到了开皇十年,文府自己说出了这件事,说完就觉得不舒服,一会就死了。


史万岁
长安待贤坊,隋北领军大将军史万岁宅。其宅初常有鬼怪,居者则死,万岁不信,因即居之。夜见人衣冠甚伟,来就万岁。万岁问其由,鬼曰:〃我汉将军樊哙,墓近君居厕,常苦秽恶。幸移他所,必当厚报。〃万岁许诺。因责杀生人所由,鬼曰:〃各自怖而死,非我杀也。〃及掘得骸柩,因为改葬。后夜又来谢曰:〃君当为将,吾必助君。〃后万岁为隋将,每遇贼,便觉鬼兵助己,战必大捷。(出《两京记》)
【译文】
长安待贤坊,是隋北领军大将军史万岁的住宅。这个宅子开始常闹鬼。住的人都死了。万岁不信,就住进了这个宅子。夜里见一个人衣冠高大华美,来见万岁。万岁问他来的事由,鬼说:〃我是汉将军樊哙。墓地靠近您住宅的厕所。常常苦于秽恶之气。如果有幸移葬他处,必当厚报。〃万岁答应了,进而责问他杀人的原由,鬼说:〃他们各自因害怕而死,不是我杀的。〃到后来挖出棺木,作了改葬之后。鬼夜里又来道谢,说:〃您能成为将军,我一定帮助您。〃后来万岁为隋朝将军。每每遇到贼军,就觉得有鬼相助。打起仗来必定大胜。


房玄龄
房玄龄、杜如晦微时,尝自周偕之秦,宿敷水店。适有酒肉,夜深对食。忽见两黑毛手出于灯下,若有所请,乃各以一炙置手中。有顷复出,若掬,又各斟酒与之,遂不复见。食讫,背灯就寝,至二更,闻街中有连呼王文昂者,忽闻一人应于灯下。呼者乃曰:〃正东二十里,村人有筵神者,酒食甚丰,汝能去否?〃对曰:〃吾已醉饱于酒肉,有公事,去不得。劳君相召。〃呼者曰:〃汝终日饥困,何有酒肉。本非吏人,安得公事。何妄语也?〃对曰:〃吾被累吏差直二相,蒙赐酒肉,故不得去。若常时闻命,即子行吾走矣。〃呼者谢而去。(出《续玄怪录》)
【译文】
房玄龄、杜如晦未显贵之时,曾经一起从周地到秦地去。晚上宿于敷水店。正好有酒有肉,深夜对坐而食。忽然看见两只长着黑毛的手从灯光下伸出来,好象有什么请求,就各自拿一块烤肉放在手中。过了一会儿。手又出来,象捧着东西的样子。房、杜又各自斟了一杯酒给他,就没再见手出现。吃完饭,背对着灯就睡觉了。到了二更时,听到街中有连声呼唤王文昂的声音。忽然听见一个人在灯下答应。喊的人就说:〃正东二十里,有村人祭神的筵席,酒菜很丰盛。你能不能去?〃回答说:〃我已酒足饭饱。还有公事,去不了。劳烦你召呼我。〃喊的人说:〃你整天被饥饿所困,哪来酒肉?你本来不是官吏,怎么会有公差?为什么要说谎呢?〃回答说:〃我受阴累官吏差遣来给二位丞相值班。承蒙二相赐我酒肉,所以不能去。若平时听到呼喊,立刻就你追我赶地去了。〃喊的人辞别而去。


魏征
郑国公魏征,少时好道学,不信鬼神。尝访道至恒山,将及山下,忽大风雪,天地昏暗,不能进。忽有道士,策青竹杖,悬《黄庭经》。亦至路次。谓征曰:〃何之?〃征曰:〃访道来此,为风雪所阻。〃道士曰:〃去此一二里,予家也,可一宿会语乎?〃征许之,遂同行,至一宅,外甚荒凉,内即雕刻。延征于深阁,对灯火而坐,进以美酒嘉肴。从容论道,词理博辨,征不能屈。临曙,道士言及鬼神之事,征切言不能侵正直也。道士曰:〃子之所奉者仙道也,何全诬鬼神乎?有天地来有鬼神,夫道高则鬼神妖怪必伏之;若奉道自未高,则鬼神妖怪,反可致之也。何轻之哉?〃征不答,及平旦,道士复命酒以送征,仍附一简,达恒山中隐士。征既行,寻山路,回顾宿处,乃一大冢耳。探其简,题云:〃寄上恒山神佐。〃征恶之,投于地,其简化一鼠而走,征自此稍信鬼神。(出《潇湘录》)
【译文】
郑国公魏征年轻时喜好道学,不信鬼神。曾到恒山去访道,快到恒山的时候,忽然遇见了大风雪,天地昏暗,不能前进。忽然有个道士拿着青竹杖,腰悬《黄庭经》,也到了路边,对魏征说:〃去什么地方?〃魏征说:〃访道来此,被风雪阻隔。〃道士说:〃离这一、二里路就是我家。去住一宿,趁机交谈,可以吗?〃魏征同意了。就一起走到一个宅院,外面很是荒凉,内里却是雕梁画栋。道士请魏征到里间,对着炉火而坐,端上美酒佳肴,从容论道,言辞通理广博雄辨,魏征不能把他说服。临近天亮的时候,谈及鬼神之事,魏征真切地说鬼神不能侵犯正直之人。道士说:〃您所尊奉的是仙道,为什么诬蔑鬼神呢?有天地的时候就有了鬼神。道行高,则鬼神妖怪必然降伏,若自身道行不高,反而可能招来鬼神。怎么能轻视它呢?〃魏征没有回答。到了早晨,道士又用酒来送别魏征,还附带一封信,送给恒山中的隐士。魏征就走了,找到了山路,回头看昨夜住的地方,乃是一个大坟墓,拿出他那封书信一看,上面写着:寄上恒山神佐。魏征讨厌它,就扔在地上。那封信变成一只老鼠跑了。魏征自此稍稍相信了鬼神。


唐俭
唐俭少时,乘驴将适吴楚。过洛城,渴甚,见路旁一小室,有妇人年二十余,向明缝衣,投之乞浆,则缝袜也。遂问别室取浆,郎渴甚,为求之。逡巡,持一盂至。俭视其室内,无厨灶,及还而问曰:〃夫人之居,何不置火?〃曰:〃贫无以炊,侧近求食耳。〃言既,复缝袜,意绪甚忙。又问何故急速也,曰:〃妾之夫薛良,贫贩者也,事事十余年矣。未尝一归侍舅姑,明早郎来迎,故忙耳。〃俭微挑之,拒不答,俭愧谢之,遗饼两轴而去。行十余里,忽记所要书有忘之者,归洛取之,明晨复至此,将出都,为涂刍之阻。问何人,对曰:〃货师薛良之柩也。〃骇其姓名,乃昨妇人之夫也,遂问所在,曰:〃良婚五年而妻死,葬故城中。又五年而良死,良兄发其柩,将祔先茔耳。〃俭随观焉,至其殡所,是求水之处。俄而启殡,棺上有饼两轴,新袜一双。俭悲而异之,遂东去。舟次扬州禅智寺东南,有士子二人,各领徒,相去百余步,发故殡者。一人惊叹久之,其徒往往聚笑。一人执锸,碎其柩而骂之。俭遂造之,叹者曰:〃璋姓韦,前太湖令,此发者,璋之亡子。窆十年矣,适开易其棺,棺中丧其履,而有妇人履一只。彼乃裴冀,前江都尉,其发者爱姬也。平生龙之,裴到任二年而卒,葬于此一年。今秩满将归,不忍弃去,将还于洛。既开棺,丧其一履,而有丈夫履一只。两处互惊,取合之,彼此成对。盖吾不肖子淫于彼,往复无常,遂遗之耳。〃俭闻言,登舟静思之曰:〃货师之妻死五年,犹有事舅姑之心。逾宠之姬,死尚如此,生复何望哉。士君子可溺于此辈而薄其妻也?〃(出《续玄怪录》)
【译文】
唐俭年轻时,骑驴要去吴楚。经过洛城的时候,渴得很厉害。看见路旁有个小屋,有个妇人,年纪有二十多,对着光亮缝补衣服。唐俭到她这里要水。近前一看她在缝袜子。她就到别的屋子取水。〃您渴得厉害,我为您取水。〃很快拿着一个盆去了。唐俭看她屋里,没有厨灶。等她回来就问:〃夫人的住处,怎么不生火?〃回答说:〃贫穷没有东西做饭,向附近人家求食。〃说完又继续缝袜子,神情很忙。唐俭又问:〃什么原因这么着忙呢?〃回答说:〃我的丈夫薛良,是个贫穷的小商贩,干了十多年了。不曾回来一次照顾家里。明天早晨来人接我,所以很忙。〃唐俭暗暗引诱她,妇人拒不回答。唐俭羞愧地辞别她,留下两轴饼。走了十多里,忽然想起所看的书有忘带的,就经洛城回家去取。第二天早晨又到了这个地方,被送葬的涂车和刍灵阻拦。唐俭问什么人出殡?回答说:〃是商人薛良的灵柩。〃唐俭吃惊于这个名字。是昨天那个妇人的丈夫。就问葬在哪里?回答说:〃薛良结婚五年妻子死了,葬在故城。又过了五年薛良死了。薛良的哥哥主办他的丧事。想要合坟。〃唐俭跟着观看。到了墓地,正是唐俭要水的地方。一会儿打开棺材。棺材上有饼两轴,新袜子一双。唐俭伤感而且很惊异这件事,就继续东行。船停在扬州禅智寺东南。有二个男子,各领一些人,相距百余步,在挖掘旧坟。一人叹息良久,他领的那伙人在一起哭。一个人拿着铁锹打碎棺材而骂着。唐俭就到那里造访。叹息的人说:〃我姓韦。以前的太湖令。这个挖开的坟,是我死去的儿子,已经埋了十年了。刚才打开想换个新棺材,棺材里失去了一只鞋,却有妇人的鞋一只。指另一人说:〃他是裴冀,前任江都尉。他开掘的是爱姬的墓。平生宠爱她。裴冀到任二年她死了,葬在这儿一年了。现在十年任期已满将要回家。不忍心弃她而去,想迁还洛城。等打开棺材,见丢失了一只鞋,却有男人的鞋一只。双方都很惊异,拿来一配,彼此正好一对。这是因为我的不肖之子和她淫乱,往复无常,把鞋留在这里了。〃唐俭闻言。登船想道:〃商人的妻子死了五年,还有照顾家的心情。受到过份宠爱的姬妾,死了尚且如此,活着的时候还能希望她怎么样呢?那么,君子还应该沉溺在这种人身上而轻视自己的妻氏吗?〃





卷第三百二十八  鬼十三
慕容垂 李勣女 解袱人 漕店人 张琮 刘门奴 阎庚 明崇俨 王怀智  沙门英禅师 陈导 王志 巴峡人 陆余庆


慕容垂    唐太宗征辽,行至定州,路侧有一鬼,衣黄衣,立高冢上,神采特异。太宗遣使问之,答曰:〃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荣华各异代,何用苦追寻。〃言讫不见,问之,乃慕容垂墓。(出《灵怪集》)
【译文】
唐太宗征辽的时候,走到定州。路旁有一鬼,穿着黄色的衣服,站在高高的坟墓上面,神采特异。太宗派人问他,鬼回答说:〃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荣华各异代,何用苦追寻。〃说完不见了。太宗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慕容垂的墓。


李勣女
贞观元年,李勣爱女卒,葬北邙,使家僮庐于墓侧。一日,女子忽诣家僮曰:〃我本不死,被大树之神窃我。今值其神出朝西岳,故得便奔出。知尔在此,是以来。我已离父母,复有此辱耻,不可归。幸你匿我,我能以致富报尔。〃家僮骇愕,良久乃许,遂别置一室。其女或朝出暮至,或夜出晓来,行步如风。一月后,忽携黄金十斤以赐,家僮受之。出卖数两,乃民家所失,主者执家僮以告。洛阳令推穷其由,家僮具述此事,及追取,此女已失,其余金尽化为黄石焉。(出《孙相录》,陈校本作出《潇湘录》)
【译文】
贞观元年,李绩心爱的女儿死了,葬在北邙。让家僮住在坟墓的旁边。一天,女子忽然告诉家僮说:〃我本来不应该死,是被大树之神偷去的,现在趁着那个大树之神去朝拜西岳,所以才能跑出来。我知道你在这里,就来了。我已经离开了父母,又受到这样的羞辱,不能回去了,希望你隐藏我,我能使你致富来报答你。〃家僮惊愕半天才答应,就另安排了一间屋子。那女子或早或晚地来,行走如风。一个月以后,忽然带来黄金十斤送给他,家僮收下。拿出去卖了几两。才知道黄金是百姓家丢的。失主抓住家僮来告官。洛阳令盘问其中的原委。家僮详述此事。等到追取的时候,那女子已经不见了。那些剩下的金子都变成了黄色的石头。


解袱人
江南有数人行船,见岸上两人,与船并行数里。岸上人云:〃暂寄歇息。〃船人许之。怪其跳踯上船,其疾如风。须臾,两人云:〃暂至村,各有小袱,且寄船上,慎勿开也。〃殷勤戒之,两人去后,船中一人解袱共看。每袱有五百贴子,似纸,非篆隶,并不可识。共惊,还结如故。俄顷二人回,云:〃开讫,何因讳?〃乃捉解袱人云:〃是此人解。〃遂掷解袱上岸,如掷婴儿。又于村中取人,拥之而去。经数日,一人欲放解袱者,一人不许,曰:〃会遣一二年受辛苦。〃乃解至富人家。其人家有好马,恒于庭中置槽,自看饮饲。此时已夜,堂门闭,欲取富人无由。一人云:〃此人爱马,解马放,即应开门出。〃如言,富人果出。一人提之,应手即死。取得富人,遂弃解袱人而去。此家忙惧,唯见此人在,即共殴。缚之送县,以解袱等事为辞。州县不信,遂断死,此人自雪无由,久禁乃出。(出《异闻录》)
【译文】
江南有几个人在行船,看见岸上有两个人与船并行好几里。岸上人说:〃暂且到船上歇息一下。〃船上人同意了。岸上人跳上船来,其快如风。一会儿,两人说:〃暂且到村里,我们各有个小包袱,先寄放在船上,千万不要打开。〃再三告诫。两人离开后,船上一个人解开包袱,大伙一齐看。每个包袱有五百贴子,好象是纸,字不是篆隶,都不认识,大伙都很惊讶,依然照样系上。一会儿两人回来了,说:〃解开包袱了,为什么隐瞒?〃就抓住解袱人说:〃是这个人解开的。〃就扔解袱者到岸上,象扔婴儿一样。又在村中找来人,相拥而去。过了几天,一人想放走解袱人,一人不同意。说:〃应该让他受一二年的辛苦。〃就到了富人家。这户人家有好马,总在院中置槽饲养,自己看管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