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全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资治通鉴 全译- 第13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从穆宗得病以后,王守澄专制朝政,势倾中外。郑注频繁地出入王守澄的家里,和他商议谋划,经常通宵达旦。二人串通收受贿赂,外人都无法窥测他们的踪迹。开始时,还只是一些身世卑贱但又善于钻营趋奉的官吏,通过贿赂郑注而求迁升;几年以后,达官贵戚也都争着和他交往,以致门前车水马龙。工部尚书郑权在家中畜养了很多妻妾,但由于俸禄少而无力供养,于是,通过郑注向王守澄推荐,求为节度使。已酉(二十五日),唐穆宗任命郑权为岭南节度使。

  '6'五月,壬申,以尚书左丞柳公绰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公绰过邓县,有二吏,一犯赃,一舞文,众谓公绰必杀犯赃者。公绰判曰:“赃吏犯法,法在;奸吏乱法,法亡。”竟诛舞文者。

  '6'五月,壬申(十八日),唐穆宗任命尚书左丞柳公绰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柳公绰途经邓县,发现有两个官吏犯法:一个贪污,一个舞文弄墨。众人都认为柳公绰肯定要杀贪污者。不料柳公绰宣判说:“贪污的官吏虽然犯法,但法律仍在;而舞文弄墨的奸吏紊乱法律,则法律已亡。”最后,竟杀舞文弄墨者。

  '7'丙子,以晋、慈二州为保义军,以观察使李寰为节度使。

  '7'丙子(二十二日),唐穆宗命以晋、慈二州为保义军,任命观察使李寰为节度使。

  '8'六月,已丑,以吏部侍郎韩愈为京兆尹;六军不敢犯法,私相谓曰:“是尚欲烧佛骨,何可犯也!”

  '8'六月,已丑(初六),唐穆宗任命吏部侍郎韩愈为京兆尹,禁军将士都不敢犯法,私下里相互说:“他连佛骨都敢烧,我们怎么敢犯法!”

  '9'秋,七月,癸亥,岭南奏黄洞蛮寇邕州,破左江镇。丙寅,邕州奏黄洞蛮破钦州千金镇,刺史杨岭奔石南砦。

  '9'秋季,七月,癸亥(十一日),岭南奏报:黄洞蛮侵犯邕州,攻破左江镇。丙寅(十四日),邕州奏报:黄洞蛮攻破钦州千金镇,刺史杨屿逃往石南砦。

  '10'南诏劝利卒,国人请立其弟丰。丰勇敢,善用其众,始慕中国,不与父连名。

  '10'南诏国王劝利去世,南诏人向唐奏请立劝利的弟弟丰为王。丰勇敢而善于用人,羡慕唐朝的礼仪和文化,从他开始不再与父辈连名。

  '11'八月,癸巳,邕管奏破共洞蛮。

  '11'八月,癸巳(十一日),邕州奏称攻破黄洞蛮。

  '12'丙申,上自复道幸兴庆宫,至通化门楼,投绢二百匹施山僧。上之滥赐皆此类,不可悉纪。

  '12'丙申(十四日),唐穆宗从复道到兴庆宫,途经通化门楼时,向山里的僧人施舍绢二百匹。穆宗滥施赏赐,毫无节制,像这一类事情,无法一一记载。

  '13'癸卯,以左仆射裴度为司空、山南西道节度使,不兼平章事。李逢吉恶度,右补阙张又新附等逢吉,竞流谤毁伤度,竟出之。又新,荐之子也。

  '13'癸卯(二十一日),唐穆宗任命左射裴度为司空、山南西道节度使,不再兼同平章事。宰相李逢吉憎恨裴度。右补阙张又新等人附合李逢吉,竞相用流言诽谤中伤裴度,结果,竟然使裴度离开朝廷,放任为外地的节度使。张又新是唐德宗时朝臣张荐的儿子。

  '14'九月,丙辰,加昭义节度使刘悟同平章事。

  '14'九月,丙辰(初五),唐穆宗加封昭义节度使刘悟同平章事的荣誉职务。

  '15'李逢吉为相,内结知枢密王守澄,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抑之,拟状至内庭,绅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远也。会御史中丞缺,逢吉荐绅清直,宜居风宪之地;上以中丞亦次对官,不疑而可之。会绅与京兆尹、御史大夫韩愈争台参及他职事,文移往来,辞语不逊;逢吉奏二人不协,冬,十月,丙戌,以愈为兵部侍郎,绅为江西观察使。

  '15'李逢吉但任宰相,在宫中交结知枢密王守澄,因而势倾朝野。只有翰林学士李绅在每次参预穆宗的谘询时,经常对他加以遏制。李逢吉推荐官员的拟状上奏后,穆宗拿到翰林学士院听了意见,李绅多有批评。李逢吉十分忧虑,但因穆宗正信任李绅,李逢吉无法进谗言使穆宗疏远他。这时,正好御史中丞缺职,李逢吉推荐李绅清廉正直,适合担任监察工作的职务。穆宗考虑到御史中丞也是次对官,因而,未加怀疑就同意了。适逢李绅与京兆尹、御史大夫韩愈因台参及其他任职事争议不休,二人奏章往来,辞语多有不逊。于是,李逢吉上奏二人关系不合,冬季,十月,丙戌(初五),穆宗罢免二人的监察职务,任命韩愈为兵部侍郎,李绅为江西道观察使。

  '16'已丑,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杜元颖同平章事、充西川节度使。

  '16'已丑(初八),唐穆宗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杜元颖兼同平章的荣誉职务,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

  '17'辛卯,安南奏黄洞蛮为寇。

  '17'辛卯(初十),安南奏报:黄洞蛮侵扰。

  '18'韩愈、李绅入谢,上各令自叙其事,乃深寤。壬辰,复以愈为吏部侍朗,绅为户部侍郎。

  '18'韩愈、李绅上殿向穆宗感谢新任职务,穆宗令二人各自陈述争论的事情经过,方才明白其中的原因。壬辰(十一日),重新任命朝愈为吏部侍郎,李绅为户部侍郎。

四年(甲辰、824)

四年(四辰,公元824年)

  '1'春,正月,辛亥朔,上始御含元殿朝会。

  '1'春季,正月,辛亥朔(初一),唐穆宗自即位以来,首次亲临在含元殿举行的大朝会。

  '2'初,柳泌等既诛,方士稍复因左右以进,上饵其金石之药。有处士张皋者上疏,以为:“神虑澹则血气和,嗜欲胜则疾作。药以攻疾,无疾不可饵也。昔孙思邈有言,‘药势有所偏助,令人藏气不平,借使有疾用药,犹须重慎。’庶人尚尔,况于天子!先帝信方士妄言,饵药致疾,此陛下所详知也,岂得复循其覆辙乎!今朝野之人纷纭窃议,但畏忤旨,莫敢进言。臣生长蓬艾,麋鹿与游,无所邀求,但粗知忠义,欲裨万一耳!”上甚善其言,使求之,不获。

  '2'当初,柳泌等人被杀后,方士又逐渐通过穆宗的左右侍从进入宫中,穆宗服用方士所炼制的金石药物。有一个隐居未仕名叫张皋的人上书朝廷,认为:“凡是精神澹泊的人就血气相和,身体康健;而欲望强烈的人则容易疾病发作。药是用来治病的东西,没有病就不要轻易吃。过去,孙思邈曾说:‘药对人身体各个器官的作用是有所偏重的,它会导致人的五脏元气不平,所以,即使有病吃药,也要非常慎重。’对于一般百姓尚且如此,何况天子呢!先帝听信方士的胡言乱语,服用金丹导致疾病发作,陛下是十分清楚的,岂可再蹈覆辙!现在,朝廷内外纷纷私下议论这件事,但都恐怕违背陛下的旨意,不敢上书直言。我是生长在草莽中的隐居人士,整天和麋鹿相处一起,无所追求,但也大略懂得一些忠义的道理,所以上书朝廷,请以防患于万一。”穆宗十分赞赏张皋的这一番话,派人去访求张皋,结果,没有找到。

  '3'丁卯,岭南奏黄洞蛮寇钦州,杀将吏。

  '3'丁卯(十七日),岭南奏报:黄洞蛮侵扰钦州,杀将士和官吏。

  '4'庚午,上疾复作;壬申,大渐,命太子监国。宦官欲请郭太后临朝称制,太后曰:“昔武后称制,几危社稷。我家世守忠义,非武氏之比也。太子虽少,但得贤宰相辅之,卿辈勿预朝政,何患国家不安!自古岂有女子为天下主而能致唐、虞之理乎!”取制书手裂之。太后兄太常卿钊闻有是议,密上笺曰:“苟果徇其请,臣请先帅诸子纳官爵归田里。”太后泣曰:“祖孝之庆,钟于吾兄。”是夕,上崩于寝殿。癸酉,以李逢吉摄冢宰。丙子,敬宗即位于太极东

  '4'庚午(二十日),唐穆宗疾病再次发作。壬申(二十二日),病重,命皇太子代理朝政。宦官想请郭太后临朝代行皇权,太后说:“过去,武皇后称帝,几乎危害江山社稷,我家世代恪守忠义,决非武氏所能相比。太子虽然年轻,但如果能有德才兼备的宰相辅佐,你们这些人也都不干预朝政,就不用忧虑国家不安定!自古以来,岂有女人主宰天下,而能达到唐尧、虞舜那样的天下大治吗?”说完,把宦官拟定的制书拿过来撕了。郭太后的兄弟、太常卿郭钊听到宦官的建议,秘密上书给郭太后说:“如果您听从宦官的请求,那么,我就和儿子们把自己的官衔和爵位交还朝廷,然后回家种田。”郭太后哭着说:“祖先庆幸有我的兄弟这样的好后代。”当晚,穆宗在寝殿驾崩。癸酉(二十三日),朝廷任命李逢吉兼任冢宰,主持穆宗的治丧事宜。丙子(二十六日),唐敬宗李湛在太极殿东厢即位。

  初,穆宗之立,神策军士人赐钱五十千,宰相议以太厚难继,乃下诏称:“宿卫之勤,诚宜厚赏,属频年旱歉,御府空虚,边兵尚未给衣,沾恤期于均济。神策军士人赐绢十匹、钱十千,畿内诸镇又减五千。仍出内库绫二百万匹付度支,充边军春衣。”时人善之。

  当初,唐穆宗即位时,赏赐神策军军士每人钱五十缗。宰相商议,认为赏赐过于优厚,难以继续实行。于是,敬宗下诏说:“按照禁军将士宿卫的功劳,实在应当给予优厚的赏赐。但近年以来屡有旱灾,庄稼歉收,国库空虚,戍边兵士至今尚未供给春衣。朝廷对将士的恩惠应当尽量平均,所以,凡神策军军士每人赐绢十匹,钱十缗;京畿神策诸镇军士每人钱减五缗。同时,从内库拨调绫二百万匹交给度支,充作边防戍兵的春衣。”当时人都称赞这次赏赐比较公允。

  '5'自戊寅至庚辰,上赐宦官服色及锦采金银甚众,或今日赐绿,明日赐绯。

  '5'从戊寅(二十八日)至庚辰(三十日),唐敬宗赏赐宦官官服以及锦彩、金银,数额很多,或者今日赐给六品、七品的绿色官服,明日赐给四品、五品的红色官服。

  '6'初,穆宗既留李绅,李逢吉愈忌之。绅族子虞颇以文学知名,自言不乐仕进,隐居华阳川。及从父耆为左拾遗,虞与耆书求荐,误达于绅;绅以书诮之,且以语于众人。虞深怨之,乃诣逢吉,悉以绅平日密论逢吉之语告之。逢吉益怒,使虞与补阙张又新及从子前河阳掌书记仲言等伺求绅短,扬之于士大夫间;且言“绅潜察士大夫有群居议论者,辄指为朋党,白之于上。”由是士大夫多忌之。

  '6'当初,唐穆宗把李绅留在朝廷任职后,宰相李逢吉更加忌恨他。李绅的族子李虞由于文章博学而知名一时,他自称不愿做官,因而隐居在华阳川。等到他的叔父李耆任左拾遗后,李虞写信给李耆,请求向朝廷推荐,不料这封信误送到李绅手中,李绅便写信讥讽他,并把这件事在大庭广众中张扬。李虞得知后非常气愤,于是,求见李逢吉,把李绅平时暗地里议论李逢吉的话全都告诉了他。李逢吉更加憎恨李绅,于是,让李虞和补阙张又新,以及侄子、前河阳掌书记李仲言等人探察李绅的过失,然后,在士大夫中间张扬,并说:“李绅暗地里窥察士大夫,凡有人在一起议论,便指斥为朋党,向皇上告状。”由此士大夫也大多忌恨李绅。

  及敬宗即位,逢吉与其党快绅失势,又恐上复用之,日夜谋议,思所以害绅者。楚州刺史苏遇谓逢吉之党曰:“主上初听政,必开延英,有次对官,惟此可防。”其党以为然,亟白逢吉曰:“事迫矣,若俟听政,悔不可追!”逢吉乃令王守澄言于上曰:“陛下所以为储贰,臣备知之,皆逢吉之力也。如杜元颖、李绅辈,皆欲立深王。”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继上章言之。上时年十六,疑未信。会逢吉亦有奏,言“绅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贬绅为端州司马。逢吉仍帅百官表贺,既退,百官复诣中书贺,逢吉方与张又新语,门者弗内;良久,又新挥汗而出,旅揖百官曰:“端溪之事,又新不敢多让。”众骇愕辟易,惮之。右拾遗内供奉吴思独不贺,逢吉怒,以思为吐蕃告哀使。丙戌,贬翰林学士庞严为信州刺史,蒋防为汀州刺史。严,寿州人,与防皆绅所引也。给事中于敖,素与严善,封还敕书;人为之惧,曰:“于给事为庞、蒋直冤,犯宰相怒,诚所难也!”及奏下,乃言贬之太轻。逢吉由是奖之。

  敬宗即位后,李逢吉和他的党羽对李绅失势拍手称快,但又恐怕敬宗重新信用他,因而日夜策划,商量能够伤害李绅的办法。楚州刺史苏遇对李逢吉的党羽说:“皇上初次上朝听政,肯定要开延英殿访询百官。李绅是次对官,在这时应防备李绅重新被皇上重用。”李逢吉的党羽认为言之有理,急忙转告李逢吉说:“事情紧迫,如果等到皇上驾临延英殿听政,就悔不可及了!”于是,李逢吉让知枢密王守澄对敬宗说:“陛下所以能被立为皇太子,我全都知道,主要是李逢吉的功劳。像杜元颖、李绅这些人,都是要立深王李察的。”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人接着上奏,也同样说。敬宗这时十六岁,疑而未信。这时,李逢吉也上奏说:“李绅不忠于陛下,请予以贬谪。”敬宗仍再三询问是否属实,然后听从了李逢吉的意见。二月,癸未(初三),贬李绅为端州司马。于是,李逢吉率领百官上表称贺。退朝后,百官又到中书省称贺。这时,李逢吉正和张又新在中书省交谈,守门人不让百官进去,百官等待很久,只见张又新挥汗而出,向百官作揖说:“李绅贬官端州一事,我不能再退让了。”百官都惊愕退下,惧怕张又新。百官称贺时,只有右拾遗内供奉吴思不作祝贺的表示,李逢吉发怒,任命他为吐蕃告哀使。丙戌(初六),贬翰林学士庞严为信州刺史,蒋防为汀州刺史。庞严是寿州人,他和蒋防都是由李绅推荐到翰林院任职的。给事中于敖向来和庞严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