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
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具有改造派心态的人,他们也具有董仲舒的信仰,即
灾象是上天警告的表示。主要的政治家利用这些现象作为批评皇帝的手段。
例如,从诸如水灾或一次日月蚀的现象可以觉察阴盛的状态,并且把它们解
释为妇女在宫中或在议政会上为非作歹的呼应。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对公元前
29 年发生的灾象的注意,当时(1 月 5 日)的一次日蚀与当晚宫中感到的地
动恰好巧合。这方面的专家,如杜钦和谷永,很快利用这些事件作为批评当
时政策的手段。①
朱博在地方和中央的政府中担任过各种职务,②并且因他对其下属坚持严
格的纪律和保证他所辖部门的效率而赢得了名声。他升任御史大夫,然后在
公元前 5 年阴历四月担任丞相;但到阴历八月,他被控谋反,被迫自杀。他
的垮台部分地是由于时势,部分地是由于他自己的性格。他对流行的生活观
点不屑一顾,他反对其对手的方式似乎是愚蠢和轻率的。但对其他人想从意
识形态方面搞一次王朝复兴的企图来说,他担任高官的短暂时期是引人注目
的。
① 《汉书》卷九三,第 3738 页。
② 见鲁惟一:《通向仙境之路》,第 98—101 页。
③ 见鲁惟一:《汉代中国的危机和冲突》,第 260 页以下。
① 《汉书》卷六十,第 2671 页;卷八五,第 3444 页。
② 鲁惟一:《汉代中国的危机和冲突》,第 260 页以下。
在成帝时,象甘忠可和夏贺良等历法家和巫术家声称他们有预知改朝换
代的能力。按照他们的说法,刘皇室的气数将尽。③王朝需要振兴的建议得到
了近期的一些征兆的支持,如成帝未能生子,许多凶兆上报和皇帝的健康不
佳等。④许多人无疑地感到沮丧,这种思想在高层中深信不疑,于是公元前 5
年阴历六月的一道诏令宣布立刻采用新的年号。①为此而选用了“太初元将”
四字,新年号有几个含意。它不但指新时代的降临,而且还用了过去的年号
“太初”二字,这是在时新派政府取得高度成就的公元前 104 年为同一目的
而采用的。但是公元前 5 年王朝振兴的希望是短命的。不到两个月,诏令中
的一切规定除大赦令外全被撤销,倡导者夏贺良被判死罪。采用新年号将会
恢复帝国力量和繁荣的希望未能实现。皇帝仍受病魔的折磨,丞相朱博自尽
而死。这些事件可以作为象征,说明前汉王朝为振兴帝国实力而作的最后努
力失败了。
③ 张朝孙(音):《白虎通》第 1 卷,第 124 页以下;鲁惟一:《汉代中国的危机和冲突》,第 278 页。
④ 《汉书》卷七五,第 3192 页。
① 《汉书》卷十一,第 340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3 卷,第 29 页)。
第 3 章 王莽,汉之中兴,后汉
在汉代的国家祭典中,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它被认为直接支配着人世的
命运。皇帝,即天子,是天的代表,在它的庇护下进行统治。王朝的创建者
因他个人的功业,比其他人优先被选为第一个受命于天的人。末代皇帝则丧
失了这种天命,因为他和他的皇室不宜再进行统治。吉兆预示着天命的出现,
而凶兆则宣布上天庇护的消失。①
受命于天的信仰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编纂学。古代的历史学家引
用、隐瞒、歪曲甚至伪造证据,以证明为什么王朝的创建者值得上天的赐福,
对于这种尊贵的资格,他个人是毫不怀疑的。他重视正统性。那些反对天命
的人是明显的小人。他们之缺乏道德资质可以从他们的下场中得到证明。古
代历史学家在这方面持否定的态度:他给最重要的造反者和皇位觊觎者撰写
有偏见的传记,这些人由于他们的行动,已把自己置于有秩序的社会以外。
此外,古代的历史学家就没有进一步行动了;对那些反正统王朝的人的主要
助手概不写传。
这就是历史编纂学的状况,它对公正地评价象推翻前汉皇室而试图另立
自己王朝的王莽这样的人来说是一个主要障碍。如果他能如愿以偿,他就会
说是沐受了上天的恩泽,古代历史学家就会把他比作以往伟大的王朝创建
者。但是随着他政府的垮台和汉朝的复兴,王莽自然而然地成了历史编纂学
的受害者,从天子之尊贬为篡位者。甚至他的相貌也变了。
汉代的中国人都深信相面术。他们认为面貌反映了性格,并试图根据一
个人的相貌来推断他的未来。这就引出了一种假设,即王朝创建者必定有某
些共同的外表,于是历史家们就杜撰他们多须、高鼻和有突出的前额。相反,
这种伪科学的相面术还需要把皇位觊觎者或篡位者道德的堕落表现在他们的
外貌上。因此,王莽被描述为一个巨口短颔、露眼赤睛和声音大而嘶哑的人。
①
于是,近代的历史学家面临着明显的偏见的问题。当班固编《汉书》,
即《前汉书》时,他是以兴复汉室的斗士的观点来写书的。虽然王莽当了 15
年皇帝,却没有他应有的历史。他占有的篇幅只是《汉书》之末(卷九九上、
中、下)的一篇传记,文中对他的为人和他的统治进行了连续的批判。《汉
书》的其他地方很少提到他和他的支持者;《后汉书》②对他的垮台的细节补
① 关于前汉这种迷信的发展,见鲁惟一:《汉代中国的危机和冲突》(伦敦,1974)第 5 章、第 13 章第
733 页。关于凶兆,见毕汉斯:《〈前汉书〉各种凶兆的解释》,载《远东古文物博物馆通报》,22(1950),
第 127—143 页。
① 关于王莽的外貌,见《汉书》卷九九中,第 4124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3 卷,第 312 页)。
《汉书》卷一上,第 2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1 卷,第 29 页)描述了高帝的相貌;关于承认这
种相貌是适合当皇帝进行统治的标志,见《汉书》卷一百上,第 4211 页;和毕汉斯:《汉代的中兴》第 1
卷,《远东古文物博物馆通报》,26(1954),第 99 页。
② 《后汉书》在档案材料不再存在之时由范晔(公元 398—446 年)编成(毕汉斯:《汉代的中兴》第 1 卷,
第 9 页以下)。他不得不根据约 20 种以前的历史编写,其中以《东观汉记》最为重要。此书得名于大部分
著作在那里写成的洛阳南宫的秘阁。第一部分于公元 72 年由明帝命班固等人共撰。(关于班固在编撰时的
困难,见毕汉斯:《汉代的中兴》第 4 卷,《远东古文物博物馆通报》,51〔1979〕,第 121 页)第二部
分受命于公元 120 年,第三部分受命于 151 或 152 年,第四部分受命于 172 至 177 年期间。最后的第五部
充得很少。对王莽只能在这样贫困的材料基础上进行评价。
分在 220 至 225 年东汉亡后由私人所写。作为一部连贯汇编,《东观汉记》给范晔提供了大量当时多方面
的材料。今天,此书只有部分残存。关于《汉书》卷九九的译文,除德效骞的《〈汉书〉译注》第 3 卷外,
还有汉斯?施坦格的《〈前汉书〉卷九九王莽传译注》(莱比锡,1939);克莱德?萨金特:《〈前汉书〉
王莽传译文》(上海,1947)。
王莽的崛起
王氏家族原是在地方上有权势但在全国并不重要的小绅士氏族。后来伪
造的一份家谱声称王莽是通过田家的齐公传下的舜和黄帝(两位在神话中受
尊敬的君主)的后裔。但是从齐公传下的后裔之说不可信,而舜和黄帝不过
是传说中的人物。当然,伪造家谱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值得注意的是,在
此之前已为前汉的创建者伪造过类似的家谱。①这些家谱不过是宣传,目的是
使新王朝合法化。
王莽可靠的家谱始于他的高祖父,后者未当过官,显然在今山东北部过
乡绅的生活。②王莽的曾祖父从那里搬到黄河正北的大平原中部某地,短期地
在中央政府的一个小官署中任过职。王莽的祖父在京都的廷尉府中任低级官
员,如果不是因为他的一个女儿,他恐怕永无出头之日。他名王贺,字翁孺,
有八子四女,正是他的次女王政君,才使她的家族处于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
她生于公元前 71 年,于前 54 年被选进宣帝(公元前 74—前 49 年在位)的
后宫。不久,她被转移到太子——即未来的元帝——(公元前 49—前 33 年)
的后宫。公元前 51 年,政君生下未来的成帝(公元前 33—前 7 年在位),
于公元前 48 年 4 月 12 日成为皇后。③她父亲同时被封为侯。在元帝朝时,王
氏家族没有行使特殊的权力;如果政君的寿命与汉代普通人一样长,她的侄
子王莽可能永远不会登上皇位。她死于公元 13 年 2 月 3 日,由于她的长寿,
才使她的家族的控制和王莽的崛起成为可能。
元帝死于公元前 33 年 7 月 8 日;成帝在 8 月 4 日继位,王政君就成了太
后。新君约年 18 岁,大概受了他母亲的影响,立刻任命她的兄长为大司马和
大将军(即摄政)。①此人即王凤,他于公元前 42 年已袭了他父亲的侯位。
此后不久,王凤的几个在世的弟兄被封为侯。成帝证明是一个讨人喜欢和爱
好玩乐的人,易受女人的支配。他不喜好政事,满足于让他的几个舅舅为他
统治国家。王凤在公元前 22 年在职时死去,由他和太后的堂兄弟王音接任大
将军。王音于公元前 16 年在职时死去,于是已故的王凤之弟王商成了大将
军。王商死于公元前 11 年。他的兄弟王根接任,在公元前 8 年 11 月 16 日辞
职。同年 11 月 28 日,王莽在 37 岁时被任命为大将军。②
王莽生于公元前 45 年,为王政君弟兄王曼的次子,王曼早亡,未能与王
后的其他弟兄一起封侯。但是,王莽虽在成长时失怙,其兄也在年轻时死去,
却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并博览群书。在公元前 22 年当其叔王凤最后病危
时,他曾伴随这位大将军几个月。当时他已有官职,但史料未具体说明为何
职。经临死的大将军的请求,王莽调任射声校尉,同时任黄门郎。第一个官
衔表示他成了由驻京职业军人组成的北军将领之一。但是王莽之指挥职务肯
定是挂名的。黄门郎则是授予皇帝顾问的编外的官衔。后来,王莽被任命为
① 《汉书》卷一百上,第 4211 页。
② 《汉书》卷九八,第 4013 页以下。
③ 《汉书》卷九,第 279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2 卷,第 302 页)。
① 关于成帝的性格和作为,见《汉书》卷十,第 301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2 卷,第 374 页);
《汉书》卷九八,第 4017 页。
② 关于王家成员被任命为大将军的情况,见《汉书》卷十,第 302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2 卷,
第 375 页);卷十九下,第 830、835、838—839、841—842 页。
骑都尉(另一个闲差事)和向皇帝提建议的光禄大夫;他又被授予侍中的编
外官衔。公元前 16 年 6 月 12 日,他被封为信都侯。以上是王莽成为大将军
前的经历。③
王莽的传记带有无情的偏见和捍卫汉朝的情绪;对他待人谦恭,全力学
习,和侍奉他的寡居的母、嫂和教育其失怙侄子的情况,它作了不以为然的
叙述。他侍奉他的几个叔、伯时循规蹈矩,一丝不苟。在照顾垂死的王凤时
不修边幅。他越往上升,越变得谦卑。他把财富分给他人,以致家无余财。
他与知名人士交往。他的虚名名扬一时。
这类批评暗示,王莽不是通过真才实学,而是通过矫揉造作才取得高位
的。一个赞赏王莽的历史学家会走另一极端,会颂扬他的孝悌之情,热爱学
习的精神和通过实行儒家美德而出人头地的经历。实际上,王莽显然是一个
能干而有雄心的人,在必要时也残酷无情。他具有吸引别人追随他的才能,
兴趣异常广泛。他对亲戚的感情可能完全是真诚的。在早期,他根本不可能
怀有篡夺皇位之心。
王莽被任命为大将军的原因,远比对他没有节操的矫揉造作的解释简
单。在他之前的四个王家大将军都与王太后是同代人。三人是她的弟兄,另
一人是记载中唯一的堂兄弟。当王根在公元前 8 年辞职时,太后只有一个弟
兄在世。他已六十多岁,而且名声不佳。这就必须到下一代,即到成帝的几
个表兄弟中去找。王莽无疑是这一代中最能干和政治上最机敏的人。
在他仕途的这一时刻,王莽遭到了一次特别不幸的打击。成帝在公元前
7 年 4 月 17 日死去,由于无子,皇位由他的侄子哀帝继承。①新帝有自己的
主见,甚至在他多病的身体容许的情况下,试图进行强有力的亲政。此外,
他母亲的丁氏家族和他祖母的傅氏家族大肆进行反对王家的阴谋活动。按照
传统,王政君被认为是哀帝的养祖母,不能随便废除,于是被授予太皇太后
的称号。但是王莽被迫辞职。他的辞呈在开始时被圆滑地拒绝了,后来在公
元前 7 年 8 月 27 日被接受。他得到了许多荣誉,隐居在他京师的府第。他住
在那里,直到公元前 5 年夏天奉命离京而居住在他所封的侯国。①
王莽的放逐并不能使他与他的许多支持者甘心,后者大声疾呼地要求把
他召回。哀帝让步了,在公元前 2 年容许王莽回京安静地隐居。次年 8 月 15
日哀帝死去,王莽得以重新掌权。这只是因为哀帝的母亲和祖母已分别在公
元前 5 年和前 2 年死去,才有此可能;这样,随着哀帝之死,王太皇太后作
为皇室无可争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