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永继承了老爸的优良传统,胸怀大志,嫉恶如仇,酷好学习,讲究忠孝。
长大成人后,鲍宣因为很优秀,被举荐担任为本市秘书长兼组织部长(郡功曹)。
但是,这时候王莽已经自我提拔当了“皇帝”,开始肆无忌惮地剪灭异己,鲍永上了他要暗算的干部黑名单。
王莽一生毁人无数,这次下黑手有特点:一是他对老鲍家恨得深,他本来是主动拉拢利诱鲍宣的【】,谁知鲍宣不光死活不跟他玩,还正直无私,勤政廉政,在工作中做得很优秀,也享有崇高的威信,这是绝不能允许的;二是他要搞的动作很大,不光搞掉鲍宣,还要对他的子孙见一个毁一个,斩草除根;三是他动用了黑白两道,既下了文件,公开要求毁老鲍家子孙,又暗地里安排了杀手,不择手段;四是悬以重赏,谁能毁鲍就是很大的政绩,就可以升官发财。
好在老鲍家吉人天相,鲍永遇到了正直的领导,先后两任郡太守苟谏、赵兴都对鲍家的为人很是钦佩,对鲍家的遭遇很是同情,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和生命危险,对鲍永施以保护。
苟太守、赵太守都在史上没什么名气,但他们在那种流氓政治环境里坚守自己的人性和官德,足以让后人景仰。
苟太守勇敢地调整鲍永的职务,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工作,还经常安排他住在自己府里,时刻予以严密的保护。
鲍永集国难家仇于一身,经常对苟太守分析天下大势,阐述消灭王莽复兴汉室之道。苟太守则时时提醒鲍永注意安全。
虽然不能指望苟太守起来推翻王莽势力,但鲍永已经对苟太守的帮助非常感激。
不久,苟太守辞世,鲍永像孝敬自己的父亲一样,披麻戴孝,冒着明枪暗箭的危险护送苟太守的灵柩回到故乡。
苟太守刚辞世,一直躲在暗处伺机下手的郡都尉路平趁机把鲍永的弟弟鲍升逮捕入狱。
恰好,这时候新任郡太守赵兴到任上班,很快了解了情况。
他长叹道:“我虽然是汉朝培养出来的干部,但不能坚守臣节,实在有愧!当年鲍宣是为了汉朝江山而死的,我岂能再加害他的儿子!”
随即,赵太守责令有关方面立马释放鲍升,并且立即重新任命鲍永为郡功曹。
当然,赵太守也像苟太守一样,处处给予鲍永严密的保护。鲍永也投桃报李,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努力把每一项工作干好。
王莽虽然窃取了国柄,在官场推行流氓政治,在社会上实行高压统治,但他的魔爪之下并非没有净土;在他的“劣币”充斥的干部队伍中,也偶尔能够挑出苟谏、赵兴这样的正直之士。
在赵太守的直接领导下,鲍永依然认认真真地履行职责,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
同时,悲惨的家事、艰辛的际遇并没有改变鲍永的理想和秉性,他的坚守人性、忠于职守、玉碎不屈的性格特点更加突出。
有一次,有人报告说朝廷里的皇帝办公室主任(侍中)来了,正在接待宾馆休息。赵太守听了,就想立即带领有关同志前去看望。
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公务接待礼仪。
但是,鲍永综合多种信息认真分析之后认为,来人肯定是个假冒的,这是个骗局,建议赵太守不要去。
赵太守不听,恐怕影响工作,就坚持要驾车前往。
鲍永急了,站在马车前面,拔出佩刀,拦住车马,坚决要求赵太守不去!
赵太守没办法,只好不去。
没过几天,朝廷下诏,要求各地捉拿那位假冒侍中的人,郡机关许多同志都对鲍永敏锐的洞察力十分佩服。
不久,赵太守打算推荐鲍永作为拟提拔重用的干部人选,鲍永坚决地推辞了。
再不久,更始王朝有限公司以恢复汉室业务的名义开张,鲍永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大将军,封中阳侯。
鲍永认真工作,文以理政安民,武以攻伐平叛,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好评。
特别是他身为大将军治军严谨,所领的部队军纪严明,作风严整,战斗力强,爱民有方,被老百姓称为“鲍尚书的队伍”。
在更始公司劣币横行、官风污浊之中,鲍永和他直接带领的队伍成为一道让人耳目一新的风景线。
公元25年6月,刘秀称帝,并广发英雄帖招揽人才。年底,赤眉军杀死更始帝刘玄。
鲍永始终认为刘玄是刘氏宗室,就先给刘玄发丧,然后才应召到洛阳见刘秀。
鲍永很给力,他把更始发给的各种职务印绶封存,把自己的所有士兵全部遣散,然后身穿便服,头巾裹发,仅带着心腹将领、门客和老婆孩子家人上百人来到洛阳。
刘秀见状有点奇怪,本来以为老鲍会带着庞大的军队投奔自己,就问:“你的部队在什么地方?”
老鲍叩头而答:“臣一直效忠更始帝,没能保护好更始帝的性命,实在有愧。现在,臣不能用更始的部队来谋取自己的晋身之阶、荣华富贵,所有把他们都遣散了。”
刘秀眼看就要到手的庞大力量化为乌有,心里不太高兴,就讽刺老鲍:“你忠心可嘉啊!”
不过,刘秀也是慕名征召老鲍的,就逐步放手使用他,先后委任他为谏议大夫、鲁郡太守、扬州牧,封关内侯。
在这些工作岗位上,老鲍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极强的敬业精神,忠实地执行刘秀王朝制定颁布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打击豪强,保境安民,发展教育,修习礼仪,发展生产,改善民生,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此间,他因为老母亲去世回乡丁忧。离职之际,他把自己的全部财产散发给了当地的孤苦子弟。
他以自己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表现,赢得了刘秀的器重和尊重。
刘秀很赞赏他,曾经赐给他豪宅,被他谢绝了。
酝酿司隶校尉人选的时候,刘秀想到了老鲍。
老鲍一生中最牛的表现,最被人们记住并津津乐道的,就是在这个任上大胆工作,勇于在太岁头上动土。
公元35年6月27日,老鲍刚上任司隶校尉不久,朝廷为中郎将来歙举行隆重的葬礼,刘秀亲自缟车素服,率领文武百官告别老来。
赵王刘良也是参加葬礼的,回来时经过洛阳城的北门,跟右中郎将张邯迎面相遇。
正在门槛上,道路狭窄,难以同时通行,张邯连忙避让,动作慢了一点,惹得刘良大为光火。
刘良呵斥张邯赶紧调转车子滚开,随即,他又命令手下叫来城门侯史岑贵训斥一通。作为一种惩罚,他命令岑贵在地上往前跑几十步,以增长记性。
刘良过去胆小怕事,刘秀登基后他腰板硬了,但温良恭俭让的秉性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像这样的发火是不多见的。
按说,刘良在这时候发点火也不是不可以。按照规定,帝国各级干部及群众,上至皇帝,下至县乡普通工作人员和普通老百姓,在乘车的颜色、制式和道路通行方法上,都有明确的要求。也就是说,谁能坐什么车,谁在路上碰到了先给人让路,都是有严格详细的规定的,不能乱来。
当年刘秀在新野避难时,跟二姐夫邓晨乘车外出,就因为碰上了上级官员的车子避让不及,差点被下狱治罪。
但是今天张邯也是朝廷重臣,人家并没有当然也不敢故意要挡住刘良的车子,城门侯史岑贵就是眼皮不眨地盯住城门,也难保不出现车子相遇的情况。
大家迎面碰上了,也是一种缘分,谦让一下就是了,刘良做得确实过分。
这一切都让老鲍知道了。
他根本不顾刘良的特殊身份和地位,立即上书刘秀,弹劾刘良。
在这次上书里,鲍永详细叙述了刘良发飙的情节,然后义正词严地说:“刘良身为朝廷重臣,一方王侯,明明知道岑贵是京城享有六百石俸禄的城门侯史,却肆意侮辱,让他在马车前,在大庭广众之下叩头跑步,所以,刘良是不守藩臣之道,犯了大不敬之罪!”
刘良的做法虽然不妥,但是对照法律规定,他毕竟没有杀人越货,抗旨谋反,论罪过不应严惩。尽管如此,刘秀接到老鲍的上书还是非常重视的,他立即表态,一方面高度赞扬老鲍不畏权贵、勇于负责的工作精神,另一方面明确支持老鲍对赵王刘良的弹劾!
与此同时,刘秀还进一步重申,朝廷和本人将坚决支持老鲍等监察干部正确行使职权,切实整顿干部作风。
这件事在中直机关震动很大,干部们都引以为戒,小心翼翼。
不久,老鲍推荐扶风人鲍恢为御史台监察官(都官从事),被刘秀采纳认可。
鲍恢也是个清正廉洁、刚直不屈、不畏强权的好干部,为人、工作跟老鲍十分相似。
于是,刘秀经常告诫那些开国元勋、皇亲国戚:“你们为人做事都要收敛点,小心别遇上二鲍!”
应该说,刘秀从制度上、用人上和查办案件上,全面加强吏治整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帝国监察体系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起来了,政治肌体的自我保护和政治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大大提高;一大批专兼职监察干部在刘秀的支持下大胆工作,勇于负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风改善和政策落实;各级干部的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少数胡作非为的干部和为非作歹的豪强也心存忌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老百姓是基本满意的。
他的这些工作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和老百姓愿望的,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政治效果,不少做法也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这些哥们儿下场惨了点——刘秀也有不厚道的时候
也不得不说,刘秀及其家人是人而不是神,他以及他们在对待干部上也有一些不当甚至错误之处,最明显的就是少数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的干部下场不堪,让更多的干部心寒。
不妨举几个例子吧,反正这样的例子今天也很多,希望以后会越来越少。
这几个例子中的哥们儿起初都是刘秀非常信任并且亲手提拔重用的,他们的际遇让人倍觉尴尬而又发人深省。
侍御史申屠刚是个猛人,但是,由于他太过生猛,犯言直谏起来不顾一切,有时候搞得连刘秀都下不了台,让刘秀很不爽。渐渐地,刘秀心里就有点烦他,逐渐疏远他了。
恰好这段时间,刘秀的家里不太平,皇后郭圣通跟贵人阴丽华的矛盾十分突出。家务、国政搅和在一起,刘秀心里很烦恼,已经在考虑把皇后郭圣通给废了,改立阴丽华为皇后。当然,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太子也得换人。
这些都是刘秀家务,也是帝国的核心机密,深深地在刘秀的心底里酝酿,任何人也不敢过问,连议论也不敢议论。
但是,申屠刚是个猛人,是任何人中的例外。
申屠刚多次建议刘秀抓紧时间让太子刘彊到东宫就位,精心给他挑选老师,好好地把他培养成帝国一哥的接班人!
这显然跟刘秀的计划背道而驰,也是刘秀极为反感的。
刘秀根本不听。
申屠刚再建议。
刘秀仍然不听。
申屠刚再三建议。
刘秀依旧不听,还恼了!
在其他方面,申屠刚也是毫不顾忌,一谏再谏。
终于有一天,刘秀下诏,免去申屠刚同志的侍御史职务,降为平阴(今河南孟津东北)县令。
申屠刚非常郁闷,心想我秉性如此,是你征召我来当这个侍御史的,更重要的是,是你支持我大胆说话,大胆干事儿的!现在却……
后来,刘秀可能也觉得对这样有点不负责任,就重新调整申屠刚的职务,让他担任朝廷参议(中大夫)。
但申屠刚已经心灰意冷,无心仕途,不久就因病辞职,最后在家中去世。
历史还是记住了申屠刚。
老鲍的精彩表现大家都看到了,刘秀对他的肯定大家也知道了。
但是,老鲍只知道工作,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工作上,耻于投机钻营,不善于琢磨人,也不善于揣摩领导,特别是皇上的意图,不久就吃了亏。
在官场大多数干部把取悦领导和经营人脉放在首位的时候,老鲍跟申屠刚一样,只知道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显得很另类。
老鲍乍看铁面无私,其实也是重情重义的性情中人。在到长安霸陵检查工作时,老鲍路过更始帝刘玄的坟墓,睹物思人,想想当年刘玄的知遇之恩,老鲍不听同事的劝阻,坚持要祭拜刘玄。
他对同事说:“更始帝待我不薄,我岂能路过故主的墓不拜!哪怕得罪当朝天子,我也要拜!”
于是,他在刘玄墓前痛忆往昔,哭尽思念之情。
还有一次,老鲍出差路过扶风,又杀牛摆酒,到过去的老领导苟谏坟上祭奠。
对于这位曾经顶住巨大的政治压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自己的老领导、已故郡太守,老鲍也是终身不忘。
这两件事都让刘秀很不愉快。他怀疑老鲍这样做是不是有什么政治意图,还专门交给朝廷高干讨论,看老鲍用心何在。后来,在太中大夫张湛的极力劝说下,刘秀心中的不满才渐渐消融。
但是,刘秀对老鲍的信任也从此大打折扣。
再后来,老鲍在工作上仍然犯言直谏,刘秀就很生气了。
有一次,朝廷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大司徒韩歆在已经得罪刘秀的基础上,列举大量事实说明即将发生饥荒和动乱,言辞激烈,手舞足蹈,被刘秀当场免职。
刘秀怒气冲冲,要求他立即回家当老百姓去。
这还不算,刘秀在散会后又专门下诏,派人到韩歆家中谴责他。
当时,朝廷重臣免职后,皇帝还下诏谴责,这是相当严重的,就意味着有可能要治当事人的死罪。
韩歆及其儿子韩婴在巨大的压力下无奈自杀。
老鲍非常了解韩歆的为人和工作,认为老韩心直口快,并不是故意跟皇帝对着干,在这期间多次进谏,为老韩求情。
刘秀不仅没有同意老鲍的意见,还下诏把老鲍贬出京城,改任东海相。
老鲍从此离开朝廷权力中枢。
被阴丽华母子阴死的虞延
如果说申屠刚和老鲍是因为只知道一味工作、敢说真话,被刘秀公开免职的话,那么,我们的熟人虞延同志则是被阴丽华母子玩死的。
虞延同志不给阴丽华家族面子,坚持依法惩办阴家家奴马成,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也正是这件事儿,使他跟老阴家结下了嫌隙。
阴丽华的长子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