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面的经济一体化建设目标提上西欧六国日程。
荷、比、卢三国外长就贝恩的建议进行了充分的协商,最后三国共同拟
定了一份备忘录,明确提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概念,备忘录尤其强调必须建
立起一个有实权的共同权力机构。5 月9 日,让·莫内在欧洲煤钢联营集团
共同议会上,也提出了欧洲建设的两种办法,他认为新的部门一体化和全面
的经济一体化,能够同时进行。这样,5 月14 日,议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
要求即将召开的六国外长会议讨论有关事项,并起草一份关于分阶段实现欧
洲一体化的必要协议。
三国备忘录与莫内建议关于建立经济共同体的提议引起联邦德国国内重
视,并引起阿登纳和他的著名的经济部长路德维希·艾哈德之间的分歧。阿
登纳对经济同盟所包含的潜在政治同盟的意义非常感兴趣。他曾经说过,为
了达到欧洲统一,他随时准备将刚刚获得的主权“纳入一个欧洲各国人民的
超国家的共同体中”。艾哈德却反对这种部门的“统制经济”和超国家性,
赞成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范围内实行贸易自由。经济
上艾哈德是专家,阿登纳尊重他的意见,经过多次的磋商磨合,联邦德国最
后拟定的备忘录成了两人观点的综合,一方面主张要扩大欧洲煤钢联营集团
的活动领域,同时也模棱两可地建议采取类似政府间合作的办法。
对欧洲的进一步联合与发展,阿登纳有着自己的考虑与设想。
首先,阿登纳认为,从1945 年以来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中,应该看到:
欧洲一体化运动不应该是死板的,绝对的,它应该是伸展自如而且富有弹性
的。“它不应该是束缚欧洲各国人民的紧身衣,而必须是他们赖以发展的共
同依靠,是一种健康的、适应各自正常特性发展的共同支柱,”在这种考虑
之下,一体化政策就应该是灵活的,超国家机构并非确定无二的选择。许多
国家,例如英国,便是由于对超国家原则不能接受而拒绝加入到一体化行列
中来。
其次,“欧洲联邦或者邦联的作用和作用的发挥,不应该取决于某一个
成员的意愿或者它所谓的利益,”这将使一体化失去凝聚力,必须尽可能地
找到大家的共同意愿和共同利益,从而推动整个欧洲一体化的建设,最终改
变欧洲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软弱地位。
第三,欧洲一体化也应注重现时的国际形势,注意协调它与各方面的关
系。具体来讲有两方面。一是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关系:再是同美国的关
系。虽然阿登纳认为无论从地理上还是从实质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范畴
都大大超过欧洲的联合,否认欧洲联合会有损或侵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作
用,但是,阿登纳也承认,在遇到二者职权范围彼此相接或交叉的地方,相
互间是需要进行调整和调节的。对美国也是如此,从目前来看,虽然统一的
欧洲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良好关系是有效维护欧洲地位的前提,并且这种
作用是相互的,但是,美国不可能永远承担保卫欧洲的责任;美国的切身利
益也不可能总是与欧洲国家的切身利益相一致,因此,双方“势必出现政治
见解的分歧,从而会导致独立自主的政治行动。”而且,从各种不同的观点
来看,大国支配、小国依附的状况都不能持久,长久下去双方都不能忍受。
防务集团条约失败后的第一次煤钢联营六国外长会议终于于1955 年6
月1 日至3 日召开了,地点是在意大利的墨西拿。阿登纳派去了精明能干的
国务秘书哈尔斯坦。其他各国出席会议的有法国的安托万·比内、比利时的
斯巴克、荷兰的贝恩和意大利的埃塔诺·马蒂诺。主席是卢森堡的约瑟夫·伯
克。这次会议的中心是讨论欧洲的振兴问题。从荷、比、卢三国的备忘录开
始,会议上各国代表各抒己见,哈尔斯坦充分明确地表达了阿登纳和联邦政
府的意见。反复讨论取得共识之后,六国最后一致通过了一项协议,即《墨
西拿宣言》。
哈尔斯坦一回国,立即把墨西拿会议的进行情况向阿登纳作了汇报,阿
登纳说他是“怀着惊喜参半的心情评介墨西拿的决议”。令阿登纳感到惊讶
的是尽管六国为各种意见争论不休,却是真的在经济合作方面达成了共识,
但他担心的是“经济工作将会使我们离开主要任务,即政治联盟的创建”。
他为《墨西拿宣言》中六国所表现出来的共同政治意愿感到由衷的宽慰。六
国政府在宣言中一致明确:
“在欧洲建设的道路上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时刻已经到来,它
们一致认为欧洲建设应该首先在经济领域内实现。它们认为,应
该通过扩大共同机构,有步骤地联合各国的民族经济,建立一个
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它们的社会政策。这对于创建一个统一的欧
洲是必要的。在它们看来,为了使欧洲保持它在国际舞台上所占
的地位,为了恢复它固有的影响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样的政策必不可少。”
在欧洲经过了1954 年8 月30 日的那个“不幸日子”之后,六国终于再
次振作起来了。年近八旬的阿登纳也精神抖擞,他相信一个欧洲的新时代即
将到来,他又接着为他的欧洲统一的政治理想奔走于各方了,他感到他的时
间已经不多了,迫切地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欧洲统一哪怕最初步的实现。
德英、德意与德法之间
必须为奉行一种强有力的共同的欧洲外交政策创造条件。
——《阿登纳回忆录》(三)
《墨西拿宣言》发表之后,六国开始积极筹划建立经济共同体的具体事
宜。阿登纳密切地注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看起来总的国际形势变得越来越
有利于欧洲建设的重新推动。
最可喜的是法国。1956 年1 月,法国进行了新一轮国民议会选举。一向
反对欧洲统一和煤钢联营的戴高乐派遭到了惨重失败,社会党人和激进党人
组成的联盟——共和主义阵线获胜。由于戴高乐派在议会中消失,一个欧洲
多数派在法国议会中形成。新议员大多是一体化事业的积极拥护者,这与
1954 年国民议会的情况大相径庭,在法兰西终于有了能使欧洲政策顺利通过
的可靠保证。
法国在选举基础之上成立起了一个“欧洲内阁”。社会党人、工人国际
法国支部总书记居伊·摩勒受命组阁。居伊·摩勒对欧洲统一有强烈的信念,
他是让·莫内的“争取欧洲合众国行动委员会”的成员。由于人民共和运动
的反对,埋葬欧洲防务集团的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被请出内阁,社会党
人、赞成欧洲运动的克里斯蒂昂·皮诺成为外交部长。激进社会党总书记、
莫内行动委员会成员莫里斯·富尔也成为负责欧洲事务的国务秘书。强大的
阵容使居伊·摩勒内阁决心给欧洲振兴以有力的推动。从此,法国的政治形
势对欧洲建设越来越有利。
同时,在联邦德国重新武装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法国人某些心理方面的
障碍也消除了,民意测验表明法国舆论对政府的欧洲政策也趋向于认可和支
持。况且墨西拿会议之后欧洲振兴的问题基本上是属于经济范畴的,这方面
不如政治军事敏感;在墨西拿,人们有意地回避了某些词句,比如用“欧洲
建设”代替了“欧洲一体化”,“超国家机构”、“放弃主权”等词也被小
心地抹掉,机构问题不再被首先提及,等等。这样,自尊的法国人感到欧洲
概念更容易接受了。连坚决反对煤钢联营与防务一体化的戴高乐将军,也感
到形势的变化,不再发表反对声明。这一切给了法国政府以相当广泛的行动
自由度。
阿登纳带着欣喜之情感受着法国的种种变化。
在新形势下,美国根据它支持欧洲一体化的一贯政策,也对欧洲的振兴
表示支持。艾森豪威尔总统和杜勒斯国务卿分别发表声明,说美国对欧洲的
信念始终如一,认为一个强大、繁荣和更加统一的欧洲不仅可以把联邦德国
归并进来,而且可以巩固西方对苏联的阵线,这符合美国人利益。而且,在
欧洲防务集团失败之后,美国人也懂得了不要把欧洲统一强加给欧洲人这一
点的重要性。因此,美国政府一方面表示了对墨西拿发出欧洲振兴信号的强
烈热情,但另一方面策略性地采取了一种审慎支持的立场,更多地让欧洲人
自己去作决定,只是在关键的时候出面加强欧洲人的信心。
第三方面形势的变化来自国际形势再次出现了阿登纳频频告诫的紧张状
态。1955 年奥地利和约的签定与日内瓦的高级首脑会晤只给世界带来短暂的
缓和,从1956 年秋天开始,苏伊士运河事件与匈牙利事件连续发生,东西方
关系又趋紧张。这种一张一弛的变化使六国政府神经保持高度紧张,要加强
团结,要使有关欧洲振兴的谈判迅速取得成果成了六国的共同信念。1956 年
9 月20 日,莫内的“争取欧洲合众国行动委员会”发表了一则声明,呼吁“在
当代世界上,只有一个统一的欧洲才能使人听到它的声音,并得到别人的尊
重”。国际紧张局势的再次出现激励起欧洲政治家们实现欧洲振兴的政治意
志。
对于阿登纳来讲,联邦德国必须坚决地和不折不扣地贯彻墨西拿决议,
这一点是毫不含糊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该如何去做。为了实现目标,通
过外交渠道协调好各国的关系,消除通往欧洲道路上的障碍,尽可能地加强
欧洲的团结,并使统一的欧洲变得更加强有力,这一切说起来容易,但各国
间的意见分歧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大不列
颠加入。
阿登纳向来认为英国参加欧洲统一和英国对欧洲统一所持的态度对欧洲
的未来具有重大意义。振兴欧洲的口号首先是英国人提出来的,海牙大会也
是在丘吉尔的决定性的参加之下才成为欧洲统一强有力的讲坛的,丘吉尔曾
经大声疾呼要恢复欧洲民族的大家庭,使这个大家庭在自由、安全、和平的
制度下重建,“必须建立起一个欧洲合众国”,可是丘吉尔却令人遗憾地将
英国排除在这个“欧洲合众国”之外。尽管英国人一直游离在欧洲之外,阿
登纳却一直希望争取英国加入到共建欧洲大家庭的行列中来。他曾在1953
年5 月主动和丘吉尔谈过这个问题,当时丘吉尔向他描绘了一幅世界未来的
蓝图,在这幅蓝图中,丘吉尔把美国、英国和英联邦、统一的欧洲并列为相
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三个区域。很显然,丘吉尔仍然不愿放弃大英帝国的昨
日梦想,去把英国和统一的欧洲放在一起。在1954 年10 月九国伦敦会议期
间,阿登纳同英国当时的外交大臣艾登再次谈起这个可能性。艾登向阿登纳
解释道,一个英国人在海外可能有十个或二十个熟人和亲戚,而在欧洲大陆
大约只有一个,因此,从心理上对于英国人来说,要把英国人的命运和大陆
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将会障碍重重。
但是,阿登纳从艾登在九国伦敦会议时为解决欧洲法德矛盾争端所作的
不懈努力中,受到了某种启发。当时为解除法国的担心,英国主动提出参加
西欧联盟,将英国和欧洲大陆联在了一起。阿登纳由此设想如果在欧洲组织
中增添一支像英国那样稳健而沉着的力量,将更能促进欧洲未来的政治发
展,或许通过西欧联盟能够使这个愿望得到满足。
当然这还仅仅是个设想,关键得看英国人自己的态度。六国在墨西拿会
议所通过的决议中明确声明,他们将在适当的时候也对其他关心谋求联合的
国家发出邀请,也在决议中明确要求英国加入这一倡议。六国等待英国政府
作出表态。不仅是联邦德国,荷、比、卢三个小国家也殷切盼望英国人的加
入。法、意也感到英国参加会使经济共同体符合欧洲的共同愿望。
1955 年11 月19 日,阿登纳收到一份英国政府有关能否加入欧洲经济共
同体的照会。照会中,英国人思虑再三,再次拒绝了六国的邀请。照会说:
英国称英国方面完全明白经济一体化是促进政治稳定,达到较高生产率和更
有效地利用一切资源的手段,但是,在经过仔细的审议之后,英国还是决定
不能参加这样一种规划。理由如下:第一,六国建议中所提出的经济共同体
这种形式不符合英国与英联邦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第二,参加这样的经济共
同体也不符合英国所奉行的自由贸易政策;第三,组成这样一种经济共同体
将有把西欧分成两个集团。的危险性:一个是由共同市场成员组成的六国集
团,另一个是由其余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组成的集团。英国表示,如果
建立六个墨西拿国家之间更紧密的联合将会造成削弱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后
果,那么它不仅对西欧的政治联合毫无裨益,而且会对其有所损害。英国政
府认为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把全部问题都放在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内进行讨
论才是最理想的。最后,英国还希望联邦政府不把英国的态度通知其他六国,
而它会在适当的时候同它们进行直接接触。
在墨西拿会议中拟议实现振兴欧洲的三个目标分别是:建立欧洲经济共
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和共同的关税同盟,现在英国的照会使六国对英国参加
经济共同体的希望落空了。由于英国在核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六国对英国
参加原子能联营也寄予了很大希望。同样, 11 月19 日英国又给联邦政府
送来一份照会,表示拒绝参加墨西拿的原子能联营。理由是:英国民间的原
子能研究计划是与军事方面的原子能研究计划紧密相联的,这就存在着许多
妨碍与欧洲原子能联营合作的障碍,因为没有一个墨西拿国家有军事方面的
原子能研究计划;并且,英国也非常重视它与欧洲原子能联营以外的其他国
家所签定的双边协定。①
英国政府对墨西拿建议的拒绝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它之所以给联邦政府
发出一份单独的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