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一层层,一片片,尽是红叶摇风。到冬来,怎见得如玉如银?水晃晃冻成千块
玉,雪濛濛堆叠一银山。山径崎岖,难进难出;水回曲折,流去流来。树梢上生生
不已,鸟啼时韵致悠场。正是:观之不舍,乐坐忘归。
有诗为证:
一山未过一山迎,千里全无半里平。
莫道牧童遥指处,只看图画不堪行。
话说闻太师看此山险恶,传令安下人马,催开墨麒麟,自上山来观
看。见有一程平坦之地,好似一个战场,太师叹曰:“好一座山!若是
朝歌宁静,老夫来黄花山避静消闲,多少快乐!”又见依依翠竹,古木
乔松,赏玩不尽。正看此山景致,忽听脑后一声锣响,太师急勒转坐骑,
原来是山下走阵,走的乃是长蛇阵,阵头一将,面如蓝靛,发似朱砂,
上下獠牙,金甲红袍,坐下黑马,手使一柄开山斧。闻太师贪看走阵,
不觉被山下士卒看见:闻太师身穿红袍,坐骑一兽,用两根金鞭,偷看
阵势。士卒竟不走阵,来报主将:“启大王千岁:山上有一人探看吾等
巢穴。”那人见说,抬头一看,大怒,速命退了阵,把马一磕,那马飞
上山来。闻太师看见一将飞来,甚是英雄,十分勇猛,心中大喜:“收
得此人去伐西岐,乃是用人之际。”心上正自踌躇,不觉那马已到面前。
只见来将大呼曰:“你是何人?好大胆!敢来探吾山穴!”闻太师曰:
“贫道看此山幽静,欲化此结一茅庵,早晚诵一二卷‘黄庭’,不识将
军肯否?”来人大怒,骂道:“好妖道!”催开马,摇手中斧,飞来直
取,闻太师用金鞭急架忙迎,鞭斧交加,勇战在高山之上。闻太师征伐
多年,不知见过多少豪杰,那里把他放在眼里。见这将使的斧也有些本
领,“待吾收了此人往西岐去,虽无大成亦有小就。”太师把骑一拨,
往东就走,那人赶来。闻 太师听脑后铃声响亮,把金鞭一指,平地现
出一座金墙,把这一员大将围裹在内,用金遁遁了。太师依旧还往这山
上,下了战骑,倚松靠石坐下。太师看有几道杀气隐在山中,默然。不
题。
且说小校报上山来:“启二位千岁:有一穿红的道人,把大千岁引
入一阵黄气之内,就不见了。”二将急问报事喽罗:“如今在那里?”
小校答曰:“如今现在山上坐着。”二人大怒,忙上马持兵,众喽罗齐
声呐喊,杀上山来。闻太师看见,慢慢的上了墨麒麟,把金鞭一指,大
呼曰:“二将慢来!”二将见闻太师是三只眼的道人,也自惊讶,乃上
前喝曰:“你是何人,敢在此行凶,将吾兄长摄在那里去了?好好送还,
饶你一命!”闻太师曰:“方才那蓝脸的无知触我,被我一鞭打死了。
你二人又来做甚么?我非有别意,欲化此黄花山修炼,你二人肯么?”
…………………………………………………………… Page 213……………………………………………………………
二人大怒,把马催开,一个使枪便取,那一个使双锏打来。闻太师使开
金鞭,冲杀上下,三骑交加。闻太师勒转墨麒麟,往南就走,二将赶来。
太师把鞭一指,将水遁遁了张天君,木遁遁了陶天君。此一回乃闻太师
收邓、辛、张、陶四天君。闻太师依旧还坐在山坡之上。且说喽罗来报
辛天君,辛天君正在山后收粮,忽见小喽罗来报:“二千岁,祸事不小!”
辛环问曰:“有何事?”小校曰:“三位千岁被一道人打死了。”辛环
听说,大叫一声:“气杀我也!”忙提锤钻,将胁下双肉翅一夹,飞起
空中,一阵风响,只听得半空中声似雷鸣,至山上大呼曰:“好妖道!
将吾兄弟打死,岂可让你独生乎?”闻太师当中眼睁开看时,好凶恶之
像,二翅飞来。怎见得,赞曰:
二翅空中响,头戴虎头冠。面如红枣色,顶上宝光寒。锤钻安天下,獠牙嘴上
安。一怒无遮档,飞来势若鸾。
话说闻太师见而大喜:“真奇异豪杰!”那人照闻太师顶上一锤打
来,太师用鞭急架忙迎,锤鞭骁勇,杀法精奇。太师掩一鞭,望东便走,
辛环大呼:“妖道那里去?吾来了!”把双翅一夹,即到顶上,他不知
闻太师有多大本领,任意行凶。闻太师自忖:“五遁之中,遁不得此人。”
且将金鞭照路旁一块山连指两三指,命黄巾力士:“将此山石把这人压
了!”力士得法旨,忙将此山石平空飞起,把辛环挟腰压下来。怎知闻
太师:
玄中道术多奇异,倒海移山谈笑中。
刚才把辛环压住了,闻太师勒转墨麒麟,举鞭照顶门上打来。辛环大叫
曰:“老师慈悲!弟子不识高明,冒犯天威,望老师救宥。若得再生,
感恩非浅!”太师把鞭放在辛环顶上曰:“你认不得我。吾非道者,我
是朝歌闻太师是也。因征伐西岐,往此经过,你那蓝脸的人,无故来伤
我。你还是欲生乎?欲死乎?”辛环大叫:“太师老爷!小的不知是太
师驾过此山,早知应当远迓。冒犯天颜,万望恕小人死罪。”太师曰:
“你既欲生,吾便赦汝。只是要在吾门下往征西岐。若是有功,不失腰
玉之福。”辛环曰:“若是贵人肯提拔下士,末将愿从麾下指挥。”太
师把鞭一指,黄巾力士将山石揭去。辛环站不起来,半晌方能站立,拜
倒在地,闻太师扶起。
太师收了辛环,方倚松靠石坐下。辛环立在一旁,闻太师问曰:“黄
花山有多少人马?”辛环答曰:“此山方圆有六十里,啸聚喽罗一万有
余,粮草颇多。”太师不觉大喜。辛环跪下哀告曰:“前来三将,望太
师老爷一例慈悲赦宥。若得回生,愿尽弩骀,以报知遇之恩。”闻太师
道:“你还要他来?”辛环曰:“名虽各姓,情同手足。”闻太师曰:
“既然如此,你等也是有义气的。站开了!”太师发手,一声雷鸣,振
动山岳,且说遁的三将,一时揉眉擦眼,邓天君不见了金墙,张天君不
见了大海,陶荣不见了大林。三将走马回山,只见辛环站在那穿红的道
人旁边。邓忠大怒,声若巨雷,叫:“贤弟,与吾拿住那妖道!”话还
未了,张、陶二将齐叫:“拿妖道!”也不知闻太师性命如何,且听下
…………………………………………………………… Page 214……………………………………………………………
回分解。
…………………………………………………………… Page 215……………………………………………………………
第四十二回 黄花山收邓辛张陶
诗曰:
劫数相逢亦异常,诸天神部涉疆场。
任他奇术俱遭败,那怕仙凡尽带伤。
周室兴隆时共泰,成汤丧乱日偕亡。
黄花山下收强将,总向岐山土内藏。
话说三将齐来发怒,辛环急上前,忙止曰:“兄弟们不得妄为,快
下马来参谒。此是朝歌闻太师老爷!”三将听说“闻太师”,滚鞍下马,
拜伏在地,口称:“太师,久慕大名,未得亲觌尊颜;今幸天缘,大驾
过此,末将等有失迎迓,致多冒渎,正谓误犯,望太师老爷恕罪,末将
等不胜庆幸!”众将请太师上山。闻太师听说亦喜,随同众将上山。众
将请太师上坐,复行参谒。太师亦自温慰,因问四将:“尊姓何名?今
日幸逢,老夫亦与有荣焉!”邓忠曰:“此黄花山,俺弟兄四人,结义
多年,末将姓邓名忠,次名辛环,三名张节,四名陶荣。只因诸侯荒乱,
暂借居此山,权且为安身之地,其实皆非末将等本心。”闻太师听罢,
“你等肯随吾征伐西岐,候有功之日,俱是朝廷臣子。何苦为此绿林之
事,埋没英雄,辜负生平本事?”辛环曰:“如太师不弃,忠等愿随鞭
镫。”闻太师曰:“列位既肯出力王室,正是国家有庆。你们可将山上
喽罗计有多少?”辛环答曰:“有一万有余。”闻太师曰:“你可晓谕
众人:愿随征者,去;不愿随征者,宁释还家,仍给赏财物,也是他跟
随你们一场。”辛环领命,传与众人,有愿去的,有不愿去的,俱将历
年所积给与诸人,众人无不悦服。除不去的,尚余七千多人马,粮草计
有三万。俱打点停当,烧了牛皮宝帐。闻太师即日起兵,又得四将,不
觉大喜,把人马过了黄花山,径往前进,浩浩荡荡,甚是军威雄猛。有
诗为证:
烈烈旗幡飞杀气,纷纷战马似龙蛟。
西岐豪杰如云集,太师亲征若浪抛。
话言闻太师人马正行,忽抬头见一石碣,上书三字,名曰“绝龙岭”。
太师在墨麒麟上,默默无言,半晌不语,邓忠见闻太师勒骑不行,面上
有惊恐之色。邓忠问曰:“太师为何停骑不语?”闻太师曰:“吾当时
悟道,在碧游宫拜金灵圣母为师之时,学艺五十年。吾师命我下山佐成
汤,临行问师曰: ‘弟子归着如何?’吾师道:‘你一生逢不得“绝”
字。’今日行兵,恰恰见此石碣上书 ‘绝’字,心上迟疑,故此不决。”
邓忠等四将笑曰:“太师差矣!大丈夫岂可以一字定终身祸福?况且‘吉
人天相’,只以太师之才德,岂有不克西岐之理?从古云:‘不疑何卜?’”
太师亦不笑不语。众将催人马速行,刀枪似水,甲士如云,一路无词。
哨马报入中军:“启太师:人马至西岐南门,请令定夺。”太师传令:
“安营。”一声炮响,三军呐一声喊,安下营,结下大寨。怎见得,有
赞为证:
…………………………………………………………… Page 216……………………………………………………………
营安南北,阵摆东西。营安南北分龙虎,阵摆东西按木金。围子手平添杀气,虎狼
威长起征云。拐子马齐齐整整,宝纛幡卷起威风。阵前小校披金甲,传枪儿郎挂锦
裙。先行官如同猛虎,佐军官恶似彪熊。定营炮天崩地裂,催阵鼓一似雷鸣。白日
里出入有法,到晚间转箭支更。只因太师安营寨,鸦鸟不敢望空行。
不说闻太师安营西岐。只见报马报进相府,报:“闻太师调三十万
人马,在南门安营。”子牙曰:“当时吾在朝歌,不曾会闻太师。今日
领兵到此,看他纪法何如。”随带诸将上城,众门下相随,同到城敌楼
上观看闻太师行营:果然好人马!怎见得,有赞为证:
满空杀气,一川铁马兵戈;片片征云,五色旌旗缥缈。千枝画戟,豹尾描金五彩幡;
万口钢刀,诛龙斩虎青铜剑。密密钺斧,幡旗大小水晶盘;对对长枪,盏口粗细银
画杆。幽幽画角,犹如东海老龙吟;灿灿银盔,滚滚冰霜如雪练。锦衣绣袄,簇拥
走马先行;玉带征夫,侍听中军元帅。鞭抓将士尽英雄,打阵儿郎凶似虎。不亚轩
辕黄帝破蚩尤,一座兵山从地起。
话说子牙观看良久,叹曰:“闻太师平日有将才,今观如此整练,
人言尚未尽其所学。”随下城入府,同大小门下众将商议退兵之策。有
黄飞虎在侧曰:“丞相不必忧虑,况且魔家四将不过如此,正所谓国王
洪福大,巨恶自然消散。”子牙曰:“虽是如此,民不安生,军逢恶战,
将累鞍马,俱不是宁泰之象。”正议间,报:“闻太师差官下书。”子
牙传令:“令来。”不一时开城,放一员大将至相府将书呈上。子牙拆
书观看,上云:
成汤太师兼征西天保大元帅闻仲,书奉丞相姜子牙麾下:盖闻王臣作叛,大逆
于天。今天王在上,赫赫威灵,兹尔西土,敢行不道,不尊国法。自立为王,有伤
国体。复纳叛逆,明欺宪典。天子累兴问罪之师,不为俯首伏辜,尚敢大肆猖獗,
拒敌天吏,杀军覆将,辄敢号令张威,王法何在!虽食肉寝皮,不足以尽厥罪;纵
移尔宗祀,削尔疆土,犹不足以偿其失。今奉诏下征,你等若惜一城之生灵,速至
辕门授首,候归期以正国典;如若拒抗,真火焰昆冈,俱为齑粉,噬脐何及?战书
到日,速为自裁。不宣。
子牙看书毕,子牙曰:“来将何名?”邓忠答曰:“末将邓忠。”子牙
曰:“邓将军回营多拜上闻太师,原书批回,三日后会兵城下。”邓忠
领命出城,进营回复了闻太师,将子牙回话说了一遍。
不觉就是三日,只听得成汤营中炮响,喊杀之声振天。子牙传令:
“把五方队伍调遣出城。”闻太师正在辕门,只见西岐南门开处,一声
炮响,有四杆青幡招展,幡下四员战将按震宫方位:
青袍青马尽穿青,步将层层列马兵,
手挽挡牌人似虎,短剑长枪若铁城。
二声炮响,四杆红幡招展,幡脚下四员战将,按离宫方位:
…………………………………………………………… Page 217……………………………………………………………
红袍红马绛红缨,收阵铜锣带角鸣,
将士雄赳跨战骑,窝弓火炮列行营。
三声炮响,四杆素白幡招展,幡脚下四员战将,按兑宫方位:
白袍白马烂银盔,宝剑昆吾耀日辉,
火焰枪同金装锏,大刀犹似白龙飞。
四声炮响,四杆皂盖幡招展,幡脚下四员战将,按坎宫方位:
黑人黑马皂罗袍,斩将飞翎箭更豪,
斧有宣花酸枣搠,虎头枪配雁翎刀。
五声炮响,四杆杏黄幡招展,幡脚下四员战将,按戊己宫方位:
金盔金甲杏黄幡,将坐中央守一元,
杀气腾腾笼战骑,冲锋锐卒候辕门。
话说闻太师看见子牙把五方队伍调出,两边大小将官一对对整整齐
齐:哪吒登风火轮,手提火尖枪,对着杨戬、金吒、木吒、韩毒龙、薛
恶虎、黄天化、武吉等侍卫两旁。宝纛旗下,子牙骑四不相,右手下有
武成王黄飞虎坐五色神牛而出。只见闻太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