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雄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巾帼雄风-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骨利干)、玄阙州(骨利干)等羁縻州(括号内为少数民族名)。

    府治先后设置于故单于台(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乌加河北)、同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西安城(今甘肃民乐西北)、云中古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西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乌加河北)、大安军(乾元后改名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乌加河东)等。

    安东都护府:安东都护府是唐高宗李治天皇和武则天天后“二圣”共同执政时期,因消灭高句丽和百济之后的需要建立的。其管辖区域包括今朝鲜半岛北部及西南部、辽东半岛全部、吉林西北、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下游西岸及库页岛直至大海。辖有9个都督府、42个羁縻州、100个县。

    府治先后设置于平壤、辽东城(今辽宁辽阳)、新城(今抚顺高尔山)、营州(今辽宁朝阳)、故郡城(今辽宁义县)。

    安南都护府(前身为交州大总管府,曾名镇南都护府):其辖境北抵今云南南盘江、南达越南广平省界、东含今广西南部、西至越南红河黑水之间。属岭南道。管辖13个州(内地州)、39个县、32个羁縻州。

    府治设置在宋平(今越南河内)。

    北庭都护府:是武周女皇武则天于702年(长安二年)增设的大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即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归。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是唐朝和武周王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并实行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历史表明,这两大都护府所管理的区域,都是中国的领土!这要比如今争论的琉球、钓鱼岛、南海等大得多!

    府治设置在庭州(今中国新疆吉木萨尔北庭乡)。

    都护府(大都护府)是唐朝和武周王朝派驻当地的最高领导机构(其次为都督府),代表中央执行二元化政策:在汉族集中居住的地区,推行和内地一样的均田制、府兵制、租庸调制和行政区划;而对于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中央不委任外地官员,让当地酋长或首领担任“都督”、“刺史”等最高职务,并且可以世袭!实行高度的自治!故这样的州有别于内地的州,称之为羁縻州。“羁縻”,《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如是说:“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引申为既笼络又控制。

    都护府(大都护府)不直接管理羁縻州的内部政务,重在强化军事功能,固本安邦,令少数民族“畏威怀惠”,“翕然向化”!

    到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又分天下为15道(唐朝灭亡前夕,共有四十多个道和藩镇),即将山南道、江南道各分为东、西道,又增设了以京都地区为中心的京畿道、以陪都地区为中心的都畿道和黔中道。

    现以这十五道行政区划为例——一、京畿道治所: 京城所辖州府:京城雍州华州同州商州岐州邠州二、都畿道治所:东都洛阳所辖州府:洛阳(河南府)汝州陕州怀州郑州三、关内道治所: 京城所辖州府:陇州泾州原州渭州武州甯州庆州鄜州坊州丹州延州灵州威州会州盐州夏州绥州银州宥州麟州胜州丰州单于大都护府(又称:云中都护府)安北大都护府(又称:瀚海都护府、镇北都护府)四、河南道治所: 汴州所辖州府:陕州虢州滑州郑州颍州许州陈州蔡州汴州宋州亳州徐州泗州濠州宿州郓州齐州曹州濮州青州淄州登州莱州棣州兖州海州沂州滑州密州五、河东道治所: 蒲州所辖州府:蒲州(河中府)晋州绛州慈州隰州并州(太原府)汾州沁州辽州岚州宪州石州忻州代州云州朔州蔚州武州新州潞州泽州六、河北道治所: 魏州所辖州府:魏州孟州怀州博州相州卫州贝州澶州邢州洺州惠州镇州冀州深州赵州沧州景州德州定州易州幽州涿州瀛洲莫州平州妫州檀州蓟州营州安东大都护府七、山南东道治所:襄州所辖州府:荆州峡州归州夔州澧州朗州忠州涪州万州襄州泌州隋州邓州均州房州复州郢州金州八、山南西道治所:梁州所辖州府:梁州(兴元府)洋州利州凤州兴州成州文州扶州集州壁州巴州蓬州通州开州阆州果州渠州九、陇右道治所:鄯州所辖州府 :秦州河州渭州鄯州兰州临州阶州洮州岷州廓州叠州宕州凉州沙州瓜州甘州肃州伊州西州庭州北庭大都护府安西大都护府十、淮南道治所:扬州所辖州府 :扬州楚州滁州和州寿州庐州舒州光州蕲州安州黄州申州十一、江南东道治所:越州所辖州府 :润州升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睦州越州明州衢州处州婺州温州台州福州建州泉州汀州漳州十二、江南西道治所:洪州所辖州府 :宣州歙州池州洪州江州鄂州岳州饶州虔州吉州袁州信州抚州潭州衡州永州道州郴州邵州十三、黔中道治所:黔州所辖州府:黔州辰州锦州施州叙州奖州夷州播州思州费州南州溪州溱州十四、剑南道治所:益州所辖州府:益州(成都府)彭州蜀州汉州嘉州眉州邛州简州资州帯菅胖堇柚菝菀碇菸萑种菀χ菟芍莸敝菹ぶ菥仓蓁现莨е荼V菡嬷莅灾莞芍蓁髦菟熘菝嘀萁V莺现萘萜罩萦逯萘曛萑僦莶葶蛑荼D蓟じ濉⒘肽系乐嗡汗阒菟街莞 :广州冈州韶州循州潮州康州泷州端州新州封州潘州春州勤州罗州辩州高州恩州雷州崖州琼州振州儋州万安州邕州澄州宾州横州浔州峦州钦州贵州龚州象州藤州岩州宜州瀼州笼州田州环州桂州梧州贺州连州柳州富州昭州蒙州严州融州思唐州古州容州牢州白州顺州绣州郁林州党州窦州禺州廉州义州陆州峰州爱州驩州长州福禄州汤州芝州武峨州演州武安州交州(安南都护府)朝廷根据地位的轻重、经济的强弱、人口的多小、辖境的大小等因素综合,将所有的州(府、郡)和县分级。其中州最多时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下,共七等;县则分为京(赤)、畿(望)、上、中、中下、下,共六级。三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户以上为中州,二万户以下为下州;五千户以上为上县,二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其余为下县。靠近京都之州称辅州,京都所在的县名赤县,京都旁边的县谓畿县;其它等级的州和县一般是按户口多少而定的。

    在县和城市之下,便是乡、里、村、坊:乡、里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坊是城市社区组织。

    在农村:四户为一邻,其头为邻长;五户为一保,其头为保长;一百户为一里,头儿称里正;五百户为一乡头儿称耆老,唐朝一般不置乡的长官。大多数情况下,乡不大起作用,故公务多由里正处理。

    一自然村为一村。城市内无村设坊,坊正和村正相同。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