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这样就是慢些,不知等得等不得?”
“可以!您慢慢作,精工出细活,我对您有这个信心。另外,”巩凡一笑,却不说话。
张东主一怔,随即恍然大悟。“唔,公子不提,张某却也没个出息,这大的事也不放在心上。公子放心,这船的式样,出了张某之眼,就再不会过别人之目。若公子放心不下,则我等可至公子船上作成船形,交还图纸再回家亦可。”
“不。不需要保密。”巩凡却是断然道,“以张东主的眼光,这船以后的前程如何?”
“那还用说!”说到船,那真的是这位张东主骨灰级的痴迷之好,“前所未有!以后张某也不信会有什么船能超出它去!就图上而言,张某敢断定比现在广式海船之速强上一倍还会有余,怕不有乘风破浪之能,真真是巧夺天工的奇构妙思!”
“也就是说,以后会有很多人想要这船了?”巩凡紧跟着问。
“当然!若是张某有些余钱,必会自家置上一艘,方不白来人间一趟!”
“好。如果你有信心,那么我们就合资!也就是说,我出钱给你,你扩大规模,把这个船厂建设起来,怎么样?你估计你需要多少钱才够头期工程?”
 ;。。。 ; ;
第二十七章沉重的心
听到注资金,张东主非但没有欢喜,反是一呆。“我作船,你付我船钱,这是应当的。可这注资一说,却是为何?”
“就是我们想和你一起来经营这个事情,不难理解吧?比如现在你张东主手头一下接到了五艘八艘订单,资金却不够用,买不起那么多的木头,按期作不出来,这生意不是就黄了?这时有人给你投入几万贯,一切问题不就迎刃而解?怎么样,愿意吗?”
张东主皱眉想了好一会,问道:“这与借贷却是不一样罢?不需还利息,但却有隐患——听公子口气,似是要分得一些股子去,张某可是听错?”
“没错啊。我出钱,肯定是要分得股份啊,这是个长期事情,对你好,我也好的事。”
“不不不。”张东主一下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这般事张某却是作不得。这坊子虽小,却也是家父一生心血,万万不敢出卖,此事不须再谈。罢罢罢,公子但请自去,此船之事从此张某毕生不言一字,若是违了此誓言,却叫我不得好死!”
巩凡一下头痛万分。这些怎么都是这样,外来注资这么好的事被他们当成毒蛇猛兽,似是那钱会吃人似的。只要一开口,就钻牛角尖,认为是想谋夺他的产业,这些古人啊,得怎么解说他才能相信这是对他好呢?
泰迪压住想要开口的巩凡,道:“罢了,此事先放下不必再争。若不想要时,那自然是由得主人,现在我们先算一下造这船需要花销多少,先说这笔资金。”
来人不再坚持要买什么股份,这让张东主松了一口气。虽说很疑惑一介仆人为什么能替了主人作主,但只要他们不再纠缠这个话题那就一切好说。
取出一个算盘,倒是把巩凡看得眼睛都直了。这玩艺不是记得明代才出现么?怎么现在就有了?三下五除二,张东主到是熟练,几下打出了一串数字出来。
发现巩凡目不转睛看着算盘,不由笑道:“此物名为珠算,比起原来的算筹却也算敏捷得用,听说公子来自海外,可是没有见过此物?若是如此,此物便送于公子赏玩,只是这算法却是多有沉冗,不是一时便能学会。”
“我只是惊讶此物这里也有而已……说到算盘,在下却是有着几句口角,背于东主听听,看看是否相附否?”几句三下五去一,四六三上一,一样样说出,那张东主开始尚不以为意,可是越听脸色越是肃穆,最后却是肃然起敬。
“公子此语却是极是精彩,从未所闻!可请公子记录下来,让人学习可好?”
“那是小事。你算得船价却是几何?须多少贯钱才够支?”巩凡真的怕再来个无底洞,他手上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而来钱的路却似都是遥遥无期。
“最低一万六千贯,这是不包括帆,绳索,配件,只是净船之价!”
净船就是一万多近两万贯?巩凡立即在心里换算成人民币,顿时一惊——竟是近小这一千万!一艘排水不过三百来吨的小船,这么贵?那要是再上大船,……那里还建得起来?
看到巩凡和黑人两个同时色变,张东主心知被惊住了,立即耐心的给出解释。
“此船的关键在于那只龙骨太过巨大,要求太难作到。这般近百步长的巨木,不能有开裂,也不能有拼凑,只能用上整根原木之料,还得是最好的硬料,这种料之难,则可想而知。仅仅此料,就不会低于六千贯钱,还要提前订得,否则绝买不到!”
“再加上肋骨用料,同样是用着最好硬木而制,见风浪则不惧了,可是这价,……自然是上升了。仅此两样,已是占用万贯出头,是为最大头。其余则是平常。”
“太高了,实在太高了!”巩凡简直有点接受不了。过去一艘现代化渔轮,六七百吨的家伙,也不过三四百万就搞定了,而且是造价里面机器占了大头,光外壳子根本用不了几个钱。而现在光一艘木头壳子船就这么高,怎么可以?下一步还想大卖,这么贵,卖给谁?
造船的利润巩凡不知道是多少,但再怎么说,再心里不黑,一倍利是要的吧?别人造不了,独家经营,要一倍利都弄不到,不如不去弄算了,免得惹人笑。
可是本钱一万六,再加一倍,三万二千贯的船还是光船,什么都不配,这得要多大的冤大头才会来干这个事儿?要知道,船里面的配制林林总总,算下来那不比船价低多少啊!
“不算很贵啊。”张东主很奇怪的望着两人,“一分钱一分货,谁人不知?这般新船,正是该价昂身贵之时,否则何以显得出与众不同?贵,才是道理!”
“可是这造价下来,还怎么卖出去?光自己用的话,可是造不了几艘啊!”
巩凡愁眉不展,古人不明白用规模化经营来大范围降低成本的道理,他们老是有点好东西就赶紧藏匿起来,还定下个臭规矩什么传男不传女,弄到最后全是走样失传。
“公子这话却是差了。”张东主倒是气定神闲,“虽说张某没有出过海去作生意,可是有一样那是千古不变的。无论何时,总是先到者先得利,这事却是无疑。
公子想想,别人的船还在海上漂着,而你的船却已经到岸,望眼欲穿的番商是不是会一涌而上,争着抢着要货?而这时却是公子叫价,他们没有能力还价的时候。等别人大量的船到了,你却早已完成交易,进行了下一笔,他们却如何赶得上?
这般事,一次两次也就罢了。而是年年如此,那海商还作个什么劲?早早关门是正经。所以无论这船有多贵,他们也只能买,那怕咬着牙也得来买,就是这个道理!“
巩凡猛的一拍大腿。老天,光想着成本了,就偏偏忘记了这榜样效应!
“这个话很有道理!”泰迪下了决心,“巩,必须造,再贵也要造!那位任公子不是也跑海路的么,完全可以考虑同他再紧密合作,联系借用他的商路,把贸易量作上去。那怕把盐田押出去,也得先把船造起来!张东主,我定了,先来上三艘!说个定金吧。”
张东主真是呆了。“这个……巩公子,这般大的事,贵仆也可以作主么?”
巩凡失笑,而泰迪则是无奈至极的叹息。“张,我必须告诉你,我不是谁的仆人。巩和我,只是一种合作,懂么?就像我们请你造船,付钱给你,我们是老板,而你是帮我们干活的。但这里面不存在我们会比你高贵,你也不是我们的仆人,就是这样,明白?”
“啊呀呀……”张东主一下大惊失色,这以貌取人,可是把人得罪大了,这这可是大事不好,“啊呀,这位黑壮士,千万莫怪,在下实是不知,实是不知!不若……”
“算了算了。”泰迪没那力气去计较这事,“他算是我老板吧,不过我们真的很平等,至少在钱财上是如此。巩,这个国家我基本很满意,可是有一样,她对我们黑人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就不能是我是老板,而你是打工的呢?我明明比你大,也比你干得多啊。”
“哈哈。因为这是在我的国家里啊。”每次泰迪被人误会,巩凡就觉得开心,没别的,就是因为这个时代就是亚洲人的时代,一个任意的华夏人就可以在国外畅通无阻的时代,一个外国人并不会是高人几等的超国民的时代。
“三艘……”张东主盘算了一下,“须是交得一万贯定银。不过,三艘船却是吃不下……坊子太小是其一,另外我除了定金,还得向内投入不下三万贯,张某万万投不起的。”
“如果你一次连三艘同时开造都造不了,那么以后如果会来八艘,十艘,你怎么办呢?”巩凡笑了,“我可以出钱,让你扩大地方,再建上几个船坞——莫急拒绝,如果这钱不干扰你的经营,只是如干股一般,只能吃红利,你愿要么?”
“另外,这钱一旦投入,就不能再抽回,也就是说,除非你是自愿从我这里购买,或者我把它卖给别人,否则,这钱就一直在船厂周转,这样,你总不用再怕了吧?”
“这般……”怎么算,也算不出有对自己不利的地方,张东主第一次不知所措了。“这般时,却是张某占尽了便宜……可是公子,丑话说在前面,张某只是个工头而已,须帮不得公子什么,你为什么要这般作呢?”
巩凡哈哈大笑,“没别的。我只是希望,所有醉痴心于一项技艺的人,都能得到他们该有的报酬。也只有你们这些人得到了名声,财富,社会地位,才会有人愿意用心去学习,研究这些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把一生的力气,都用去翻那几本陈旧了上千年,又破又旧的书!”
张东主茫然的拱手,却是听不得懂。巩凡也没指望他懂,在正常的时空,他们这样的人那怕劳作了终生,到了致死的一天,也不会有什么出头之日。
没别的,只有一个原因,所有的上升通道都把握在士大夫之手,而这些干活的,真正是在为一个社会创造着财富的人,对那些十指恨不能不沾阳春水的儒家来说,估计也就基本上是跟猪狗一个地位——多看一眼都会嫌脏了眼睛。
这年头,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真的不是在开玩笑。社会通道只有这么一条,想出人头地,唯一办法就是拿起那已经发霉变烂的四书五经,苦苦啃读。
千年中华,又有着多少惊才绝艳,才智过人之辈,不得不全都葬送到了这些旧纸堆里!
三年一考,任你如何的能力惊人,智慧绝高,在那海一样的人潮中,又能显得如何?几千万近乎一亿多人,你又得惊艳到何种程度,才能从几百万学子中争得那最多只是几十个人的名额?
那种付出和得到是何等的不等值!
而这中间,宝贵的灵光一闪,思想迸出的火花,也许就意味着一个伟大的发现,一个新的定理,一种新的科技会出现,如果它们真的实现了,那会是何等可喜的事?
 ;。。。 ; ;
第二十八章找人
可是事实上来说,这些宝贵的灵光是绝无可能的成活下去的。在这样的社会,产生思想火花的人,会第一个赶紧在第一时间把它死死的掐灭,如果不灭,那就再倒上几盘子水下去,呛也要呛死了它才罢休。
因为这是最大的不务正业!是向着奇技淫巧在滑去,是向着下层的下里巴人在学习,是不求上进,是自甘堕落,自寻下贱的最下等之行为。
读书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那几个官位。一切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无用功,都绝对不需考虑。
这样的社会,就算上天开眼,一下降生十个爱因斯坦,也没一丝一毫的作用。无论他们发明什么,迎来的不是欢迎,而是无尽的冷眼和嘲笑。
那些引导着舆论的儒生们会带头反对他们,把他们的努力贬低得一文不值,整个社会会被带得看他们时也会深深的不屑,再加上对子弟当成反面榜样,作出教育。到了最后,什么样的发明也不会卖得出去,他们非但不会因为发明而得利,招来的只是一片戳着脊梁骨的骂声,这就是不务正业的下场!
怎么办?到最后,他们只能自己蒙了脸,把发明的东西几脚下去踏得粉碎,只能唯愿自己从没干过这种蠢事,只能赶紧去悔过自新,从头再来!
然后儒生们大度了,接纳他们了——知错就改,可以原谅嘛,夫子云,……到了最后,无论这些爱迪生还是爱因斯坦们,只会感激无地,如果有人提起先前种种,不是怒目而视,就是羞愧至摇头叹息,那时怎么的就鬼迷了心窍,作下那般事来——
种种看不清道不明的黑幕,自觉不自觉的,联起手来扼杀了中华气运,成功的把这里变成一片科学上的荒漠,连文明的种子也长不出一颗!
只须想想就让人厌恶得无法形容。而偏偏,受害千年的人却全然不知,仍是乐在其中,拼尽全力要把这祖宗精髓,再千秋万世传下去。
巩凡能作的,也只是深深的叹息。但他相信,只要自己一步步作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这笼罩了华夏数千年的黑幕扯个洞来,让有心的人能得个透气的地方都好。
中华文明,不能再走老路,华夏大地,也再不该去让愚昧占领,一次次再被野蛮摧毁。
张亦风看到巩凡陷入了沉思,不再打扰,默默直至巩凡自己醒来。
清醒之后发现自己失了神,赶紧道歉。“张东主,在下却是失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