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端木大是意动,但稍稍有些犹豫不决。“好便是好,就是时日多了些……也罢,这锻打之法无须能力,再不懂的人也能作……多多招人,让他们只是叠打就是。嗯,这样一来又得多加些风车,不然不够力。”
看到老头又沉侵到计算之中,巩凡赶紧道:“弩!弩弓,这才是根本!我们比蛮力比不过的,只能远远把他们射翻才对!把人都招集了,商量弩弓的作法才是正理!”
刀如何作,巩凡想也不会去想,这些人把作刀当成面子工程,工序都刻到骨子里去了。过去没作出能称雄的宝刀,只是材料所限,产钢量太少罢了。
“唔……也是。”老头回过味来,手一挥,“行。招集人手。大家都说说,要怎么作才好用,这可不能闭门造车。到底尺寸多大,力道多大才合适,集思广益罢。”
被招来的工匠们无不觉得这事透着新鲜。往常都是师傅说了怎么作就怎么干就是,跟着师傅学也就是那样,师傅学到了什么,只要没藏着匿着,自己也就学个什么。这回新鲜了,老板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这弩要怎么作。
不过很快,大家发现这不是东家在和大伙开玩笑。几十张纸发到手上,人多图少,就只能大伙儿轮着看。都是行家,默不作声翻图,里面有多大含金量心中都明白的很。
 ;。。。 ; ;
第六十二章会议
好东西。大家谁也没说出声,但心里都是这个评价。这只是简易图,里面最需求的尺寸却是没有,里面弩机的结构也就罢了,都是一般,不过把青铜改了用钢来制,可以作得更小更紧凑。难得的是这弩整体浑然一体,整个简洁大气,上弦的法子也很巧妙,另加了一套棘轮,可以用一根杆子上下来回着上弦,这改动就大了。
过去这种强力弩都是击发之后坐到地上,用脚蹬着双臂死命的后拉,才能完成上弦动作。这一套动作下来费力不说,来回坐下又站起,明显时间大大的费多了好几倍。
战场上争分夺秒,能快人一瞬,赢的机会就大些,这谁都明白。另外用一根细细的钢杆来上弦还有个好处,力大者不说,力气小,原来拉不开弩弦的人现在也没了问题——钢杆加长些就是了,最多就是携带时稍稍麻烦些。
“这弩是端木东主新设计的。大家也看到了,没尺寸,就是因为心里没数,要多大才会合适——软钢的弩臂肯定比木头弹力大多了,原来的尺寸肯定用不了——要好携带,还要威力足够,起码比起原来的弩得强上个三成,这应该作得到。大家说说吧?”
没一个人说话。不是没话说,而是怕说错。软钢作弩,谁也没干过,虽说想想这道理是对的,但没经验就不能乱说不是?对也就算了,万一错了会被人笑到头都抬不起来。
“嗯?都不说?”巩凡沉了脸。“这不成。有一个算一个,必须发言。而且不准说些废话,什么好好,还成,就这样什么的,都掏些干货出来!——都是吃这行饭的,人家能提出改进意见,你说不出,合着总不成人家是师傅,你学徒没毕业?”
哄一下都笑开了。这种事也是的,别的讲得出个一二三,你一个屁放不响,以后怎么抬头作人?被巩凡随意点了出来发言的师傅摸摸头,有些不好意思。
“成。东家是认真的,俺也就随便说说,不对的担待些。俺认为啊,这个弩……”
有人开口了,气氛也就一下起来了。说着说着,有人觉得不对,开始反驳,而提仪的人自是要维护自己的意见,这下就针锋相对,两下争辩起来。
巩凡笑眯眯的只是听着,这些人越是争得脸红脖子粗,他就越高兴。老端木开始只管自己闭着眼,心中盘算着,后来听着听着,竟是入了迷。好几样没想通或者根本就想都没去想的问题,在争辩中一一分明起来,比起他的方案一比,起码强了几倍!
等到老端木再也忍不得反驳着加入之后,气氛一下升到了最浓烈。这时候再也没有什么东家伙计之分了,大家都一个身份,都是制造师,而且全是些高段,谁会服气谁?
想要人服,简单,拿出道理出来!只要讲得有理,谁也不会去无理搅三分,丢不起那脸,只会默默沉思自己的方案不足之处,再改进后再辨论。
他们的讨论早就不是最先的话题,关于新弩的尺寸问题,这件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半会的也分不清,——结论是各自按照最优方案画出来,再大家综合,最后挑出五个大小各自不同的作样品,到时各作一副一比较那就是一目了然了。
从新式弩引申去,到了手弩,这一般是骑兵用的,但用来装备后勤人员那也是最理想不过,现在有了充足材料,为什么不作?既然手弩有了,那么长距离的弩中之王,床弩也就顺理成章提了出来,不过尺寸必须要大幅消减,不然这么大的钢臂什么弦都受不了……
一个弩臂形状就让他们吵了不下一个时辰。是反弓样好,还是干脆就天然的半弯状更强?反弓好处是弹力更佳,但用钢来作了,这弹力似是不用再那样大?用了天然的半弯,必定难度会降低三五倍……这可都是工效啊。
再到弩臂是单一材料还是复合材料好,是方形强些还是半圆受力,每一个细节都争得极是有力起劲,但并不是说每一人都固执的要坚定己见,而是摆事实,讲道理,这个形状为什么比那个形状强,复合的要怎样才能最大的发挥……
众人争得忘我,两三个时辰过去,没人想到该是吃饭时间了,或者说想到了也只是一闪念间就抛开——晚吃一会有什么打紧?这会急着把事情弄清,这才是大事!
巩凡心满意足的微笑着悄悄地出去,没有惊动他们任何一个。去了厨房安排大厨把晚上的伙食改善好,但是不得去催促别人吃饭,施施然回到房间,嗯,早就饿得很了。
要睡眠了,仍是止不住的笑。这样的争辩再多来几次,他们就会从不习惯到形成自然,从被点着名开口到争着开口,事情就会在争辩中越辩越明,细节也越说越清。
不是说真理产生于实践么?还有什么人,能在实践中同这些天天在作的人相比?如何作才能又快又省,如何干才更加高效——平常他们是知道该如何作,但那只是下意识,并不能教给别人,只是经验积累而至——可是越是争,他们就不得不想着用语言来说出来,而越是说,这东西为什么会这样也就越清楚——他们自己更清楚,而听的人也懂了,双赢啊。
越想心情越是愉快,哼着小调准备睡觉,而老端木也是越来越激动兴奋,声音不自主的越讲越大。弩机被分解开来,每一部分都最大程度优化过了,或者说是纸面上优化过,只待实际作出再考证一下就可以形成固定样子。
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对自己要作那一部分已经完全了解,这是根据每人的动作特长,定下自己最感兴趣,也最擅长的部分,不用说,也正是他们最有把握去作得好的部分。每人负责一样零件,别的不管,最后一起装配,就是成品了。
老端木从来没感觉到这一刻这么信心十足。他有绝对的把握,不,不仅是他,而是所有参与的人都一样,全是信心十足,他们绝对相信,这一次,他们手上出来的,就是在现有条件之下,能作出来的最好,最优,最完美无缺的弩,独一无二,没有之一!
“哇,竟是这般晚了!”一个师傅很是惊讶,却是家属再也忍不得,来叫他回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一直迟迟不见人人影,这才把讨论会打断。
厨师打着呵欠,“都快些罢,各位……也不知讲些甚么,却是这般入神……饭已是热了三回,味儿怕是不如先前,赶紧趁早吃了罢,俺们也好收家伙。”
老端木往外面走,一边走,一边突然回过神来。这今天是见鬼了,怎么能争得这般起劲,饭都不吃?似乎,好像,可能,或许,……又被那个小家伙算计到了?
啊呀,不用似乎了,是真是上当了。老端木发呆发了一会,豁然一笑,这个,似是上当了也没什么关系?感觉不错,以后再有机会,还这么来!
第二天起了个绝早,留下几副图纸之后悄悄走了。这里已不再需要他,而留下的图那是依据巩凡小时用过的脚踏打谷机修改而来的大号人力型快速砂轮机。
这东西很简单,就是几根连杆,带动曲轴转动,现在有了轴承,剩下的对老端木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当然,既然已经用了打谷机的原理,那么也没有理由不把打谷机作出来。
另外就是一些小五金,什么螺丝,扳手,兵工铲,七八壶——这个很重要,在野外,士兵们不光可以用它装水喝水,而且能当锅,能当水壶,直接放在火上就能加工食物,一物多用,价廉物美,行军必备。
至于老端木怎么安排人手,如何才生产得出这些东西,会不会因此再愁得多些白头发,巩凡那是不会去考虑的。
他有更重要的事作。三批学生,一批留下在钢厂,最大一批在船厂,最后的近三十名学生却还扔在老黄头的水泥作坊上,学着在怎么作水泥呢。
不光那些学生纳闷,老黄头也是纳闷得不得了。这灰尘满天的地方,有什么好学的?最多也只能学个什么火是什么时候的火候,料子要烧到几分熟,就可以出,有什么意思?
好容易听到巩凡要来接学生了,老黄头不敢怠慢,去租了四部驴车,二十来个人一统拉了,亲自护送着给巩凡要交到手上才敢放心。
刚上路不久,后面追来了一匹马,马上的人跑得气喘吁吁,“等一等,请等一等!”
 ;。。。 ; ;
第六十三章新兵源
老黄头奇怪的伸到后面一看,不认识。一头褐色的头发,碧蓝的眼珠,却是一个一赐乐业人。很奇怪的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跟着我?想打什么坏主意,老汉劝你早点打消念头,安份些,对你好,对我也好。”
“不不不,你误会了。”驴车本就比马慢上不少,老黄头一停顿,这就赶上来了。“您好,我叫范·佩克尔,向您致敬。我只是想问一下,您是不是作水泥厂的那位黄东主?”
刚才不过是习惯,现在老黄头真警惕起来。“你到底是谁?找我什么事?”
找对了人,范·佩克尔很高兴,连说带指画,才让老黄头明白他是给巩凡作帆布的,现在有一批完工了,他一方面送过来,另一方面是急着问问下一批需要的量到底如何。
巩凡给了定金,也说过三万贯的定货,可他们不敢这样真放开手脚去干。五千贯的货需用的原料如果不计人工,用上三千来贯足够了,可是三万贯,光原料钱就是一笔天大的数字。如果有个闪失,客人用不了那么多,原料全压到手上,这一大家子上万口子人那得哭死。
“我必须赶快找到这位巩·凡先生,好容易打听到您会去见他,请务必带上鄙人,请。”
“这样。”说了一大堆话,最让老黄头担心的事没有发生,后面没有跟出来一大群的强人来抢劫,这让他放缓了语气。“小事,如果是真的,跟着我就是,但你不能骑马,只能和我一起去坐车,行就上来吧。”
范·佩克尔自是千恩万谢,上了车。一路无话,二百来里的路,小驴一路除了喝水吃食不停,擦着黑也就到了地头。“哎哟我的腰啊……”年岁不饶人,老黄头这一路颠簸下来,也真的直不起了。孩子们一个个尘土满面的,但乌溜溜的大眼珠子仍旧不安分,东看西看的。
“我的上帝……”被震惊得呆掉了的范·佩克尔先生下意识的划了个十字,刚刚入夜的夜色之中,高大的炉子显得更加巍峨巨大,深红的火焰简直是像从地狱中冲出的炼焰,映红了一大片夜空。“上帝啊,我这是到了那里?诸神的工地么?”
正是吃饭时间,人很多,所有工人和师傅回家的回家,去食堂的去食堂。巩凡在这里也建了不少那种简易式的筒子楼,最少的面积里能挤得下最多的人,拖家带口的都分有单套。
这样的人流同样把范·佩克尔震得不轻。得了消息的巩凡迎出来,一眼看到范·佩克尔,对这个饿得瘦高,有如螳螂的家伙倒是印象很深。“咦,你怎么来了?好吧,一路辛苦,先洗洗吃饭!”
“不不不,”范·佩克尔好容易见到真主儿,那里还记得饥饿,“上帝保佑,我终于找到您了……我有很重要的事跟您说。”
“什么事这么急?先吃饭都不行吗?好吧好吧,我就在这里听您说好了。”发现劝不动这家伙,巩凡也只好先听他的事。
讲了半天,才弄清楚这个外国人是害怕——下了大定单,后来又撤,把他们架到火上去烤。“您知道的,三万贯的帆布那是一个很大的数量……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这到底有多少,我们这次帮您准备了价值两千贯钱的,您过目后就明白了……可是要送到那里呢?”
说实在话三万贯能买多少帆布巩凡还真不知道。若有所思了一会,问:“好吧,我承认你们的顾虑是有道理的,虽然从事实上讲这并不存在……唔,两千贯的帆布,我全部作成很大的那种帆,也就是驱动七百料船须用的帆,它能作几艘呢?”
大概估算了一下,范·佩克尔老实的说:“我按最大量来计,二千贯的帆布如果省着用,五艘不好说,但四艘那是绝对用不完的。先生,那怕您要组成一个船队,这也足够了——因此,我代表长老会,想问一下您以后还需要这个吗?”
巩凡笑了。拍拍他的肩膀,“放心的造吧。这次我不下单了,你造得多少,我就要多少,如果怕呢,这次你回去直接带三万贯现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