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越来越多地还包括知识和理念。
一、 贸易的进口增长和出口增长
无论中国确切的经济规模有多大,中国的快速增长意味着中
国对世界增长的贡献远远大于它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比中
国的GDP增长更显著的是中国的贸易增长。1978年以来中国的出
口年平均增长超过16%,进口增长也不示弱。只是近年来出口增
长速度比进口增长速度要快得多,使得贸易盈余增加到空前的水
平,也造成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引起世界上部分
国家更多担心的很可能是目前的出口增长(增速超过35%)以及
中国迅速进入一系列新的产品市场。中国的贸易构成比其收入水
平预计达到的更先进,这就意味着中国比其他国家更直接地与先
进国家生产的产品进行竞争。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贸易当
然对世界是有益的。同时,中国生产某些产品的效率比过去生产
这些产品的其他国家要高,而效率的提高对世界也是有益的。此
外,中国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都日益成为重要的出口市场,不仅
仅对于自然资源生产者,对于中间产品生产者以及生产资料和消
费品生产者亦然。事实上,对于亚洲大多数国家而言,中国已经
成为最重要的出口市场。部分推动因素是中国加入WTO引发的生
产网络的结构重组,使得中国成为一个长期和可靠的最终产品生
产基地。
二、外商投资和资本输出
与中国的贸易表现相关的是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
中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非常成功。其他国家有一种担心,
怕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的成功会以牺牲其他国家为代价。这种担
心似乎没有多少依据:中国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中的份额在过去
10年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整个亚洲地区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一度压抑,但很快出现回升。2005年流入
东南亚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出现强劲复苏,达到了150亿美
元。2006年上半年,流入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外商直接投
资继续增加,尽管在印尼出现收缩。东南亚地区各经济体的对外
投资过去两三年也迅速增长,主要是印尼和马来西亚,反映出崛
起的东南亚跨国公司在推行自己的境外投资和生产战略。
中国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也是一个大的境外投资来源。事实上
,虽然数字并不总是很清晰,从净值看,中国是资本输出国,而
不是相反。按照某些计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储蓄输出国,因
为其储蓄盈余(相当于经常项目盈余)目前超过GDP7%以上,中
国超过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比累计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债加起来
还多。外汇储备过多对中国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但对于世界其他
国家却是好事。有些人会认为美国虽然储蓄率很低且政府预算赤
字高涨,其利率水平却一直很低,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中央
银行一直在购买美国国债作为外汇储备投资手段。自从2006年落
实了合格境内金融机构安排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想要
“走出去”,这种资本输出可能还会继续,不过其推动力越来越
多地是回报率而不是外汇政策和汇率市场干预。
三、?? 对外援助、环境污染及其他
一个较新的现象是中国在援助领域的出现。尽管中国的对外援助
额还比较小,但增长很快。此外,如果考虑到出口信贷,中国进
出口银行目前的贷款业务规模相当大,每年支付额超过150亿美
元,那么中国就成了官方贷款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中
国对“重债穷国动议”框架下经合组织国家所作的减债努力做出
了自己独立的贡献。最近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也重申了
双方都希望建立良好关系的愿望,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
都可以从中国减贫和促进增长政策的大量成功经验中受益。
许多人担心中国影响的一个方面是全球环境。由于中国的资源
和能源密集型生产,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
源使用国,同样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根据
最近国际能源机构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中国按照目前的趋
势,到2010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这些看法和预
测需要有两个注解:第一,目前的趋势不大可能持续。第二,中
国的污染不仅仅是中国造成的。
另外,在中国对世界经济日益增大的影响中,也许最不显眼的一
个方面就是思想和创新。中国的研发费用只占GDP的%,仍然
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但是近年来增加很快。除此之外,中国
在过去10年对高等教育投入很大,适龄群体的大学入学率从6%
提高了两倍,现已达到近20%。这些投资已明显地产生效果,中
国授予的专利权数目已从10年前每年不到5000,根据可以获得的
最新数据,到2004年已超过3万,其中一半以上是授予中国公民
的,而其他国家授予中国人的专利权数也在上升。所以中国未来
有可能成为一个创新和新产品更加重要的来源。
中国可以通过改善知识产权保护,把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的
强项最优化地结合起来,建立更好的创新制度,加快扩大在知识
创新领域的影响。
专家点评
马克:郝福满先生的文章充分肯定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世界
增长的贡献,并客观地回应了国际上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存在某
些方面的担心。作者的表述方式和风格似乎更像是面向海外读者
的,但其分析问题的多视角特点仍然对国内读者有所启发。特别
是人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暗示”,如贸易构成变化带来的
“更直接地与先进国家生产的产品进行竞争”,外商直接投资的
统计口径问题,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推动力问题,等等。
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无税时代”农村改革新课题
@@@ 大国方略与改革动力@@@
###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无税时代”农村改革新课题###
韩俊
农村的改革关系到我们改革的全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
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实现建立和谐社会。如果农村存
在的突出问题解决不了,农村的改革不能到位,农民的问题解决
不了,对于农村人口占多数的我国来说也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市
场经济体制,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建立。
相对过去历次改革而言,当前中国农村改革面临新经济环境
下的新课题,那就是,随着税费改革进入新阶段,特别是2006年
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时刻的临近,农村怎样实现在“无税时代”
的各项改革。
一、“无税时代”的“三大核心”问题
在2006年全部取消农业税的背景下,即将推进的农村综合配
套改革,也是农村改革中层次最深、环节最多、难度最大的改革
,它实际上要解决好三大核心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过去是以乡镇教育为主
,在税费改革的过程当中,中央已经明确提出“以县为主”的管
理体制。现在看来,中央和省已经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方面
承担的责任还不是很明确,所以下一阶段义务教育改革实质上是
加大省级以上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
体现出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性。
乡镇政府的改革。就是要建立一个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政
权的机构。过去税费改革以前乡镇政府都是收粮收款,现在免征
农业税之后很多地方乡镇政府人浮于事的现象非常突出,通过改
革,给农民减负也会给政府消肿。乡镇基层政府及其行政单位,
特别是事业机构,确实非常庞大。现在媒体关注的焦点就是怎样
推进乡镇基层政权的改革。这几年国家一个大方向的改革就是撤
并乡镇。据统计,从1998年开始,全国已有25个省份基本完成乡
镇撤并工作,5年撤并7400多个乡镇,平均每天撤并4个。撤并乡
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湖北襄樊经过改革,全市乡镇内设机
构由527个减为255个,减幅达。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税费改革后,乡镇基层政府的功
能会越来越弱,乡镇就没有必要来保留乡财政。因为对中西部绝
大部分地区来讲,农业税是其主要税种,取消农业税后乡财政就
没有可靠的收入来源。此外,中西部地区基层县乡财政现在都非
常困难,怎样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移力度,让它有能力提供公共
服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安徽调查时发现,取消农业税
后,一些乡镇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持来维持日常工作,制约
了乡镇政府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必要
进一步推进县乡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在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税费改革进入新阶段,其他方面的改
革也需要协同推进,如: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的长效机制,使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
的承包经营权。
要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
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
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推行农村金融
体制的整体改革。
同时积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尽快制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在法律上应
明确其财产关系和责任形式,明确其与政府的关系,明确政府对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还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等方
面的改革。
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农村改革从更深层面上就是要解决农村面临的一些突出的矛
盾和问题。目前的改革越来越涉及到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和制
度问题,尤其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这也是现阶段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
下一步整个农村改革要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的基本要求。因为现在中国已经标志性地进入反哺农业这个新
的发展阶段。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村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要求在发
展上城乡互动,更好地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城乡要进行
配套改革,现在的金融改革、征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就必
须是城乡配套的,农村内部无法独立完成改革。要构建“以城带
乡”的发展机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的问题现在非常突出,我国有
亿左右的农民工,他们处在非常弱势的地位。进入城里后,
我们在经济上是接纳他,在社会上是排斥他,因为他们没有城市
户口,他们进得来还留不下。这种以户籍制度为根基的城乡分割
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中央提出
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当前局部地区出现用
工紧张,主要原因是:工资低、劳动条件差,农民不愿干;技术
要求高,农民干不了。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关键是提高农民就业
技能。应将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大幅度增加
投入,探索新的培训方式。
对农民要“多予、少取、放活”。农村改革一定要体现城乡
统筹的思路。“多予”,比如在教育方面;“少取”,比如现在
不向农民收取农业税,还有在土地征用上给予农民更多的补偿;
“放活”,在劳动力、在农村金融方面要有更多的体现。
三、新阶段改革动力与突破点
1978年以后,我国农村经历了三次变革。土地承包制度的改
革是农村最重要的改革,农民自身是改革的主体,我们尊重了农
民自己的选择。税费改革的主体是政府,要改革征地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金融制度,农民肯定有这种要求,农民的权利要
得到保护,农民要得到公平的对待,但是改革的主体还应该是政
府。
从历史上看,农村改革确实是一种超前突破。农村改革对整
个中国改革起了一个“率先突破、超前示范”的作用。这是农村
对改革的贡献,特别是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贡献。
农村改革有多个突破点,应该是多点突破、整体推进。只讲
当前农村改革有哪一个是突破点是不对的。土地制度、金融制度
、户籍制度,包括基层政权的管理体制,这些都是点。应该是全
面、整体推进,但是局部地区可以是更超前一些,要具体分析。
当前城乡失衡明显,是改革最大的一个动力;寻求改革的核
心动力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