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甚至就是阅读《史记》里的掌故,不失为一种实在的找补。
我以为,写关于历史的文字,如果仅有故事,未必不好,只是有些单调。毕竟,最原生态的故事,本来就在那些已经写完的历史上,后人假如只满足于故事的白话翻炒,仿佛温吞水,多了便会乏味的。所以我虽然喜欢掌故,却注意不仅仅满足于复述故事。夏目漱石主张通过描写对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管这叫写生文。《史记》里果然不乏写生文,而就阅读写生文所派生的写作,也应该是写生文才好。
本书之所以成为本书,首先要感谢秦颖先生和邹崝华小姐,他们是本书的催生婆。同样需要感谢的还有丁放鸣女士,她对本书提供了许多技术方面的真切帮助。
《散文》杂志的汪惠仁先生,在这些文字成为本书之前,便多有称道和推介,自然必须感谢。同样的感谢也献给林贤治先生和麦婵小姐。
以下是其他给予我帮助的朋友们,鉴于并非官方文件,排列依然不按姓氏笔画为序:
黄集伟,王磊,季红真,止庵,车前子,李颖明,张小颐,拉家渡,王亚琴,李静,费虹寰,元涛,岳卫华,丁杨,刘伟,穆涛,陶澜,戴昕,遆宇昕,刘兰,刘丽华,张晓强,魏晓霞,赵润琴,朱绛,李云荫,阎仲文,任羽中,詹那达,萧恩明,覃莉,傅金莲,紫嫣,朱璐,赵晖,宋晓贤,廖欣,李黎东,范力今,马勇,马燕,龙华,李红,李梦吟……
半夏于丁亥春夏之夜
??
??
??
??
1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