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太岳纵队政委谢富治听到敌人的炮声,说:“敌人没有逃跑的迹象。”
陈赓哈哈大笑说:“这回我又要听王疯子的咯!命令20团立即出发,跑步抢占土落村,不许放过一个敌兵。”
果然20团先敌赶到土落村,切断了敌人的退路,太岳纵队和兄弟部队一起,击毙敌第7集团军副司令彭毓斌,其所率援军23万人除2000余人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歼灭。最后,太岳纵队挥师截击从长治城内逃出的敌19军,把军长史泽波都活捉起来。事后,陈赓说:
“这次信了老谢的,就捉不到史泽波了。”
有人问他:“你怎么不信谢政委的,听王近山的?”
陈赓哈哈大笑,神神秘秘地说了“哥们”两字,就没有下文了。
(4)向3位“老领导”分学三样本事
15“疯子”与领导“关系好”(2)
王近山是刘伯承、徐向前、陈赓倚重的战将。
刘伯承称赞王近山是“一员难得的智勇双全的猛将”。徐向前评价他:“打仗勇敢顽强,指挥果断,机动灵活;有压倒敌人的气概,无论任务多么艰巨,条件多么艰苦,从不叫苦;敢打硬仗、恶仗,有时伤亡很大,也能顽强支撑局面,坚决完成任务。”陈赓则称赞王近山:“骁勇善战,战功卓著。”
王近山则说:
“我勇敢是向徐总指挥学的,指挥打巧仗是向刘师长学的,果断是向陈旅长学的。”
(5)能领会“大哥”的心神
有人这样说:
“在红四方面军中很有几员什么样的‘糙活’都敢揽,一打仗就喊‘烧铺草’的狠将。排‘小座次’有王近山、刘昌毅、胡奇才、查玉升等。可王近山和他这几个悍不怕死的‘把兄弟’还不全然一样,他脑子活,有定力,很懂得盘算手下兵马的存亡,这一优点又略盖过他红四方面军同门的‘智将’皮定均、聂凤智和周志坚。除此之外,他还有第三样好处,关键时刻他能领会‘大哥’的心神,来气魄。”
此话虽有些调侃的味道,但细观王近山的性格和他指挥的诸仗,确实没错儿。对于最后一点,有人可能反对,但的确如此,有二例子为证:
一是1933年10月反“六路围攻”中的守西面山一战,28团1、2营全部随政委冲出,而他偏偏带着3营纹丝不动,可谓是深刻领会徐总指挥“坚守莫出击”的“心意”。就此,有人说:“他甚至比军政委周纯全都强得多。”
一是1946年大胡杨一仗,刘伯承欲打整3师,几个纵队司令员慑于困难,“对主帅的问话,一时竟然无人应答”,他一个蹦出来,“大不了打折了我当连长,老杜当指导员”,主动承担最艰巨的任务。这也可谓是关键时刻最能领会“上级心意”的典范之举。
而王近山这领会上级心意,并不是拍马溜须,全是去担当吃苦打仗的重活儿,因此这又不得不叫人叹服,故有人说:
“王疯子撒疯,不仅领导欢喜,就是同行同级也不得不敬佩!”
16虎将带兵(1)
王近山一生戎马生涯,是一员杰出而有个性的战将,他在我军杰出的几个将帅手下为主将,手下也涌现出许多优秀将领和强兵,他带兵有许多的趣闻在军中传扬。
(1)
1942年,王近山任129师386旅旅长兼太岳军区2分区司令员。这是抗战最艰苦的阶段,敌人进行残酷“扫荡”,边区又遇到多年未见的大旱,生活很苦。上级发出了“增加生产,改善生活,准备反攻”的号召,生产任务规定得十分具体,要求每人上交30斤晒干了的野菜,储备虞荒。于是部队上下—有空就到处挖野菜,完成自己的任务。
生产任务下达后,旅长王近山也和战士们一起去挖野菜。
警卫班长拦住他,说:“首长工作忙,就不要去了,我们警卫连每个人多挖一点,就把你的带上了,也是一样完成任务。”
“不对,我是王近山,你是你,这不一样!”
他和战士们一起去挖野菜了。以后天天如常。结果,一天一位团长来找他汇报工作,在旅部找了半天都没找到人,一打听才知道司令员挖野菜去了,又找了老半天,才在野地里找到司令员,生气地说:
“战士们给你带点就行了,这点小事,你怎么自己去?!”
王近山批评他:“乱弹琴!当前生产度荒是大事,领导光叫下面去干,自己不带头行嘛?”
事后,在一次机关会上,生产管理员说:“司令员、政委都去挖野菜,有的参谋还不去,难道比首长还忙?!”他用司令员、政委的模范行动,批评那些借口工作忙不去挖野菜的人。结果,在领导带动下,军分区机关挖野菜的任务完成得很好。
不久,机关党支部又规定:春季,每人完成积3筐粪肥的任务。
积肥主要是拾毛驴、骡子的粪蛋,要早起,晚了就给别人拾光了。王近山也和大家一样,天还没亮就起早,手挎着筐子去拾粪。
北方的冬天很冷,粪蛋冻结在地上,大家只得用手抠,他也用手去抠。结果,他一回来,参谋或团长、营长等人找他汇报、请示工作,常常被他手上的粪蛋怪臭刺激得连早饭都不想吃。
王近山闻听此事后,哈哈大笑,开玩笑说:“没阶级感情,活该!”
但是,以后,每次挖粪蛋回来后他都把手洗了又洗,直到一点儿臭气都没有才去听手下的工作汇报,对此他说:“革命军人,不讲究卫生也不好!”
(2)
吴安良从1941年起就给王近山当警卫员。
在抗战最艰苦时,一些人对抗战前途有些糊涂认识,甚至悲观失望。在一次学习形势会上,连指导员参加警卫班的讨论,他针对这种情况说:
“当前我们遇到许多困难,大家要树立信心,渡过难关,同志们都是革命的本钱,以后还要带兵打仗。”
班长吴安良发牢骚说:“轮到我们当干部那天,怕人都死得差不多了!”
刚巧,王近山从门外经过,一听这话,立即站住,进屋来了,问道:“吴安良,你说什么?”
吴安良没想到司令员会听到自己讲怪话,不好意思,含含糊糊地答道:
“我们在讨论形势。”
谁知王近山毫不放过他,追问道:“讨论什么形势?你到底说了些什么?”
吴安良低着头也不敢回答。指导员见司令员这么认真,只好把他说的话重复了一遍。王近山听完后,坐下来,对大家说:
“你们就是光看到眼前的困难,看不到胜利!现在比起红军长征时期,不知好了多少倍!”
接着,他向大家讲起了了长征时的艰苦、当前抗日的全局以及解放区和八路军、新四军的大发展。最后,说:
“指导员讲得对嘛,你们就是革命的本钱,以后都要当干部的。不是你们自己想不想当的问题,这是两回事。一个人的发展,是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分不开的。我当初参加革命当红军,是为了闹翻身,哪想过要当官,当干部?以后革命需要,你不想当干部也得当,这是革命的担子落在你的肩上。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好的思想,不能计较个人得失。在红军时,我担任过93师师长,红军改编成八路军以后,叫我去772团当副团长,平白降了3级。我开始觉得面子不好看,思想不通。怎么办?共产党员嘛,服从革命需要,以后自己想通了。”
。。
16虎将带兵(2)
这次谈话使吴安良受到很深的教育。后来,他当了警卫连长,去见王近山。王近山一见到他就开玩笑说:“连长大人,人死得差不多了吧!”
吴安良连忙检讨:“首长还记得我讲的落后话,那是小孩子不懂事嘛!”
后来吴安良又当了营长,王近山见到他又说:“营长大人,现在人死得更多了吧!”
吴安良脸都红了,说:“首长,我再也不说怪话了!你也别说了行不行?”
从那以后,他真的再也不提此事了。
(3)
1945年上党战役后,党中央指示从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抽调干部去东北,扩展八路军,巩固东北根据地。军区分配给386旅的任务是抽调组建一个团的干部。
386旅因部队要扩编,干部也很缺,加上在上党战役中伤亡了一些干部,386旅干部部门研究来研究去,也舍不得把强的干部放走。王近山听了他们汇报的方案后,很不满意地说:
“你们不要有本位主义,光看到我们这块天地,党中央抽调干部去东北,是从全局出发,执行党中央的指示要坚决!”
接着,他说:“定下来,要抽强的干部送去,不能打仗的不给。”
随后,他还向一个主力团的团长“打招呼”:“你们团是老大哥,要带头做好样子。”
这位团长也当场表态:“好,我们给最好的!”
但名单送上来后,王近山一看,有位他认识的副营长名列其中。这个副营长责任心不强,有时命他去歼灭敌人,他把敌人打跑就回来交差。王近山当即打电话给这个团,说:
“这个干部,你给我退回去,我要调的是能打仗的好干部,不是这样赶羊打狗的!”
接电话的团参谋长回答说:“首长,这个干部是挺好的!”
“既然是挺好的,我照顾你们,就留下吧!”
王近山说罢,就把电话撂下了。
(4)
“干部要吃苦在先,冲锋在前,要在最困难、最危险、最前线的地方摔打。”这是王近山教育干部经常讲的一句话,也是他自己行动的一条准则。每逢重大的战役战斗,他都亲临现场指挥,枪声一响,他就向火线奔去,谁也拦不住他。
1946年10月下旬,部队北撤,敌刘汝明部119旅自菏泽北犯进至任庄,为攻其不备,王近山捕捉战机,决定“杀回马枪”。此时,46团已过黄河往北走了30多里地,团长唐明春被通知率部立即返回接受任务。
当唐明春返回见到王近山时,王近山正躺在行进的担架上,发着高烧。可他一见唐团长,一骨碌从担架上爬了起来,连声说:
“太好了,太好了。”
随即,他叫参谋人员将地图打开,强打起精神给唐明春下达了歼灭任庄之敌的命令,并告诫说:“敌榴弹炮多,要以‘猛虎掏心’的战法,打到敌人的‘心脏’里去!”
唐明春边听,眼睛边一瞥,只见他瘦了许多,胡子老长,裤子上还沾着泥巴,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等王近山话音一落,他激动地说:
“坚决服从命令,坚决完成任务!”
可是,当他说完后,却没听到司令员的回答,低头一看,他已经虚弱得说不出话了。
(5)
兰封战斗是王近山指挥刚刚由杂牌部队组建的6纵打的一次成功的奇袭战。在攻打火车站战斗中,指挥部队截获敌人11辆坦克的指挥官,是一名才23岁的团参谋长。战后,王近山要把他提拔为团长,可是立即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有人说:“他才23岁,团里还有一些老红军都没提拔呢!”
但王近山力排众议,坚持说:
“这位参谋长会打仗,他不提副团长,提谁呢?”
结果,他硬是破格提升这位参谋长为副团长。
(6)
王近山指挥部队打仗,很注重激励士气,说:“士气就是杀敌的力气。”他鼓舞士气,除了自己带头猛打猛冲和大喊大叫外,还很有一套方法。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6虎将带兵(3)
1946年初冬,18旅旅长肖永银向他汇报部队情况时,谈到该旅有一个班长,叫王克勤,是个过硬的英雄,打仗带兵都有一套,说:
“在10月钜野战役的一次战斗中,他带着一个班打得勇猛顽强,又很灵活,一个班歼敌100多人。”
王近山很感兴趣:“你说说他的情况。”
“这位同志是1945年10月邯郸战役解放入伍的,经过诉苦教育,阶级觉悟提高很快,作战勇敢,工作积极,先后9次立功。他很会带兵,在班里开展思想、技术、体力互助,班里又团结,战斗力也提高了不少……”
王近山听到这里,高兴地说:“好,好,这是个很好的样板,要抓紧宣传他,学习他,推广他的事迹和经验。”
不久,6纵就发出文件,要求在部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王克勤的运动。随后,各个连队都提出了“学英雄,见行动”的口号,很多班排订了杀敌立功计划,班排普遍结成了互助互学对子,掀起了练兵学技术高潮,部队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6纵的做法被善于将兵的刘伯承发现了,上报给党中央,接着,延安《解放日报》也以《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为题专门发表了社论,并且指出:“广泛开展王克勤运动,借以进一步提高部队战斗力与瓦解敌人,是有极其重大意义的。”于是,在全国各解放区都掀起了学习王克勤的高潮。
王近山为各解放区部队创造了一个学习的典型。遗憾的是,王克勤后来在定陶战役中英勇牺牲了。
(7)
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王近山像疯子一样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先后7次负伤,其中4次重伤,3次轻伤。他大伤连着小伤,但每次负伤,他不怕死、不怕疼,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是1937年冬在太行山的神头岭之战,他两处受伤,子弹把肺打了个贯穿,左上臂中弹又骨折,伤势最严重,也没说过一句疼的话,硬是咬紧牙关让129医院院长钱信忠做了3次手术。谁知1947年他因大腿骨折却大哭一场,并且还让全军区的人都知晓了,出了回“大丑”。
这年春天,6纵在豫北和鲁西南寻机歼敌。王近山在野战军司令部开完会后,急急忙忙往前方赶。因下了一场雪,道路很滑,吉普车已开得疯快了,他还嫌车速慢,一再地催叫司机:“加快速度!加快速度!”
结果,因司机速度“加”得太快,车翻人伤,司机摔成脑震荡,王近山摔断了腿骨,右侧大腿中部骨折,住进了医院。
钱信忠院长专门在前线找了一个地方给他治疗。虽然此时医疗条件仍比较差,但钱信忠治伤的经验却更丰富了。他为王近山腿伤作了正确的牵引,骨折整系对接比较理想,效果也很好。谁知这天,政委邓小平赶去医院看望他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