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1)
原生态的高层外交实记——《和平 发展 合作——###外事日记》评介
即将出版的《和平 发展 合作——###外事日记》是###日记系列著作的第六部,前五部分别是三峡、核电、电力、人大和经济日记。外事日记的出版,使这一系列著作涵盖面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系统和完整。
《和平 发展 合作》以###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也即1983——2003年20年间有关外事活动的日记为内容主干,辅之少量相关讲话和新闻报道编辑而成。全书共收入日记近1000篇,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80个专题。作者在前言中写道,采取这种时间顺序与专题成章相结合的体例,“意在使叙述的内容更为系统和连贯”,“在方便读者的同时增加可读性”。书中收入的230多幅照片,绝大多数是首次公开发表的。
《和平 发展 合作》记述了###同志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面对国际风云变幻,运筹帷幄,纵横捭阖,在一次次外事活动,特别是重大国际事件的应对和处理中,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捍卫主权和尊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杰出贡献。从一个侧面,也即党和国家的最高决策层面,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持续提升的那20年的外交国务活动,特别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外交决策和实践的具体过程。书中记述的一次次友好访问、外交斗争、政治斡旋和经济谈判中,作者展示出的高超的外交技巧、聪明睿智、远见卓识和优雅风范,无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国外交事务主管部门认为,该书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同志担任国家领导人期间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是一部具有重要外交史料价值的著作。一位舆论部门的领导同志有幸率先卒读书稿。他说,《和平 发展 合作》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重要的文献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其中的理论阐释、思想观点、决策思考、经验总结和成功的外事实践,对我们当前和未来的工作必将产生独特的指导意义和启迪、借鉴作用。
本书四个部分如同四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把20年间作者主要外事活动和其间的重大国际事件真实地展示在我们面前。生动真实的记载和高屋建瓴的分析,为我们理性地理解和把握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
本书第一部分主要记述的是1983年6月至1988年初,即作者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参与的外事活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妥善处理国家关系是这一阶段的主题,其间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中苏实现关系正常化。作者认为,中苏两国、两党关系正常化的现实和历史意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解除了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屯兵百万对我国构成的威胁,也为之后中越实现关系正常化、柬埔寨实现民族和解铺平了道路。”对这一重要历史进程,日记中不但有“赴莫斯科参加葬礼外交”、几次会晤戈尔巴乔夫等苏方政要的翔实记载,而且披露了作者几次主持高层会议,研究讨论形势发展变化,确定相应对策的具体情况。由于作者的留苏背景,世界各大媒体都以他们特有的专业敏感性对作者的活动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一时期,作者还访问了美国、联邦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和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密西西比河的内河航运系统、芝加哥贸交所的期货交易、大众汽车的数控总装线、家族企业克虏伯、核电设备、牛津大学、泰晤士河出海口的防潮闸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菲亚特汽车公司,都是时任主管能源交通的###副总理关注的对象,当然也是日记中花费笔墨较多、可读性较强的内容。
第二部分记述是关于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即作者担任国务院总理第一个任期内的事。突破对华制裁,巩固发展睦邻友好是这一阶段外交工作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我国在内政外交上曾一度出现较为困难的局面。书中记录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采取积极果断措施,努力战胜困难,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巩固发展睦邻友好,逐步突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对我国全面制裁的一个个艰难但卓有成效的重要步骤。另有,我国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坚持正义国家支持下,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连战连捷,先后10次打掉反华议案,而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益发不得人心,最终落选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这一令我们许多在外交战线工作的同志难以忘怀的经历,也是这期间日记记述的精彩内容。在1997年4月,我国以优势多数第七次否决反华提案,且法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态度开始发生转变时,作者的一首即兴之作对解读这段历史颇有点睛之意:日内瓦湖浪花滚,万国宫内灯火明。南北辩论扣心弦,七战七捷报佳音。此外,此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对中越关系正常化和柬埔寨问题和平解决有重大意义的、神秘的成都会议,作者日记中都有第一手的记载和描述。
书评(2)
第三部分主要记述的是1993年至1998年初,作者连任国务院总理期间的外事活动。这一阶段的活动多是围绕扩大开放、广交朋友、推进合作展开的。在这一部分中,90年代的中俄关系占了较大的篇幅。两国元首实现多次互访,两国总理建立了定期会晤机制,先后签订了东段、西段国界协定,为中俄间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铺平了稳固发展的道路。此间的日记多有可读性,如作者三度访苏,并于1995年6月应邀回到阔别41年的母校莫斯科动力学院,接受名誉博士学位,邂逅曾是当年拳击冠军的室友,场面感人且让人感慨,虽然文字不多,却给读者留下了太多想象的空间。老同学见面,抚今追昔,总有谈不完的话题。“剧变后的罗马尼亚”一节写到,伊利埃斯库总统与作者在莫斯科动力学院“同系、同班、同组,他是罗马尼亚留苏学生会主席,而我则是中国留苏学生会主席”。伊总统告诉作者,“他的月薪300美元,住四间一套的公寓,是公房,夫人希望把房子买下来,有朝一日右派上台后,家人好有个栖身之所。”“听了他讲的这一段经历,真是沧海桑田,变化莫测,令人感慨不已。”在1997年11月,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之际,作者访问了日本,这是中国政府首脑八年来对日本的首次访问。在与桥本首相的会谈中,作者严正指出,“日美防卫合作的范围不应包括台湾,否则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正视历史,面向未来,是中日世代友好的基石。这一部分的另一亮点是对香港回归的记述。作者当时的兴奋和喜悦,显然也带到了日记里。作者在这天的日记里轻松地写到,“彭定康,这位末代香港总督沮丧地坐在一侧……打了一根淡红色、内配蓝色方格的领带。我原来也准备打同样的一根领带,临出发时被大琳换了一条更为精神一点的。不然我跟彭定康系同一花色领带,又将可能成为‘花边新闻’。”
最后一部分的时间跨度从1998年初至2003年3月,记述的是作者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身份出访的经历。议会外交是这一阶段日记的主题。作者在 多个国家留下了身影。在南联盟,作者凭吊我被炸大使馆馆址,“向死难烈士敬献花圈。为新闻记者,特别是为新华社和光明日报培养出这样忠于职守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烈士而感到自豪。”在以色列的集体农庄基布兹,作者感到,“农庄社员劳动生产率不算低……但庄员生活质量只属小康,比我们珠江、长江三角洲发达的农村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管理者与庄员一样,比较廉洁,不像我们农村收入差距那样大。”在即将访问立陶宛时,突然得到有23个国家要在那里召开“###大会”的消息,作者当机立断,将原定“三天的访问日程改为三小时”,多出的时间增加顺访白俄罗斯,尽管“立方表示,他们召开的是针对前苏共的‘###大会’,不是对中共的”。在古巴,遭遇“米歇尔”飓风登陆,作者写到,“卡斯特罗主席不顾年迈和双腿带伤,立即奔赴重灾区,查看灾情,慰问灾民。‘领袖和人民在一起’,这可能是古巴能够在美国长期严密封锁和制裁下得以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吧。”在澳大利亚,作者记载到,出席澳方的晚宴前,“武韬大使问我是否愿见霍克。1989年霍克表现不好,他破口大骂中国政府被新闻媒体曝了光。”“这些年霍克对这件事十分懊悔”。“我决定不计前嫌,同意他出席。”
本书没有刻意披露曝光所谓“内幕”、“秘闻”,但也并不回避人们认为的“敏感”问题,如涉及“###”、“###”、“###”等问题的外交斗争,解决边界争端,处理中美南海撞机事件等,书中都有程度不同的记述和涉及。可以说,读此书如入名山,不同需要的读者都会从中有所获益,无人会空手而还。
《和平 发展 合作》沿袭###日记系列著作的一贯文风,朴实平和,简洁白描,严谨稳重,记述中时而显现作者特有的智慧与幽默,原生态风格则贯穿始终。
书评(3)
在本书前言中,作者曾谈到,本书是日记选编而成,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真实性可以信赖,笔者相信,透过真实性的叙述,读者自会见仁见智,颇有收获。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前言(1)
《和平 发展 合作——###外事日记》是继2003年8月《众志绘宏图——###三峡日记》出版发行以来,我编辑整理的第六部日记体裁的书籍。
从1983年至2003年的20年间,我先后在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由于工作需要,我出访过104个国家,其中有些国家不止一次出访。此外,我还经常参加国内的外事活动,并多次出席国际会议。本书记载的这些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重视睦邻友好关系,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和有利外部条件,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那段历史。
本书大体上按时间顺序分为4部分、80个专题,分别记述了我参与的一些外交国务活动及一些重大国际事件、重要国际会议的情况。采取这种按专题编辑的方式,意在使叙述的内容更为系统和连贯,或许能够在方便读者的同时增加可读性。下面,我简要介绍这4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原则妥善处理国家关系》,主要记述了1983年6月至1988年初,我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参与的外事活动。其中比较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中苏实现关系正常化。这解除了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屯兵百万对我国构成的威胁,也为之后中越实现关系正常化、柬埔寨实现民族和解铺平了道路。
这一时期,我访问了美国、联邦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和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考察了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情况,结识了一些政要、学者和友好人士,学习了许多先进的经济技术管理经验,受益匪浅。
1985年7月访美期间,我参观了密西西比河内河航运系统。有27座拦河坝和船闸,年通过能力可以达到1亿吨。我认为美方主要是采用了标准船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船只过闸能力。我还参观了芝加哥贸易交易所,这种期货交易方式有利于保护购销双方的基本利益。兰德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人才济济的私营研究机构,经常为政府或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我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协定。该协定直到1998年3月美国国会才批准生效。
1984年5月,我访问了联邦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同年10月,我和德国总理科尔在上海出席了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奠基典礼,这是国外汽车生产企业首次进入中国。我发现德国非常重视对技术工人的培训工作,技工进入企业前都必须通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和考试,才能获得上岗资格,这是德国产品质量优良的重要原因。德国克虏伯公司曾是全球闻名的家族式企业,但老克虏伯先生却没有把管理权传给儿孙,而是传给富有管理才能的拜茨博士。
法国的煤炭和石油资源十分匮乏,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大力发展核电能源,如今核电占全国电力的比重已达到70%以上。法国的核电设备实行标准化、大容量,技术比较成熟,生产运行安全。1985年12月,我在巴黎与法国政要就引进核电设备达成广泛共识,为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创造了条件。
在英国,我参观了闻名于世、历史悠久的牛津大学,没有想到校园建筑是那样的古朴。我还考察了伦敦泰晤士河出海口的防潮闸,这里设备比较先进,起闭闸门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
在访问意大利期间,我和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进行了交谈。虽然意共在议会中占了不少席位,不少党员还当上了省长,但显而易见,很难通过选举取得政权。在菲亚特汽车公司,我询问董事长是如何保护国内汽车市场的。他说,主要是车型适合大多数意大利人的消费水平,另外意政府不允许外国汽车公司在意大利开设修理厂,从而保住了菲亚特公司国内市场的销售地位。
此外,我还访问了若干非洲国家,本部分只选录了我访问突尼斯和苏丹两国的日记。这些非洲国家虽然已独立,民族已解放,但许多重要的经济命脉产业仍掌握在原宗主国手里,因此它们仍面临着繁重的经济发展任务。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前言(2)
第二部分《逐步突破对华制裁 巩固发展睦邻友好》,主要记述的是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我担任国务院总理第一个任期内的外事活动。
1988年12月,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使中印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结束了近30年来关系恶化的历史,双方就处理两国边界争端达成重要共识。1993年9月,他的继任者拉奥总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