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冲笑傲职场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令狐冲笑傲职场录-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秃笔翁的华盛顿定律:三个和尚,怎么喝水

  主持人方证对秃笔翁说,“现在请正反三辩发言。”

  秃笔翁从一摞厚重的书堆里翻了翻,拾起一本《中华五千年智慧精华》,顺手翻了几页,目光停留在一个有趣的故事上,“既然这位年轻人喜欢讲故事,那么我也来段故事吧。”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方证大师瞪大了眼睛,他怀疑秃笔翁是不是要借机拿少林开涮。)

  庙里有个老和尚。

  (方证的眼睛比庙里的四大天王还大。)

  老和尚手下有一个小和尚。

  (方证松了口气,还好,不是少林,因为少林不止有一个和尚。)

  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徒儿,你去山下挑一担水上来吧,我们的水快喝完了。”

  小和尚对老和尚说,“山上没有水吗?”

  “没有,只在山下才有。”老和尚回答。

  小和尚挑起担子一股烟似的下山去了。临下山,老和尚还叮嘱他什么女人是老虎之类的。

  过了几个月,又来了一位新的小和尚。

  老和尚对两个小和尚说:“徒儿,你们去山下挑一担水上来吧,我们的水快喝完了。”

  新小和尚对老和尚说,“山上没有水吗?”

  “笨蛋。”老小和尚代替了回答,“山上有,我们还会费劲下山去吗?只有山下才有。”

  于是,两个小和尚抬起担子一股烟似的下山去了。临下山,老小和尚还叮嘱新小和尚什么女人是老虎之类的。

  又过了几个月,又来了一位新的小和尚。

  老和尚对三个小和尚说:“徒儿,你们去山下挑一担水上来吧,我们的水快喝完了。”

  新新小和尚对老和尚说,“山上没有水吗?”

  “笨蛋。”老小和尚代替了回答,“山上有,我们还会费劲下山去吗?只有山下才有。”

  于是,三个小和尚一股烟似的下山去了。

  一天过去了,三个小和尚也没有把水送上来,原来他们互相推诿互相指责,谁也不愿意负起挑水的责任。

  “这个故事在西方也有流传,”秃笔翁说,“在西方,他们称之为华盛顿合作定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勉强可以成事,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华盛顿合作定律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也是很有价值的。比方说,人多的时候反而更容易滋生推诿和逃避。年轻人,你明白了吗?”

  “明白。”令狐冲的回答言简意赅。

  “那么,你有什么看法?”秃笔翁继续问。

  令狐冲第三次摇了摇头,“我可不敢苟同。”

  左冷禅第三次想暴跳起来,可是他毕竟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由于前车之鉴,他唯恐再次遭到令狐冲的奚落。于是,他尽量控制住自己,闭上嘴不敢再说话。

  没想到令狐冲却主动冲他笑一笑,“左总裁,你沉默表示你在逃避,你控制表示你在推诿。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你就是那个搞得你们三个人没水喝的第三个小和尚。”

  “你——”左冷禅都不知道自己的脸色该变成什么颜色了。

  向问天对任我行说,“你有没有听说过东方有三条龙?”

  任我行知道向问天别有用意,“我听说是李小龙、梁小龙和成龙。”

  向问天说,“不错。不过东方马上要诞生第四条龙了。”

  “哦?”任我行故意装作神秘,“不知道是哪位高人?”

  向问天拖着长腔说,“此人就在渤海之滨、圣贤之乡。提起他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左冷禅左总裁。”

  “那他是什么龙?”任我行故意发问。

  “变色龙呗。”向问天尽量忍着笑。

  “敢情有天一定要领教他的变色###。”任我行的双簧演得非常到位。

  主持人方证连忙敲了敲那个类似惊堂木的东西,“大家请保持安静。请正反三辩继续发言。”

  秃笔翁向令狐冲说,“你不同意华盛顿合作定律,给我们个理由先。”

  “依我看,这个定律至少有四点错误。”令狐冲满怀信心地说,“第一,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有水喝,是因为他们做的是同一个工作:挑水。这个假设在企业管理中未必适用。不同的人分别从事不同的工作,即使是一个团队中的成员,他们也往往会有明确的分工。就拿三个小和尚来说,如果把从山下到山上的路平均分成三段,挑水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有水喝,是因为缺乏一种有效的考核机制。如果我们可以给每个和尚发一个扁担,根据他们每天挑水的多少给予一定的奖励,那么,不仅他们的挑水量会上升,就连挑水的速度也会刷新记录呢。”

  “第三,这个定律片面强调了人性中懒惰、逃避、消极、不负责任的部分,而没有意识到人性中有勤奋、担当、积极的一面。如果三个和尚中至少有一个和尚持有积极的态度,不管他是瞄准了主持的宝座,还是想练就飞檐走壁的轻功,他就会一马当先地挑起扁担。”

  秃笔翁微笑着点了点头。

  令狐冲谦恭地说,“我想给大家讲另外一个关于和尚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有所领悟。”

  有七个和尚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

  遗憾地是,每天的粥不能解决每个人的温饱问题。

  最开始的时候,七个和尚轮流担任分粥的角色。结果呢?只有当自己分粥的时候,自己才能吃饱,因为他总是给自己多分一些,而克扣其他人的。

  经过一段时间,大家认为这个办法不好,决定推选出一个德高望重的和尚主持分粥。强权就会滋生腐败,每个和尚都拼命去讨好他、贿赂他。整个小团体被弄得乌烟障气、官僚盛行。

  大家决定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组成一个由三人组成的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由四人组成的评选委员会。结果呢?一场会议下来,粥都凉到心里了。

  最后他们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制度:轮流分粥,但是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分完后吃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自己吃得最少,每个分粥的人都尽量平均分配;即使有微量的不平均,但是也无怨无悔了。

  七个和尚开始了快乐、和平的生活了。

  你是一个提桶者,还是一个管道者

  “故事很动听。”秃笔翁夸赞说,“年轻人,你刚才说这个定律有四个错误,那么第四点呢?”

  “第四点就是这个定律只是强调:人往往会迷惑于表面的现象,却不会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就拿这三个小和尚来说,他们也曾经询问过‘为什么要下山挑水’,可是他们并没有继续深究下去:为什么只有山下有水?山上为什么没有水?能不能让山上也有水?怎样才能让山上有水?如果他们愿意追根究底,多问几个‘为什么’,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还不是一样,有什么不同的。”左冷禅冷嘲热讽。

  令狐冲反唇相讥,“换成你当然一样,因为你是个只会一味埋头挑水的小和尚。我再给大家讲个和尚的故事,大家就会明白有什么不一样了。”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深山的破庙中住着两个和尚,我们不妨把他们叫做和尚一号与和尚二号。

  他们都有雄心勃勃的梦想,都梦想能够有一天成为一名得道高僧,把整个庙宇装修得富丽堂皇,把庙里的每座菩萨都重塑成金身,让每座神像跟前都点上亘古不息的万年灯,而他们可以传经颂德、造福于人。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常常聊个没完,在某一天、通过某种方式,他们可以成为天下最有名气的僧人。他们缺少的仅仅是个机会。

  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

  庙附近的一个村庄想聘请两个和尚从附近的小河挑水到村广场的蓄水池里去。这些村民一定是听说过“三个和尚”的故事,因此,他们明白,和尚是最善于挑水的,肯定能够胜任,尤其是当和尚的数目不超过三个的时候。

  村长放心地把这份工作交给了和尚一号与和尚二号。

  两个人二话没说,抓起两只水桶一股烟儿似的跑到河边,开始了他们辛勤繁重的工作。当太阳下山的时候,他们一天的工作也可以完成了,村广场蓄水池中装得满满的。

  村长非常感激他们,决定按每桶水一分钱付钱给他们(当然,村长给他们钱的时候,对他们说,这只是他们化缘得到的“油钱”)。

  “噢,老掉牙的故事。”左冷禅不屑的说,“肯定讲述是‘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踞木断,水滴石穿’的故事。”

  “不,你错了。”令狐冲温和地说,“你听下去就知道了。”

  当天夜里,和尚二号高兴地说,“我们的梦想终于开始实现了!”他数了数囊中的钱,虽然还不够买一桶油漆的钱,但是至少可以买把刷子了。“干了一天就有这么大的收获。如果我们一直干下去,干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不出几年,我们的梦想就可以全部实现了!”

  但和尚一号却并没有这样想。他摸了摸自己又酸又痛的背,看了看自己手掌肿起的泡。他知道,如果只是一味重复今天的生活,那么,并不会解决根本的问题。他认为,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可以把河里的水运到的村里去。

  他想了整整一夜,给他伴奏的是和尚二号满足的鼾声。

  第二天一早,和尚一号对和尚二号说,“我想到了一个计划。如果我们这样一直干下去,一天的钱才这么少,而工作又是这么的辛苦,我想这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我们能够修建一条从河边到村庄的管道,把水从河里引到村庄的蓄水池里,那不更好吗?”

  “噢,我明白了。”左冷禅不屑地说,“和尚二号接受了和尚一号的建议,二人同心协力,一起修建了管道,对不对?也不过是个适合下岗工人听的‘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故事。”

  “不,你错了。”令狐冲温和地说,“你听下去就知道了。”

  “一条从河边到村庄的管道?别异想天开了。”和尚二号说,“我们该知足了。你想想,我一天可以提50桶水。按一分钱一桶水的话,一天就是5毛钱!一个星期后,我就可以刷新庙宇的柱子;一个月后,我就可以刷新庙宇的墙壁;一年之后,我就可以把整个庙宇装修一新了。几年之后,我们的梦想就成真了,你还是现实点吧。”

  和尚一号并不气馁,他千方百计想让和尚二号接受自己的计划,可是,和尚二号却坚持认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于是,和尚一号决定自己一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把一天的工作时间分成了两个部分,上午的时间他用来提水,下午的时间用来修建管道。可是,在坚硬的土壤中挖掘出一条管道来是非常困难的,没有现代的机械,没有精确的测量工具,和尚一号凭借自己的尝试和悟性一点一点向下挖掘。

  由于工作的时间少了一半,和尚一号所拿的“油钱”还不到和尚二号的一半。看到和尚二号已经开始买来油漆,粉刷庙宇的柱子了,而和尚一号的钱只够买铲子、凿子、铁锹以及管道使用的材料。

  但是,他坚信,自己这个宏伟的计划终有实现的一天,哪怕是一年,两年,甚至十年,他也在所不惜。因为,他觉得值得。

  不久,和尚二号开始嘲笑和尚一号了,他把粉刷好的柱子向和尚一号展示,让他提出点儿批评意见。其实,和尚一号心里清楚:和尚二号是在向他炫耀自己的劳动成果。他并没有因此而嫉妒,只是诚挚地夸奖和尚二号的手艺和勤奋。

  同时,他也不断提醒自己,明天的梦想是建立在今天的牺牲上的,只要能多挖一厘米,自己离梦想的距离就近了一厘米。

  他的工具仍然非常简陋,只是一个凿子,一次也只能挖深一厘米左右。

  “一厘米、一厘米,十个一厘米就是一分米,十个一分米就是一米。”和尚一号一边用力地挥动凿子,一边用这句话鼓励自己。

  “我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和尚一号总是自己鼓励自己。他知道自己最终的目标是什么,他也知道自己明天的目标是什么,他也会思考自己今天的目标到底完成了多少。经过计划、实施、评估、改进、再计划、再实施,他明白,他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他距离最终目标也越来越近。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尚一号终于掌握了挖土的一些诀窍,他知道如何判断土的质地,什么位置才最容易挖掘;他知道凿的力度应该多大才能让自己凿得更深;他知道应该把凿出的土放在什么地方,才不妨碍下一步的工作。

  终于有一天,和尚一号的管道完成了一半!他非常兴奋,因为这意味着两件事情:第一,他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一半;第二,他每天提水的路程也减少了一半,他只要把水提到管道口,然后倒水进去,水就会自然而然地流到村庄的蓄水池里。

  和尚二号也仍然在忙碌着,可是他的速度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升。长时间的劳累让他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他不再是健步如飞,也不再是目光坚定了。远大的目标似乎变得模糊,他每天的目标只是在重复着同样的一个动作,而这个动作逐渐加深强化,反而使得更远大的目标淡化了。

  最后,伟大的时刻到来了:管道全部完工!所有的村民都争先恐后来到蓄水池旁,兴奋地看着河水从管道中缓缓流出,注入蓄水池里!

  从现在开始,这个村子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流水!

  但是,这也意味着和尚二号的失业,而他积攒的“油钱”仅仅足够把庙宇粉刷一遍,众多菩萨还等着他镀上金身呢。

  而和尚一号呢?他不再用提水,也不用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