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昙花王朝-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件事情是开皇十九年(599年)凉州总管王世绩因罪被杀案。审讯时,王世绩供认从高颎处得知了许多宫廷内幕。杨坚大为震惊。高颎身为丞相,自然知道宫中的许多事情,可能在和外地官员交际的时候把这些事情作为谈资泄露了出去。杨坚很反感臣下对自家的事情交头接耳,当司法机关继续报告高颎曾与王世绩交通,收受后者赠送的名马等情况后,内心积压着的对高颎的不满终于爆发了。   

  高颎因此被判定有罪。大将贺若弼、兵部尚书柳述等众多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纷纷出面申辩,为高颎开脱。大家认为高颎即使有罪,也为国家立下了大功,应该赦免。杨坚更加恼怒,认为高颎平日交结朝野官员,结党营私,谁敢为高颎说话就痛斥、罢贬谁。很快,朝野再也没有人敢为高颎说话了。   

  当年(599年)八月,高颎被罢官,保留齐国公的爵位赋闲在家。   

  高颎毕竟和杨坚搭档二十多年了,感情很深。一次宴会,杨坚见到了高颎,信誓旦旦地对高颎说:〃只要你不辜负我,我绝不辜负你。〃但是到底谁〃辜负〃谁的判断权力掌握在杨坚手里。   

  没过多久,高颎的部属就上疏揭发说:〃高颎的儿子高表仁曾经对高颎说:〃司马懿当初托疾不朝,赋闲在家,最后不也政变夺取了天下吗?父亲今天遭遇挫折,焉知非福!〃〃   

  外人不知道高表仁有没有这样宽慰父亲高颎。如果高表仁真的白痴到将父亲和篡位夺权的奸臣、西晋缔造者司马懿相提并论的程度,那就是将落难的老父亲向地狱门口推了一把。杨坚不得不怀疑高颎的忠心了,下令囚禁高颎,严加审讯。   

  司法部门很快又奏称曾有和尚、术士对高颎说:〃明年国家有大丧。皇上在开皇十七、十八年有大厄,最迟不会躲过开皇十九年。〃这简直是在咒杨坚死啊!杨坚出离愤怒了,对着群臣咆哮说:〃帝王之位岂可强求!高颎与儿子谈话,自比晋朝皇帝,安的是什么心啊?〃皇帝都给高颎定性了,有关部门只好奏处斩高颎。最后时刻,杨坚还是念了往日情分,说:〃去年杀了虞庆则, 今年又杀了王世绩,如再诛杀高颎,天下会怎么看我呢?〃   

  于是,高颎被除名为民……免去了爵位。   

  早在高颎出任尚书仆射的时候,他的老母亲就告诫他说:〃儿子,你富贵已极,但要当心自己的脑袋,平日里要慎之又慎啊!〃高颎也一直担心发生祸变,现在被贬为平民百姓了,反而表现得很高兴,如释重负,一点悔恨的样子都没有。   

  高颎被斥退后,接替的人选是杨素。   

  杨坚期间,隋朝的尚书左右仆射(二人被尊称为丞相)人选相对固定。高颎长期担任尚书左仆射;开皇九年(589年),苏威出任尚书右仆射,三年后因为任用私人而被罢免,由杨素接任。现在高颎为民,苏威则宦海沉浮,杨素成了强势的尚书左仆射。         

◇欢◇迎◇访◇问◇。◇  

第39节:第三章 开皇盛世(14)         

  杨素的能力和功绩可能不逊于高颎,但个人品德、操守根本不能与高颎相比。杨素不仅对人严厉苛刻,而且是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高手。调任中央要职后,杨素的两只手忙着捞钱,大兴城和其他大都会中到处都有杨家的客栈、磨坊、田宅。杨素还挺会享受,在家里养了成百上千的姬女和侍妾,还有更多的奴仆维护着他那奢侈得像皇宫一样的府邸……不仅规模样式仿照皇宫,内部装修也遵循皇家标准。杨素很会享受,而且很看不起那些不会享受、只知道低头干活的同僚。   

  同时,杨素非常善于伪装,很会在杨坚面前装出艰苦朴素、勤勉为政、精忠报国的样子。杨坚至死都认为杨素忠诚孝顺,对杨素信任有加。   

  早在开皇十三年(593年),杨坚想在岐州(今陕西凤翔)之北建造一座仁寿宫,作为皇家行宫,命令杨素督造。为什么选择杨素呢?因为杨素〃驭戎严整〃,管理军队很有办法,而用管理军队的办法督工最有效。著名的建筑专家宇文恺正在担任莱州刺史,也被抽调来负责具体技术。   

  杨素领命后,广征百姓,〃夷山堙谷以立宫殿,崇台累榭,宛转相属〃,样样求全求好,对民工奴役得很急,管理得很死,逼死累死了许多百姓。百姓倒毙在工地上,杨素就下令把尸体推进坑坑沟沟里,盖上土石,筑成平地……等于把百姓的身体当成原料了。结果几万百姓的尸骨筑成了一座仁寿宫。   

  仁寿宫造成后,丞相高颎先前往验收巡视,回来后报告杨坚说宫殿绮丽壮观,奢侈过度,而且害死了数万百姓。杨坚听了就对杨素不满意了。他亲自跑到岐州去看仁寿宫,果然是琼楼玉宇,奢侈无度,于是勃然大怒,斥责杨素是〃殚民力为离宫,为吾结怨天下〃。既浪费了民力财力,又让杨坚在天下人心中留下了坏印象。   

  杨素一听,这不是骂自己是乱臣贼子嘛。他害怕了,不知道怎么办,急得团团转。病急乱投医,杨素拉住二十五岁的土木监封德彝,请教避祸之道。封德彝是个温文尔雅的小秀才,善于出谋划策,对杨素说:〃杨公勿忧,等皇后到了,必有恩诏。〃杨素一听就明白了,封德彝是让自己去走〃夫人路线〃。   

  杨素赶紧哭哭啼啼地找到独孤皇后,摆出了一大套理由:〃帝王本来就应该有离宫别馆。现在天下太平,造一座宫殿又何必担心破费呢?〃独孤皇后觉得很有道理。第二天,杨坚召杨素来痛斥,一旁的独孤皇后替杨素辩解说:〃杨素知道我们夫妇老了,没有娱乐休闲的地方,这才盛饰仁寿宫。他难道不是一个忠孝之人?〃杨坚听后,非但没有追究杨素的责任,还赏赐钱百万,锦绢三千段。他又一次去新宫游览观光,换了一种眼光去看看得兴高采烈,直夸杨素是忠臣。   

  杨坚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因为他在内心里接受了杨素的那一套思想观点。建国初期,杨坚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勤政之心消失了,开始追求安逸奢侈的生活了。变成杨素的同路人之后,以节俭著称的杨坚夫妇开始挥金如土,荒于政务,更对百姓的呼声充耳不闻了。也许,他们觉得辛辛苦苦干了二十年,天下已经富足安康,享受的时刻到来了。   

  此后,仁寿宫成了杨坚和独孤皇后经常光临的地方。有的时候,夫妇俩一年来好几次,住下就不想走了,干脆命令把大兴城的政务奏折也转交仁寿宫。每次往返的时候,皇家车骑銮驾,扈从万千,光亮得很。而沿途百姓不仅要提供车驾需要的食品、水、享受的物资,还要跪迎〃二圣〃。杨坚夫妻的享受变成了扰民。         

。←虫←工←桥书←吧←  

第40节:第三章 开皇盛世(15)         

  豪奢享受的时间长了,处理政务的时间就少了,杨坚晚年的政治开始暗淡下来。仁寿元年(601年)四月,突厥的达头可汗侵犯边界。隋朝派出了大军分路反击,结果打赢了。   

  杨素虽然作为其中一路的统帅,但功劳并没有大将史万岁大。史万岁率军与突厥军遭遇混战。达头可汗听说对手是史万岁,闻风丧胆,不战而退。史万岁长期对突厥作战,威名在外,被突厥人视为战神,即使夜晚史万岁没有警备突厥人也不敢偷袭。在突厥人看来,史万岁是不可战胜的。所以这一次突厥军闻其名而逃,不敢接战。史万岁不依不饶,乘势率少数骑兵追击,深入敌后数百里,斩首数千。   

  战后论功行赏,史万岁是战果最大的,这就引起了杨素的妒忌。除了少数几个人外(杨坚、高颎等),杨素看不起其他人,容忍不了史万岁的功绩比自己高,就向杨坚谮毁史万岁:〃突厥本已投降,这次只是来塞上放牧,根本不是入侵。史万岁为了邀功,故意挑起战端,破坏我朝和突厥的关系,现在他又来邀功。〃杨坚听信杨素,就把史万岁和部下的功劳一笔抹杀了。史万岁多次上疏申述,杨坚都不予理睬。   

  从此,杨素更加有恃无恐,凌辱众臣。   

  但他唯独对一个人特有好感:封德彝。替自己解决难题后,杨素擢升封德彝为内史舍人,很快又升迁为侍郎。杨素常常和年轻的封德彝讨论朝廷大事……许多是封德彝那个级别的官员不应该知道的事情,终日不倦。一次,杨素谈到兴头,拍拍自己坐的榻子说:〃封德彝日后肯定会坐我的位置。〃   

  开皇年代过了二十年后,杨坚在登基的第二十一年(601年)改元〃仁寿〃。   

  盛世当官难   

  杨坚驾驭臣下也充满矛盾性,这让在开皇和仁寿年间当官成为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   

  对于清廉自守、政绩出色的官员,杨坚不吝重奖。开皇十一年(591年),临颍县令刘旷考绩为天下第一,马上被擢升为莒州刺史。五年后(596年),汴州刺史令狐熙考绩第一,杨坚赏给他帛三百匹,布告天下,把他树立为学习典型。   

  按照惯例,京城内外长官都有公廨钱,用来放债牟利。开皇十四年(594年),杨坚下诏公卿以下各官按品级分给职田,停止放债扰民。杨坚经常派人侦察朝野百官,监督臣下都按照自己的要求,为自己设想的理想社会努力。   

  重奖的另一面是重罚,剥夺官员的地位、财富直至生命。相比重赏,杨坚使用惩罚的次数更多。杨坚年纪越大,对待臣下越严,发现罪状就加以重罚。〃上性猜忌……明察临下,恒令左右觇视内外,有过失则加以重罪。〃   

  开皇初年,杨坚让高颎等人修订了《开皇律》,废除了乱世特有的许多严刑峻法。但是杨坚在他的统治过程中又不断地增加了许多新的严刑峻法,有的简直就是酷刑。比如规定:凡是偷盗边关军粮一升以上者,斩,家人没入官府为奴;凡盗窃一文钱以上者,斩;四人共盗一桶、三人共偷一瓜,全部问斩。有些严刑峻法是放在那里威慑百姓的,杨坚则将这些酷刑不折不扣地执行了。   

  一次早朝,有名武官没有将宝剑佩带整齐,而御史没有及时提醒纠正。杨坚知道后将御史斩首。   

  一日,番客馆(外宾招待所)的几个下人在庭院的地毯上玩耍,而不去清理一旁的马屎。杨坚知道后,将在场的所有人和番客馆的主管官员全部斩首。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41节:第三章 开皇盛世(16)         

  杨坚为了考验官员的〃抗腐拒贪〃的决心和能力,往往安排人私底下拿着钱帛〃贿赂〃官员。如果有人拿了,立斩……   

  发展到最后,愤怒的杨坚向人询问某些事情,如果旁人不能解释清楚,也被拉出去斩首。隋朝的朝堂之上,天天响起打人、杀人的哀号之声。尚书左仆射高颎(还在任的时候)、治书侍御史柳彧等人多次劝谏杨坚,说:〃朝堂不是杀人的场所,殿廷也不是判决处罚的地方。〃杨坚就是不听。吏部尚书韦世康奏请退休,理由是得了某种病,私底下告诉子弟真正原因是自己害怕。在杨坚手下当官实在太害怕了,所以韦世康不等年老体衰就提前辞职了。   

  严惩贪污是必要的,严格考核官员也是必要的,但考核不等于猜忌,严惩不等于苛刻。杨坚往往凭借个人好恶痛下杀手,完全违背了考核和惩罚的本意。   

  刘昉在杨坚受禅后,被封为舒国公。但是杨坚内心并不喜欢他这样的弄臣,即便刘昉对自己有拥立之功,也毫不犹豫地将刘昉赶出宫廷,剥夺实职。刘昉闲居无事,又自以为是开国元勋,现在被疏远了,非常不满。后来长安出现饥荒,杨坚明令禁酒,刘昉公开在自家产业中做起了沽酒买卖,宣示内心的不满。御史弹劾刘昉,杨坚不处理,实际上是对刘昉进行冷处理。   

  不理他,看他怎么办?   

  刘昉更加郁郁不得志。北周时的大将梁士彦当时失去了实职,对杨坚心怀不满。惺惺相惜,刘昉就和他凑到了一起。梁士彦的老婆非常漂亮,轻浮的刘昉与她私通。梁士彦毫不知情,反而和刘昉的感情更好了,两人相约谋反。刘昉推举梁士彦做皇帝。北周时期的旧臣宇文忻的境遇与两人相同。杨坚暗地里忌讳宇文忻的威名,寻个小错就削去他的职权,遣归于家。落寞之余,宇文忻加入了梁士彦、刘昉的阴谋集团,准备干出大事。策划归策划,三人的计划皆流于空泛,缺乏可行性。   

  刘昉把事情拖着,最后败露了。杨坚知道后决定和三个老伙计开开玩笑。   

  杨坚下诏任命梁士彦为晋州刺史,〃欲观其意〃。   

  梁士彦七十岁了,赋闲好多年了,老年突然获任地方实职,高兴得手舞足蹈。他和刘昉等人之前曾制订过一个割据晋州的政变计划。现在杨坚突然把晋州送给梁士彦,阴谋集团成员都觉得这是天意在助他们成功。大家都弹冠相庆了一番。   

  上任前,梁士彦去向杨坚辞行。杨坚也不说话,一挥手,刀斧手一拥而上,将梁士彦当场拿下。没多时,刘昉、宇文忻等人也被捆绑了进来。梁士彦的上任仪式变成了审判大会。杨坚喝问刘昉等人:〃你们为什么要造反?!〃刘昉知道这回祸闯大了,默默无语。   

  最后,杨坚下诏诛杀刘昉等三人。   

  临刑前,一干犯人被带到朝堂。同案的宇文忻不断叩头求饶。刘昉勃然大怒,对宇文忻喝道:〃事已至此,还叩头干什么!〃刘昉慷慨赴死,被籍没全家。   

  另一个对杨坚有过巨大政治帮助的人郑译和刘昉一样出身官宦,祖父是太常,父亲是司空,家族还与皇室通婚。   

  郑译从小就和各位皇子交游,轻浮随性,而且贪财专权,也因此被废黜过。但宇文赟始终将郑译作为心腹,留在身边。在宇文赟死后的关键政变中,郑译出力最多,杨坚专权后拜他为柱国、相府长史、治内史上大夫事,之后一再升官。郑译自由出入杨坚卧室内外。杨坚对他言无不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