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遥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之逍遥王-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如此,罗兄,我这里有一套适合你的棍法,不知你是否愿意练习?”李逍遥恍然大悟的看着罗士信,情真意切地说道。

    “什么?你还会棍法?”罗士信低垂的头立即抬起来,惊讶地看着李逍遥,暗暗想道:“他到底是何人?为何懂得如此的多?”

    “哼!那是因为你们没有见识到少主的实力,若是你们知道他……”伍天赐鄙视的看着罗士信诧异的眼神,骄傲地说道。

    “好了,不用多言!若是你愿意的话,我可以传给你?”李逍遥打断伍天赐的话语,伍天赐看见李逍遥不悦的神情,立即住嘴不再说话了。李逍遥见伍天赐闭上嘴,再次把视线看向了罗士信,等待着他的回答。

    “若是公子真的有,我愿意学习!”罗士信目光灼灼的盯着李逍遥,肯定地点头回道。

    “既然罗兄不嫌弃得话,那我便传你这门棍法!”李逍遥听见罗士信的回答,微笑地点点头,然后猛地拔出铁棍,直接在四人面前使了出来,每一招每一式都是攻击,没有任何的防守招式,铁棍在李逍遥的手中就像是一柄利剑,每一击都比罗士信强上许多。

    李逍遥收功歇息,微笑地看着四人震惊的脸色,只是淡然一笑,当初师傅传给他的时候他也是如此表情。他也没有打扰,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四人皆是一个表情,无法相信这就是那根铁棍,李逍遥使出的棍法他们未曾见过,而且每一招每一式仿佛捅天打地之意,他们均是武将心知这套棍法的威力不亚于之前的枪法,隐隐觉得更加的高明许多。

    四人如痴如醉的看着李逍遥舞动铁棍的雄姿,就连李逍遥使完了他们仍然沉浸在棍法之中,并且脑中不断地回忆着招式的变化,暗暗地想道:“此套棍法当真是举世无双!”

    铁棒的重量罗士信心知肚明,在他的手里就像是死物一般,毫无华丽可言,每次攻击敌人都是靠着自己的蛮力乱打,毫无章法;在李逍遥的手中完全活了,而且攻击的威力强大了许多,每一次的攻击都是直指要害。

    罗士信骨子里就存在疯狂的基因,这也是为何李逍遥传授他这套棍法的原因之一。因为李逍遥展示的棍法就是‘疯魔棍法’,不仅要求使用者有着一颗无惧的心,臂力更是无比强大才行,不然每一击如何打到四面八方的敌人。

    这一次,罗士信也服了,他想象着自己拿着铁棍使出如此高深的棍法,横扫千军的威武身躯,两眼放光的盯着李逍遥,现在他真的确信李逍遥会棍法,而且还是非常高深的棍法。

    “此套棍法名为‘疯魔棍法’,一棍使出四面八方的敌人皆是打倒在地,横扫千军之意,旨在攻击,因为最大的防守乃是进攻,不停地进攻,使得敌人无暇反击。面对任何人哪怕是天地都有一战的决心方可,罗兄觉得此棍法如何?”李逍遥见四人都清醒过来,然后看着罗士信,微笑地说道。

    罗士信哑口无言,膛目结舌道:“好!”他实在是想不出有任何的语言能够表达此刻的心情,只能说出一个‘好’字,但是包含了许多内容。此套棍法非常的适合他练习,就连不懂棍法的秦琼都觉得这套棍法与罗士信非常的相配,因此他也是欣慰地笑着看着罗士信,等待着他的回答。

    秦琼知道罗士信此刻的心情与自己之前的非常的相似,至少自己有师傅教导自己马槊,可是罗士信完全靠自己领悟,使得他与之交战,略微占据上风。若是有此套棍法不仅仅能够一举超越自己,日后上了战场,更是如虎添翼,不再像之前一样胡乱攻击,全靠蛮力了。

    “疯魔棍法一共全棍共七十二趟,三百六十棍,十抡八折。内藏二十四法:劈砸抡格折连环,转拨盖撩云翻翻,滚掂撅搬倒山,拦挑飞揭圈里圈,抖拂点纽梢把连。其十六字要领为:‘转拨拦挑戳戳,劈格撩,梢把打,阴手着着。’此棍法按“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方位,即:“四面八方”走招演势,并“捅天打地”共十个方位,无所不打、不点、不指。”

    李逍遥侃侃而谈,简单明了的阐述‘疯魔棍法’的总纲,罗士信全神贯注地听着,注意力全部放在上面,听得罗士信津津有味,更加的心驰神往,迫切地想要学会这门棍法。

 ;。。。 ; ;
第三十六章 结拜
    “罗兄,这一套棍法你可记住了?”李逍遥握着铁棍,神采奕奕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罗士信全神贯注地看着,眼睛都不愿意眨一下,激动地回道:“我记住了!”

    李逍遥把手中的铁棍直接扔给了罗士信,道:“你来耍一遍吧!”

    罗士信接过铁棍,按照李逍遥演示的棍法开始舞动手中的铁棍,棍棍生风,李逍遥微微一笑点点头,喃喃道:“罗士信不愧是‘四猛’之首,悟性极高!相信有此棍法,他不会死于非命吧!”

    李逍遥又转过头看向了在另一侧练习枪法的三人,伍云召、伍天赐、秦琼三人练习的是同一种枪法,彼此互相切磋,进步最大的乃是秦琼,看其身手完全不像是初学者,每一枪每一式使出来都有着开山裂石之力。

    伍氏兄弟见秦琼从初学者不懂使枪要诀,到后面居然越来越熟练,就连使枪的伍云召都暗暗心惊,道:“他怎么会学习起来如此的快呢?难道他之前就练习过吗?”

    “秦兄,你之前是否练习过枪法?”伍云召开门见山的问道,两人均是练武出身,说话也不拐弯抹角,都是直来直去的。

    “不曾练习过,为何伍兄有此一问?”秦琼放下手中的马槊,恭敬地说道。两人之前虽然有些误会,可是误会也已经解除,彼此也放下了心中的那点疙瘩,而且三人互相切磋,武艺不断地精进。

    “伍大哥,秦兄擅使马槊。马槊虽与枪法有所区别,可是殊途同归,一通百通。只要秦兄掌握枪法要诀,便可以用马槊使出枪法来。这也是为何你有此一问,只是我比较奇怪秦兄的武艺是何人所授?秦兄是出自将门吧!”李逍遥微笑地解释道,然后疑惑地看着他,等待着他的回答。

    马槊是马上所用的长矛,又比矛的威力更大,造价也更高。取上等韧木的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篾,胶合而成。拿韧木以做弓用的柘木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细蔑用油反复浸泡。泡得不再变形了,不再开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

    而这个过程耗时将近一年,一年之后,将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然后用上等的胶漆胶合为一把粗,丈八长,外层再缠绕麻绳。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

    然后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装精钢槊首,后安红铜槊纂。不断调整,合格的标准是用一根麻绳吊在槊尾二尺处,整个丈八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两端不落不坠。这样,武将骑在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费丝毫力气。

    如此制造出来的槊,轻、韧、结实。武将可直握了借马力冲锋,也可挥舞起来近战格斗。只是整支槊要耗时三年,并且成功率仅仅有四成,因此造价高得惊人。所以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将领的标志。

    李逍遥见秦琼使用的是马槊,而且回忆起自己看过的电视,他记得秦琼的父亲乃是北齐的大将,两者结合便猜测他是将门出身。不然一般普通家庭根本就没有资格使用马槊,毕竟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伍云召、伍天赐再笨他们也知道眼前的秦琼还有罗士信便是李逍遥此次来到历城县的原因,而且他们两兄弟与之交手非常的佩服两人的武功,难怪当初李逍遥有此一说,现在他们才真的懂得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于是,他们两兄弟也好奇秦琼以及罗士信两人的来历。可是,秦琼接下来说的话使得他们几人都目瞪口呆,最惊讶地乃是李逍遥,因为亲耳听见的与他了解的完全不是一样的,一时难以接受得了。

    “公子您说错了,秦某并非出自将门世家!至于这根马槊乃是我儿时救下一名将军他留下给我的,并且还传授我武艺,因此我才有此马槊。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带在身上,因为这是师傅唯一的遗物。”

    秦琼抚摸着马槊,回忆起当初与自己授业恩师相遇的场景,久久不语,好不容易缓过神来,歉意地望着众人,又继续说道:“秦某祖上从未有人从军,秦氏一族中也没有出过一位将军,但是祖上均是士族出身,文人墨客。只有家父乃是北齐的参军,可是没有丝毫的武艺,因此我这一身所学,以及马槊都是师傅传授给我的,若是没有他的话,我想现在我也会踏上士族,师傅传授完自己所学,便离世了,给我留下了这一根马槊,还有一套战甲,以及这匹马。”

    李逍遥惊愕地看着秦琼,听见秦琼本人自己说的,他心里七上八下得,暗暗地道:“怎么秦琼与自己所看的电视剧,还有所想的怎么不一样呢?电视剧都说秦琼的父亲乃是北齐的大将,秦氏乃是将门世家,可是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他祖上只有父亲做了一名参军,其他人都是士族出身,这简直天差地远。并且在电视剧都说秦琼与罗成乃是表兄弟,可是大隋王朝根本就没有罗成这个人,只有罗士信,日后的‘四猛’之首。”

    “罗兄,刚刚秦兄道出了他的出身,那你的出身是将门吗?”李逍遥惊诧片刻,又疑惑的看着罗士信。如果真如电视剧上所言,没有罗成,这个罗士信应该也是将门出身吧。

    “公子,您也说错了!我原本乃是平民百姓,父母早逝,不像秦大哥是士族出身,有很好的教养,我只是一位替人放牛的放牛娃。有一次在放牛的时候与两头牛比拼力气被路过的秦大哥见到,他称叹我天生神力,两人性情相投,于是秦大哥便收我为义弟。从此我便住进了秦府中,至于这根铁棍便是我放牛时用的,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那么重而已,再说这个比较称手,用得也习惯了。”

    罗士信憨笑道,说完便继续舞弄着手中的铁棍,现在他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了棍法上面,根本就无心顾及其他了。

    众人无奈地苦笑一声,秦琼尴尬地道:“公子,二弟就是这样,一旦沉浸进去了就很难顾及其他的事情。请公子谅解!”

    “无妨,秦兄不用客气!罗兄此乃真性情,真好汉!我非常喜欢,呵呵!秦兄不必介怀!”

    李逍遥被罗士信憨憨的那个傻样子逗乐了,让他郁闷的心情多少有点好转。毕竟连续两次打击,这使得他真的很难电视剧所说的历史演义什么之类的,要想了解历史还是从正史了解比较好,不然丢脸丢大了。

    秦琼上下打量着李逍遥一眼,恭敬道:“不知公子今年几岁?”

    “我今年已经十五岁了,怎么?难道秦兄不相信我这么大吗?”李逍遥疑惑地看了一眼秦琼,还是告诉他解释道。

    “什么?公子只有十五岁,与二弟一样大!”秦琼用惊讶地目光看着李逍遥,满脸的不可思议,口中喃喃自语道。他以为眼前的这位公子绝对比自己要大很多,没想到一问才知道只有二弟那么大,这让他非常的震惊。

    李逍遥惊疑的看着低估喃喃自语的秦琼,道:“不知秦兄说些什么?”

    “公子,不知能否告知我等你的名字?”

    “秦兄,你可以喊我逍遥!”李逍遥笑道,“秦兄不知现在在何处任职?”

    “秦某如今在来护儿帐下先锋营任职!”秦琼恭手道,“逍遥公子有何贵干?”

    李逍遥见他还是喊自己‘公子’,没有说什么,随意地笑了一下道:“既然秦兄在军中任职,我相信此次回家定是家中发生大事,否则绝对不会给予休息!”

    “逍遥公子所料不错!秦某此次能够回来,只因家母病逝,将军才准许我回家守孝!”秦琼说到自己的母亲时,英俊的脸庞上流露出淡淡地伤感,“二弟与我乃是结义兄弟,也被将军准许回家!只是家母病逝,理应守孝三年,奈何身不由己,天下纷争四起,只得准许守孝三个月,如今已过大半!”

    李逍遥之前就看过秦琼母亲的牌位,知道秦琼的母亲乃是笃信佛教,因此交代他身后事便是死后骨灰放在寺庙中。其实也是为了让儿子一心一意的在外闯荡,不用顾忌其它。

    秦琼乃是一位孝子,父亲早逝,独留下母亲一人抚养他长大,因此对待母亲格外的孝顺。母亲的任何要求只要他能做得到的,他都会言听计从。当初他想从军,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光宗耀祖乃是任何人都想做的,不仅名留青史,还能在官场上或者军队里出人头地,在族谱中得到后人的瞻仰。

    “母亲,我想去从军!”秦琼跪在地上渴求的目光看着母亲,情真意切地说道。

    “叔宝,你想从军?可是秦家乃是士族出身,大多走的官道,为何你想从军,走这一条路呢?”

    秦母疑惑不解道地看着秦琼,神色中满是担忧,他其实是害怕儿子在战场上有什么三长两短,毕竟战场不像官场,随时都有可能没命。而且秦氏只有他儿子这一根独苗,尚未娶妻,若是有什么事情,让他这个老婆子如何面对秦家的列祖列宗呢。

    虽然嘴上说出的话是疑惑,以及等待秦琼的回答,其实心里却不怎么想让自己的儿子从军。秦琼也听出母亲的不悦,可他这次一定要去从军,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正是男儿泪,抛头颅洒热血的大好时机。

    “母亲,秦氏一门大多都是士族出身,孩儿也知道!可是官场比战场斗争更加的黑暗,战场上死了可以名留青史,官场上死了便是遗臭万年。再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