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都觉得钱是个难题,纷纷抓耳扰腮,只有魏艳妮得意洋洋的看着赵华,心想你不是洋洋洒洒的八大条吗,现在看你怎么办。到底年轻,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团委又不是什么香饽饽的单位,清汤寡水的,能捞出什么钱来。就是榨干了只剩下骨头,也不会弄出多少来的。
“我想由团委牵头,联合企业组成一个青年就业基地,这个青年就业基地主要是培养青年一些技能,当然不局限在全市,而要在全省或者临近的几个省招学员,当然来培训基地来培训的学生是要交钱的。”
赵华此言一出,大家都瞪大眼睛看着赵华,赵书记是不是想钱想疯了,团委以前也举办过类似的培训基地,就是培训一些刚刚毕业的青年人一些理发,修车等等生存的技能,结果免费都没有人来学,赵书记还异想天开的收费,这怎么可能的事情啊。
“哈哈”魏艳妮笑的很夸张,赵华厌恶的看了他一眼。
魏艳妮笑了很久才止住了狂笑,说道:“往年我们免费搞一些培训活动,结果连人影也没有,结果团委只能拉来一些学生滥竽充数,才能勉强维持团委的一些尊严,现在赵书记却又想着收钱培训,难道赵书记不怕这成为我们云落市团市委的一个大笑话吗?”
魏艳妮心想,这个赵华的脑袋是不是被门给挤兑了,居然能想出这样的一个点子,真的是荒谬。
“魏书记,请你尊重常委会的会场秩序,否则请你出去。会后请你就今天的行为,向常委们说个说明。”赵华有点怒不可遏了,只是常委会议,结果魏艳妮居然狂笑不已。
魏艳妮刚才笑红了的脸颊顿时变得雪白,这个赵华也太目中无人了,他这是在把自己赶出常委会。不过魏艳妮也不好反驳,刚才自己的的行为确实有点忘乎所以了,见大家都白眼看着自己,魏艳妮很老实的不说话了。
赵华继续说道:“大家知道现在全国都在搞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一方面要精简人员,大量的职工要被淘汰下来,而另外一方面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企业又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我知道,团委以前也举办过一些类似的培训活动,但是不是参加的人很少,而是压根都没有人参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大家想想团委的培训都是一些什么内容,理发,修鞋等等的,我想团委招来的那些师傅也都是半生不熟的手艺,大家还不如跟政府转弯的那个王大爷学呢。再说虽然团委是免费的,但是人家跟店里师父学,还算个学徒工,即使没有工资拿,,也总能吃上饭。而在团委呢,学的手艺不精不说,还要话路费吃饭钱当然就没有人去了。”
大家都会心的一笑,赵书记说的确实是事实。
“再说了,现在的小青年谁还愿意干修鞋理发的工作,虽然说都是**工作,不分高贵低贱,但是我说的确实是事实。社会在进步,青年也要进步,这就是我们团委工作的意义所在。所以我说的技术培训和大家认为的技术培训是二个不同的概念。我来打一个比方,大家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是一些高学历的大学生流行一股出国热,无论是出国打工,还是出国留学,总要学会当地的语言吧。很多人跟着电视广播在学习,但是电视广播那是死东西。如果我们邀请一些大学教授,或者一些外籍人士来教大家学英语,收一点学费你们觉得过分吗。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教一些专业的技能,比如现在时下还是新名词的计算机,专业的车工,钳工等等,我们还可以和企业合作,定向的给他们输送专业的人才。”
大家再一次的懵了,这个赵书记的脑袋到底是什么做的,怎么都是一些奇思怪想。魏艳妮也傻听了。
韩长平说道:“赵书记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要让团市委来实施这些内容,恐怕没有那样的可能。”
韩长平还是有一些想法的,这是个巨大的商业活动,招生,聘请教师等等这些工作岂能是团委能够完成的啊。
赵华看了韩长平一眼,心想这人倒是很有见解的,韩长平也看了赵华一眼,颇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
赵华说道:“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团委当然是不可能去完场的,即使我们丢掉本职工作,那也是不可能的。前期还是需要巨大的投入的。场地,教具,各种培训用的机器,座椅这些可不是一个钱二个钱。我们只能把他交给企业来做。”
其他常委根本就插不上话,因为他们对这些不懂。
“可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把这个想法告诉给企业以后,企业凭什么和我们合作,我们团委完全起不到约束企业的作用,企业完全可以可以不支付我们一分钱就撇下我们。”韩长平说道。
赵华对这个韩长平的好感持续的增加,赵华看出来,韩长平是懂市场规律的。那个年头,懂市场规律的官员很少,大多是跟着中央走,当然当然在东部沿海地区,很多地方官员对市场了如指掌。
企业最终抛开团委是必然的,因为一方面除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外,团委根本就不能掌握其他核心的东西。再说团委是政府机关,是不可能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当中去的。
但是目前阶段,企业还不可能抛开云落市团委,只要云落市团委争取到市委的支持,就为企业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力的保障,另外一方面现在要招生的话,还是离不开政府这块招牌,否则老百姓很难相信一个企业的信誉的。
但如果政府在其中牵头的话,那结果就是大大的不一样了。
从这二方面考虑,在目前阶段,招来的企业是不可能甩掉团市委的。至于以后,企业壮大了,牌子打出去了,那甩掉团委是一件必然的事情。最多每年给点友情赞助费。
但这对赵华或者说团市委来说已经足够了,赵华就是要把团委的工作局面打开,一旦打开了,社会效应自然就会产生。
赵华把这些想法在常委会上说出来之后,其他常委都不知所云,只有韩长平不住的点头,认同赵华所说的话。
赵华知道这个培训基地是肯定能成功的,看看以后的新东方就知道了,后世的那些大专院校也都是人满为患。不过这样的好事交给谁来做,赵华确实有点头疼。自己人肯定不行,姐姐在美国已经是不可开交了,慕容雪和冯怡舒对商场没兴趣,伊伊除了香港的投资公司还要去苏联那边捞一笔。
只能给其他人了,赵华想到了徐家辉,他给徐家辉打了个电话,徐家辉听说办学校,连忙摇头,表示没有兴趣。
徐家辉这个家伙是那种脑子简单,他能在商场上混下去,主要是他有个好老子,既然徐家辉没有这样的眼光,赵华也不能勉强,只好作罢。
赵华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景逸之,这个人不简单,很有想法,居然投资建设旅游景点。上次赵华和慕容雪去燕都市出游,偶遇景逸之,互相留了电话。赵华相信景逸之一定对这个项目感兴趣。
果然不出赵华所料,景逸之在电话里听了赵华的一个大概意思,连忙说道:“你等着我,我马上就赶到云落市。”
成功的商人往往就是这样,哪怕他只看见那1%的希望,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勇往直前。一旦被他抓住机会,也就能成全一段传奇。
更多到,地址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一百七十一章 景逸之是俞敏洪
云落市市委书记的人选迟迟不能诞生,一直处于空缺状况。韩家梁现在已经没有奢望了,他这个市长已经尘埃落地了,没有可能再去角逐市委书记的大位了。现在就等着省里平衡各方利益,产生新的书记。在新书记没有到来之前,韩家梁暂时主持全市的工作。
要搞培训基地光靠团委的力量是不现实的,必须要有市里的支持。赵华首先去找了蒋元华,蒋元华作为团委的书记,赵华理应和他打招呼征求他的意见。纸上的东西不用向蒋元华请示,但是一旦实事行动的话,肯定要向蒋元华请示的。
虽然赵华说的,蒋元华是一定会同意的。但是这是尊重问题,赵华是一定要做的。
赵华把大概的情况向蒋元华汇报了一下,蒋元华笑着说道:“小赵啊,市委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我对团委的工作不熟悉。以后团委的工作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不用向我请示了。”
“蒋书记,大的方向还是要向您请示的。”赵华说的,这是基本原则问题,赵华是十分注意的。
蒋元华点点头,不亏是冯老钦定的孙女婿,没有一点傲气,显得很谦逊,不卑不亢。
赵华说道:“要建立培训基地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支持。”
蒋元华明白赵华的意思,说道:“我给韩市长打给电话,看他有没有时间。”
赵华点点头,身处高位的人就是不一样,和他们说话一点都感觉不到累。一点即通。
蒋元华打完电话对赵华说道:“刚好韩市长有半个小时的空档,我们现在过去。”
赵华跟着蒋元华直接去了市委常委市长韩家梁的办公室,韩家梁的秘书让蒋元华直接进去,显然韩家梁已经和秘书打过招呼了。赵华能够理解韩家梁此时的心态,新的市委书记还没有过来,他一定要利用这段时间理清市委常委的关系,能多拉一票是一票。
蒋元华这一票对韩家梁也是至关重要,所以现在的这段时期,韩家梁是不会和蒋元华发生什么矛盾的。只要蒋元华提的要求不是太过分,韩家梁是一定会答应的。
进了韩家梁的办公室,赵华之前来过一次,就是来市里任职的时候。韩家梁对赵华的感情的复杂的。首先赵华是吴长贵的死对头,而吴长贵是韩家梁旗下的人马。不过韩家梁和赵华并没有利益冲突,上次的苏家事件,他也不过是向帮助吴长贵在魏县树立起威信……哪里知道赵华使得吴长贵威严扫地。
这次赵华和耿艺锦的较量,生生的把耿艺锦给逼走了。赵华和耿艺锦之间的矛盾是韩家梁乐得其见的,他没有想到赵华能够把耿艺锦掀翻在地,但能杀杀耿艺锦的威严对于韩家梁来说也是好事。但没想到,奇迹就是这样发生了,耿艺锦愣是被赵华赶走了,韩家梁欣喜若狂,以为这次他的机会来了,可是没有想到,省委直接没有将他纳入考虑的对象。
这也是韩家梁疏忽大意,他没有料到赵华真的把韩家梁给掀倒了,所以根本没有进行任何的布局,所以他是仓促迎战,要想取得政治利益也是不可能的的。
蒋元华说道:“韩市长,赵华有一个方案需要市委的支持。”
:“哦?”韩家梁放下手里的笔,虽然和赵华有着种种的恩怨,但是韩家梁还是不敢忽视这个年轻人的想法,国有制改革,农村的蔬菜大棚大棚,金福酒厂的涅磐重生哪个不是赵华的注意的,结果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赵华把之前的想法说了出来,他说道“我想市里如果能成立全国的培训基地,甚至在云落市成立一个这样的学校,一定能够在全国引起轰动的。不管这事是不是我们团委牵头,我都认为这是好事,不仅有利于我们云落市在全国的影响力,而且能够带动市里的经济。如果有大批大批的学生往云落涌,造福了很多的相关产业,而不仅仅是教育。”
“这是个好主意。”韩家梁他作为市政府一把手,主抓的就是经济工作,他对经济建设还是有很深的了解的。尤其是云落市是率先实现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当前企业的发展困境他也是了如指掌。赵华的这些想法不仅解决很多青年希望通过高技能实现就业。而不是简单的出卖劳动力来工作。
而企业方面也解决了技术人才的问题,企业经过改制以后,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力,技术革新是他的必由之路。所以企业现在缺少技术人才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韩家梁说道:“这件事就由你们团委来牵头。”
其实韩家梁看重的不是团委,而是赵华这个人。韩家梁心想赵华果然是个人才,以他的观点这个创业基地一定能够成功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万事俱备,现在缺的是有实力的企业投资。
有了市委的牵头,赵华的底气就足了许多,赵华想起来了后来的新东方的发展历史。
1991年9月,俞敏洪从京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
1993年11月16日,俞敏洪创办了首都市新东方学校,担任校长。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截止到2000年,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首都约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数量达20万人次。
同时新东方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也相当迅速,目前新东方学校的教育部门包括:国外考试培训部、国内考试培训部、基础英语一部(听说)、基础英语二部(新概念)、实用英语部、高自考培训部、少儿英语部、小语种培训部、电脑培训部等;新东方学校的服务部门包括:学生阅览室、学生信箱服务、出国咨询处、公证处、订票处等等。
新东方目前分别在上海、广州设立了分校,将新东方的精神与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在2000年为止,俞敏洪在教育过程中出版了数本英语教学与学术著作,其中包括:《GRE词汇精选》(学生中称为“红宝书”)、《GRE词汇逆序小辞典》、《英语词根词缀记忆大全》、《英语现代文背诵文选》等,主编了《英语我爱背单词》光盘、《英语GRE词汇大突破》光盘、《GRE模考》光盘、《GMAT模考》光盘等。成为中国颇有名气的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推动了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俞敏洪的办学事迹被中外众多报刊及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