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着自己一直那样过着的生活……
胡杨、韩冬、余明三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镇重点中学,被分配在一、二、三班,课余时间,他们三人基本在一起,经过近半年刻苦练习,韩冬、余明的武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内功方面,在一般人看来,晦涩难懂的内功心法,经胡杨一指点,他俩即能明白,学起来自是事半功倍。在学习上,他们三人也不分先后,你追我赶,几次的月考和中考,级段前三名都被告他们三人承包了。
快到寒假了,这一天,韩冬、余明把胡杨喊出来,来到学校后山,他们经常聚会的地方。
“胡杨,我俩找你,是有一事和你商量。”韩冬说道。
胡杨望向他俩,余明点点头:“是我俩商量好了的,由韩冬向你说。”
“镇上的情况不用我多说了。”韩冬接着说道:“现在的情况是,他们已经开始向学校渗透。”
仙水镇是南北通达的交通要道,位于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南下武汉,北上郑州、东到合肥都从该镇里通过,商业、住宿、餐饮等行业较为发达,是当地比较繁华的名镇。
镇里流动人口较多,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治安较为混乱,虽然当地镇政府在治安上花了很大精力,但效果不是很明显。那些十六、七岁的小青年,大学没考上,又没有工作,整天无所事事,就做些向当地商家收点保护费,噌吃噌喝等事。等事发了,也就拘留几天了事,他们出来后,还是一样。令镇政府的官员头痛不已。
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开始向学校发展,吸收学校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加入他们的队伍,开始向那些家庭稍微富裕的学生收钱,引起了学生的恐慌。他们还威胁这些学生不要对外讲,否则会让他们的学习不得安宁。家长们也没有办法,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再加上他们要的钱也不多,就忍了下来,结果那些小混混更加嚣张。
韩冬说的就是这个情况。
“你看,我们是不是出来制止他们?”韩冬问。
“现在,我们还没必要出面,不是怕他们,而是时机还未成熟。目前,那些交钱的人都不吱声,我们怎么出面?”胡杨说道,“我们要做到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把镇上的哪些人连根拔掉,让他们不敢再胡作非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我们就这样不管了?”余明问。
“不是不管,我们是在等,等最好时机。”胡杨说
“什么时候是最好时机?”
“就是人们忍无可忍,而我们也弄清楚了他们的基本情况时。”胡杨说,“现在他们有多少人?头目是谁?成员有哪些人组成?要这些钱去做什么?等等,这些我们都要弄清楚,然后我们才能一举铲除这些小混混。”
“不过,不要让他们的手伸进学校里来,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们还是要管的。”
他俩见胡杨说得有理,也不现坚持自己的意见。
“如果他们再向学生要钱,我们可以出面了?”
“可以,但注意不要把事弄大。”
“我们还有一个事。”韩冬说。
“什么事?我们之间还用吞吞吐吐?”
“我和余明都想吸收两个人加入我们绿叶清风,你同意不?”
“你们俩已经有人选了?”
“嗯,她们的品德绝对没问题。”韩冬和余明解释说。
“这方面,我相信你俩不会看错人。”胡杨打断他俩的话说。
“你同意了?”他俩异口同声地反问。
“我的话还没说完呢?”
“哦?”他俩露出失望的神色。
“不知道是什么人让你俩那么紧张?”胡杨笑着说。
胡杨这么一说,他俩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不是这样,而是我们觉得不让她们加入,太可惜了。”
“不是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胡杨严肃起来:“有些事你们还不太清楚,有些问题你们还没有深入地去想过。”
说到这,胡杨想起他让韩冬和余明学武时,他爷爷对他说的话,通过一年来思考和实践,他逐渐明白了爷爷所说那些话的深刻含义:一个人的能力越大,他所承担的责任越大。这不是以你个人的意愿为转移的,同时这个人的一生也就不平凡,生活也不能平静下来,其危险也越大,他的一生就会失去很多平常人所应有的快乐。大多数的情况下,做一个平常人、有一颗平常心是很幸福的。象现在,他们三人不是象平常人那样去避免同这股势力相遇,而是考虑如何去消灭这股危害社会的恶势力,这样危险也就来了。
想到这,他便把这些道理讲给他俩听。
最后胡杨问道:“如果你们没有练过武功,你们会不会要求出面,去解决这个问题?”
………【第八章 小惠吴可】………
他俩想了一会,摇摇头:“不会,因为我们没有那个能力,解决不了。”
“现在你们要求出面,解决这个问题,是在你们有正义感的同时,具备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这个问题,我们不去解决,但总得有人出面吧。”
“这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当社会上出现这样的事,而没有机构或人去解决时,具有这种能力且有正义感的人就会出面,否则他(们)心里就会不安。”
“正是这样。”他俩深有同感,这事是他俩思考了很长时间,才对胡杨提出来。
“这样,就有了危险,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错综复杂的,需要付出很多,甚至生命。”
此时,韩冬、余明才明白习武决不是好玩和逞强这么简单,才明白当初在山洞中对着祖师爷宣誓的那几句话的深刻含义,他俩一下子成熟起来,感觉自己不再是十几岁的孩子了。
胡杨停顿了下来,让他俩去思考、去消化这些道理。
一时间,他们都没有说话。
“另外,我们‘绿叶清风’一直是站在江湖之外,维持江湖正义,不能让其他任何人知道,这个情况我一开始就对你俩说了吧?”
“这个我们知道,所以我们才要你同意。”余明说道。
“任何人加入我们这个团队,一定要符合我们的条件。对此我们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是他的道德品质要好,其次要有牺牲精神,最后要具备习武的基本条件。”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韩冬说道:“我俩介绍的人这两个条件都具备,我们和她们也是在一场打抱不平的打斗中认识的。如果不具备你说的条件,她们也就不会去见义勇为了。”
“是怎么一回事?”胡杨问。
“上个星期一,我和余明到学校外去办事,没走多远,就碰到三四个小混混拦着两个初一的学生要钱,那可是学生一个星期的伙食费,这两个学生既担心又害怕,不住地向小混混求告,可小混混不依。我俩正要出手,走在他们后面的两个女生挺身而出,实际上她们是出于一时的义愤而出手,哪里是小混混的对手,不一会就被打的狼狈不堪,这时我和余明出面才把四个小混混赶走,这些小混混留下一堆狠话,灰溜溜地跑了。从这一件事中,她俩看出我们会武功,便求我们教她们防身术。”
“明知自己打不过对方,又有危险的情况下,还能挺身而出,这样的人你说符不符合我们的条件?”余明插话道。
“说不过你们,先只是教她们武功,其他的就等一段时间再说,如果她们确实符合条件,就让她们加入‘绿叶清风’。”
这时韩冬便开始介绍这两个人的情况:“这两个人都是女生,一个叫苏小惠,一个叫吴可,与我们同届。”
说起她俩的名字,胡杨就知道:她俩是初一·二班的,因为学习成绩非常好,在学校的知名度高,再者她俩的身材比较高,与同龄的男生差不多,也非常引人注目。她们长相也很漂亮,特别重要的是她俩非常秀气,性格文静,综合气质非常好。这是胡杨的印象,其他的情况,胡杨没有与她们交往过,就不是很清楚了。
“是她们呀,我知道了。韩冬你跟她们一个班吧?这种情况你们怎么不早说?现在我这里没问题了。等到这个星期天上午,你们带她俩到我家,跟爷爷见见面,争取爷爷的同意。”
“耶!”韩冬、余明高兴地叫起来。
“虽说我们一个班,但平时很少说话,只是在学习上互相较劲,因而班级前三名一直在我们三个人中转。”韩冬接着说:“那个事件发生后,她们就主动找我,然后就慢慢熟悉了。”
“但你俩也不要高兴得太早了,至于她俩在武功上能学到什么程度,要看她们的悟性和本身的素质了。”
“只要你答应,就行了,最低来说,学到自保没问题吧?”韩冬问。
“这个应该没问题。”胡杨说。
“这就行了,一个女孩子,能够自保就可以了。”
“但象你们说的,依她们的个性,只是自保能行吗?”胡杨反问。
“这……”他俩都说不下去了:“依她们这次明知不敌而奋不顾身的情况,恐怕是不行的。”
“既然教她们武功,就要往最好的方向努力,学得最好。我会求爷爷一定把她俩培训成一个高手,如果她们不具备习武条件,就没办法了。”胡杨说道。
听到胡杨这样说,他们内心里祈求苏小惠、吴可不要让人失望。
“我们的道路只是开始,往后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去做。消灭仙水镇的小混混这股黑恶势力只是我们的起点。”
停了一会,胡杨又继续说道:“如果她俩够条件,吸收了她俩后,我们不能再收人了。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其它方面不要太过张扬。”
“是!”他俩齐声应答。
星期天,胡惠中和胡杨都在家里等着韩冬他们的到来。
苏小惠和吴可的情况,胡杨已对爷爷作了详细说明,胡惠中同意了胡杨的决定。
胡杨这种成熟的决定,胡杨这种成熟处事的心态,使胡惠中心中感到非常欣慰。只要再加引导,胡杨一定能担当大任,完成胡惠中自己无法完成的事,而他也可以交出身上的重担了。
胡杨并不知道胡惠中的心思,只是觉得学得了一身本领,就要用一身的本领来伸张正义,为乡亲为受苦人做好事。他和爷爷就是在众乡亲们的帮助中渡过众多难关,也是在众乡亲的关爱中成长起来的。
平时,通过爷爷对他的讲述,也知道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公的事实,存在邪恶欺压善良的现象。他现在经历的社会生活中的事实也印证了他爷爷给他讲述的,越发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同时,也对韩冬、余明注入了强大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和自己一起闯荡社会,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八点三十分,韩冬他们四人来到了胡杨的家中,他们互相介绍了一下,胡杨和她们在学校经常见面,她俩对胡杨也很熟悉。只是互相没有讲过话,这一见面就像熟人一样,然后苏小惠、吴可对胡惠中齐声喊了声“爷爷好!”
胡惠中一见到她俩,就有了一个好的印象:“是习武的好苗子。”
他从一个武学家的眼光看出她俩骨节修长,四肢动作灵活协调,关节柔韧,身材匀称,具备了修习上乘武功的基础,又从胡杨的介绍中得知她俩学习成绩很好,说明她俩悟性高,具备了修习上乘武功的理解能力。
这样的人在武学界来说是很难得的,也是每个武学大师梦寐以求的,现在包括韩冬、余明一起竟有五人之多。
………【第九章 初练神功】………
“好!你们好!不用多礼,从此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孙女了。”胡惠中笑逐颜开,心中高兴极了。
随后在一阵热闹中,胡惠中带着他们向仙居峰走去。
胡杨向韩冬、余明使个眼色,意示他爷爷同意收苏小惠、吴可作为绿叶清风弟子了。
知道了这个情况后,韩冬、余明很高兴,就偷偷地把这事跟苏小惠、吴可说了,使她们兴奋异常。
路上,胡惠中问清了他们几个人的年龄:苏小惠最大、吴可第二、韩冬第三、余明第四、胡杨最小。
“要按武林规矩,师兄、师弟等是以入门学武先后来排序的,但现在时代不同了,我就依年龄大小来给你们排序,苏小惠是大师姐、吴可二师姐、韩冬三师哥、余明四师哥、胡杨小师弟。平时你们以兄弟姐妹相称。”
他们点头称是。
说话中,他们一行来到山脚,胡惠中没有说话,像以前一样,身子微微一曲,腾空而起,几个起落,落在离地五十多米高的石壁中的树丛中不见了,一会儿,一条长绳子从上落下。
这种情况,看得苏小惠、吴可是目瞪口呆,她俩怎也没有想到,在武侠小说及电影中才有的情景,现在竟然真实地展现在她们的眼前。
“不要发呆了。”韩冬拉了和他一开始表现一样的苏小惠、吴可一下:“赶快抓着绳子上去。”
她们惊醒过来,抓好绳子往上爬去。
虽说她们是女孩子,但在山里穷苦人家长大的孩子,不管男女,爬山登壁还是不费什么力气,一会功夫,她俩便登上了树丛中,韩冬、余明也跟着爬了上去,胡杨最后象胡惠中一样运用轻功飞了上去。这时,胡惠中已把长绳收了起来。
在苏小惠与吴可的震撼和神秘中,他们向里走去,便见到了洞中的石像,象韩冬、余明入门一样,胡惠中念家传祖训,然后他们宣誓,最后嗑头拜师,整个过程也就半个小时。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绿叶清风弟子,你们五人都是同学,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能够同心协力,战胜一切,共同前进。”
“我们一定能够做到。”他们五人齐声回答。
“你们走入社会后,一定要利用所学的本领,惩恶扬善,为民造福,为国出力。”顿了顿,胡惠中接着说:“在面临各种困难或危险时,一定要多用脑子,而不是一味地利用所学的武功去蛮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