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屏有了欣赏的感觉,放他一马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小聪明而已,也不怕对方能够掀起什么浪来。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二十年之后主动权会交到陶子渐的受伤,可易水舆一想——到时候的玄黄映画该是什么样子了?恐怕在整个业内都变成了巨无霸一样的存在了吧?即使是一个巨星级别的明星,想要面对玄黄映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而且以成秋屏培养人的能力,一个明星又算得了什么呢?
既然如此,他也无所谓了。
得到了易水舆的首肯,成秋屏也笑了起来。她冲着陶子渐点了点头,然后问他:“不后悔?这么严厉的合约。”
本来还有些忐忑,在成秋屏做出这样的反应之后,陶子渐顿时心中大定。他点了点头,说:“不后悔!”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要耗费杜少经历才能得到一个机会改变自己现在的命运呢?这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虽然好像很苛刻,但对比起来的话,好处自然是比坏处多的。所以他的语气很坚定。
“后天下午之前到玄黄映画准备签约吧。”成秋屏立刻这么说,“我会记得通知他们的。”
即使已经有了预感,在成秋屏直接给出准信的时候,陶子渐脸上也不由浮现了兴奋的嫣红。不管中间经历了多少波折,他试图搭上成秋屏的关系然后好好在电影圈谋生的举动居然真的取得了成功。虽然这样的成功算不得什么,甚至仅仅可以说有了一个开始的保障,但他知道,走上了这一步之后,后面的很多事情就已经可以说是注定了。他会被捧红,会成名,然后在这个圈子里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像是目前已经成名的那些人一行!
很多年之后,关于陶子渐这一段经历也成为了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不过大多数人都以为陶子渐冷静地寻求机会,却不会想到如今的他究竟是何等模样。
命运,就是这么奇妙。
第256章卡文与感情熏染
做了多年的导演,在成秋屏手上被捧红的演员简直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了。
但是,通常情况下成秋屏是不会刻意专门去捧某个演员的。这不过是个很简单的职责问题。作为导演,基本上是很少管这方面的事情的,除非是投资方要求或者演员正好是导演的关系户之类的。
但是当成秋屏成为了玄黄映画的高层,本身就是投资方之后,为了公司整体的利益,她必然就要开始培养一批演员,让这些演员向着明星方向过渡,从而为公司创造财富。
就好像一开始她欣赏宁朗的天赋,在短暂的时间里给了他最大的支持,使得宁朗在短短时间里就成为了世人皆知的著名人物一样。而现在,即将得到成秋屏倾力打造的待遇的这个人,是陶子渐。
导演捧人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在自己的电影里面安排一个出彩又能够被演员胜任的角色,由于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要把下一部影片选择演员的方式和演员工会挂钩,也不用担心海选之类出现黑幕的问题,反正都是隐秘的选择,就算有黑幕又如何?
只不过,虽然打定主意要让陶子渐在这部影片中出演一个角色,现在最大的问题却在于……剧本还没写好。
成秋屏写书一向很快,这是出版界的概念。看看人家一部电影上映之后要出现好几本书对电影内容进行补充阐释就知道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成秋屏创作一个故事很快。毕竟她写的那些书实际上只是对历史的复述。而现在,冉闵的这个剧本,由于对这段历史的不了解,成秋屏就陷入了不得不死命挖掘自己微薄的记忆,在这些记忆的基础上尽量贴近史实和一般逻辑的原创道路。
520小说小说总是喜欢让主角从编剧转导演,但是实际上这两者是有这巨大的差别的。编剧转导演的可行性在于编剧本身是懂得一定的导演知识的,至少要懂得怎么把剧本从文字剧本变成分镜头剧本吧?而身为导演。是否会写剧本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大问题,某些导演的写作水准实际上是非常惨淡的。成秋屏当然不至于惨淡,但是毕竟不算是专业人士,原创东西又要要求考据。另外还没有百度可以查,这样的情况着实让成秋屏有点不好受。
她拍摄一部漫长的《洪荒之封神演义》也只花费了一年时间,结果这部时长大概就两个小时左右的影片,光写个剧本估计就要用上几个月……还真是慢工出细活啊。
既然成秋屏这边效率提不起来。那么陶子渐就果断地被丢到玄黄映画的其他剧组去跑龙套了。当成秋屏在大庭广众之下对陶子渐叮嘱了几句演技的问题之后,这家伙在各大剧组中间突然就成为了广受欢迎的枪手货。
而这个时候,宁朗已经结束了手头的片子的拍摄。当然,身为绝对的影帝级人物。即使是在每年出片量还十分有限的这个新生的电影圈,宁朗手头也是从来不缺片约的,只是他暂时把这些片约全部都推了。只等着什么时候成秋屏的剧组开始建立。他就随时拎包进入剧组里面。其实谁不知道现在成秋屏正卡着剧本呢?就算是先去拍其他影片也没什么问题,只是宁朗怎么想都觉得,万一到时候那部影片拖沓一下,正好成秋屏这里又要准备开始拍摄了的话就不好了。他没有想过要成秋屏这边的剧组为他稍微等待或者调整戏份,直接就决定为了空出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成秋屏的影片,干脆就把这一段时间的所有角色都推掉。
于是,本着废物利用的想法。玄黄映画的诸多导演们就开始借用影帝跑龙套了。都是那些露个面就消失的龙套,却因为宁朗的缘故能弄出不小的噱头,帮助电影宣传,很是合算。
另一方面,宁朗在空闲的时候,高度关注了成秋屏的剧本撰写工作。
或者说,现在谁不关注这件事呢?就是在玄黄映画之外的人,稍微关注一点电影圈,也知道了成秋屏以“慢工出细活”为名义每天只写一丁点的剧本。颇有将成导视为女神者真以为这是所谓的慢工出细活,但是真正认识成秋屏的人才知道,其实她仅仅是卡文了而已。总觉得这里不对那里不对。木齐那位置虽然确定了几个要出演这部电影的人选,也没有给他们任何剧本,甚至是简略的剧情介绍,偏偏要他们自己去体会一个被异族欺凌蹂躏到已经要灭亡边缘的,曾经辉煌过的民族的族人的心态。
这算是一点点的信息,但是通过这么一点信息能让人想到什么呀!?几乎大部分都直接联想到了《华夏之周旋传奇》,被异族入侵欺凌懂啊了极致的民族,说起来最容易联想到这个了。但是后来有人去问成秋屏,却得到了一个愕然的眼神和完全否定的话语。倒是让一群人越发莫不清楚这个剧本到底是什么内容了。至少在这之前大家就没有见过成导写一个剧本痛苦成这个样子的,大多情况下,都是她一拍脑门就写出来了。
事实上,成秋屏卡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就是关于考据困难和知识匮乏的问题。书到用时方恨少,成秋屏对于历史知识的模糊终究在她想要用这些知识的时候造成了极大的妨碍。当然,这个编一编还是能够解决的,就是有BUG的话,也有人帮忙审稿查看。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有点麻烦了。就好像成秋屏在拍摄《华夏之周旋传奇》的时候因为强烈的感同身受和代入感而造成了心理阴影,一段时间的情绪都不太好的情况一样。五胡乱华那一段历史距离成秋屏生活的时代已经一千六百多年了,但是那种深刻地烙印在一个民族身上的苦痛即使再过一千六百年也是难以愈合的。一个庞大的曾经占据了整个天下数百年的民族,在他们曾经统治地区的中心,被杀到只剩下四百万人,连后世一个大城市五分之一的人数都不到……尸体堵塞了河道,焦土遍布原野。成秋屏即使是想一想,都觉得痛苦。那是从血脉中传递到她心中的感触,是一个族群深刻的悲愤,每想到这样的历史,每写下一个字,就好像在这深刻的伤口上面撒了一把盐,那么刺痛,那么残忍。
除了这两点……写着写着就去做其他事情,也是严重干扰了成秋屏剧本进程的重要原因。
不过好歹剧本的进度是在前进的,只不过龟速了一点而已。可怜了一群每每指望着成秋屏的电影的忠实影迷,也只能苦苦巴望着等待什么时候这一部影片才能出现在大众面前了。
言归正传,成秋屏不太喜欢把自己写了一半的东西拿给别人看,所以整个玄黄映画里面能够看到她稿子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而已。而宁朗作为成秋屏手下头号男主角,自然是有这个资格看的。更况且成秋屏私底下还给他说了另外一件事,陶子渐的事情。说是要捧红陶子渐,让对方有和宁朗齐平的资格,但是不论如何,成秋屏对于自己一手发掘出来又从邋遢处境培养到如今这样万人迷模样的宁朗的偏爱,明显要胜过因为一个人的聪明而产生的一点好感。所以她更愿意让宁朗稍微压过陶子渐一点的。偏心嘛,谁的心是长在胸口正中央的呢?
正因为这种偏心,所以成秋屏乐意让宁朗先一步看看自己的剧本,就算是未完成总是修改的剧本也好,正好可以让对方了解一下自己的思路变化,更好地理解在影片中应该有什么样的感情,表现出什么样的姿态。而且,如描写冉闵这样的电影,需要的实际上并不是绝顶的演技,而是丰沛的情感。当初在拍摄《华夏之周旋传奇》的时候,成秋屏就是为了酝酿出演员们的情感,才进行了足足两个月时间的封闭集训,让他们把情感揉入骨血。现在这部影片由于时间的限制,封闭集训是不要想了,涉及战场戏太多,封闭集训也不太现实,也只能尽力让演员们被熏陶了。身为主角冉闵的饰演者,宁朗的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说来好像冉闵的情感很好表达,不过就是对胡人的憎恶,对族人的爱,还有属于辉煌民族的自信和骄傲等等。但是真的从骨子里展现出这些情感,却没有那么简单。一个表演不好,就容易产生太过坚硬的痕迹,毕竟疯狂报复这种事情,可以表现得悲壮,也可以表现得疯癫的。成裘皮给想要的是最自然而然,从新而发的没有表演痕迹的表演,所以熏染是十分重要的。
不过,其实这部片子的反角才是最大的问题,文明落后的游牧民族的世界观和中原本身有着巨大的差别,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罪恶的那种心态,一般演员恐怕难以把握,但是好的演员又怕不太愿意扮演这样的反角了。
第257章我需要一座电影学院
想要在现代社会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一个完全崭新的产业链,最关键的一环不是资本,也不是概念,而在于人才。
当然,说什么人才的重要性的话语其实都已经听到大部分人耳朵长茧子了。可是有时候,正是那些让你听到不耐烦的话语里面才真正蕴含着宝贵的真理。只是人们因为司空见惯而无谓,于是在明明知道一切的情况下依旧撞破南墙不回头。
只有经历了足够的事情,才会明白那些“老生常谈”实际上是多么有用的东西。
说到人才,人才从什么地方来呢?大部分人的想法其实都是比较天真烂漫的。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理所当然就会想到在人才市场上找。但是有的时候,人才市场并不是万能的。人才市场上的人才从哪儿来?他们是凭什么拥有那些技能的?
追溯到根源的话,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才都是通过学习培养出来的,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学校,特别是大学和职业院校,在这些学校中,人们才能够完成自己职业技能的训练。而一个在此之前并没有出现过的产业链,想要发展起来需要的人才在最开始阶段是完全没有办法通过学校补充的——因为那意味着需要一个和学校中现有专业完全不同的新方向让人学习。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问题分为两方面,首先是学校方面。学校凭什么要专门为你这个产业开设一门科目?教育产业和其他的产业是不同的,它逐利,但是很多时候又非常排斥逐利,它需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任何一个新的大学科方向的开设,都不可能是在短暂时间里就确定下来的。而这里的短暂时间,动辄是以数年数十年计数。其次。是学生方面。面对一个新兴的专业,大部分学生是忐忑的,并不会有勇气选择这个新专业,而这样一来又一次延迟了学校方面对于新专业的肯定,造成了专业无法确立的问题。
而且,这些问题都是客观问题,并不是什么人随便努力一下就可以解决的,所以一开始成秋屏需要电影人才的时候,是采用的十分古老的师父带徒弟的模式。通过自己一个人的指导将第一批的人才培养出来,然后在玄黄映画内部成立了培训班。这是模仿八十年代香江电影圈的模式的手法,历史证明这样的手法对于促进电影圈的发展是非常有效的。而现实也证明了移植这样的手法是非常有效的。至少现阶段的整个电影圈发展看起来非常健康。
只是,就好像后期香江电影的没落一样。任何时候都要有忧患意识。为了电影圈的自我造血功能,尽快建立起人才培养机制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就算有再多困难,也要想办法建立起相关的电影院校,即使是个空架子。也需要正规化起来。
这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所以即使成秋屏再忙碌着自己的电影,也不得不为了这件事奔走。毕竟在这个世界,她并不仅仅是个小导演,更是电影行业的奠基者,是一切的创造者。她催生了电影行业,也有这个义务为电影行业指明前景的方向。这是她现在的位置所决定的。
拿着一叠之前要求任佳玲收集起来的各种资料翻阅,成秋屏并没有想着要一部到位。直接在楚申大学中弄出个电影系来,以现在的环境来说,这并不太现实,所以她非常明智地选择了退而求其次。掀起先弄出一个私立的学院来,架子搭起来之后慢慢发展。而未来这个学院是慢慢进展变成一所独立的大学,就像是什么上影北影之类的学校。还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