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子诺走出了帐篷,这个时候,沙漠里是凉风阵阵,丝毫不见白天的酷热。所有的烦躁都消散了在这样的凉风中。
抬头仰望天空,凌晨三点,那里密布着繁星,深邃而辽阔,苍穹下一切都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
万物寂静。
郁阳也从帐篷中走了出来,看着不远处的云子诺,没有想到这几个月的相处,让自己是越陷越深了。因为这次探险远离尘嚣,来到这个人烟罕至的地方,云子诺自是卸下了常用的伪装,在回归本色后不经意间散发出了淡漠洒脱,就连一个背影也能吸引住自己的心神。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原来世间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在这样的夜色里,郁阳更是情思翻涌。
“不冷吗?”郁阳没有忍住,走过去从背后抱住了云子诺,搂着她的腰,轻轻地在她耳边问道。
“不会。”云子诺被这样一抱,脸色微红,却借着夜色遮掩住了。
就听到郁阳说,“我们像这样一起看着星空,上次还是在西湖上。说来两处的景色还真的迥然不同。你说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也能一起看遍不同的景色吧?”
云子诺听闻西湖二字,想到那夜自己的醉态,抿了抿嘴,这人哪壶不开提哪壶,她却没有错过郁阳问题中夹带的那丝小心。云子诺也没有吊着郁阳的嗜好,转头看向他,笑着给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恩,以后等到一切安定了,我们可以去看遍各种不同的景色。”
云子诺却也知道这个保证不知道要过多少年。
他们踏入修途之后,可以停息不能停留,可以疲惫不能疲倦,也许永远也不会真正的放松,真正的安定。但是他们可以一起看尽不同世界的景色,却是他发自内心的期望。
郁阳看到云子诺的笑容,心头一松,答应了就好,这样的承诺已经够了。
“明天我们改道吧。”云子诺又想起了那个不得其门而入的密地,“与其这样耗尽心神,不如把一切交给天意吧。不是说天道传人,尽得气运庇佑吗。说不定我们就找到了呢?”
“这样也好。”郁阳觉得自己居然会同意这样的决定,也是对近乎百日的探寻之后的失望吧。
这片沙漠说大确实很大,但是对于修士来说,其实说算小也不过分。但是居然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好像他们是得到了一个假消息那样。若是把所有的地方都找完了还是没有,都要怀疑他们先前的推测是否真确了。
“其实运气是才修行中最重要的地方。”郁阳有点感叹说,有人说努力与天赋是修士的必备。这话固然没错,有了这两者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修士,但是却不能让你一举踏入绝顶之流,也不能让你成为大能。
要达到那个境界,运气才是不能言说的最重要的东西。得到法宝、找到密境、获得传承,无一不是和气运息息相关。
两个人也不再多说话,坐到了沙地上,云子诺依靠在郁阳的肩上,看着远方星河。
过了很久,天色开始泛灰,又渐渐浅白,与沙丘构成一幅柔和的图像。这样柔软的沙丘是少见,等到黛青色的雾霭散去,旭日从地平线上隐约冒出头来的时候,天地间像是裂开了一条缝。明亮的橙色光芒开始逐步晕染了天空与沙丘的交接处,范围越来越来。
直到太阳挣脱了沙丘的束缚,缓缓东升,一片玫瑰色泛在沙地上。沙漠迎来了新的一天,一切活了过来,一切又死去。
调整后出发的四人,改变了原来的寻找方式,而是笔直向西而去,又过了三四天,加快行程的一行人到达了红白山与和田河交汇的地方。
这座山现在被叫做麻扎塔格,但它从前有一个别的名字,它叫“通圣山”。
作者有话要说:
☆、黄尘足今古(完)
这座山现在被叫做麻扎塔格,但它从前有一个别的名字,它叫“通圣山”。
麻扎塔格山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历史息息相关。
有人会问,沙漠的沙子从何而来?这里的沙子一方面是由于古山脉风化造成,另一方面是远古时候的洪水冲刷淤积所致。
随着西马拉雅造山运动,大海永远消失不见,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呈三面夹击之势,将其封闭。
没有了潮湿的空气,历经无数日月后,干燥的大风把风化的岩屑吹进盆地,而湍急凶猛的河流,自三面的高山中奔腾而出,大量的泥沙流进入盆地里。
经年累月终于形了成大沙漠。
然而其中有了一个唯一的列外,就是麻扎塔格山。麻扎塔格坐落在大沙漠的南部,从和田河西岸突然高耸而起,像是一条神龙仰天长啸,向西而去。
曾经它确实是一个东西走向的庞然巨物,但是如今最高点不过海拔1635米了。
它见证了那些年的丝绸之路,因为它在茫茫大漠迷失的人们,提供了一盏不会熄灭的明灯。找到它就找到了方向与水源。
另一方面,盛产白玉的玉龙喀什河和盛产墨玉的喀拉喀什河,相汇成为和田河,每年的这个季节,滚滚河水冲开沙丘,一路北上,汇入塔里木河。
而和田河也扼住了麻扎塔格山向东去的路途,将山脉迎头掐断。
“就古代文献记载,这条河流以前并非像如今的样子。”唐正卿说,“和田河并不是从这里穿过,当时玉龙喀什河沿山向东流,喀拉喀什河则向西流去。”
四人看着面前将山脉截断的滔滔河水,两岸是许久不见的树木植被,好像在说着他们已经要离开死亡禁区。
但其实,向西离开沙漠也好,沿河向北也好,还是有着很长的一段路。除非他们向南走到沙漠的南缘。
“这里被叫做麻扎塔格,是伊斯兰教覆盖和田以后的名称,以前这里叫做被称为‘通圣山’。相传在山的西部有一条玛瑙石铺成的戈壁。”唐正卿继续向三人解说这里的历史传说,“当然,事实上玛瑙石铺成的戈壁也确实存在,只适与传闻的地方之间有一点距离,那里有成色很好的各色玛瑙,还有高品质的鸡血石。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这的山脉中还有金沙出产过。”
这样一个地方,千万年来矗立在此,它会不会被修士做成为地标呢?修士们会不会将它周围的某处作为入口。云子诺他们都陷入这样的思考。
“按文献,这里曾经是两河的交汇处。还有这样的宝石残留,很有可能离留入口不远了。我们沿着山脉,向西北面而起试试看吧。”云子诺他们最后决定。
沿着通圣山西行,几人再一次进入了沙漠。
第二天中午,几个刚刚解决中饭。忽然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大面积的流沙,速度之快让人咋舌。
“不要动,尽量放松!”唐正卿喊道。四人先前已经经历过一次流沙了,相对有了经验。
不幸落入流沙,最重要的是冷静,不要强烈的挣扎。并缓慢地移动身体,增大身体与沙子之间的接触面积。让四肢尽量分开,因为只有身体接触沙子的表面积越大,得到的浮力就会越大。只要受困者有足够耐心、动作足够轻缓,就能慢慢地脱困。
但是一旦遇上大面积的流沙,例如两米以上的流沙,情况会十分危险。
不幸的是云子诺他们正是遇到了这种情况。
“不要使用法术。”云子诺喊道,她将唐正卿用灵气保护起来,“可能流沙出口的地方就是秘境入口。”
这个流沙的形状诡异,像是一个铭文的样子,大小也与一般自然的流沙不同。说不定造成它的原因与他们的地方有关。实在不行到时在破沙而出。
而这次运气终于眷顾了他们,沙漠上出现过的流沙空洞消失了,丝毫不见来时的痕迹。
几人等到一阵天旋地转后,落入了一个类似于城门口地方。
***
四个人面前是一座由不知名的玉石建成的古城,城门大开着,高悬着“河底城”三个字的匾额,边上还有一个小的“南门”字样。倒不是很符合它的现状,不是河底城,更应该是沙底城。
四周的沙砾像是被隔绝了一样,但是从门中望去空空荡荡的,那里一个人也没有。也没有任何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就像是一座死城。
看着唐正卿瞠目结舌的样子,陆吾说,“这是修士的城池,这种玉俗称浮玉,专门起到隔绝的作用,既和周围的一切隔绝,也与俗世的气息相隔绝。”
“这里应该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郁阳从城门向内看去,中间是宽敞的大街,都是用青石板铺成,远处两旁还有毗邻而立的商店,再深就显得不清晰了。“看来先人留言中的‘流河’二字,不是沙漠之地这么简单。曾经通圣山的这一侧有过河水流淌,这样特殊的地貌,才称为流河吧。深入河下,就能看到地下城。”
“我们进去看一下吧。万事小心。”云子诺说道。
几人进入了河底城。
***
城池的面积并不小,走在正中间的大道上,可以看到百米开外,两侧都有店铺的样子,而向前望去,在目力能及的地方似乎有一座大的宫殿式建筑。这也和一般的修士之城相吻合。
一般来说,修者之城多是四方形,有四个城门出入。东南西北四面,各有自己的用处,有的地方是商铺,有的地方是专门炼丹用的,有的地方专门是传送地。
“我们分头行动,我和唐老师从这里到东南处,经过东门,再途径东北处,最后在北门等你们。”陆吾想了一下,还是分开行动,这里比较大,走一边也怕是要用上一天的时间。“万一有什么事情,就用手链感应联系吧。”
云子诺与郁阳也同意了,感觉上这座城池已经被废弃了,“小心一点,我们北门再见。”便向西南方向走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沙底地城(一)
云子诺与郁阳走出大道,进入小街,两边都是店铺,上面的匾额说明了曾经店中贩卖过的物品。
“在这里灵药、灵谷的、灵宠、遗物、修行图册、坊间小说,各种各样商品都有。”云子诺与郁阳已经走了两个小时,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商店。
“说明这里曾经是一个重镇,来往的修士之多,才能有这样的需求。”郁阳推开商店中柜台的隔板,上面的禁制已经都不见了。拉开掌柜柜台中的抽屉,里面只有几张空白的纸张,账册什么的都没有留下。
而云子诺也检查了店后的小库房,里面也是空空如也。这几条街上的店铺都是如此,什么也没有留下。
“他们是有准备的撤离。”连一些家具也不见了,可见撤退的准备时间很充分,并不是仓促离开的。
两人经过西门,进入西北角,那里有一座大的建筑占据着,门上写了两个字“丹坊”。推门进去,面前是几座不同造型的建筑,右边的上面写着‘炼药房’,中间的是‘拍卖阁’,左边的是‘培植楼’,顾名思义这里从草药的提供,到丹药炼制,到最后的买卖,形成了一条龙的服务。
然而,与西南角的商铺一样,这里没有什么剩下了。如此,两人猜想陆吾那里多半也是没有收获,两人马上向北门而去,就远远看到陆吾与唐正卿也过来了。
“我们这里没后什么留下了,你们那里怎么样?”云子诺问。
“都一样,东南角基本上是客栈,客栈里面留下的东西很少,是以前供修士用的灵洞处所,都已经没有灵石了。东北角像是传送地与任务消息交流处。”陆吾说道,“阵法应该还能被激活,可贩卖消息的并没有任何玉简留了下来。”
“那么只有一个地方没有寻找了。”云子诺说完,四人都回头望向中央地带。
一般来说,修士之城,中心地带的范围并不是很大,那里是有纠纷发生的时候,找到驻扎在里面的城中修为最高的修士裁决的地方。但是其实真的会去的修士不多,大多都是私下解决。那里其实是象征性的建筑。
但是河底城的中央之处明显不同。
四个人路过那里的时候,就什么感觉都没有,如同像是没有东西存在那样。如果不是用能够眼睛看到一个宫殿,还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宫殿,他们都会以为在中央是真的没有任何建筑了。
这说明那里是被特别处理了,才会让人无视它的存在。
几人来到中心地带,绕着这个宫殿一圈,花了一个小时,可知它的面积着实不小。而为什么会让人主动无视它这个问题,从外部的建筑材料上看不出来,用的是修真界常见的建筑石料。
只是和一般的建筑不同,除了面向北门的那唯一一个进入口之外,其他地方没有一个偏门。严丝合缝的就像是拒绝任何人入内。
在北门的入口处,没有悬挂匾额表明宫殿的名字。殿门不像其他地方那样,门开的很小,最多只有三个人能够经过。
这种种的古怪,都在殿门口的那块石碑上得道了解答。这座石碑尽然有一米多宽,两米多高。
“上面除了通用的楔文,还分别用精怪的珮文、鬼修用的兕文、魔修用的盍文都写了一遍。后面还有些其他不常见的修者所用的文字。”陆吾向众人说,他活了那么多年,自是见过这些文字。“内容都是一样的。”
然而,这样的慎重其事,恐怕发生的不是什么小事。
“上面说,这里其实在洪荒盛世的时候就建立了。原来也是普通的中央宫殿,没有什么实质的用处。
但是后来在幽冥界佢呑大神消散后,幽冥界出了一件大事。某个山谷中有一个魔气十分强大的冥火诞生了,因为佢呑大神消散,没有能够及时遏制它的生长,等到幽冥界向其他人求援时,冥火已经对魔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一半的魔界之地都被烧毁了。
后来,几界的大神们联合将这幽冥火镇压,却发现它本不是幽冥界可以培育出来的灵火,也许是从更上一届来的。他们联合用神力将它的邪力不断消除,只留下本源力量,在在幽冥界中封印,每一万年加持一次阵法。
这样延续了许多年,冥火的邪力已经差不多要被消耗完了。说不定再过万年,就没有大危险了。
但是洪荒的末世却到来了,等不到下一个万年,大神们就要纷纷迁移到不同的地方,不一定能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