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一个帝国的背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圆明园一个帝国的背影-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3。 日/外,圆明园之“山高水长”
  这是圆明园内一处空间相对开阔的广场,广场的一头立着3个木制的靶子。圆明园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场所,只有这儿是个例外。每天下午,皇子们都要在这儿接受军事训练:步射、骑射、刀术和剑术。这儿的战马有不少来自于新疆,高大而漂亮。训练非常严谨,弘历和皇子们大汗淋漓。
  24。 日/外,圆明园之“澹泊宁静”
  一个太监牵着一只黄牛,牛正在犁田,农夫打扮的人是雍正。衣服尽管打着补丁,但看起来仍然不协调。皇帝仅仅是扮作农夫的样子。帽子明显不是农民戴的,太华丽了。皇帝面无表情,机械地耕田,似乎满腹心事。皇帝身后一直跟随着一个真正的老农。农业是大清朝的命脉,在圆明园,“田字方”前这块精致的农田就是专门供皇帝耕种的。“田字方”的外观就是汉字“田”。建筑刚刚落成,但装饰工作还在进行,郎世宁正在画斗方。黄牛发出一声诡异的叫声,田园的平静突然被打破了。6个黄衣的侍卫,两人押一个,3个王公贵族模样的犯人被带到田边。雍正停止耕田,老农接过犁把,皇帝慢慢地走到3个犯人跟前。长时间的沉默。雍正在运气,嘴唇在微微颤抖。愤怒的雍正开始说话,声音有点嘶哑,语调很慢。
  雍正:这就是朕的兄弟!
  又是片刻的沉默。雍正突然爆发了,完全是歇斯底里!
  

电影《圆明园》文学剧本(6)
雍正:你们一直跟朕作对,到今天还不死心!猪狗不如的东西!把他们给我圈起来!
  远处的郎世宁看得心惊肉跳,侍卫将3个犯人押走了。雍正皇帝疲惫地坐到了地上,满脸是泪。
  郎世宁旁白:
  雍正皇帝总是一脸疲惫,但很少这样生气。
  25。 夜/内,圆明园之雍正书房
  夜已经很深了,皇帝的书房仍然亮着蜡烛。雍正还在工作,书桌上是厚厚的奏折,皇帝要在每一个官员的奏折上写上自己的意见。雍正制定了一项新的法律制度:凡三品以上官员都可直接给皇帝写密折,而整个国家三品以上的官员上千名。史料记载:雍正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批阅的奏折数量常人难以想象,一年当中只有自己的生日似乎可以不理政事。确实,很少有人知道皇帝的辛苦。
  26。 黎明/内,外,圆明园之“勤政亲贤”
  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皇子们点着宫灯去上早课,而雍正皇帝也走在了去正大光明殿的路上。坐在象征着皇帝威严的龙椅上,雍正皇帝开始了又一天忙碌的日子:帝国很大,每一天都有很多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殿前的广场上已经坐着很多官员,他们在等待皇帝的召唤。在18世纪,偌大的中国就是这样通过一个人的意志在运转。
  27。 日/外,圆明园之“山高水长”
  一处松树林间的空地,8匹马在悠闲的吃草,这些蒙古骏马是前几天蒙古的王爷上贡给皇上的。“山高水长”是圆明园中习武、射箭的场所,也是皇帝放养御马的地方。郎世宁正在跑前跑后的画速写,他必须保证每一匹马画得准确。戎装的雍正骑着马突然来到,似乎换了一个人,俨然一个剽悍的骑士。8匹悠闲的马兴奋了,雍正赶马在林间奔跑。皇帝昨天和蒙古的王爷刚刚举行了成功的会晤,称霸北方草原几个世纪的蒙古人现在完全臣服于大清朝。奔跑中的雍正弯弓射箭,箭在松树和马群中穿行,最后扎进一棵松树。松树边上的郎世宁突然受到惊吓,仰面倒地。马群随即在郎世宁身上越过。
  郎世宁旁白:
  今天,皇帝似乎很放松。这些骏马是蒙古贵族献给皇帝的礼物。这个曾经令欧洲人胆战心惊的游牧民族如今完全听命于大清帝国。
  28。 日/内,圆明园之如意画馆
  依旧安静的如意画馆,郎世宁和唐岱在同一张很长的宣纸上绘画。郎世宁画马,唐岱画背景的树木山石。这是皇帝的旨意,周穆王有“八骏”之说,雍正也希望将自己的骏马留传史册,以表彰大清盛世。在雍正不倦的辛劳当中,帝国正在逐渐步入辉煌。
  29。 日/外,圆明园之“洞天深处”
  《八骏图》画好了,郎世宁和唐岱奉旨呈画。作为宫廷画家,他们的每一幅作品都得皇帝最后验收。这是郎世宁第三次进圆明园。圆明园已经建了33处景观。这一次,郎世宁有足够的时间欣赏圆明园。在一个太监的带领下,郎世宁和唐岱走了很长时间。他们在圆明园一个最隐秘的地方发现了皇帝,皇帝和两个道士正在炼丹。一个很别致的炉子正在燃烧,边上整齐地堆放着水银、木炭和各种景泰蓝的小容器。两个道士在烧炉,皇帝从众多的景泰蓝容器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放在一个较大的瓷瓶当中。
  雍正穿着道士的服装,戴着老花镜,神情像小孩一样放松、专注。郎世宁默默地注视着炼丹的皇帝,一直等到炉子打开,几粒红色的丹药出炉。皇帝像儿童一样兴奋,把玩着几粒小小的丸药。郎世宁从来没见过这样轻松的雍正皇帝。有太监搬过一条书案,《八骏图》被摊开,皇帝很满意。
  一个太监看着皇上,似乎有话要说。皇帝示意,太监在雍正耳边低语。皇帝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泪珠缓缓划落,扶着书案的手开始发抖。突然,雍正开始咳嗽,大口的血喷涌而出,洒在了《八骏图》上。太监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皇帝的一个儿子自尽了。皇帝不得不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暮色中的圆明园,怪异的鸟叫声远远传来。圆明园铸造了雍正的荣耀,也见证了这个帝王内心无法解脱的伤痛。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圆明园是皇帝最后的精神家园。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电影《圆明园》文学剧本(7)
郎世宁旁白:
  《八骏图》画好了,我和一个叫唐岱的画家奉命去圆明园。在园子深处,一个最隐秘的地方,我们发现了皇帝,他和两个道士在一起。听说一种红色的小药丸对皇帝的身体很有帮助,原来就是在园子里炼出来的。
  30。 夜/内,教堂
  《八骏图》需要重新绘制,郎世宁一脸悲凄地画画。有国无家,这就是中国的皇帝。想到自己的境遇,郎世宁有点自怜,家乡可能是永远回不去了,家也根本就谈不上。
  郎世宁旁白:
  我不得不重新绘制《八骏图》。半年后,雍正皇帝猝死,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死因。有人说,他死于药丸中毒……
  31。 黎明/内,圆明园之乾隆书房
  御膳房的几个太监依次在上早餐,早餐很讲究。用餐的就是新皇帝乾隆,当年的弘历。郎世宁坐在一边观察,一边在纸上绘画。根据旨意,他要为皇帝画一张肖像。为了使肖像画得准确,郎世宁得到特许,可以尾随皇帝一天,以便得到足够丰富的素描。像父亲一样,一年当中的大多数时间,乾隆仍旧在圆明园理政。与雍正相比,乾隆似乎随和多了。在用膳当间,他走到郎世宁跟前,观察这个西洋人画的草图。早餐后,皇帝就开始批阅奏折。这时候,天还没有亮。
  32。 日/内,圆明园之“勤政亲贤”
  皇帝刚刚25岁,意气奋发,他平时很少坐轿子。太阳刚刚升起来,他就从书房直接走到正大光明殿,郎世宁紧紧跟在后面。那儿已经有大臣在等候了,整个上午皇帝都得为国家操心。大臣们的表情很奇怪,今天,这个西洋人竟然坐在皇帝的边上接受他们的朝拜。
  33。 日/内,圆明园之乾隆书房
  如果没有紧急情况,下午的时间一般归皇帝自己。这是一个对艺术充满了兴趣的皇帝,他要花很多时间做诗、绘画和写字。应该说,乾隆在艺术领域有相当的成就。在郎世宁面前,书房中的乾隆很自在,仿佛没有这个一直盯着自己的人。他吟诵自己刚刚写好的诗,十分陶醉。
  郎世宁旁白:
  父亲赐死了哥哥,弘历如愿以偿地继承了帝位。新皇帝仍然选择在圆明园对整个帝国发号施令。
  34。 黄昏/内,圆明园之乾隆书房
  太阳即将落下,一个太监在书房中点上蜡烛。又一个太监托着一个精致的盘子走到正在写字的皇帝跟前,盘子里整整齐齐摆放着两排木制的牌子,大约十五六个。每个牌子上都写着一个皇帝的妃子的名字。乾隆看着那些牌子,一时不知道如何选择。边上的一个小太监打开一个密封的盒子,准备记录。皇帝终于拿起其中一个牌子:高佳氏,将它翻了过来。小太监在盒子中的纸上:“高佳氏”3个字下面迅速地画了一道线。郎世宁好奇地看着,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皇帝起身向外走,郎世宁准备跟上。乾隆收住脚步,突然反应过来,乐了。
  乾隆:郎世宁,朕要去会朕的贵妃,你也想一起去吗?
  朗世宁看着皇帝几秒钟,突然明白了,赶忙跪下。
  郎世宁:奴才不敢。
  乾隆:朕忘了,你们教士是不近女色的。好好作画,跪安吧。
  乾隆哈哈大笑,走出书房,边上是一个掌灯的太监。
  郎世宁旁白:
  与雍正不同,乾隆总是很从容,他几乎每天都要写诗。据说,皇帝的学问与那些最优秀的学者不分上下。
  35。 日/内,圆明园之如意画馆
  郎世宁正在画乾隆身着朝服的肖像,他的边上是沈源和唐岱,两位最受器重的宫廷画家。沈源在画一些建筑,唐岱在沈源已经画好建筑的一幅画上绘制树木和山石。唐岱和沈源绘制的正是日后闻名于世的《圆明园四十景图》。乾隆登基后,就开始了圆明园的扩建工程,工程仍旧由雷氏家族负责。当扩建工程正在进行的时候,皇帝就命令两位宫廷画家为圆内景观绘图。皇帝对此事很关注,几乎每天下午都到如意馆,指导画师的工作。经过两代皇帝的考验,郎世宁已经完全明白皇帝的审美情趣,这是一副正面的、完全没有明暗变化的肖像。一个太监将还没有完工的画挂了起来,乾隆仔细审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电影《圆明园》文学剧本(8)
乾隆:郎世宁,朕的眼睛小了。你看朕的眼睛是那么小吗?
  乾隆睁大眼睛盯着郎世宁。刚要下跪的郎世宁被乾隆阻止。
  郎世宁:奴才这就改,皇上。
  唐岱正在画的“万字方”一景被挂了起来,乾隆呆呆地看了半天,面显忧郁。
  乾隆:当年世宗皇帝最喜欢住在这儿,朕也经常来这儿向皇父请安。唐岱,山要再高一些,树也要大一些,这样才会更和谐。
  唐岱跪下。
  唐岱:奴才尊旨。
  除了背景,沈源和唐岱绘制的圆明园景观图基本上是写实的。圆明园还在建,每隔一阵子就有新的景观建成。楼宇越来越多,沈源和唐岱的工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事实上,《四十景图》的绘制工作持续了七八年时间。
  郎世宁旁白:
  皇家画院的画家都很忙,所有人都在为日益扩大的圆明园服务。资历最老的沈源和唐岱正在为圆明园绘制图谱。这是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他们要将园内成百上千的宫殿如实描绘下来。
  36。 黎明/内,郎世宁之居所
  郎世宁正在起床。他很仔细地穿上自己的教士服装。
  37。 黎明/外,北京胡同
  郎世宁坐在一辆驴车上,赶往圆明园。街上只有两个遛鸟的满族老头看着这个坐着驴车的西洋人。园子的扩建工程告一段落,皇帝今天要题写匾额,郎世宁被邀参加。
  38。 日/外,圆明园大门外
  在宫门外,郎世宁与另一个刚来中国的教士王致诚相遇,他也是坐驴车来的。王致诚刚到北京。像28年前的郎世宁一样,今天是王致诚第一次拜见中国的乾隆皇帝。王致诚向郎世宁行礼问候。
  郎世宁旁白: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到了乾隆九年。今天早上,我要赶到圆明园,参加一个重要的仪式。在宫门口,我碰到了法国教士王致诚。像28年前的我一样,他今天也是第一次拜见大清朝的皇帝。
  39。 日/外,圆明园之假山、竹林、鉴碧亭
  乾隆在前,两个大学士(张廷玉、汪由敦)、两个传教士(郎世宁、王致诚)和两个宫廷画家(沈源、唐岱)在后,一群人开始游览新扩建的圆明园景观。两个太监跟在最后,手中各有一个托盘,一上置宣纸,一上置笔墨和砚台等。每到一处,乾隆都要题写匾额。法国人王致诚被圆明园的景致吸引住了,他经常落在后面傻看,一个年轻的小太监总是盯着他、催促他。
  40。 日/外,圆明园之“曲院风荷”
  一行人上了3只船,乾隆和两个大学士一起、两个传教士和两个画家在一起,3个太监在后面。船鱼贯穿过一座美丽的石桥。两边是各种亭台楼阁,远处隐隐约约能够看见西山。
  41。 日/外,圆明园之“方壶胜境”
  在一个高处的亭子,一行人坐下来休息,亭子对面是仙境般的方壶胜境,王致诚完全惊呆了。乾隆兴致盎然地为“方壶胜境”题匾。
  42。 日/外,圆明园之买卖街
  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道,店铺林立,人声嘈杂,郎世宁和王致诚跟着一个太监在街上闲逛。各种小贩推着各式车辆、挎着各式篮子、边走边吆喝。一个吹口技的人吸引了王致诚,他能用一张嘴学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叫声。在一个卖古玩的小铺,王致诚惊奇地发现了皇帝,乾隆将自己打扮成了一个文人。乾隆一手拿着一个瓷器,另一只手比划着价格。皇帝和老板讨价还价好几次,最终还是没有成交。王致诚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向郎世宁要求解释。乾隆皇帝竟然如此吝啬!那个店铺老板胆也太大了,他难道不怕皇帝惩罚吗?郎世宁不置可否,只是不怀好意地朝这个法国人笑笑。每个店铺前几乎都是美女成堆,女人们唧唧喳喳,好不热闹。一队巡逻的士兵在街上走过,队列整齐,大声呵斥。
  兴奋的王致诚突然发现了一个小偷,那个人正在偷一个美女的荷包。紧张的王致诚用法语大喊:小偷!美女被吓了一跳,但发现了正在离开身体的荷包,小偷撒腿就跑。“小偷!”美女一声尖叫,一群盛装的清宫美女一起喊:抓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