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历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光辉的历程-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继兴起,刘卓群以太平庄的救国会员,完全小学师生和六甲民团骨干为基础,组建了蓟县抗联第十六总队。在二区州河南岸以四百户、五百户等村的救国会员为骨干,组建了十七总队。王济川、周树萍、张子丰等组建第十八总队。在七区,白砥中、郝希武以各甲民团为基础组建了下仓暴动队伍,后与十六总队共同活动。在县城所在地一区,王崇实、卜荣久、王少奇、商香阁组建了抗日联军第五总队。卜静安、李友梅、胡香圃在上仓组织救国会员和民团发起暴动。在四区,王学黎、高才拉起了一支抗日队伍,后与第五总队合编。
  蓟县各路暴动队伍兴起后,立即按县委部署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收枪扩军活动,暴动队伍所到之处,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热情拥护和大力支持。他们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个个争先。农民献粮,商会捐款,慰劳队伍,支援前线。各路抗联迅速发展壮大,三区队发展到七百余人,十六总队发展到一千五百人左右,十八总队发展到一千多人,五部队商香阁部达四百人,王崇实达—千七百人,上仓五总队发展到七百余人。全县约计有万人参加了抗日暴动,不仅有工人、农民、教职员,而且还有开明士绅、民团武装等。四月十一日,在配合我军主力部队攻克蓟县县城后,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抗日民主政府宣布取消一切苛捐杂税,没收汉奸特务的一切财产,学校开学上课,商家照常营业,人民第一次行使了手中的权利,人人喜笑颜开。从一九三八年3月初到5月中旬的两个月内,党发动的抗日武装大暴动以如火如荼之势,迅猛发展,给日本侵略者和汉奸政府以沉重打击。这些参加暴动的队伍,在完成既定的任务后,即县县委会同我军派往这一地区的武工队,经过精简整编组成了一个“蓟县独立旅”,我军武工队全部打散编入部队,做为这支新部队的各级指挥员,总兵力达到五千余人。按照“八路军东北集团军冀东战役”的作战方针,本着“就地发展,就地休整,就地作战的原则”,作为地区的地方武装力量,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根据今后实际战斗力的提高情况,可以升级为主力部队。
  最令周远司令员兴奋的是,开滦矿区的工人暴动队伍,也是我军重点工作地区,派去一个主力连配合暴动,在节振国的领导下已经控制了整个矿区。参加暴动的矿区工人以及附近其它暴动的队伍,大约有两万余人全部编入东北集团军第3师,节振国被任命为预备旅旅长,现已经拉到青龙一带进行整训。周远司令员知道节振国是抗日民族英雄,在原来的历史进程中是这样介绍节振国的,“节振国,1910年出生于山东武城县刘堂村。10岁随父兄逃荒到唐山开滦煤矿。1938年3月,开滦煤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节振国被推举为赵各庄矿工人纠察队队长。5月6日,大批日伪宪兵包围节振国家,搜捕节振国等工人领袖。节振国冲上去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他夺过日本宪兵队长的军刀,当场劈杀日本宪兵队长和数名伪军,节振国刀劈日本宪兵的消息震动了冀东,振奋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情绪。从1938年7月,节振国所在的工人纠察队被编为冀东抗联第二路司令部直属第一特务大队,节振国任大队长。他率领部队活跃在矿区和广大农村,发动矿工参加抗日武装,神出鬼没地打击日伪军,威震冀东。节振国率领工人特务大队和日伪军数次激战,两度收复赵各庄、唐家庄矿区,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冀东地区的抗日斗争。939年秋,节振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8月1日,节振国率部与日伪军作战时,壮烈牺牲,时年30岁。”既然原来的历史进程已经改变,周远司令员要保护这位民族英雄,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冀东战役不仅使我军主力部队迅速扩展到15万余人,还有4个独立旅,7个独立团三万余人的地方部队,同时以村为单位建立起民兵排,全部是日式武器装备。我军再次转入大规模的整训,集团军司令部着手制定粉碎日寇反扑的作战计划。
  冀东的行动使冈村宁次感到十分地震惊和尴尬,前面是如狼似虎的华北集团军和西北集团军,刚刚把进攻的架子拉开,屁股就被狠狠地踢了一脚,被迫面对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开弓没有回头箭,围攻太行山和山西的各路部队,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是基本到达位置,冈村宁次已是骑虎难下了,冀东不夺回,北宁线打不通,必然要影响华北和山西的作战。经上报东京的军部,决定暂时停止对满州境内抵抗力量的扫荡,关东军抽调一个混成旅团和伪满洲国军一个师,围攻华北和山西的部队抽调两个师团,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冀东地区的八路,恢复这一地区的秩序,保证华北和山西剿匪作战顺利进行。
  当基地情报部将日军这一动向传到东北集团军后,周远司令员高兴得手舞足蹈,一来调动了冈村宁次这只老狐狸,减轻了中央抗日根据地的压力;二来东北集团军的买卖又来了,这次老子非得顺势打到辽西不可;三来周远司令员要亲自实践,彻底改变冀东暴动的命运,使东北集团军迅速成为我军最强大的战略集团。
  

另条战线
国民革命政府于1937年11月迁往四川重庆,重庆作为抗战期间的临时首都,以蒋介石为首的政府在重庆仍在指挥全国的抗战。尽管在日寇的进攻面前,国民党军一败再败,丢失了首都南京,丢失了大片的国土,但是,毕竟中国军队的抵抗仍在进行,中国并没有被日寇灭亡。重庆成为临时首都后,中国许多资金和工业设施也一同前往,各色人才也都聚集在这里,甚至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在这种虚假繁荣的掩盖下,潜伏着巨大的危机。日寇叫嚣要三个月灭亡中国,除了产生数目可观的汉奸外,国民政府内部主和投降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各方的间谍更是云集于此,各种暗流都在涌动,还时不时地掀起几股漩涡。
  然而,八路军特别纵队在华北和山西的所作所为,使蒋介石大为吃惊,首先第一感觉是不相信,我堂堂正规的国军都感到吃力,八路再强悍也不过是草莽英雄,凭着狡猾和一股子勇气占点便宜还是有可能的,要说攻城掠地纯粹是无稽之谈。及至最后得到了证实,八路军特别纵队的确收复了整个山西,还几乎控制了半个华北平原,整个太行山脉已经成了难以攻破的堡垒,蒋介石的心里尤如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个滋味!在阎锡山提出辞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之职,举荐ZD接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后,一方面日寇步步紧逼,国军节节败退,另一方面共产党节节胜利,日寇倒是步步后退,使蒋介石感到了严重地不安。最近,日寇突然停止了正面战场的进攻,并且收缩部队占据一些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频繁地调动部队,已经转入防御。中央日报频频报道在国军将士奋死抵抗下,已经遏制了日寇的进攻势头,并且国军已经开始局部反攻,收复了大片的失地,驱逐倭寇,恢复中华指日可待。蒋介石心里明白,所谓的收复失地,只不过是日军收缩后放弃的部分地区。所谓国军遏制了日寇进攻势头,其实是华北和山西八路闹得凶,鬼子抽调兵力回头对付八路去了。不过中央社这样的宣传也有好处,树立了国民政府和国军的威信,也对民众的抗日热情是一个提升,蒋介石乐得顺水推舟,只是拒绝参加一切记者招待会,都是打发何应钦、顾祝同去应付。近日刚刚收到第二战区司令长官ZD的电报,称日军十几个师团已经被吸引到华北和山西,正面战场的兵力已显空虚,建议国军正面战场利用这个机会展开反攻,使日军不能首尾相顾,如有可能应收复南京。蒋介石再次又陷入矛盾中,日军居然一次调集十几个师团的兵力围攻华北,可见华北的八路也不是省油的灯。但是有一点使他至今感到困惑,那就是华北的八路军特别纵队凭什么像吹气似地发展,哪里来的那么强的战斗力,已经歼灭了日寇五个完整的师团,要知道,无论从人数到装备都优于八路的国军,从来没有完整地歼灭过一个日军联队,由此推算出华北八路具有惊人的战斗力,已经远远超出国军的任何一支精锐部队。原来有一个说法,说是靠苏俄的秘密援助,看来纯属无稽之谈,没有任何迹象,也没有任何条件来做到这一点,就算是华北的八路是俄国人的特别纵队,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要说是从日军那里获取的武器弹药,这种可能性倒是有的,而且也能够合理地解释一些疑问,即便是如此,也没有任何能力支持日军大兵压境,大规模作战长时间作战的消耗,日军十几个师团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国军从未经受这么大的压力,就已经感到十分吃力了。还有,据最新的情报显示,八路的势力已经扩展到了冀东和苏皖一带,从ZD的来电的字里行间,根本看不出有任何惊慌失措,还有心思替国军出谋划策,看来根本不太在意日军的围剿。这些土八路被国军围追堵截跑了几万里,到陕北的时候已经不足三万人,这才多长时间啊,就敢同日军十几个师团对抗,莫非这些八路会变戏法还是有神仙相助?想到八路的战斗力蒋介石感到了一丝恐惧,有心想借日本人之手消除这个心腹之患,又担心国内的舆论对自己不利,就算是日本人把华北的八路打垮了,消灭了,回过头不是还得来对付我吗?如果按照ZD建议国军全线反攻,且不说各个部队刚刚喘口气,人员损失和武器弹药的消耗还未来得及补充,配合华北八路牵制日军实在心不甘。
  蒋介石背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一时难以下定决心。这时侍卫进来报告,军统局的戴副局长求见,蒋介石回到沙发上坐定,端起茶杯啜了一口茶, “请他进来吧。”蒋介石用十分镇静的声音说。蒋介石实行的基本是独裁统治,为了强化他的独裁统治,先后成立了两个特务组织,其势力和爪牙几乎渗透到所有的领域。1937年4月,蒋介石政府将原复兴社和陈立夫掌控的特工总部合并,成立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中统设局长1人,副局长1人,局长陈立夫,副局长陈焯,局下面设一、二、三处,第一处处长徐恩曾,第二处处长戴笠,第三处处长丁默村。到了1938年春,蒋介石感到他的特务机构仍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又将其特务机构一分为二,以原特工总部的人马为主,成立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仍为中统,工作范畴为党政机关、文化界、社会团体和大中学校,局长由朱家骅出任,徐恩曾为副局长;局下面设三组、三处、五室、四会;以原复兴社的人马为基础,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其活动范围为各级部队、学校、军事机关,局长为贺耀祖,副局长为戴笠,不久局长由戴笠担任。
  戴笠(1896一1946),小名春风,字雨农。浙江江山人。早年曾在浙军周凤岐部当兵。后脱离部队到上海,在交易所结识蒋介石、戴季陶等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毕业后任蒋介石侍从副官。1928年开始进行情报活动。1930年建立国民党第一个特务组织调查通讯小组,深得蒋介石宠信。1932年3月,蒋介石为加强特务统治,先组织力行社。后在南京秘密成立“中华复兴社”(又名“蓝衣社”),被任为特务处处长。1938年特务处扩大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任副局长。戴笠是一个颇有争议和矛盾的人物,戴笠自己为能够“秉承领袖意志,体念领袖苦心”而感到骄傲。而在他的对手们看来,这种自负是戴笠狂热地效忠于蒋介石“有公无我,有我无公”信念的表示。就像所有专制政治的奴仆一样,戴笠是一个强和弱的矛盾结合。他作为蒋介石内部圈子里的人,大权在握。然而他对蒋的谦卑、对领袖的服从,最终又证明了他个性上的软弱。
  戴笠腋下夹着厚厚的卷宗,进到屋里对着蒋介石微微鞠了一躬,“校长好!”戴笠十分谦卑地站在蒋介石的面前。蒋介石示意他坐下,“雨农,最近形势有些变化,日本人调兵遣将围剿华北的八路,军统方面有什么消息没有?”蒋介石盯着戴笠手里的卷宗。“回校长,卑职就是想向您汇报有关华北八路的情况。自去年9月以来,我们往华北和山西派了大批的干部,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许多优秀的干部失踪,估计是被共产党的反谍报机构破获。另有一部分人员已经立足,但是打入共产党的内部十分艰难,共产党的防范十分严密。据太原站报告,晋军已经全部被八路收编,高级军官基本都被留用,现隶属于西北集团军。八路的装备十分精良,自动化武器较多,弹药供应充足,并且拥有重炮、坦克。特别是一种叫做火箭筒的武器,可以轻易地将日本人的坦克击毁,同时也被用来攻击碉堡,构造十分简单,单兵即可操作。在太原城的周围有多处高射炮阵地,由于防范严密我方情报人员难以靠近,具体设置和数目不详。据说还有一种古怪的作战飞机,我们的情报人员没有亲眼见到,只是从一些晋军的口里得知,他们声称在八路西北集团军演习时见过,火力十分凶猛,可以瞬间把阵地打成一片火海。军需供应也优于国军,就连干粮都有工厂标准化生产,日常用品诸如军装、胶鞋、肥皂、搪瓷缸、饭盒、毛巾、面盆、钢笔、纸张、香烟等等,工艺十分地先进和精美,而且山西太原的许多工业产品,已经开始销往全国。八路收复山西后,山西境内的工矿已经全部恢复生产,之所以如此快速恢复生产,得益于八路对日本人的突然袭击,截取了大量准备运回日本的机械设备。同时,八路的部队在攻击日本人时,也不忘记掠夺各种机械设备,还逼迫俘获的日本技术人员为其效力。在太原街头到处可以看到太原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卡车和北京牌吉普车,这两种汽车已经大量地装备八路的部队……”,“等等!你说什么?他们可以生产汽车?”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