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将祖训拿到厚镜淳的身边,将其中一条指给厚镜淳看,当厚镜淳也随着林伯指点看了过去。
很快厚镜淳脸色就变得通红又苍白,最后尴尬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我等告辞。”厚镜淳再也没有之前的心高气傲,狼狈离去。
看着厚镜淳离开后,林无上对着其背影喊道:“回去给你的主子传讯。三天后林无上将拜会留仙山云家!”
之后,林无上开始为众人解惑,且收下阿牛为弟子。只是林无上也开始琢磨了,这个留仙山云家所谋甚大,林无上也不得不拜访一下了。
第一集 十五志于魔 第三十四章 飞龙在天
第一集 十五志于魔 第三十四章 飞龙在天
不受欢迎的厚镜淳离开之后,之本洛河多面留仙山,去传递他的讯息去了。
守冢村,林无上自然开始给众人解决疑惑。
大家问的最多的还是眼前所面临的国之大祸——旱魃之祸。
林无上为众人讲述道:无上大道,亦大学之道可以解决此难。
首先林无上讲述了大学之道为何。大学之道在于于民德、善、气、力,为万民愿可做孺子牛。
视自身为民下民,视万民为天为地、为父为母,如此才可省自身,出本我。
这里的本我就是本我神魂。拥有本我神魂之后,自然可修习出无上气丹。
无上气丹中有神通名万兽化龙阵,可将气丹化为神龙,有兴云布雨只能。
自然可解旱魃之祸。
实则是林无上为众人解惑,其实严格上说了,这是一场私学的开启。
林无上就像是讲学一般,将众人有的问题,或者没有的问题全都讲述了。
而林无上讲述的就是他的‘大学’之道。
一场私学万古师。如此‘大学’之道注定才刚刚开始,也将注定大兴于世。
林无上这一次讲学,闻者百十人,三教九流颇为杂乱,有书生学士、有农人百姓、有朝廷官员、有孩童少儿,林无上讲述了很多,足够在场每一人解答心中疑惑了。
果然,在林无上讲学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日落时分。
那些听着林无上讲学的众人,可谓是如痴如醉,个个都是满意而归。
只是林无上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淡淡失望。唯一最后只留下一人。
这人就是守冢村李家独子阿牛。待发现林无上的目光注意上自己的时候。阿牛立刻跪倒在地,道:“请老师收下弟子,弟子要和老师学习‘大学’之道?”
“哦?”林无上也颇感好奇,在场百十人没有一人能领会林无上讲述的精髓,这个十岁孩童却是令林无上感到一丝惊讶,“那你说说为什么要学习大学之道?”
阿牛抬起头道:“阿牛听老师讲述中,天下百姓多灾多难,老师慈悲传下万兽化龙阵,解救苍生于水火当中。/阿牛年少不知,可也不愿意看到天下百姓受苦受老。阿牛愿意向那田间老黄牛,不闻不问,吃的最差、做的做多。学‘大学’也为百姓耕地。”
阿牛才十岁,甚至都不识字,竟然如此明白事理。这一日听学者有百十号,他们也不见到就不明白林无上讲述的‘大学’之道为何,可是没有一人愿意向阿牛这样,{奇}愿意将自己比作田间犁地的老黄牛,{书}甘愿吃苦耐劳,{网}为人民服务。如此才是‘大学’之道的精髓所在。
林无上看着跪倒在地的阿牛眼色变得炙热了起来。
在阿牛的身上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
无上之气开始从阿牛的身上生气,本我神魂也一点点从阿牛的天灵走出。阿牛的身上已经被乳白色的气流所包围。
天下人修行分八个境界分别是:生气、通络、气丹、出窍、自在、逍遥、天人、归真。
阿牛才刚刚省自身,激发本我神魂,一个甘为田间老黄牛的誓言,竟然让阿牛成就通络修为,还是通络大圆满。
“好!好!好!”对此变化林无上自然是大喜,“阿牛,你可谓孺子牛,今日为师赐你名讳子牛,为吾之弟子。为师传授你大学之道。”
“弟子子牛叩谢老师。”阿牛欣喜道。
如此林无上收下第二个弟子,也是后世成就最高的弟子之一。
子昊为雨师,子牛为水君。当然这都是后话。
现在林无上将子牛收为弟子后,吩咐林伯直接将子牛带上哀牢山,对于子牛林无上要亲自教导。
对于子牛,林无上可以寄予厚望。林无上绝对不会将子牛也教育成另一个雨师翟昊。先不说两人的性格不同,所学积累也不同,以后的际遇也不同。既然不同就不能用相同的手段来教育,因材施教才能算的上好老师。
今后三年中,三天天灾**,第一年天下大旱,林无上已经教导出一个能够兴云布雨的弟子雨师,接下来大涝,可不是翟昊所能解决,那么就交给子牛吧。
林无上也看出来了,子牛为人忠厚老实,且愿意吃苦耐劳却是治理水祸不二人选。
将子牛带回哀牢山之后,林无上准备着前往留仙山,不过在前往留仙山前,还有一件大事林无上必须做了,这关系到林无上是否能够从留仙山安然归来。
也很快降临,这一夜过去的很是平静。
晨也莅临的很早,燥热的一天再次开启。如今整个天下已经开始议论了,一个基调被定了下来,皇室失德了,如此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天下大旱兆头出现。
尽管大德皇帝已经颁布圣旨,言明这一次是修魔之祸,修魔困之了旱魃,祸害了天下。
尽管如此,可在寻常百姓的心中,已经对皇室颇有微词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天色刚刚亮起来的时候,一阵阵龙吟声从天际传来。
整个元京城再次沸腾了起来。
龙出现了,还飞舞在高空之上。
飞龙在天,这是天大的吉兆。尤其是神龙飞在空中,给梦热的空气带来一阵清爽之感,如此京城之人,更是将天空那飞舞的神龙视为吉祥。
上古有异书《易》,其中有关于龙的记载——“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说,有神龙在天空飞行,必然有大德大才之人降世。
而这样的大才大德之人,会受到神龙的庇护,或许是救世主,或许是圣人。
如今神龙出现在元京城皇宫之上,元京城百姓,都以为神龙眷顾皇室,皇室还是有大德大才之人。
可只要皇宫中那位九五至尊知道是怎么回事。可就算是他知道也不能对这条神龙出手。
就算这条神龙做的再出格,他也不能出手。
大德皇帝已经看明白了,这条神龙就是龙女敖鳞,敖鳞出现在这里,已经说明了是林无上带回来了。兴云布雨之事,注定要林无上来完成了,未来一年天下大势必然站在林无上一边。
神龙的出现意外着大德大才之人现世,也意外着旱魃造成的天下大旱可以缓和或解决。两个理由,不论那一个大德皇帝都不能出手。他不能对神龙出手,他出手了,天下百姓就会对他出手。
这样的豪赌,大德皇帝不敢做。
如此大德皇帝只能看着敖鳞在皇宫的上空盘旋着。
一阵蒙蒙细雨伴随着一声声龙吟声开始下起,整个元京城之人喜极而泣,这可是开春以来第一场雨啊。
无数人已经跪倒在地,祈求神龙可以保佑一年可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以敖鳞小女孩的心性和声音,林无上不能让她开口,而且林无上也不想冠个假冒名声,所以林无上也没有说话,林无上只是让敖鳞靠经大德盛世塔。
敖鳞很乖巧的盘旋在千丈之高的大德盛世塔周边。
龙口张开,林无上的身影一闪而没。
林无上已经进入了大德盛世塔最高一层空间。
立刻林无上就感觉到这四层空间和他彼此之间的联系。林无上立刻调动四层空间,和丹田相互接引在一起。
一直以来,林无上就想着将这四层空间搬走,可惜林无上没有空间类法器。
如今林无上炼制成功阴阳魔界,自然要将这四层空间炼化搬走了。
大德盛世塔大德空间是用金刚气丹按照阵法排列而形成,林无上炼化这四层空间的时候,只要将四层空间的金刚气丹收走,并且按照原来的排列位置在阴阳魔界中重新配列,如此自然可以炼化其中空间,将阴阳魔界再次扩大了。
随着炼化的进行,变化也一点点开始。
之前阴阳魔界,就是一个单纯的空间,在盛世塔空间加入的时候,阴阳魔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盛世塔四层空间,每一层一百零八颗金刚气丹,如此在林无上的丹田中多出来四百三十二颗金刚气丹。每九颗气丹都会构成一个大阵,且都是空间阵法。四十八个大阵和阴阳魔界合在一起,很快阴阳魔界变得坚不可破。
林无上感觉到阴阳魔界在成长,坚不可破。阴阳魔界坚不可破如此说来有点玄奥,毕竟阴阳魔界是林无上的丹田所化,感觉有点诡异。
可直观的感觉就是**,林无上感觉到**强大了很多。
很快林无上想到了龙王曾经对林无上所言,穴窍之谜就是魂魄双习,林无上这一刻已经感觉到体魄在变强。
要是林无上可以将一百零八穴窍全部用气丹加持,阵法加持,岂不是肉身成圣了。
想到这里,林无上不由感叹,到现在为止,林无上也不过只是知道一个穴窍,祖穴丹田,其他一概不知,想魂魄双习,却是道阻且长。
不过林无上也不曾放弃,君子欲自强不息,新儒更是如此,不信天,信己信民,林无上只会努力求索之。
这一次林无上得到的好处太多了,四百三十二颗金刚气丹,天地造化功运转起来,林无上一直停滞的阳属性魔丹修为也将大进。渡过几重地煞劫却是也是小事一桩。
对于留仙山云家之行,林无上更具全身而退之信心。云家林无上必去的原因有二。一是云家所谋甚大,如此旱魃之祸在即,林无上不能让天下更乱,要知道乱世苦的只是寻常百姓;二是林无上也是修行之人,林无上要看看修行到天人境究竟为何,竟然有天人之说。
如此,林无上必往留仙山云家。
第一集 十五志于魔 第三十五章 元天大帝
第一集 十五志于魔 第三十五章 元天大帝
“云家家主林无上前来拜访。/”雾霭笼罩的留仙山山巅,踏云而来的林无上高声道。
留仙山果然如林无上所料,如今天下皆受旱魃之祸影响,即使没有赤地千里,也有大旱之兆。可是留仙山不同,大大的不同,旱魃之祸对其根本就没有任何影响,在外人看来留仙山是因为和洛河相邻才如此,可是林无上已经看明白了,这些都是留仙山山顶一个大阵的作用。
如今,林无上看似站立在虚空当中,可是林无上知道在眼前的虚空却是一个玄奥的阵法笼罩,留仙山绝对不是外面看上去的千丈,当林无上作文《大学》之后,天降异象加持林无上身上的时候,在那一刻林无上看到留仙山有一部分被笼罩在阵法之上,如此看来留仙山足有万丈之高。
云家可以说是整个大元朝第一世家也不为过,这样的家族几乎是可敌国,不论是财富或者是力量都可敌国。
而现在是乱世,这样的大家族有了野心,天下大乱似乎已成必然。
再有就是这个家族看上了林无上,由此林无上更是要来了。
林无上报上名号没有多久,就听闻一声声轰隆隆的声音传老。
在林无上的眼前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一座山出现在林无上的面前。从山腰延续出一阵云梯,一个林无上曾经见过的老者出现从云梯上‘走’了下来,很快就到了林无上的面前。
“林家主请。”这老者对林无上客气道,并且在前面带路。
将一切收在眼底,林无上不由暗暗咋舌。当初林无上也只是感觉到留仙山被一个巨大阵法所笼罩,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真正的留仙山竟然是如此景象。
林无上随着老者,也就是云家六长老登上云梯。
当林无上身在云梯上的时候,才发现只要身在云梯上,几乎不用林无上行动,这云梯就会自动将林无上接上更高的山顶。
一盏茶的时间,云梯已经走到尽头。
瞬间林无上发现置身另一个空间。
就和林无上见过的盛世塔空间一样高,只是这个空间更大,足足有一个元京城大小。林无上怎么也不会想到,云家的资本竟然如此浑厚,拥有如此大一个空间。
谁人也不会想到,通过留仙山山顶可以抵达一个空间法宝,这就等若在元京城之上,还有一座和元京城一样大小的城池,而且这座城池太令人震慑了。
这一空间中,才算云家真正力量底蕴所在吧。
上千万配有良驹的骑兵,且个个修为不若,差一点就可渡劫成就自在境。
而且林无上看来,自在境的云家六长老在这里的地位也很是地下。或许在外面他是云家六长老,可在这里不过就是一个寻常弟子。
这些都不算什么,真正令林无上感到惊讶的是,在这一界中有一处宏大的皇宫。
对就是皇宫没错。
林无上看着这一出皇宫的构造后,更是大惊。
史书上有记载,前朝因暴政而亡。其中暴政的一个重大体现,就是前朝从第一帝王元天开始就开始打造一处皇家宫殿——灵坤宫。
前朝经过历经二十五世才建成,只是在建成之后,也就是前朝,即大理朝亡国之时,只是随着大理亡国,灵坤宫也消失在战争中。
至于是那一场战争,史书也没有详细记载。但是林无上在见到这座史书中描述的宫殿之后,就什么都明白了。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岐山而东折,直走荣都。洛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大理。朝歌夜弦,为大理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这就是史书对灵坤宫的描述,可林无上如今见到,才明白,岐山就是如今的留仙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