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请容小的再请一天假!
这段时间实是事情众多,毕竟小的还不算是职业写手么,这时间忽然有些排不过来了,不过大家放心,也就这一两天的问题,我会尽快处理好的。
我再次承诺,此书绝不会太监,大家放心,这么好看的故事怎么能不讲完呢?
有好几位老爷写给我的东西我都认真看了,实在非常感动,也当不起你们如此夸奖。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一个才写第一本书的新人来说,有你们喜欢看我写的故事,实在是莫大的幸福。
大帅再次拜谢诸位!
第一章 梧桐峰下梧桐镇
炼宝山。<;冰火#中文。
位于乾元大陆中西部唐古斯山脉,高不知几万仞,由十二峰共同组成,主峰青天,直插天际,不到半山即有浮云横空,若雨后,于山脚望之,云蒸霞蔚,青烟渺渺,又有仙鹤戏于溪涧,鹤鸣呖呖,恍惚间似有呓语传出,若倾耳细听,则毫无所得。
每有山野樵夫山歌传来,让人浑身清爽,疑似身在仙境。其余十一峰环于青天峰四周,或直或斜,若于极高处俯瞰,整体十二峰似莲花而非莲花,端的是玄妙无比,让人不禁感叹,世间造物之奇,莫过于此。
世人皆传,上古时期,此地并无炼宝山脉,但有仙、妖、魔大战与此,有山自地底凭空而出,亦有大河奔涌凭空而现,至此乾坤大变,此处方有了炼宝山脉。
位于炼宝山东部有一峰,名曰梧桐,盖因距此峰山脚大约六七百米的山腰处,有一片茫茫的梧桐林铺满山腰,遥遥望去,一片青色喜人,近处观之,则或高或矮,或直或歪,更有奇特的双树缠根,越往里走,越觉幽静,其深不知几里许,似有各种声音传出,说也奇怪,自有山民来此,无人能穿过此片梧桐林,就更不用说梧桐峰更高处有何风景那更是无人得知。
自梧桐峰往下,有一青石小路,沿路直往东走不过二里许,打眼即可看到一片建筑院落位于山脚下,以普通木屋居多,屋子所用材料多为樵夫取自于山上那片梧桐林,那片梧桐林自山下有人烟开始即存在于此,究竟已经多少时候已无可考,里面更有粗如三人合抱者众多。伐之,运回小镇即可建屋。距离小镇东口二十里处,有一南北走向大河,河宽一十七米,名北定河。
因在梧桐峰下不远,故小镇亦名为梧桐,梧桐镇大约有三百余户镇民,平时都以打猎,渔耕为生,正应了那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镇内居民以苏姓为多,李姓次之。
在镇子中心处,立有一高约四米石像,雕工卓著,站于石像下,可清晰看到此像为一四十余岁中年男子,身穿青色素衣,右手持一卷竹简放于胸前,左手背于身后,拳头紧握,手中似有两枚钢胆,此人剑眉星目,鼻梁高耸,迥异于中原人士,头上一方纶巾罩头,眼神低垂,嘴唇微开,似正与身前人低语交流,正是梧桐镇第一任镇长苏方远。
石像下是一方圆三米的小花圃,有各种野花绿草位于其中,此处地方正是镇中那些半大小子,小丫头最喜玩耍之地。
自石像为中心有两条大道,说是大道,其实最多也就能并排过两辆马车,在正西大道上有一户人家,却是此任镇长苏长风家中所在。
苏长风今年三十有五,正是刚过而立未入不惑之年,从自家老父亲手中接任镇长一职不过一年,家中有一子苏慕方,今年刚刚年满十五,刚刚与其二叔苏小正前往北定河捕鱼去了,这个节气正是初秋,天气刚刚转凉,但是村民人家大都开始捕鱼打猎,伐木为薪,或储存下来以备过冬之用,或通过镇上李家运到镇南五十里外的一座小城贩卖。
今日正午,刚刚与苏夫人用过中饭,苏长风叮嘱仆役好生照顾苏夫人休息,苏夫人身怀六甲已有不足六月,行动已有不便。照顾夫人回房休息后,苏长风信步走上大街往正南大街而去,昨日已与李家家主约好今日相谈一些事宜。正行走间,忽闻蹄声得得,苏长风抬头望去,正南大街路的尽头行来两辆马车。
“嗯?”苏长风一边迎了上去一边暗想:“这个季节怎么会有外人来这偏远小镇?”
自到近处,马车停下,第一辆马车上跳下来一昂藏大汉,怕不是有两米左右,年纪也就三十上下,面上一捧大胡子,站在那真如铁塔一般,手持一枝一米长鞭。那大汉冲着苏长风一抱拳:“这位朋友,我家主人路过此地,不知此处镇为何名,可有客栈留宿?”
苏长风一凛,心中暗想:“如此人物仅为家仆么?”他本人却是同样抱拳一礼:“不敢当,此处名为梧桐镇,镇中百户人家皆如一家,故无客栈,不过贵主人若是只欲寻一休憩之地,鄙人或可帮忙一二。”
那大汉尚未有所言语,马车中却是传来一声大笑,紧接着有一人从车上跳了下来并走到苏长风身前抱拳一礼:“哈哈,这位大哥客气了,我与内子自中原游历而来,眼看时已近下午,若继续前行,恐晚上找不到休息的地方,希望这位大哥能帮忙一二,在下必有酬谢。”
苏长风打眼望去,只见眼前之人大约二十五六年岁,面白无须,星眉朗目,眼睛甚是明亮,身穿紫色绸缎长袍,大袖上绣有一青黄色磨盘图案,苏长风又是抱拳一礼:“这位兄弟请了,酬谢倒也不必,请随我来。”
那青年听到苏长风此语,回头冲那大汉道:“景哥,麻烦你了。”
那大汉道:“少爷,您请前行,我随后就到。”说罢就跳上了马车。
那青年转身冲苏长风道:“这位大哥,请。”
苏长风也不言语,转身往正西大街而去,路上偶有镇民交错而过,都会与苏长风打个招呼。片刻之后,苏长风就带着这青年到了自家宅子西边的一处宅子门前,引着那青年进去之后,他便说道:“这位兄弟,此处宅子为我家年前所建,本为我二弟婚礼所备,结果种种原因,至今仍然空着,若是你不嫌弃,在这梧桐镇期间,你们便居于此处罢。”
那青年闻言,忙道:“甚好,如此多谢大哥,因内子身怀六甲,行动不便,如果大哥晚上无事,请屈尊到此一叙。”
苏长风道:“兄弟太客气了,山野之人,哪里有屈尊不屈尊的,晚上我一定来,家中有我亲自所酿红粱酒,那可是镇中其他人眼馋很久的啊,晚上便与兄弟共饮。对了,你刚才说什么?弟妹有喜了?”
那青年微微一笑:“是啊,已有六个月了吧。”
苏长风哈哈大笑:“不瞒兄弟说,内子也是有孕在身了,也是六个月了,哎,真是有缘啊。”
那青年一愣:“啊?如此之巧?。”
苏长风道:“是啊,兄弟你就先跟弟妹安顿下来吧,我这边还要去那李家有些事情,晚上我来找你。”说罢便转身离去。
那青年忙跟上送到门前,说:“那大哥慢走。”看着苏长风的身影往东而去,那青年回身进了宅子,关上宅门便大步往后院走去。
后院,石胜景已将两辆马车赶到院中心,却见第二辆车上先是下来一个老人,双目微垂,面色微微有些阴沉,颚下留有一撮山羊胡。老人双手拢于袖中,大袖上亦有一青黄色磨盘图案,细看却与那青年袖上的略有不同。
下车后老人便安静的站在石胜景旁边一语不发。紧接着车里门帘一挑,又下来一个丫头,梳着两条小辫,身穿淡绿色长裙,姿色亦为中上,只见她回身从车中搀扶出一大肚女子,此女子也就十六七岁年纪,生的明丽无双,嘴唇微微抿着,一手扶于丫头,一手按于腹部,慢慢的走了下来。
那青年见此,忙紧走两步过去扶住:“娘子,慢点。”说着慢慢搀着那女子进到了里屋,只见里屋里面倒是被褥齐全,炕边更是有一梳妆台,梳子石镜具有。
“娘子,这梧桐镇是方圆二十里唯一可休息之地,我们便居于此吧,此处离那丽阳城已有不知几万里,你就不要担心了。”青年坐于炕上握着那女子的手道。
那女子闻言,微微一笑:“一切官人做主便是。”
“好,那你便先歇着吧,青儿,好生照顾夫人。”那青年说道。
“是,少爷。”那丫头忙道。
那青年说完便走了出去,走到大堂之中,只见石胜景与那老人已经等候在那里了,那青年行到大堂门口,抬头望天,凝神沉思,许久未发一言。倒是石胜景沉不住气了,开口道:“少爷,我们以后便要住在这里了么?”
那青年回头往大堂主位走去,边走边说:“景哥,卫伯,都坐吧,看这天气,今年可能就只能留于此镇了,卫伯,您看此镇如何?”
那老人也甚是奇怪,即便坐于椅上,双手依然拢于袖中,说道:“少爷,依老奴看,此镇镇民民风淳朴,又远离中原,即使那叶家能追到此处,往西走不到五里即可进入唐古斯山脉,到时我们往山中一躲,他们去哪找人去,况且少夫人的身子已经不胜舟车劳顿,不如就在此留住吧,您意下如何?”
那青年长叹一声:“哎,真是连累你们了,我们这一路跑到此地已不知几万里了,路上若不是您与景哥舍命护卫,恐早就埋骨了。”
那大汉却道:“少爷何出此言,我石胜景是老爷所救,当年若不是老爷,我早已死在街头了,这辈子我这条命就是少爷的,莫说陪着少爷跑这点路,便是刀山火海亦不会皱下眉头。”
“好,那便休息吧。”那青年道:“你与卫伯各自找一间房住下,一会让青儿取五十两银子,晚上我看能不能跟那位大哥把这宅子买下来。”
第二章 梧桐镇夜话
入夜时分,石胜景正于马厩中拿着一捧青草喂着那两匹骏马,忽听得一阵敲门声传来,石胜景迅速从旁边马车夹壁里摸出一把三尺钢刀,背于身后,悄无声息来到门后,说道:“谁?”
“请问老弟在家吗?我是苏长风。。”外面一人喊道。
“苏大哥啊,景哥开门,我马上出来。”里屋传出来那青年的一道声音。
“好的,少爷。”石胜景边用左手拉门,右手拿着钢刀却并未放回马车之中。只听吱呀一声,门户打开,定睛一看,外面站着四人,正当中正是白日带他们来此处宅子的那位朋友,后面三人一位清秀少年,一位方面阔耳的汉子,还有一位明显家仆模样的人挑着一个担子。
此时石胜景方悄悄的把钢刀拢于大袖之中,嘴中大声说道:“原来是这位大哥来了,快快请进,我这就请少爷出来。”
话音刚落,却见那青年从里屋已经大步走出,大笑道:“哈哈,原来大哥名苏长风,白日匆忙,未曾问及,尚请大哥见谅,小弟石凝轩,快快请进。”他一边说,一边拉着苏长风往里屋行去。
待进得大堂,分宾主落座,石胜景便立于石凝轩身后一动不动。石凝轩喊道:“青儿,苏大哥来了,上茶。”
“是,少爷。”青儿应道。
过得片刻,青儿从里屋行出,手中托一托盘,上面一个小巧的茶壶,呈白玉色,远看似是有几道裂纹,近观方知浑然一体,一看便是从中原带来。托盘上还有四个茶碗,青儿一一倒茶后微微一福便回了厢房。
“苏大哥,尝尝小弟从家乡带来的一品香茗,请。”石凝轩道。
苏长风右手拿起碗盖,左手拿起小碟子托起茶碗放于嘴边吹了几下,一饮而尽,只觉一股醇香自口中顺流而下,初觉微苦,然后便是一股清新之气从喉部扩散开来,浑身舒爽,仿似一下年轻了好几岁一般,“好茶,好茶啊。”苏长风不禁赞道。
“呵呵,大哥若是喜欢,一会回去便带个几包,小弟这里还颇有一些。”石凝轩微微一笑道。
“老弟太客气了,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说罢苏长风一指那个少年:“慕方,过来,给你石叔叔见礼,你石叔叔今日方才到我梧桐镇,以后没事就多多过来帮忙,老弟,这是犬子,苏慕方,今年刚刚十五。”
“是,父亲。”苏慕方站起身大步走到石凝轩身前,抱拳欠身一礼:“见过石叔叔。”
“好,果然是一表人才,来,石叔叔来的匆忙,没有带什么新奇的玩意,这里有一件护符,便送于你吧,切记随身携带。”石凝轩说罢,自怀中取出一个护符,外表为双鱼状,通体青色,似有光华流过,一看便是珍稀之物。
“这……”苏慕方回头看向父亲,苏长风忙站起身来:“老弟,这如何使得?岂不是惯坏了孩子。”
“唉,大哥言重了,今日方到贵地,大哥二话不说便带小弟来到此处佳宅居留,区区一件护符,只是聊表寸心,还望大哥莫要推辞。”石凝轩说罢便把护符强塞在了苏慕方手里。
“唉,好吧,慕方,你就收下吧,快谢谢你石叔叔。”苏长风无奈道。
“多谢石叔叔。”苏慕方说罢便回了座位。
此时苏长风又一指那方面阔耳的汉子:“这是我二弟苏小正。”
苏小正此时亦站起身来冲石凝轩抱拳一礼:“小弟见过石大哥。”
石凝轩回了一礼:“兄弟客气了,请坐。”
“老弟,请恕大哥冒昧劝一句,此时虽是初秋时节,但于北方而言,过不了多久便会大雪封山,实在不是游玩的好时节啊,老弟若是想去那炼宝山,年前还是打消这个念想吧,尤其以弟妹身子,不宜远行了啊。”苏长风说道。
“大哥说的是,小弟正要与大哥说及此事,我与内子来之前却是没把路程算好,蛮以为到得此处正是夏季,谁知路途居然如此遥远,路上又由于一些事情耽误了行程,却让大哥见笑了。如此说来,小弟正有一事相求。”石凝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