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凡行此路者必守的规矩。
北周晋公宇文护闻知此情后,对得到这笔意外之财,喜出望外,于是派遣达奚武、杨忠去迎接。
这达奚武是柱国、杨忠是大将军,即北周的正副元帅。
二人亲自出马,带了5000士兵,从小道进入,一路快马奔驰,深入北齐境内五百里,并前后三次派人先去给司马兄报信,可见急如星火,生怕送到嘴边的这块肉给弄丢了。
但是,这信使却有去无回,不仅是信送到了没有不知道,而且事情很可能有变。
达奚武和杨忠带人到了离虎牢三十里的地方时,达奚武时觉得不对劲,准备放弃,打道回府。
这时杨忠说,往前走,可能会死,但往后退,则不可能活。
于是,杨忠独自带了千余骑,借着夜色,来到齐镇(即虎牢,此处是齐国之镇的意思)城下。
只见这虎牢城,果然名不虚传:四面皆是悬崖峭壁,老虎进去,也应该出不来。
这时却听见响起了一片敲梆子的声音,看来城内的确有变,且早已作好了战斗准备。
武柱国赶来,见此情景,只带了数百骑向西逃跑。
但杨忠却很镇定,命令剩下的人马不准动。自己待那城门自动打开,看起来也许是诱兵之计,却顾不了许多,冒险进入。
杨忠显得很从容,缓缓而入,并派人去把武柱国召呼回来。
这齐镇果然有城守将领伏敬远,率领了二千人,守在东城,并举烽火警告。
看来打开城门,想学诸葛亮搞空城计,又不太象。
所以杨忠的判断,很准。
武柱国不知为什么会害怕,原来是准备取这城池的,现在改了主意,只是下令对城的周边村寨,实施抢劫,多取财物,再把前来投诚的司马消难及其家属先带走。
看来这办事的人,不懂想办事的人的心。
显然,伏敬远的二千人,不敢与武柱国带的这五千人过招,所以只是敲梆子,放焰火,虚张声势。
武柱国是正元帅,杨忠是副的,只能带三千骑殿后。
这一行人走得快了些,主要是武柱国怕有追究兵。
到了至洛南,即今陕西省东南部商洛市,人马困乏,下马解鞍,就地睡觉,此地属北周地界,离长安不远,所以完全可以踏实地喘囗气。
但不想这北齐之兵,却追了上来,且人数众多,来势汹汹。
如此兴师动众,可见他们先抢到的司马球消难这人,还是很值钱的。
应该说,北周此时的当家人宇文护,没想到要抢地盘,要不然何至于仅拨了五千人?
因为追兵人多势众,这抢人得手的一拨,只有跑得急的份,眨眼就到了洛北。
洛南和洛北,分别在这商洛城南和北,少说有几十里地,可以说跑不多远。
这时杨忠副元帅喊站下。
正元帅还没发话,这杨副帅到抢先对士广大兵们,说出一番话来:大家只管吃饱饭,我们今天在的这地方,是死地,追来的这些人,一定不敢渡过眼前这条河。
这死地,是孙子兵法上的说法。
所谓“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就是说,迅速奋战即可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灭亡的为死地。
这种情况,说明这个地方适合搞速战速决。
杨副帅说的这番话的意思,具体可注解为:对方一旦渡河,则必然面临前有对手,后临河水,而无退路的死地。
因此面临的,必然是生死决斗,而跟在后面追来的这些人,他们没有这样的决心和胆量,是不会渡过眼前这条河的。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
那些追兵大概在河对崖转了老半天,就是没有渡过河来。
而他们这帮人,则徐徐前行,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回到了长安。
于是,这达奚武柱国叹服道,我本自认为是天第一条好汉,今天才发现,我只能算是天下二。
达奚武(公元504—570年),鲜卑族,字成兴,也是代人(今山西大同东北),其祖父达奚眷,为北魏所置著名的六镇之一怀荒镇将领。
这六镇兵骁勇,天下闻名,他父亲达奚长,是汧城镇将领,可谓将门出身。
而武柱国说这番话,也确实是有根据的,因为他少年时即风流倜傥,喜欢骑在马上射箭,靠战功起家,随太祖宇文泰打仗时,曾好几次仅带两三骑,前去侦察敌情,发生遭遇战后,一人单挑数位敌人,斩获首数颗,后升为将军,又是好几次率众力抵千军,挽狂澜于既倒,是北周著名猛将之一。
而这达奚武有两个儿子,都很有名:
一为达奚震,少年骁勇,同为北周猛将。
其膂力过人,走路赶得上奔马,是一个神行太保,比他老子还厉害,其为北周一代英主周武帝宇文邕的最得力的将才之一。
此人在处少青年时,就很牛。
一次达奚震随北周太祖宇文泰打猎,遇见一只兔子,过达奚震与其他跟踪随的武将们,竞相献给技,比赛射箭。
不料这跨下之马不争气,突然倒地,少年达奚从马上坠落,却不顾脚下被拌,疾步而走时,虽然一瘸一拐的,却在这瞄准的焦点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一发射中兔子,这倒地的马,此时才站了起来,少年达奚动作利落地翻身上马。
这一连串动作,让北周太祖在一边看了,大喜,有言道,只有这样的父亲,才生得出这样的儿子呀。
只是听不出这是在赞扬父亲,还是在赞扬儿子。
想来达奚武柱国,当时是在场的,他的这位给他露脸的儿子,被赐了杂彩绸缎一百段。
因此,少年达奚震,到了北周世宗宇文毓(公元557年)当皇帝时,官就做了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改封普宁县公。
这骠骑大将军在大将军之后,车骑将军之前,应该是大军区常务副司令。
所谓开府,即可以自己建立在地方政府管辖之外独立的军事衙门,并自选僚属,最重要的是,可以自行组建军队,即召募府兵。
由此,达奚震司令,步入军阀的行列。
后来在北周武成初年(公元559年)时,达奚震官又升了,爵广平郡公,除华州刺史。行政级别上,从县级升到了地厅级。
这是因为他也还算个较好的军阀,虽然是富二代(因为其父性贪吝,即又贪财又吝啬,很善于把当官转换成赚钱的行业),却不怕吃苦,从少年时代起,就刻苦练武功,但这并不等于说他是个纯粗人,当地方官,搞行政,也很有一套,任期到后离开了当地,老百姓还有说他好的。
不过,达奚震司令真正在行的还是打仗。
保定四年(公元564年),发生了与北齐的洛阳之战。这次是突厥派人联系,要与北周联手,双方在此以前订有攻守同盟。
当时权臣宇文护感谢北齐帝高湛,派人把住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的宇文护母亲,送往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不想和北齐动手,但又怕得罪突厥,回过头来袭扰边境,不得已派出几路人马,虽说有共20万人,但大家都知道原因,所以小心缓进。
尉迟迥的精兵10万,围住洛阳,并没有马上动手。
雍州牧宇文宪与同州刺史达奚武、泾州总管王雄等屯军邙山(今河南洛阳北),只是做为侧应。
大将军权景宣自率荆州兵马,进攻悬瓠(今河南汝阳)。
而宇文护自己则进驻弘农(今河南灵宝西),也没有马上做出下一步的举动,这仗看来并马上不想真的开打。
但是进攻轵关(今河南济源西)的杨铡,自恃以往与北齐作战未曾失利,出关后轻敌深入,结果被北齐太尉娄睿,一个并不会打仗的北齐奸臣,看出破绽,切断了退路,包围后歼灭,杨铡却投降了北齐。
接下来的战事,因为北齐派出了两位猛人,高澄第五子兰陵王高长恭和斛律光,还有一位高人段韶,情势就发生了变化。
要多说两句的是这位兰陵王高长恭。
该猛人即是至今仍闻名遐迩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因为这位有着漂亮面孔的人去打仗,总让对方觉得搞笑,没办法只好弄了个狰狞的假面具,上得阵来,却是勇冠三军,今有《兰陵王入阵曲》证明。
北周的人不知道厉害,先是因宇文护亲自赶来,一起围攻洛阳,却一个月都没有打下来。
北齐皇帝高湛,也亲自前来督战,要解洛阳之围。
北周的将军们却以为自己人多,所以产生了轻敌思想。
而高人段韶,却带了精骑一千,在路上走了五天,赶到时,恰好遇上大雾天,与几位前敌将军一起,爬上邙山坡顶阪,窥察周军形势,回来时,走到太和谷,却与周军相遇。
这段韶即令驰告高长恭、斛律光两军,会师对敌。
这二人立即兵分两路,斛律光为右军,高长恭为中军,整甲以待。
北周人没有想到援军这么快就到了,见对方阵势严整,竟害怕起来。
双方阵前答话,段韶说:我们才把宇文护的母亲送回给你们归,现在为何又要来打?
北周人无言可答,但话还是要说:上天派我们来的,何必多问。
废话少说。
这北周人开始士气很旺,其军队都是步兵,都先冲上山来。
段韶他们骑马,且战且走,还不能走得太快,怕对方跟丢了。
到了深谷,北周人中了埋伏。
兵败如山倒,你推我挤,无路可逃的,只有跳崖、投水,死伤无数。
兰陵王高长恭,只率领了五百骑士,就冲破尉迟迥围困洛阳城的大营,来到城下。
但是,当他仰面大叫开门时,城上士兵认不出这人是谁,高王子只好脱了面具,城上的人见了,高兴得手舞足蹈,敲锣打鼓,却不敢立刻放他们进城,只是用绳索拴住,从城上放下来弓弩手数百名,接应这高长恭。
尉迟迥见了,无心恋战,便下令撤围。
不想这命令一下,北周人虽然仅吃了一次败阵的亏,却都跑得比免子还快,除了用吓破了胆来形容,没有别的词好用。
这个还没怎么打就散伙的败仗,让北周人丢盔弃甲,自邙山至谷水,沿途三十里间,到处都是。
这都是因为段韶,看出周人多是步兵作战,在平原上难以抵挡得住骑兵的冲击,是他把这个亲临前线观察数日后的调研结果,向高湛皇帝作了汇报。
段韶的调研结果,是基于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据陈寅恪先生考据,北周宇文泰老是输给高欢,是因为当时天下最能打仗的兵,六镇兵在高欢手中,而此时是在这位高欢的第九子,高老九手中。
当然还有美男子兰陵王高长恭和斛律光这二位猛人,的确能打。
因此,除了在另一方向上攻击的权景宣部,得了北齐的豫、永二城外,北周20万大军接战后,全线溃败。
达奚震因善步行射箭,所属府兵,大概也在平时多操习此技,所以与北齐的骑兵对阵,打了个平手,保持了不败,这无疑在将星闪烁的北周军界,分外显眼。
至此这颗新星,开始冉冉升起。
但真正让达奚震司令大显身手的时候,还是在北周武帝宇文邕麾下。
由于这位英主东征西讨,所以达奚司令有了立功机会。
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北周对北齐进行第一次大规模东征,达奚震就被北周高祖宇文邕,任命为前三军总管。
北周建德五年(公元576年),东征伐齐时,达奚司令率步骑一万,先守住军事要道统军川路,
而这统军川与雀鼠谷、千里径是三位一体的战略上极为重要的道路,虽为小道,却是太原、临汾两盆地间的襟喉,一向为南北交通孔道和战略要冲。
达奚司令正是由此攻克义宁、乌苏二镇,并夺取了并州,即太原。
这次的成功,使达奚司令进位上柱国。
这还不算,达奚司令后又跟随北周高祖宇文邕,最后打到北齐京城邺城后,完成灭齐大业,被赐妾二人,还有一个由跳舞女奴隶组成的歌舞团,珍稀玩意宝贝等,并拜大宗伯,相当于礼部尚书,也就是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
如此风光无限,人们都说,就是他父亲达奚武,也没有得到这个职位,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生子当如孙仲谋,也不过如此。
而达奚武的另一个儿子达奚惎,车骑将军,其地位仅次于大将军,为大军区副司令,在公元580年时,为益州剌史。
这益州即为四川,剌史是地级市市长。
达奚惎因为随省长王谦起兵反对杨坚,兵败后被杀。
这将引出我们下面要说的反对杨坚的第三股力量。
不过,还是先把前面的话,再接上几句。
这个简介后面还有点要收尾的事,就是对司马消难来说,这桩买卖做得还不错。
人到了北周,当即就被封为小司马,后荣授大将军、荥阳公,还将自己的女儿司马令姬,出嫁给七岁的小朋友宇文阐,即周静帝做皇后。
权臣宇文招,考虑到不能只给这位北齐重臣空头乌纱帽,紧接着又任命他为交州总管。
这交州在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让他去这个地方,是暂时挪个窝。
而司马消难与杨忠,也就是杨坚的父亲,因此成了哥们。
因有这段前缘,杨坚在辈份上比这司马大叔,矮了一截。
虽然司马消难起兵响应尉迟迥,但杨坚对他动手,是放在了下一步。
现在说第三股反对杨坚的力量。
北周益州总管王谦,字敕万,生年不详。
这大概也因为其为逆臣的原因,因为历史是杨坚这样的胜利者写的,这点用在他身上,正好合适。
虽然生年不详,但他是北魏、北周两朝名将,任太保的王雄之子,却是很清楚的。
王雄(公元506—564年),字胡布头,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
其正是在我们前面所说那次与北齐的洛阳之战中,率所部在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