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章墨-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上一辈人的争斗,而在此时,这样的选择题又出现在了王行的面前。

    左边为人,右边为山,往左还是往右?

    王行第一次在这笔墨世界驻足。

    李白是王行最为崇拜的人物,无论是在凡间,那个他心目中飘逸豪迈的诗人,还是在修仙界,那个离经叛道梅山师叔。

    他最为喜欢的便是李白的诗词,王宫权贵面前,一句仰天一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足以看出他的无拘潇洒。

    道本思想,在凡间皇室统治的背景下,便被渲染成**的色彩,报读四书五经的王行,闲暇之余最喜欢的便是读上几页藏在枕头地下的山野轶事,仙人传说,照应着李白诗词,对李白追寻着的那个世界也是无比向往,但从未怀疑过道本思想,对李白诗词之中流露而出的些许人本思想也是敬而远之。

    然而在听说过李白在修仙界的传记,以及之前玄墨子的自我矛盾下的疯言疯语,他也不由动摇起来。

    书道通灵,这种逆天而行的修行方式是否就真的和道本思想的内容相违背?是否就真是人本思想的体现?

    王行不断自问着,回想着自己过往走过的道,驻足的脚步终于迈起,又落下,走的极为缓慢。

    人,为本。

    道,一直在,无人行,道便无意义。

    行正,行直,行宽,行天下,行者为人。

    执剑,凌剑,葬剑,万千剑,剑主为人。

    大道三千,我若行之,便是为道,我若不行,便不是道!李白这般说着,展现人的尊严,向天地提出挑战。

    是以,人之重,重于道,人择道,才为仙。

    一步一步,王行心境愈发清明,离那岔道也越来越近,而王行的选择似乎也越发明确。

    左为人,右为山,中无道。

    “是的,人为本,人重于道。”王行突然豁然一笑,终是放下了包袱,做出了选择,脚步也轻快了起来。

    他此刻才算真正认同了李白的道,也坚定了自己的道。

    “所以,我选择山。”王行一步落下,向着写有山字的岔道踏去。

    他认定了人本思想,并不意味着他需要走向人道。

    他知道人道之上会是什么,如玄墨子描述那般,看着李白写出的那个真字,如同真人,从中能够看出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此为人道,李白悟透的第一个单字。

    而他,王行,历经凡世俗尘的洗礼才进入修仙界,途遇家道中落,漂泊在外,人间幸酸最是体悟深刻。也正是因此,他比之其他的修仙者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是说他更怕死,而是他更加明白活着的意义。

    所以,他比之其他修士,更加能够体会到人这个字的含义,这是他和李白的相似之处,只要他潜下心来,以他在书道上的天赋,借助大道之墨的演化功效,不出半月便也能写出那样一个人字。

    所以他不会走向人道。

    他认同人本思想,却不会因此走向人道,向道本思想宣战或是缅怀偶像,这不是王行所会做的事,他不会为了离经叛道而离经叛道。

    人为本,不错,可成仙更加重要的,是择其道而行,行至终点。

    重道,以道为主,修为为辅,这才是人本思想的真谛。

    人本思想其实较之道本思想更加重道,两者的区别在于,人本思想重道尊人,而道本思想重人尊道。

    是以千万年以来,大道在上,却只是受世人所尊,真正重视的,是人之自视,自视甚重。凡间,修仙界,都无外乎此,道本思想背后的实质,不过是强者为尊。

    王行行在山字岔道之上,这条道也仿佛成为正道,开始变直,变宽。

    那个山字一直飘在他头顶之上,在这笔墨世界之中看不出距离,极远又极近,这才是他选择山道的真正目的。

    山字,王行早已开始参悟,无论是九章令上的那个不知名的文字书写的山字,还是那日大道之墨化作的九枚流字符携卷他魂魄至极高之处看到那个书写在苍茫大地上的那个山字。

    在妖罗密境,他便是通过山字的领悟,书写出了一个不完美的山字,从而突破起尘,离开妖罗密境的。

    这一直是王行心中的一个梗,因为他在那妖罗密境之中迟迟突破不了那个山字的领悟,虽然在大道之墨的辅助之下,他已将那个山字的诸多变化领悟透彻,可却始终无法将将九章令上的那个山字和那个书写在苍茫大地上的那个巨大山字的意境相融合。

    这两个山字,用的是同一种文字书写,意境也相似,那个书写在苍茫大地上的那个山字的影响在王行心中始终挥之不去,自己书写出的最完美的那个山字里面,便是包含着那一字的风情,可在与九章令上的那个山字对照之下,两者意境却相去甚远,仿佛是一条路,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

    正因为如此,他始终无法将山之单字意境彻底悟透,也无法写出那个完美的山字。

    他选择这山之岔道,便是希望能在玄墨子这个从仙字当中提取出来的山字中去体会一些新的东西,来使得自己的山之意境能够圆满。

    随着王行的脚步前进,那个山字才终于近了稍许,能够让人看的透彻,王行停下脚步,盘膝而座,对着空中的那个山字领悟起来。

 ;。。。 ; ;
第八十四章 离墨境
    许久许久,王行叹息一声,起了身来。

    玄墨子不愧是梅山之主,这一山字悟的极深,已至七成火候,若是王行没有九章令借以观摩,加上大道之墨的辅助,自己没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是绝对不能达到这个水平的。

    世间万物分为虚实,字意万千,也分虚实。

    在王行所悟单字之中,剑字意境便是实意,而流行二字则为虚意。

    一般来说,有形之物自然更加容易领悟,无形之物毕竟过于虚无飘渺。但是虚意虽然难悟,但难只难在入门,要在茫无头绪之中理出其中奥妙,自然无比艰难,许多书道中人终其一生也难以摸得虚字之意的门道。但只要能够摸到门槛,接下来的便能一气呵成,将此虚意领悟到极高的地步。

    当日王行忘我探索流之意境花费的数月,便是在天地之中探索这流之意境的门槛,而踏入门槛之后,只是数息时间,从抬笔到落下,写下最完美的那一笔,他便悟透了流之意境。

    而行字也是如此,这笔墨世界幻化出王行的过往,让王行沉心自鉴之时入了门槛,随后一切水到渠成。

    虚意,需要的是顿悟,而实字则完全相反。

    实字之意入门简单,因为所悟之物都是天地之中的有形之物,稍有天赋者便能轻易入门。只是这实意入门易,达到至高境界却是难之又难,原因便是这实字意境虽然有形可参,但变化之理过大,天地之中同一事物有太多太多的不同形态,想要悟透一个实字意境,必然要长久的积累。

    就如王行剑之意境的感悟一般,他很早便入了剑之意境的门槛,在那天剑凌霄向他展示的那道剑意之时便已开始。随后他与剑凌霄在绝壁剑痕之前书写七天七夜,才领悟了凌天剑意。再之后在绒部剑冢之中,通过被剑意粉碎的剑灵恶灵领悟到了葬剑之意。饶是如此,他也只是领悟了这两种剑意,直到之前,笔墨世界中重现剑冢中的那一幕,让王行心有顿悟,才从葬剑之意之中深入感悟,回归剑道本源,才写出了那个纯粹之剑。

    然而,虽然王行机缘巧合之下领悟到了剑道本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以通晓天下剑道。

    剑道变化之理何止千千万万,就好比王行拿到手的是一个胚胎,拥有太多的可塑性,可是却是缺少积累,当下难堪大用。

    他所掌握剑道仍然只有凌天葬剑两种剑意,只有在他之后漫长的修仙生涯之中不断地积累新的剑意,这剑道本源才能愈发威力惊人。

    这山之意境自然也是实意,而且是比剑之意境更加高一等级的意境。

    山字或是厚重,或是飘逸,或是峻峭,或是巍峨,而且乃是天地大道演化之物,变化之理较之剑字更是丰富。

    玄墨子能够领悟这山之意境到七成的境界,而且还是没有获得山道本源的情况下,可想而至,貌不惊人的玄墨子见过多少座山,才能写出这样一个山字。

    山道本源类似于剑道本源,便是最最纯粹的那个山字,不含任何变化,却充满变化之理。实字本源,便是领悟实字意境的一道捷径,或者是一条方向。

    若是王行能够将九章令上的山字意境,和那个写在苍茫大地上的无比巨大的山字意境相融合,相信,他便能像领悟剑道本源一般领悟山道本源。

    然而让王行失望的是,玄墨子的这个山字,虽然极为丰富,却对他来说没什么意义。

    因为九章令上的山字和那个无比巨大的山字已经将玄墨子写的这个山字的意境完全融合了进去,王行在玄墨子的山字之中实在难有太多收获。

    不过让王行欣慰的是,他仿佛在玄墨子的那个山字当中看到了将那两个走向完全不同方向的山字相折中的希望,只是这种念头一闪而逝,王行苦思许久依旧没有收获,只能叹息一声,起身,再次抬手,那支黑笔有一次出现在王行手上。

    一笔落下,苍穹有力,一个山字出现在前方虚空之中,正是王行此前突破起尘之时写出的那个山字,却没有精进丝毫。

    同一时刻,王行面前的凡纸之上,挨着那个纯粹剑字,出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山字。

    随后,笔墨世界墨意翻滚而起,眼前再次出现一条小道,十分寻常,前方却仿若有光,通向某处。

    王行想到了桃源典故,轻松一笑,便走了前去,走向自己心中的桃源。

    一阵强光照耀,使得王行双眼一花,不禁闭上,再次恢复视觉之后,他便回到了梅山,正端坐在石桌之前,仿佛经历了百年。

    前方凡纸不知所踪,只余青壁。

    而在一旁,李平也缓缓醒来,满身疲惫地趴到睡了过去,身前凡纸之上一片雪白,空无一字,不知他在那笔墨世界之中经历了什么。

    王行轻叹一声,起身抱起昏睡过去的李平,帮他收拾好他的那一张纸,突然想到了什么,想着玄墨子所在的方向望去,却发现玄墨子已然不在原地。

    王行当然不会知道他陷入那笔墨世界之中的时候梅山发生的变故,也自然不会知道玄墨子轻飘飘地便发出了那道震惊昆仑的神启之光,然后一步之中,修为进阶问鼎,逼退霍天放和无涯道子,甚至引动九天雷劫,虽然迟迟没能落下,更不会知道梅山道上的那段简短又没有来由的对话。

    他注意到玄墨子留下的那一幅字,整张白纸端端正正地只写着一个字,王行见后叹息一声,果然如此。

    那张白纸之上,赫然留有一个仙字。一切的一切,不过为此。

    一阵清风吹来,多日未动一下的那纸仙字被轻轻卷起,随风飘去,落在茫茫竹海之中,不见了踪迹。

    王行没有去寻回,只是抱着李平漠然离去。

    将李平安置好之后,王行又为他输入了些许灵力来蕴养他的身子。他不过是个孩子,还没开始修仙,王行虽然不清楚自己在那笔墨世界之中究竟待了多久,但让这样一个孩子也和自己一样这般不吃不喝这么多天,虽然那笔墨世界对**保养似乎有奇效,李平身体也没出现不适,但精神上终究吃不消。

    随后王行便有些无所适从,不知该做些啥,脑中一下子多了那么多的东西,他却没有心思再去整理,而是随意地在梅山之中走动起来。

    不知是凭着感觉指引还是什么,他很自然地便穿过了竹海,来到了梅山山道之上,在满地残花之间见到了那个几近油尽灯枯的身影。

 ;。。。 ; ;
第八十五章 玄墨逝
    王行看见玄墨子的时候,心中便是一沉。

    这个风烛残年的老者再不复之前的精神状态,满脸死灰,已然一副奄奄一息的模样。

    仿佛已经累的再也没法多跨一节阶梯了,玄墨子颓然瘫坐在梅山道上,仿佛一下子苍老了数百岁,双眼也是疲倦地闭了上来,脸上多出来的皱纹触目惊心。

    “前辈!”王行不禁惊呼出声,连忙上前扶着玄墨子,却不敢过多地移动他,只是努力地让他以一个较为舒服的方式躺着。

    玄墨子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颓颓然睁开双眼,里面已是一片浑浊。

    “你出来了。”玄墨子看见王行,满脸的皱纹如花一般绽开,露出一个艰难的笑容,虚弱道。

    “前辈,你究竟是怎么了!”王行心中无比焦急,“我去给你找修士来疗伤,一定要撑住!”

    梅山地偏,要想找到一个精通医术的修士极其麻烦,要赶到离这将近百里之外的鼎阁才行,而眼下,玄墨子的状态显然等不起了。

    玄墨子眼中反而露出一丝解脱之色,摇了摇头,无力地说道:“我的时间已经到了,没有救了,就留着最后一口气等你从墨境之中出来。”

    王行听到这番话,心思一下子沉了下去,内心挣扎了一番,便叹息一声,在玄墨子身旁坐下。

    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只能默默地坐在这,陪这个在修仙路上指导自己的老者走完人生最后的一段。

    “既然你从墨境之中出来了,就说明,你已经有所收获,也做出了选择,无论如何,我,我都希望你能坚守自己的选择,不要动摇。”玄墨子的声音断断续续,望向王行的眼神却是越来越祥和。

    “一定听从前辈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